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本设计完成了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是模拟域与数字域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它的存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单片机AT89C52来实现,硬件部分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还包括A/D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部分。该系统从机负责数据采集并应答主机的命令。8路被测电压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串行口MAX232传输到上位机,由上位机负责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显示,并用LE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软件部分应用VC+编写控制软件
2、,对数据采集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数据显示、数据通信等程序进行了设计。关键词:数据采集 89C52单片机 ADC0809 MAX232AbstractThis design has finished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data on which based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Th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digital domain and analog domain. It has an very impo
3、rtant func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use modular design. The data collected to control with correspondence to adopt a machine 8051 to carry out. The part of hardwares core is AT89C52, is also includes A/D convers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the serial interface. Slave machine
4、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answering the host machine.8 roads were measured the electric voltage to pass the in general use mold-few conversion of ADC0809,the realization carries on the conversion that imitates to measure the numeral to measure towards the data that collect .Then send
5、the data to the host machine through MAX232.the host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nd display, LED digital display is responsible display the data. The software is partly programmed with VC+. The software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hole system. It designs much pro
6、gram like data-acquisition treatment,data-display and data-communication ect.Keyword: data acquisition AT89C52 ADC0809 MAX232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内容2第二章 数据采集32.1 数据采集系统32.2 方案论证42.2.1 A/D模数转换的选择42.2.2单片机的选择42.2.3 串行口的选择52.2.4 显示部分52.2.5 按键5第三章 硬件部分73.1 主机部分73.1.1 主机部分原理
7、图设计73.1.2 单片机83.2 从机部分123.2.1 从机的电路原理图设计123.2.2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123.2.3 模数转换器ADC080918第四章 软件部分214.1 简介KeilUvision2214.2 主机程序设计224.3 从机部分程序设计25第五章 调试结果28总结30参考文献31附录32致谢36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近年来,数据采集及其应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据采集系统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成熟人
8、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大概在60年代后期,国内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系统多属于专用的系统。1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微型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同计算机溶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于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优良,超过了传统的自动检测仪表和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因而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从70年代起,数据采集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一类是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2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得到
9、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通用的数据采集与自动测试系统。该阶段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以仪表仪器和采集器、通用接口总线和计算机组成。这类系统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在工业生产现场也有一定的应用。第二类以数据采集卡、标准总线和计算机构成,这一类在工业现场应用较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数据采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计算机、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用软件管理,是系统的成本减低,体积变小,功能成倍增加,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加强。3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数据采集系统已成功的运用到军事、航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单片
10、机数据采集系统(DAS)。数据采集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阶段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通过简单的增加和更改模块,并结合系统编程,就可扩展或修改系统,迅速组成一个新的系统。4与数据采集板卡相比,单片机具多功能、高效率、高性能、低电压、低功耗、低价格等优点,因此能够开发出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电路结构简单的、可靠性高的数据采集系统。这就使得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数据采集系统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传输、显示、存储和显示。它起源于20世纪中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
11、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采集数据的信息化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各种领域都用到了数据采集,在石油勘探、科学实验、飞机飞行、地震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主要采用TDE-124C型TDE-224C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近年来,又成功研制了动态范围更大、线性度更高、兼容性更强、低功耗可靠性的TDE-324C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对拾震计输出的电信号模拟放大后送至A/D数字化,A/D采用同时采样,采样数据经DSP数字滤波处理后,变成数字地震信号。该数据采集系统具备24位A/D转化位数,采样率有50HZ、100HZ、200HZ。5由美国PAS
