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毕业论文.doc
《基于PLC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PLC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 系 别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 级 电自09-3班 姓 名 王小龙 学 号 200902104126 指导教师(职称) 张总(讲师) 日 期 2012.2.24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电气工程系2012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设计课题内容性质工程技术研究课题来源性质教师收集的结合生产实际的课题校内(外)指导教师职 称工作单位及部门联系方式张总讲师电气工程系13919273114一、题目说明(背景、目的和意义)隧道通风系统是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风系统能否正
2、常工作与隧道运行环境条件、运行效率、运行安全密切相关。通风控制系统即在实时监测这些隧道环境参数的基础上,控制隧道内风机的开启及功率大小,以使各项空气指标符合安全行车标准,达到既保障安全行车、同时节约能源的目的。通过PLC和变频器及各种传感器的配合使用,使通风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的提高,不仅节约了电能,而且还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通风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必将大大减轻岗位人员劳动强度。通过本课题使学生能够掌握PLC的选型及IO点分配,掌握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方法,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设计(论文)要求(工作量、内容、设计成果)1.说明:本设计将PLC与变
3、频器进行有机结合,由PLC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各空气指标数据,风机的启停通过PLC的开关量输出模块程序控制。采用以车流量为主控参数,实现对风机工作过程和运转速度的有效控制,使隧道通风机通风高效、安全,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2技术要求:(1) 系统上电,在触摸屏上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即进入运行模式。(2) 以车流量为基准型号进行主控制调节 A、当隧道内车数量在129辆,风机以20HZ频率运行 B、当隧道内车数量在3059辆,风机以25HZ频率运行 C、当隧道内车数量在6089辆,风机以35HZ频率运行 D、当隧道内车数量在90120辆,风机以40HZ频率运行 E、当车数量大于120辆,在触摸屏上显示报
4、警信号,表明隧道内发生堵塞,且各组主副电机同时全速50HZ运行 (3)当隧道内因火灾或其他原因引起温度高于400C,各组主副风机均以50HZ全速运行(4)当隧道内因烟尘或大雾,造成能见度降低,各组风机以全速50HZ运行,知道环境恢复正常,并显示报警。3设计成果(1) 设计报告1.52万字左右;(2) 1#以上的设计图纸最少一张;(3) 有一定数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4) 基本软件清单。三、进度表日期20112012学年秋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二十周20112012学年春第一周第二周查阅、笑话资料总体方案论证硬件线路设计、分析、确定软件总体设计及细化分析撰写论文准备答辩材
5、料毕业答辩毕业答辩完成日期20112012学年秋 第二十周答辩日期20112012学年春 第一、二周四、主要参考文献、资料、设备和实习地点及翻译工作量【1】张万忠.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张玉莲.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马宁,孔红.7-300PLC和MM440变频器的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许明,言自行等.大型泵机组态检测及工况调控系统的研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5】徐国林.PLC应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陈建明.电子控制与PLC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
6、】吴中立.矿井通风与安全【M】.中国矿业出版社,1989【8】傅贵,秦跃平,杨伟明等.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优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9】高广军,贾世胜,朱学军等,通风系统调整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山西煤矿,2002【10】徐鹏,张双楼,煤矿西翼通风系统调整及经济效果分析【J】.煤矿安全,2001【11】石秋杰,变频器应用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陈仕伟,矿井主要用通风机在线检测控制现状及展望【J】.煤矿安全,1999【13】李月红,吴永祥,变电所监控及其网络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5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1年10月31日注:本任
7、务书要求一式两份,一份打印稿交系办,一份打印稿交学生。同时提交电子稿到系办。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微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PLC和变频器渐渐成了通用、廉价和性能可靠的控制和驱动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由PLC控制的变频调速离心风机的通风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节能效果,便于组建成整体的自控系统,很方便地实现各种控制和远程监控。本课题设计内容是将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相结合,并且隧道内设置计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能见度传感器,以此来检测隧道内行车的环境。通风控制系统即在实时检测这些环境参数的基础上,控制隧道内风机的开启,以使各项空气指标符合安全行车标准,达到既保障安
8、全行车、同时节约能源的目的。各空气指标数据由PLC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风机的启停通过PLC的开关量输出模块程序控制变频器并由接触器实现控制。采用以隧道的车流量为主控参数,实现对风机工作过程和运转速度的有效控制,使风机在不同车辆数时以相应的频率运行,以便隧道通风机通风高效、安全,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并且风机的各个部分都准备了备用风机,以防因风机故障而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PLC控制系统具有对驱动风机的电机过热保护、故障报警、断电等功能特点,为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简易控制、节能、安全技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关键词:隧道通风;通风机;PLC;变频器;触摸屏;传感器 AbstractAlong with t
9、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PLC and inverter gradually became common, inexpensive and reliable control and drive equipment, widely used. Controlled by the PLC variable speed centrifugal fan ventilation sy
10、stems,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energy-saving effect, convenient for building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very convenient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control and remote monitoring.The system of PLC and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touch screen to efficiently combine, for monitoring tunnel traffic env
11、ironment, the tunnel is arranged in a counting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visibility detecting instrument.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in real-time detection of thes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fan, tunnel opening, so that the air index conforms to the safety standard, to pr
12、otect the safety of driving, and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The air index data from the PLC analog input module, the fan to start and stop the PLC through the switch quantity output module procedure control and by the contactor control. Using tunnel traffic flow as the main control parameter, rea
