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毕业论文.doc
《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毕业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名称: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题目类型: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院 (系): 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地质学10803班 指导教师: 时 间:2012年03月25日至2012年06月18日目录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I毕业设计开题报告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I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IV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V中文摘要VI外文摘要VII1前言12区域构造背景12.1渤海湾新生代构造沉降史22.2济阳坳陷惠民凹陷构造格局43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53.1主要岩石类型53.2各类岩石特征73
2、.2.1泥(页)岩73.2.2细砂岩和粉砂岩83.2.3碳酸盐岩84混合沉积特征124.1陆源碎屑与碳酸盐交互混合沉积124.2同一岩层中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135混合沉积类型146混合沉积相模式166.1 浅湖泥混合沉积微相166.2 湖湾混合沉积微相176.3 浅滩混合沉积微相176.4 滩缘混合沉积微相176.5 半深湖泥深湖泥混合沉积微相177混合沉积控制因素讨论188与油气的关系209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谢2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2.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2年3月25日2012年
3、6月18日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查阅资料:国内外关于混合沉积研究、湖相碳酸盐岩研究以及碎屑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如:杨朝青,沙庆安.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的沉积环境: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沉积学报,1990:8(2):60-63张锦泉,叶红专.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9,16(2):89-92张锦泉,陈洪德,叶红专.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见: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等主编.中国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623-631Mount J F. Mixing of silicilastics and ca
4、rbonate sediments in shallow shelf environments. Geology, 1984, 1): 432-435.Mount J F. Mixing of siliciclastics and carbonate sediments: A propose frist-order textural and compositional classification. Sedimentology, 1985, (14): 28-31江茂生,沙庆安.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1995,10(6):551-554张廷山,兰光志,陈晓慧等.
5、川西北早志留世陆源碎屑碳酸盐沉积缓坡.沉积学报,1995,13(4):27-35江茂生,沙庆安,刘敏.华北地台中下寒武统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沉积学报,1996,14(增刊):71-73李祥辉,刘文均,郑荣才.龙门山地区泥盆纪碳酸盐与硅质碎屑的混积相与混积机理.岩相古地理,1997,17(3):1-10沙庆安.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古地理学报,2001,3(3):63-66郭福生,严兆彬,杜杨松等.混合沉积、混积岩和混积层系的讨论.地学前缘,2003,10(3):312-314张雄华.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地质科技情报,2000,19(4):32-34所需原始资料:商河地区沙一中综合录井图
6、、部分岩心照片、显微照片及部分分析测试资料。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研究区沙一中的地层概况(2)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分析(3)研究区各层段的沉积环境分析(4)研究区混合沉积的类型、特征及构造因素探讨(5)与油气的关系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及具体要求目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文献,对于混合沉积、湖相碳酸盐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相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沉积学理论知识对商河地区沙一中的岩石特征及沉积相进行合理的分析;熟悉研究论文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要求: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计算机作为主要的辅
7、助工具,因此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相关计算机软件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coreldraw软件进行基本的绘图,熟练的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并对毕业论文进行文字、图形的编排。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需要学校提供毕业设计场所,上机约需200机时。任务书批准日期 2012 年 1 月 6 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2 年 1 月 6 日 指导教师(签字) 完成任务日期 2012 年 6 月 5 日 学生(签名)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名 称 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院 (系) 地球科学学院 专 业 班 级 地质学10803
8、班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开题报告日期 2012年04月23日 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 1 题目来源本题目来源于科研真题:胜利油田合作项目“商河地区沙一中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2 研究目的和意义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是指陆源碎屑与碳酸岩在结构上的互相掺杂,或者在成分上纯的陆源碎屑岩与碳酸岩旋回性互层或侧向彼此相交。当碳酸岩沉积物含有10%以上陆源碎屑,或陆源碎屑含有10%以上碳酸盐时,沉积物即具有陆源碎屑和碳酸岩混合沉积的特点。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 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
9、岩) 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作用或以后改造的假混合就可认定为混合沉积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出现在不同的地质时代、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和不同的沉积环境中。构造对混合沉积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也是多方面的。气候对混合沉积有重要影响,季节性干湿交替的气候有利于混合沉积的形成。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对于大路边缘的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沉积作用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碳酸盐与陆源碎屑以断续性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和物源混合4种模式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往往是某些沉积、层控矿床的重要层段。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可以构成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形成商业油气藏,对商河地区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相碎
