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毕业设计(论文)野三坡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doc
《地理科学毕业设计(论文)野三坡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毕业设计(论文)野三坡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 目:野三坡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院 系:资源与环境系专 业:地理科学班 级:2007级2班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2011年5月30日野三坡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摘要】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浓缩了华北地区30亿年以来的地质构造演化史,具有重要的地质科学意义。通过对野三坡地质资源的野外调查,以及对其景区地质遗迹资料的整理和成因的分析,摸清了野三坡地区的主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共有六类,包括构造地质遗迹类、岩石地质遗迹类、地貌地质遗迹类、水文地质遗迹类、地质灾害遗迹类和人文地质遗迹类。虽然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地质现象和旅游价值,但是在现有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仍
2、缺乏对外围景区的开发建设重视,如拒马河、金华山等,尤其对拒马河景区忽视了对河流阶地和河谷地貌等地质遗迹的挖掘,今后开发时应该加以考虑。【关键词】 野三坡 地质旅游资源 成因 旅游资源类型 开发利用Survey and development on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YeSanPo【Abstract】YeSanPo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s in north China concentrated the since 3 billion geological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important
3、 geological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Through to the YeSanPo geological resource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scenic area, the geological relics of material sort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YeSanPo brought in, the main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of six,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t
4、he geological relics, rock, the geological relics, physiognomy of geological relics,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relic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lass, the class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geological relics. Although YeSanPo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s have rich geological phenomena and tourism value, b
5、u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they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scenic area, such as MaHe rejected, JinHuaShan etc, especially for out MaHe scenic spot ignored the river terraces and river-valley landforms geological relics,
6、such as the mining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Key Words】YeSanPo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Causes Tourism resource typ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目 录1引言12野三坡景区概况13区域地质背景33.1基本地质构造作用33.2地质发展史34地质资源调查44.1地质构造遗迹44.2地质地貌遗迹64.3水文地质遗迹94.4岩石地质遗迹114.5其他地质遗迹115开发利用及建议11参考文献13致谢141 引
7、言河北省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该区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已经较高1。但是,野三坡和国内许多的地质公园一样,对一些地质现象成因的解释相对比较薄弱,而是为景点、景观加上了神话、 传说等人文背景,甚至有些是无中生有,浪费了地质景观所蕴含的科学价值。为了充分挖掘野三坡地质旅游资源价值,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本文从地质学角度对景区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并试图进行成因解释,挖掘其潜在的科学价值,发挥它地质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以便为未来景区开发利用提供借鉴。2野三坡景区概况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145公里的涞水县西北部,交通十分便利,京源铁路贯穿整个景区,并建有野三坡站
8、、苟各庄站两个标准中间站,分别位于拒马河和百里峡两个重点区域之内。公路方面108国道和109国道以及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南可直到保定、石家庄,北可直到张家口、呼和浩特,东到北京和天津,西到太原,距北京市区100公里。野三坡地区属于中山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的总特点是由西北向东南减缓。区内属东部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野三坡地质公园园区总面积600平方千米,主景区250平方千米.。主景区百里峡景区位于南部,龙门天关景区位于地质公园西北部,佛洞塔鱼谷洞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外围景区有百草畔、拒马河和金华山等(见图1)。百里峡景区:百里峡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之一,这里群峰叠嶂,峭壁千仞,曲径
