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的研究【毕业设计】.doc
《基于DSP的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的研究【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SP的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的研究【毕业设计】.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XXXXXXX毕业论文 ( 2012届本科)题 目:基于DSP的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的研究学 院: XXXXXX学院 专 业: XXXXXXXX 作者姓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XXX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14 日二一二年五月目 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 绪论31.1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状况31.2风电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优势及潜在市场51.3本课题的意义、目的和任务7第二章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构成及原理82.1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82.2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82.3 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112.4 本章小结12第三章 逆变器
2、主电路设计133.1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其选择133.2 推挽变换器的参数设计173.3 逆变电路参数设计183.4 本章小结21第四章 控制电路设计224.1控制电路结构框图224.2芯片DSP224.3 IGBT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254.4 采样检测电路274.5 保护电路294.6 辅助电源304.7 本章小结30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325.1 系统初始化程序流程图325.2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345.3 本章小结36第六章 系统仿真376.1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简介376.2 系统仿真376.3 本章小结38结论39致 谢41附录42附录45摘 要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
3、因为干净清洁无污染而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风力发电替代传统的发电模式将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而逆变器是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对风力发电逆变器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中,主要对1KW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进行研究,设计了逆变器的主电路、以DSP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等,同时进行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应用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软件,对风力发电逆变器进行了实验仿真。通过仿真,验证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关键词:风力发电;逆变器;DSPAbstractWind energy is a kind of renewable source of ener
4、gy, wind energy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ue to its clean and pollution-free,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power generating will be replaced by wind power in the future. Its a realistic and significant thing to research on wind power inverter while inverter is a key part o
5、f wind power system. One kilowatt of wind power inverter has bee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main circuit of inverter, steering circuit with DSP at core and driving circuit as well as systematic software design. Eventually,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on wind power inve
6、rter, thus verifying whether the system design is feasible and rational. Keywords: Wind-power ;Inverter ;DSP第一章 绪论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过去200多年,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感悟到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还诱发了不少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甚至冲突和战争。因此,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
7、源系统。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经济正在快速持续发展,但又面临着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和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的严峻挑战。坚持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多元化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煤清洁化利用,采取综合措施,保障能源安全;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是我国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建立可持续能源系统最主要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相关可再生能源规划,并于2006年1月颁布施行了可再生能源法。风力发电属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使我国“十一五”重点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8、义。1.1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状况 19世纪末,丹麦人首先研制了风力发电机。1891年,丹麦建成了世界第一座风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在解决发展中国家无电农牧区居民的用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研究风力发电,为风能的利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例如1941年,美国在巴蒙特州研制并建立了一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风轮的直径为53m,塔高34m,发电能力为1500kW。到5060年代,西欧各国开始制造大型风力涡轮发电机,从70年代初,世界上许多地区研究和安装了超大型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的发展在世界工业史上历程很短暂,但它迅猛发展的速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不能不让人惊叹。特别是自
9、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现代风能最主要的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的发展十分迅速,世界风电机装机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有人算过,只需地面风力的1,就能满足全球发电能量需要。由此可见,风力是一个相当巨大的电力能源宝库。尽管达到地球的太阳能仅有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十分可观。全球可实际利用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6年世界风电机装机总容量已达74223MW。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很多国家为此进行了大量投资,就风轮机的材料、结构、发电机控制技术、功率容量以及可靠性等展开研究。其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单机功率逐步增大。
10、80年代中期,商品化机组的单机功率只有55KW,目前,单机功率已上了MW级,1MW以下的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单机技术已经成熟;由于控制技术的改进、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材料的运用,机组功率曲线改善,运行可靠性不断提高,故障率显著下降;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实现对机组的远程集中监控和通信,从而可做到无人值守运行。 风电的快速发展和技术上的突破是分不开的。风机的单机容量已从600kW发展到2000-5000kW,如德国已批量安装了单机5000kW 的风机,丹麦已批量建设了单机容量2000-2200 kW的风机。另外,可变桨翼和双馈电机的采用,使机组更能适应风速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效率。最近又发展了
11、无齿风机,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由于风电技术己相当成熟,近年来,发达国家风电的年装机容量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单机容量500 kW、600kW和750kW的风电机组已实现产业化,MW级风机成为当前世界风力发电的主力机型。虽然风电机组的发展方向是超大容量、智能化、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离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在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困难。与常规电网延伸和柴、汽油机发电相比,利用小型离网风力发电系统供电有成本优势,离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制造和控制技术仍然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需求量增多也促进离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发展。 我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
