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寻迹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doc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寻迹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寻迹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2.系统方案设计32.1 循迹原理32.2 系统总体框图32.3 轨迹检测模块42.3.1传感器模块42.3.2检测放大器方案42.4 MCU控制模块62.5 电机及驱动模块72.5.1转向和动力72.5.2电动机模块72.5.3调速系统82.5.4电机驱动模块92.6 电源模块92.7 显示模块102.8 系统工作原理103.硬件设计113.1 电源模块设计113.1.1 智能车电源设计要点113.1.2 低压差稳压芯片LM2940 简介11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123
2、.3 前向通道设计143.4 后向通道设计203.4.1 后向通道简介203.4.2 后轮电机驱动模块设计214.软件设计254.1 系统总体流程图254.2 PWM调速简介以及实现264.3 程序的模块化设计274.3.1 小车循迹原理流程图274.3.2 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图294.3.3 部分程序设计305.仿真结果分析及结论335.1 proteus 软件仿真结果335.2 仿真结果分析356.结束语36致 谢37参考文献38附 件39文献综述45摘要 智能车辆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智能小车的研究和开
3、发正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本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自动寻迹小车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总体方案设计、硬件和软件设计,其中每一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使得设计易读、易修改、易扩充。该设计重点介绍循迹小车如何解决轨迹检测和路线跟随问题。系统以AT89C51为控制核心,利用定时器T0通过定时器中断产生PWM波形,通过调整占空比控制小车速度和转向。利用红外光电传感器ST188对路面黑色轨迹进行检测,并将路面检测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号予以分析判断,及时控制左右轮电机的转速以调整小车转向,从而使小车能够沿着环形黑色轨迹自动行驶,达到自动寻迹的目的。关键词:80C51单片机、光电检测
4、器、PWM调速、电动小车AbstractIntelligent vehicle is a new product of modern societ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intelligent vehicle has become a key equipment automatio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flexi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vehicle is becoming the fo
5、cus of attention. The design is a simple car auto trac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system design mainly includes design, as the schem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where each part adopts modular design makes the design principle, readable, easy to modify, extend.The des
6、ign focuse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jectory tracking car detection and route to follow problem. System uses AT89C51 as the control core, using the timer T0 timer interrupt through PWM waveform generation, by adjusting the duty cycle control vehicle speed and steering. For tracing using inf
7、rared photoelectric sensor ST188, and the pavement detection signals back to the SCM, SCM to analysis signal collected, timely control left and right wheel motor speed to adjust the car steering, so that the car can along the ring shaped black trajectory automaticall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
8、matic tracing.keyword: 80C51 microcontroller, photoelectric detector, PWM speed, electric car1.绪论 1.1课题背景目前,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智能车辆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智能车辆
9、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进。智能车辆在原有车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智能化技术设备: 1) 计算机处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来自摄像机所获取的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析、识别等工作。2) 摄像机,用来获得道路图像信息。3) 传感器设备,车速传感器用来获得当前车速,障碍物传感器用来获得前方、侧方、后方障碍物等信息。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
10、高的目标。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较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其速度,而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地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导航、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Automated Guided Vehic
11、le System)。第二阶段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欧洲,普罗米修斯项目开始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NAHSC)。在亚洲,日本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研究会。第三阶段 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大多
12、数研究处在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术差距,但是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1)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2) 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研制了7B.8军用室外自主车,该车装有彩色摄像机、激光雷达、陀螺惯导定位等传感器。可以预计,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为智能车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对智能小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能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为将来打下
13、坚实的基础。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大学及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投入人力、财力研制开发针对特殊条件下的安全监测系统。其中包括研究使用远程、无人的方法来进行实现,如机器人、远程监控等。无线传输的发展使得测量变得相对简单而且使得处理数据的速度变得很快甚至可以达到实时处理。该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检测部分、执行部分、CPU。机器人要实现循迹功能,还可以扩展自动避障等功能,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并检测到障碍物自动躲避。通过构建智能小车系统,培养设计并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熟悉以单片机为核
14、心控制芯片,设计小车的检测、驱动和显示等外围电路,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小车的智能循迹。灵活应用机电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电路设计的具体实现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和认识。2.系统方案设计按照题目要求,本次设计的系统是利用主控芯片控制电机,通过相关传感器对路面的轨迹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做出相应的处理,实现小车的寻迹前行。设计的首要问题即解决路径检测和小车转向。2.1循迹原理采用与地面颜色有较大差别的线条(例如白色路面上画一条黑色曲线)作引导线,由于不同颜色对光线的反射系数不同,因此可根据反射光的强弱来判断路径是否正确。在该
15、模块中可选用一种简单有效、应用较普遍的检测方法红外探测法1。红外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正是基于光电传感器对是否接收到反射信号所产生的电压信号原理,经过后续电路处理来判断行车路径是否正确,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调节寻迹小车的转向使其能够自动检测到引导线,并沿此引导线移动。2.2系统总体框图根据设计要求,小车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轨迹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系统框架图如图2.