13、lize the fan working process and speed control, so that the fan in different vehicle numb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requency of operation, so that the tunnel ventilation fan ventilation efficiency, security, achieve obvious energy saving effect. And the wind machine parts prepared standby fan, to guar
14、d against the fan failure affecting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PLC control system of driving fan motor overheat protection, fault alarm, electricity and other features, as the tunnel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of simple control, energy saving, safety technology provide a new way.Key words:
15、 tunnel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PLC; inverter;touch screen; sensor.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 论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2 隧道通风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11.2.1 国外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研究现状11.2.2 国内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研究现状21.3 隧道通风系统的发展趋势2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1.5 本章小结32.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简介42.1课题硬件控制方案的确定42.1.1 PLC功能特点42.1.2 单片机功能特点42.1.3 控制器的确定42.2 系统结构介绍52.3 本章小结73.硬件部分设
16、计83.1 PLC的控制单元简介及选择83.1.1 PLC概述83.1.2 PLC外部连接103.1.3 PLC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03.1.4 PLC的选用123.2 触摸屏简介与选择133.3 风机简介及选用143.4 变频器的选型及确定143.4.1 变频器简介143.4.2 变频器工作原理153.4.3 变频器的确定153.5传感器简介与选择173.5.1 车辆检测电传感器及其原理173.5.2 温度传感器及原理173.5.3 烟尘传感器183.6 本章小结184.软件设计部分194.1 程序流程图194.2 PLC程序204.2.1 0站PLC程序204.2.21站PLC程序224
17、.2.32站PLC程序244.2.43站PLC程序254.4 本章小结27结 论28致 谢29参考文献301.绪 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发展,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而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隧道,隧道的高效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公路隧道内,一方面由于汽车行驶时排放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等)污染了空气,影响了人体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柴油机汽车排放的煤烟(主要是游离碳素等)和车辆行驶所扬起的粉尘有吸收隧道光线的作用,降低了隧道内行车的能见度,危及了行车安全。所以为了稀释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保持隧道内清晰和
18、空气新鲜,确保人体健康和行车安全,必须进行通风监控系统设计。隧道监控系统集中监控隧道内通风、照明以及行车情况,在必要时候发布诱导和指导性信息。而隧道内通风、照明、以及交通诱导设备均分散于整个隧道区域,因此集成隧道内各要素信息,方便隧道监控人员的集中监控与管理,成为隧道监控系统设置的主要目的。由于近年来PLC和变频器的显著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较长的隧道具有特殊的运行环境,它具有封闭性强、噪音大、能见度低、光过度等特点。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造成了对隧道内空气的污染。而隧道是个闭塞空间,污染物不能很快扩散,隧道内污染空气的浓度会逐渐积累,烟尘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19、,就会使能见度下降,威胁行车安全的同时也可造成人体中毒。公路隧道安装通风系统的目的是使隧道内的空气品质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为车辆驾驶员及隧道维护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健康通道和工作场所。通风控制系统还应及时有效地处理火灾等紧急状态。【1】隧道通风系统从实际的运行中要求风量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隧道内环境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隧道内人数、车辆数量、以及温度和粉尘颗粒物的污染程度。在不同的情况下,风机的运行台数,每台风机的运行频率各不相同。系统从传感器获得模拟量信号,然后由PLC通过变频器控制风机运行的频率以提供相应状态的通风量,并通过触摸屏监视和控制运行状态。通过对PLC技术,变频器技术,触摸屏技术的综合
20、应用而完成此次的设计。隧道通风系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国国土广阔,在广阔的土地上,纵横的是一条条交通要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交通要道都要经过隧道,因此隧道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在一方面,据有效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隧道内的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隧道技术在安全运营和事故救援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低位。1.2 隧道通风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1.2.1 国外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国外对隧道通风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最早出现于铁路隧道。随着公路隧道的出现,针对公路隧道通风的技术问题才得到研究。瑞士等欧洲国家在公路及铁路隧道建设方面有着很高的声誉,现世界
21、上的第一、第二长大隧道分别位于挪威和瑞士。瑞士作为一个多山的国家在隧道及其地下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100多前就修建了一条长15km的St.Gotthard铁路隧道。瑞士的公路交通亦非常发达,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现已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550km,其中包括160多座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总长度达130多km,1980年建成的St.Gotthard公路隧道长达17km,在近20年内一直为世界上第一长大公路隧道。北欧国家由于气候条件和地质投机倒把独特,地下隧道被广泛应用。特别是挪威水工引水隧道及公路隧道尤为显著,在2000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Lserdal隧道长25km,
22、成为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在100多年的隧道建设中,欧洲各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技术和经验值得国内隧道同行们借鉴和学习。1919年,美国在修建纽约市荷兰隧道时,以美国矿务局为主,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协助下,对汽车CO排放量和人体对CO浓度的容许值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作为隧道通风计算的依据,这是历史上首次对公路隧道通风的研究,研究结果决定将400 ppm作为CO的设计浓度,并以此算出所需要的通风量。1973年成立的空气动力学和隧道通风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Aerodynamics and Ventila-tion
23、of Vehicle Tunnels),每3年召开一次,各国隧道通风专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大推进了隧道通风技术的发展。1985年,日本的关越隧道一线首次将纵向式通风应用于10km以上公路隧道,并通过编制的一套程序对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验证其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1.2.2 国内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研究现状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起步较晚,对公路隧道通风的研究也落后于欧美和日本。1994年兰州铁道学院完成了依托中梁山隧道和缙云山隧道的公路长隧道纵向通风模型模拟试验研究;1999年重庆公路科研设计院在隧道通风方面曾做过一些相应的研究,在我国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公路隧道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PLC 隧道 通风 控制系统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