12、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其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可达500W/m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这些地区可利用的风能在5000h/a以上,有的可达7000h/a以上。从新疆到东北,面积大、交通方便、地势平,风速随高度增加很快,三北地区风能在上百万千瓦的场地有四五个,这是欧洲没法比的。而这个地带的缺点是建网少,发出的电上不了网。 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其风能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能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岛屿,这些地区可利用的风能约在70008000
13、h/a,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沿海岛屿的风能是全国最好的,这个地带的优点是建网好,电价高,缺点是地形复杂,且容易受台风影响。目前我国初步探明的陆上可开发的风能资源达2.53108kW, 加上近海全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估计在10108kW以上,其中青海、甘肃、新疆和内蒙可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1143104kW、2421104W、3433k104W和6178k104W,是中国大陆风能储备最丰富的地区。资料显示,我国的风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而且商业化、规模化的潜力很大。 我国风电起步不晚,但步伐迟缓,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世界风电发展的差距却在加大。存在着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
14、低、发电成本高、专业化人才稀缺、研发力量薄弱、核心技术落后、市场发育幼稚等软肋。早在1995年,原国家电力部就提出,到2000年我国风机规模要达到100104kW,但截至2004年底,总装机容量为76.4104kW,仅占全国电力装机的0.14,远远落后于世界风电产业的发展水平2。 尽管全国已建有43个风电场,分布在14个省、市,自治区,但平均每个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不足1.5104kW,远未形成规模效应。此外,我国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制造水平也较落后,国内目前能生产的最大单机容量只有750 kW。已成为国际主流机型的MW级机组在我国尚处于研制阶段,目前大型风机只能依赖进口或与外商合作生产。我国风电开发
15、甚至还赶不上印度,目前印度的风电装机容量有211104kW,大大超过我国。 内蒙古在开发利用新能源风力发电过程中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风电技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风电场生产、维护经验,具备了建设和管理大型风电场的能力,已经完成了由试验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风力发电正在成为内蒙古能源基地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电源结构、节能环保的作用。资料显示,到2005年,我国规划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104kW,到2010年达到400104kW,到2020年达到2000104kW。可见,中国风电的前景是广阔的,而时间也是紧迫的。 1.2风电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优势及潜在市场 1.2.1风电的优势 (
16、1)风电是可再生无污染资源。风能最大的优点是可再生无污染,一台单机容量为1000kW的风机与同容量火电装机相比,可减排2000t/a二氧化碳、10t/a 二氧化硫、6t/a二氧化氮。 (2)近10年来风电的国内外电价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并且在日趋接近燃煤发电的成本,已经凸现经济效益。从可利用风能资源占全国40的内蒙古风电多年的实践看,我国风力发电己完全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内蒙古风力发电设备成本已由10000元/kW降至70008000元/kW,风电的含税还本付 息成本价也降至0.5元/kW以下。所以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核算,我国风力发电的产业化条件已经成熟。(3)我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而且风
17、电技术已经成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的风速要求还会降低。(4)风电能迅速缓解我国能源急需和电力短缺的局面,风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上马快,建设周期短,只要把设备立起来就能发电;单台发电设备投资不大,建设有灵活性。不像火电、水电的建设需要用年来计算,在有风场数据的前提下建设只需要以周、月来计算。 (5)风电还能够有效地遏制温室效应和沙尘暴灾害,抑制荒漠化的发展。 (6)风电是解决边远农村独立供电的重要途径。 1.2.2离网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发展的潜在市场我国风电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在冬、春季风大,发电多,而冬春两季又是我国的枯水期,风电和水电可以互补;另外我国的风,多在下午开始加大,到后半夜开始减
18、弱,这正好与电力负荷曲线相吻合。 由于我国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电力建设的重视,几年来,城乡居民用电有了长足的发展,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延伸电网,发展小水电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运用,使我国达到了95的通电率。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目前能解决通电的地方大都已基本解决了,剩下来的都是远离常规电网的,人口密度非常低的边远地区。而且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电力公司更注意他们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常规电网延伸办法为这些远距 离,低负荷(即低效益)的社区供电,在经济效益上是不可行的,只有用离网型户用小型风力发电、光电、“风、光”互补发电来解决农牧渔民的生活用电。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可开
19、发利用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6,主要分布 在西北、华北、东北、青藏高原和沿海地区。我国的无电地区也基本分布在上述区域内。目前全国仍有29000个无电村,700多万无电户,大约3000万农村人口。由于这些地区具有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用电量低等特点,所以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群众迫切需要使用离网型户用风力发电机组来解决他们的用电需求。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广大农、牧、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对风力发电机组需求,也从过去的50W、100W小功率机组发展到使用300W,500W,lkW等较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另外一些乡(
20、村)、镇等地需要大功率的集中供电系统,以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和小型农副产品加工用电需要。另外,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供应非常紧张,一些边远地区地处电网末端,电压不稳,且经常性停电,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些地区迫切要求用离网型户用风力发电机组来解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从以上几方面分析,就可以看出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潜在市场巨大。 1.3本课题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1)本课题的意义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发电机虽然产生的是三相交流电,但因为风能资源非常不稳定,输出的电能也非常不稳定,电压和电流经常变化。在独立运行系统中采取的措施就是把风力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通过直流电对蓄电池
21、充电,或提供给直流负载,或通过逆变器向交流负载供电。为了满足输出电压和频率稳定的逆变电源的基本指标,调制方式各种新颖的调制技术不断涌现,控制上各种适合于不同要求的逆变器的控制方案被提了出来,实现手段上,随着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的成熟和普遍,加速了逆变器的发展进程。所以,开发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推出自己的产品,已是当务之急。同时也为提高电能质量,提高工业控制水平,适应了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具有许多现实的意义。 (2)本课题的目的和任务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基于DSP控制的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电压为220V,频率50Hz的正弦波,输出功率1KW。作为一个完整的风力发电逆变器
22、,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主要由驱动电路、取样检测电路以及保护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有:a.对小型风力发电逆变器进行总体设计,并计算参数,合理选择主电路各元器件。b.对DC-DC直流转换的电路进行了设计,对逆变部分驱动芯片EXB841进行分析。c.完成基于DSP芯片TMS320LF2407A的控制部分的设计。d.对系统整体控制程序进行了阐述。第二章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构成及原理2.1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一般将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用储能设备储存起来(一般用蓄电池),需要时再提供给负载(可直流供电,亦可用逆变器变换为交流供给用户),独立运行的风力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基于 DSP 小型 风力 发电 逆变器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