16、1所示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机轨迹检测模块小车图2.1 系统框架图单片机控制系统相当于寻迹机器人的大脑,轨迹检测系统相当于寻迹机器人的眼睛,电机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腿脚。由轨迹检测系统检测曲线的位置并输出检测信息,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后将其输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输入信息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指令给移动系统,移动系统根据指令驱动寻迹机器人左转、右转、前行等,从而实现寻迹功能。2.3轨迹检测模块根据引导线与路面的反射系数不同,通过以光电传感器为核心的光电检测电路对路面两种颜色进行区分,并将传感器信号转化为不同电平信号,将此电平信号送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转向电机作相应的转向,确保小车沿
17、引导线行驶。2.3.1传感器模块方案一:采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受光照强度影响很大,可靠性不高。方案二:采用角度传感器。实用角度传感器来测量车体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角度,感测到的倾角信号经编码后传感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动机的运行。角度传感器灵敏度合适,响应速度好,但使用复杂,价格高昂,且不易购买。方案三:采用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价格低廉,可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使用这类光电传感器电路简单,工作性能稳定,能完成需要的信号检测功能。考虑到小车和路面的相对位置,本设计选择方案三,采用红外线反射式光电检测电路。选择ST188红外光
18、电传感器,它的特点是尺寸小、使用方便、工作状态受温度影响小、工作较稳定、外围电路简单。2.3.2检测放大器方案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很微弱且带有噪音,因此必须先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整成高低电平形式再供单片机读取,在放大电路上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使用普通单级比例放大电路。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价格低廉。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抗干扰能力差、共模抑制比低等。方案二:采用差动放大电路。选择优质元件构成比例放大电路,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但有时仍不能满足某些特殊要求。例如,在测量本设计中的光电检测信号时需要把检测过来的电平信号放大并滤除干扰,而且要求对共模干扰信号具有相当强的抑制能
19、力。这种情况下须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并应设法减小温漂。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满足了高共模抑制比的要求,却使运算放大器输出饱和;为获得单片机能识别的TTL电平却又无法抑制共模干扰。方案三:电压比较器方案。电压比较器的功能是比较两个电压的大小,例如将一个信号电压Ui和一个参考电压Ur进行比较,在UiUr和UiUr两种不同情况下,电压比较器输出两个不同的电平,即高电平和低电平。而Ui变化经过Ur时,比较器的输出将从一个电压跳变到另一个电平。比较器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对它的要求是:鉴别要准确,反应要灵敏,动作要迅速,抗干扰能力要强,还应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因过电压或过电流而造成器件损坏。比较器的特点:1
20、)工作在开环或正反馈状态放大、运算电路为了实现性能稳定并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这些电路中的运放均引入了深度负反馈;而为了提高比较器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它所采用的运放不但没有引入负反馈,有时甚至还加正反馈。因此比较器的性能分析方法与放大、运算电路是不同的。2)非线性由于比较器中运放处于开环或正反馈状态,它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位差与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通常超过最大输出电压,使其内部某些管子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输出与输入不成线性关系,即在放大、运算等电路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对于比较器不再适用。3)开关特性比较器的输出通常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它相当与一个受输入信号控制的
21、开关,当输入电压经过阈值时开关动作,使输出从一个电平跳变到另一个电平。由于比较器的输入信号是模拟量,而它的输出电平是离散的,因此电压比较器可作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之间的过渡电路。由于比较器的上述特点,在分析时既不能象对待放大电路那样去计算放大倍数,也不能象分析运算电路那样去求解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而应当着重抓住比较器的输出从一个电平跳变到另一个电平的临界条件所对应的输入电压值(阈值)来分析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比较器的输入端加理想阶跃信号,那么在理想情况下比较器的输出也应当是理想的阶跃电压,而且没有延迟。但实际集成运放的最大转换速率总是有限的,因此比较器输出电压的跳变不可能是理想的
22、阶跃信号。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须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短,响应速度越快。减小比较器响应时间的主要方法有: 尽可能使输入信号接近理想情况,使它在阈值附近的变化接近理想阶跃且幅度足够大。 选用集成电压比较器。 如果选用集成运放构成比较器,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可以加限幅措施,以避免集成运放内部的管子进入深饱和区。具体措施多为在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并联二极管。如图2.2 电压比较器电路所示:图2.2 电压比较器电路在本设计中,光电传感器只输出一种高低电平信号且伴有外界杂波干扰,所以我们尝试采用了一种滞回比较器。简单电压比较器结构简单,而且灵敏度高,但它的抗干扰能力差,也就是说如果输
23、入信号因受干扰在阈值附近变化,则比较器输出就会反复的从一个电平跳到另一个电平。如果用这样的输出电压控制电机或继电器,将出现频繁动作或起停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不允许的。而滞回比较器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滞回比较器有两个数值不同的阈值,当输入信号因受干扰或其他原因发生变化时,只要变化量不超过两个阈值之差,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就不会来回变化。所以抗干扰能力强。但是,滞回比较器毕竟是模拟器件,温度的漂移是它无法消除的。方案四:施密特触发器。综合考虑系统的各项性能,最后我们决定采用数字器件施密特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是双稳态触发器的变形,它有两个稳定状态,触发方式为电平触发,只要外加触发信号的幅值增加到足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寻迹机器人设计 毕业论文 基于 单片机 简易 机器人 设计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