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均离不开单片机的应用。将单片机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现代自动控制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发展,在很多自动控制系统中都用到了工控机,小型机、甚至是巨型机处理机等,当然这些处理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高的运行速度,很大的内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器。但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成本。在很多的小型系统中,处理机的成本占系统成本的比例高达20%,而对于这些小型的系统来说,
2、配置一个如此高速的处理机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些小系统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最在乎系统的快速性,所以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控制小型的,而又不是很复杂,不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系统中是非常适合的。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要对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才能达到性能指标,塑料的定型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对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与自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被控对象或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多参数点的强烈耦合、较大的随机扰动、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现场测试手段不完善等,使难以按数学方法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的情况。随着电子技术以及
3、应用需求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以及高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有了更高的飞跃,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运用单片机和电子温度传感器对某处进行温度检测,而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多点的温度检测,如果对此原理图稍加改进,我们还可以进行不同地点的实时温度检测和控制。1.1 设计指标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化技术指标如下。1. 被控对象可以是电炉或燃烧炉,温度控制在0100,误差为0.5;2. 恒温控制;3. LED实时显示系统温度,用键盘输入温度;1.2 本文的工作详细分析课题任务,设计了电源电路,键盘电路,单片机系统,显示电路,执行器电路,
4、报警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A/D转换电路等系统。然后根据课题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实现控制任务的硬件原理图和软件,并进行访真调试。第二章 设计思想实现温度控制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工控机作为控制器,用热电阻测量温度;也可以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当然每一种方案都有其各自的优点。本章详细列举、说明了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的方案、并画出了其原理方框图,对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2.1 设计思想方案 (1) 硬件组成:单片机、A/D转换器、LED显示器、集成的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固态继电器、大功率发热器。(2) 工作原理:由集成的热电偶变送器对系统温度进行检测,并完成信号标准
5、化、变送功能。单片机执行控制功能、由固态继电器控制大功率发热器电源的导通与断开,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TL255189C2051固态继电器LED显示DDZ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键 盘电炉温度图2-1 方案的原理框图(3) 系统原理框图 2.2 论证分析最终方案论述:很显然,方案较其它相比无论在经济上和实现容易程度上都要好。方案在实行控制的时候不像其它采用D/A转换后再控制调节阀的方法,而是直接外接一个固态继电器,通过内部改变定时器的中断时间来调节一个周期内电子开关的导通和断开时间。这样既节省了材料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硬件电路的结构。综上所述方案有如下的特点:(1) 在完成所要求的任务的基础之上还有
6、着结构简单、明了的特点,很容易实现,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成本。(2) 由于采用了离线的方法,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了编程的麻烦,实现起来较容易。(3) 采用了无污染能源,保护环境。同时也省去了为建造燃料供应子系统的费用,节约了成本。采用了模拟的PWM变换,和固态继电器。可以将采样频率提高到很多的水平,使控制结果更准确,实时性、控制效果更好。第三章 系统设计整个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本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硬件和软件的每一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在后半部分还对系统模型进行了访真与程序调试。硬件和软件的每一个坏节都是深思熟虑而成,各自完成相应的功能并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1 硬件设计
7、系统硬件由电源电路,温度检测变送电路、模数接口转换电路、单片机系统和人机接口等部分组成。系统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温度检测变送电路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电压信号输入到模数接口转换电路;模数接口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进入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根据输入的数字信号以模糊控制算法为基础求出控制值,控制执行器的运行及温度的显示。原理框图见图2-1。3.1.1 电源电路由于整个系统都是用单片机和各类芯片及电阻、电容组成的,其工作电压为5V,不需要负电压,可采用三端固定正电压集成稳压器7805系列的芯片6。其输出电压5V,按输出电流不同可分为78M05、78L05,输出电流分别为0.5A和1.0A
8、,转换成功率分别为2.5W和5W。从整个系统的设计来看,其中有几块集成芯片和多个电阻、电容等器件,其功率总和应在2W左右,所以考虑整个系统的功率裕量,采用78M05作为整个系统的供电芯片。其主要电路如附图中的电源电路图所示。其中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经过变压器其输出为9.5V,再进行整流。整流可通过四个二极管进行全波整流,也可以利用集成整流堆来进行(同原理)。后面接电容C1、C2为滤波电容进行滤波,注意电解电容应该要有一定裕量,否则不能起到很好的滤波效果。本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大小为470uf,耐压为25伏。78L05的输出级接入两个滤波电容,用于减小因为电源波动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和滤波。其不需要
9、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容量大小为100uf耐压为25伏,再接入0.1F的电容器,便可减少因为电源波动的影响和滤去纹波,很好地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然而,随之产生一个弊端,即一旦78M05的输入出现短路时,输出端大电容上存储的电荷,将通过集成稳压器内部放电,可能会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故在其间跨接一个二极管,为放电提供放泄通路,对集成稳压器起到了分流保护作用。3.1.2 温度检测与变送环节信号的检测变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检测环节,另一个是变送环节。检测环节至关重要,检测元件的选型关系到检测的精度和变送环节中信号变送的容易程度。在温度的检测过程中一般用热电阻和热电偶完成,热电阻一般用在检测精度要求不
10、是很高的地方,而热电偶则在灵敏度上比热电偶更好,检测精度能比热电阻有一个数位的差异检测与变送设备主要根据被检测参数的性质与系统设计的总体考虑来决定。被检测参数性质的不同,准确度要求、响应速度要求的不同以及对控制性能要求的不同都影响检测、变送器的选择,要从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加以综合考虑。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可能选择测量误差小的测量元件。2. 尽可能选择快速响应的测量元件与变送设备。3. 对测量信号作必要的处理。a测量信号校正。 b测量信号噪声(扰动)的抑制。对测量信号进行曲线线性化处理。温度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所以,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自动控制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测量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T89C2051 单片机 温度 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 毕业论文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