9、通幽,怪石嶙峋,飞瀑清泉,碧翠尽染。以“雄、险、奇、幽”闻名遐迩,也是该国家地质公园的精华所在,极富美学和观赏价值。龙门天关景区:有明代大龙门城堡、蔡村庵长城和华北地区最大的金、明、清历代摩崖石刻群。其中“万仞天关”、“千峰拱立”字体高2.15米,笔力遒劲有力,蔚为壮观。百草畔森林游览区:这里群峰挺拔,山谷溪水清澈,气候清爽怡人,茂密的森林,天然林达十万余亩,郁郁葱葱,野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香飘万里形成一个图1 野三坡风景分布图天然的植物园,有太行山中一颗“绿色明珠”的美誉。拒马河景区:拒马河流经野三坡景区,两岸群峰,怪石嶙峋,河水潺潺,还有洁白松软的沙丘,是消夏避暑胜地之一。可以进行水浴、
10、沙浴、日光浴,还可以滑沙、垂钓和划船。佛洞塔鱼谷洞溶洞景区:位于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中部,四周层峦环绕,景色秀丽,万山起伏,泉水甘冽清凉,富含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1。3区域地质背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处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太行山和燕山的结合部,两个构造单元以紫荆关大断裂带为界2。3.1基本地质作用野三坡景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地质内力的作用。在10亿年前形成的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近水平的地层中,三叠纪(2.5亿年)以来发育4期宏大而直立的共轭剪节理,构成“格子状构造”,沿南北向形成曲折延伸的巨型追踪张节理,在248万年以来第四纪外力作用下,形成本区独具
11、特色的构造冲蚀嶂谷的负地形地貌景观。尤其是三个主景区的地质景观类型、成因和演化,均受断裂、节理控制,构造因素占主导作用。且两个构造单元的构造作用也不相同,西部“断隆区段”,以构造岩浆作用,急剧的断层隆升和峡谷地貌为主体景观,东部的“台褶区段”保留了相对稳定的地质遗迹2。3.2地质发展史本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与华北地区大体相同,经历了七次重要的构造运动,即: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3。早元古代末的吕梁运动是地壳固化的重要阶段,形成了本区的地台基底褶皱变质岩系,并开始了与华北地台盖层发展的相似阶段。晚古生代的印支运动宣告了本区地台发展阶段的结束,特别是侏罗纪
12、白垩纪以来,本区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大地构造的发展阶段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喜山与新构造运动阶段是本区地形、地貌的奠基阶段,造就了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内各景区的景观3。4地质资源调查野三坡地质公园所处的重要的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成就了野三坡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各类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演示遗迹齐全,异常发育的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遗迹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各种地貌遗迹丰富多彩。概况起来,主要可分为构造遗迹类、地貌遗迹类、水文地质类、岩石遗迹类和其他地质遗迹类(见表1)。表1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类型类别基本类型典型地质遗迹景点构造遗迹类褶皱、节
13、理、断层金线悬针、花岗岩大断壁、棋盘状构造、向斜构造、千层岩地貌地质遗迹类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峰林、岩溶、峡谷、洞穴、造型石、海相沉积地貌佛洞塔山地夷平面、水帘洞和鱼谷洞、鱼谷洞岩溶地貌、拒马河河流阶地、一线天、不见天、回首观音、五子登科、仰望怪峰、擎天柱、铁索崖、天犬待月、老虎嘴、天生桥、板状山、鱼鳞石、旋卷层理、波痕水文地质遗迹类瀑布、泉、谭虎泉、抻牛湖、龙潭湖、叠瀑洞天、水帘洞、仙界瀑、甘露瀑、天梯瀑、飞龙瀑、思过瀑岩石遗迹类花岗岩、变质岩、火山岩、侵入岩燧石条带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藻叠层石、天生桥桥墩、闪长玢岩、花岗岩其他地质遗迹类地质灾害遗迹震积岩 海啸岩4.1构造地质遗迹地质构
14、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5。断裂、褶皱等作用造成的地貌是常见的几种地质构造遗迹,大多受到外力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则由构造活动直接形成。野三坡地质公园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主景区的地质景观类型、成因和演化,均受断裂、节理控制,构造因素占主导地位6。图2 百里峡的金线悬针4.1.1断裂构造遗迹断裂构造是地壳中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产生断裂和错动的地质现象。通常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5。野三坡景区的断裂构造遗迹分布广泛,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线悬针、花岗岩大断壁、棋盘状构造和千层岩。金线悬针是指在岩壁中的这一巨型裂缝,
15、当太阳光在适当位置透过裂缝时,就呈现耀眼的一线亮光,如“从天而降”的金针,同时裂缝上还有一小洞,为“针眼”,故称“金线悬针”(见图2)。它形成原因是嶂谷中南北方向的裂隙原来是沿着嶂谷延伸的,当嶂谷的走向突然转弯时,原有的张节理在岩壁中继续向南延伸,因此在岩壁上留下一条巨型裂隙。花岗岩大断壁的形成是由于紫荆关深断裂活动加强,形成一条南北向的断层,断层以西强烈上升,断层以东强烈下降,形成了大断壁6。棋盘状构造是指在岩层的表面可以看到有规律的格子,很像一个棋盘,称为“棋盘状构造”,它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岩层中产生了两组“X”型的裂隙,反映在岩层表面上为“格子状”。千层岩是指这里的花岗岩成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科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坡地 旅游资源 调查 开发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