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制方法与方向探讨.doc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制方法与方向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制方法与方向探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制方法与方向探讨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一、引言土木工程专业是个古老的学科,底蕴深,内容多。宽口径,厚基础,结合学分制进行模块化教学,已成为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其课程设置大都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文献1)的要求,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500学时。课内学时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一般不低于5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为30%和10%左右,在总学时中的10%左右为特色课程1。为在有限的学时内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各高校都在实践中积极摸索。评价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效果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而衡量高等教育价值的标准是所培
2、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能起多大作用。为此,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有待发展和创新。二、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衡量高等教育人才的质量标准,由全面素质质量指标和多规格、多层面质量要求构成。对高等教育来说,一般的质量标准是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多规格、多层面质量要求,具体的质量标准体现在高等教育培养对象上,是指高等教育依据各级各类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来衡量培养人才是否符合质量规格。各级各类的高等教
3、育质量要求当然是不同的,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社会适应面,应当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质量标准。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社会适应面不同,因而其质量的标准也就不同。我们既不应以学术型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作为大众高等教育的标准,也不应以职业型的大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作为精英高等教育的标准。从土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编制历史中看到,六七十年代的本科教育是精英高等教育时代,土木工程本科的教学计划与其他学科类似,沿袭前苏联教育模式,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研制 方法 方向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