12、CO公司生产的“科学工作室”是将数据采集应用于物理实验的崭新系统,它由3部分组成:(1)传感器: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可实时采集技术可实时采集物理实验中各物理量的数据;(2)计算机接口: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信号输入计算机,采样速率最高为25万次/S;(3)软件:中文及英文的应用软件。61.3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内容数据采集技术主要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控制等问题。它是对传感器信号的测量与处理, 以微机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数据采集也是从一个或多个信号获取对象信息的过程。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监测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同时监控温度、湿度和压
13、力等场合。数据采集也是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采用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作为测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采集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本设计下位机负责完成模拟数据的采集,从单片机负责完成采集八路数据,并回复主机发送的命令,上位机即主机负责处理接受过来的数字量及显示,主机和从机之间我采用RS-232进行通信。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上位机上编写程序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查询和分析,有利于工业过程的长期正常运行和检查。该系统采用的是AT89C52单片机,此芯片功能比较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第二章 数据采集2.1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又称为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
14、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引用在各个领域。在该系统中需要将模拟量转换为数据量,而 A/D是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器件,他需要考虑的指标有:分辨率、转换时间、转换误差等等。而单片机是该系统的基本的微处理系统,它完成数据读取、处理及逻辑控制,数据传输等一系列的任务。在该系统中采用的是8051系列的单片机。双机通信的串行口可以采用RS232C标准接口,由芯片MAX232实现双机的通信。而数据的显示则采用的是LED数码管,该器件比较简单,在生活中接触也较多。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切换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单片机等组成。完成毕业设计所需要的系统框图如图2.1
15、所示:A/D转换器单片机单片机LED显示器键盘MAX232采集信号图2.1 系统框图2.2 方案论证2.2.1 A/D模数转换的选择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就位数来说,可以分为8位、10位、12位和16位等。位数越高其分辨率就越高,价格也就越贵。A/D转换器型号很多,而其转换时间和转换误差也各不相同。(1)逐渐逼近式A/D转换器:它是一种速度快、精度较高、成本较低的直接式转换器,其转换时间在几微秒到几百微秒之间。(2)双积分A/D转换器:它是一种间接式的A/D转换器,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精度比较高,缺点是数度很慢,适用于对转换数度要求不高的系统。(3)并行式A/D转换器:它又被称为flash(
16、快速)型,它的转换数度很高,但她采用了很多个比较器,而n位的转换就需要2n-1个比较器,因此电路规模也极大,价格也很贵,只适用于视频A/D转换器等数度特别高的领域。鉴于上面三种方案,在价格、转换速度等多种标准考量下,在本设计选用的是逐渐逼近式A/D转换器ADC0809.2.2.2单片机的选择单片机作为一种面向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是微型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此系统是由CPU、随即存取数据存储器、只读程序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I/O口),还有可能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显示驱动电路(LCD和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个单块芯片上,构成了一
17、个最小但完善的计算机任务。单片机要使用特定的组译和编译软件编译程序,在用keiluvision2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而本设计选用的是AT89C52。2.2.3 串行口的选择该串行口我选用了标准RS-232C接口,它是电平与TTL电平转换驱动电路。常用的芯片是MAX232,MAX232的优点是:(1)一片芯片可以完成发送转换和接收转换的双重功能。(2)单一电源+5V供电(3)它的电路设计与连接比较简单而且功能齐全。2.2.4 显示部分LED数码显示管是一种由LED发光二极管组合显示字符的显示器件。它使用了8个LED显示管,其中7个用于显示字符,1个用来显示小数点,故通常称之为八段发光二极管数码
18、显示器。对LED数码显示器的控制可以采用按时间向它提供具有一定驱动能力的位选和段选信号。LED数码显示有动态扫描显示法和静态显示。在单片机中,为了节省硬件资源,多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法。2.2.5 按键为实现显示指定的通道电压,需要用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0和外部中断1来实现跳转,其原理图如下图2-4-1所示,Q11接到外部中断0(P3.2),Q12接到外部中断1(P3.3)。当按下按键S3时,给P3.2低电平,启动外部中断0;当按下按键S3时,给P3.3低电平,启动外部中断1,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就可以实现功能。 图 2.2按键原理图第三章 硬件部分3.1 主机部分 该系统是一个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
19、,主机和从机均用单片机实现,它的主机部分负责数据处理和显示,主机和从机之间用RS-232进行通信。它由AT89C52、MAX232、LED数码显示器组成。3.1.1 主机部分原理图设计由于主机要对从机有一个命令,所以用到按键,将按键接到单片机AT89C52的P3.4的端口上,按键的一端接地,当P3.4这条I/O线为低电平时,则表示按键处于按下状态。主机还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LED显示,用两个74HC573,一个与单片机AT89C52的P2.7口相连用于位选,一个与单片机AT89C52的P2.6口相连用于段选。单片机的P0口的8位数据线与用于段选的74HC573的D0D7相连,用于数码
20、管上具体的数字的显示。单片机P0口的八位数据线与用于位选的74HC573的D0D7相连,用于在哪个数码管上显示。主机跟从机的连接,又涉及到一个串行口双机通信的问题,根据单片机双机通信距离、抗干扰性等要求,选择RS-232C串行接口方法,选择串行口MAX232来连接主机和从机,将MAX232的11、12脚分别与单片机AT89C52的P3.1,P3.2脚相连,再将MAX232上的13、14脚分别与db-9的3、6脚相连。单片机AT89C52的18、19脚与它的晶振电路相连,第9脚与它的复位电路相连。其原理图如图3.1所示图3.1 主机部分电路原理图3.1.2 单片机(1)单片机的概述单片机作为微型
21、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很广,发展也很快。1971年Intel公司首次宣布4004的4位微处理器,1974年12月Fairchild(仙童)公司即推出了8位单片机F8,开创了单片机的门户。单片机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对单片机的应用进行了初期探索,20世纪80年代,单片机在我国得以广泛的应用,各理工科院校陆续开设了有关应用课程。在教学及应用上,Zilog公司生产的Z80CPU成为我国工业控制的主流,以Z80为CPU组成的TP801单板机在教学上及应用领域发挥过巨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在工业控制领域开始转向使用Intel公司生产的
22、MCS-51。单片机从1976年公布8位机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它没有像微处理器那样从8位、16位,一直发展到32位、64位,8位机目前依然是单片机的主流机型。但是,它突破了原有的集成结构,在内部继承了越来越多的外围电路和外设接口,从而发展成为控制器(MicroController)的体系结构,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第一阶段:单片机的控索阶段第二阶段:单片机的完善阶段第三阶段: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第四阶段: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单片机有着微处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的电路芯块采用了超大规模技术把具有运算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中断处理)的微处理器(CP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数据 采集 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