10、屑岩混合沉积研究无疑会促进该地区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带来商河地区油气勘探的突破,也会为岩性地层类油气资源勘探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且有望成为21世纪我国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的一个领域。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杨朝青,沙庆安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的沉积环境: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沉积学报,1990:8(2):60-632张锦泉,叶红专.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9,16(2):89-923张锦泉,陈洪德,叶红专.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见:冯增昭, 王英华,刘焕杰等主编.中国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623-
11、6314Mount J F. Mixing of silicilastics and carbonate sediments in shallow shelf environments. Geology, 1984, 1): 432-435.5Maxwell W G H, Swinchaff J P. Great Bannier reef regional variation in a terrigenous-Carbonate provinc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Belletin, 1970, (81): 691-7246Button A, Vo
12、s R G. Subtidal and intertidal clastic and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in a macrotidal environment: A example the Lower proterozoic ofAfrica. Sedimentary Geology, 1977, 1(3): 187Price I. Deposition and derivation of clastic carbonate on a Mesozoic Continenal Margin, or this Greece. Sedimentology, 1977,
13、(24): 529-5468Mount J F. Mixing of siliciclastics and carbonate sediments: A propose frist-ordertextural and compositional classification. Sedimentology, 1985, (14): 28-319江茂生,沙庆安.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1995,10(6):551-55410张廷山,兰光志,陈晓慧等.川西北早志留世陆源碎屑碳酸盐沉积缓坡.沉积学报,1995,13(4):27-3511江茂生,沙庆安,刘敏.华北地台中下寒
14、武统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沉积学报,1996,14(增刊):71-7312李祥辉,刘文均,郑荣才.龙门山地区泥盆纪碳酸盐与硅质碎屑的混积相与混积机理.岩相古地理,1997,17(3):1-1013王国忠.南海北部大陆架现代礁源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作用.古地理学报2001,2(3):48-49.14张雄华.雪峰古陆边缘上石炭统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合沉积.地层学杂志,2003,27(1):54-5715费安玮,刘成林,甘军等.鄂尔多斯盆地三道坎组混合沉积的生物扰动构造与古地理.中国地质,2004,31(4):347-35516罗顺社,刘魁元,何幼斌.勃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
15、征和模式.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19-2117董桂玉,何幼斌,陈洪德等.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沉积学报,2007,25(3):343-35018马艳萍,刘立.大港滩海区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成因与成岩作用特征.沉积学报,2003,21(4):607-61319沙庆安.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古地理学报,2001,3(3):63-6620郭福生,严兆彬,杜杨松等.混合沉积、混积岩和混积层系的讨论.地学前缘,2003,10(3):312-31421张雄华.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地质科技情报,2000,19(4):32-344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6、与研究的主攻方向4.1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年来,沉积学领域被分为几个不同的分支。鉴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经济意义,碎屑岩岩石学和碳酸盐岩石学是连个最大的分支。由于碳酸盐和陆源碎屑岩在成分、结构、成因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大部分沉积学家有意无意地被分成了碳酸盐沉积学家和碎屑岩沉积学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研究。在地质学界广泛流传着Wilson的观点,绝大多数碳酸盐沉积作用基本上是化学或生物化学的作用,其发生在一种特殊的海洋环境中,即清洁、温暖、浅的水域中。对于碳酸盐沉积作用来说,水必须是清洁的。这样在有意无意中形成一种概念: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是相互排斥的。因而长期以来,陆
17、源碎屑和碳酸盐混合沉积被忽略了。实际上,碳酸盐与陆源碎屑在合适的条件下是可以共存的。与沉积学的发展相同,碎屑岩岩石学和碳酸盐岩石学进入了成熟的现代阶段,涌现出大量的论述碳酸盐岩、碎屑岩岩石学、沉积相、成岩作用的专著,然而却没有一本关于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合沉积的专著。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的深入,随着经济发展对油气和其他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得到了地质学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认识到,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岩及碳酸盐岩或碎屑岩是同样分布广泛的一类岩石。20世纪80年代,各种地质期刊上只能见到个别关于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论文。80年代末
18、由Doyle和Roberts编辑的论文集CarbonateClastic Transitions 对当时的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做了总结,开创了系统研究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沉积的先河,为研究者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混合沉积实例。但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描述性的,反映了当时的混合沉积研究处于初期阶段。近20年来大量论述现代和古代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论文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中,混合沉积的研究进入了大量收集资料的阶段。然而,这与碎屑岩或碳酸盐岩的研究成熟度相比,还相差甚远,尚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由于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作用的复杂性,国内外对其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早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张锦泉等人
19、在成都地质学报发表的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这篇文章中重点论述了各种环境中混合沉积作用的特点, 并总结出了其主要的控制因素, 即构造作用、气候、沉积物的供给、再改过和再沉积作用. 这些因素常共同起作用,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次根据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混合沉积也有重点研究,如江茂生等人发表的论文华北地台下中寒武统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张夏地区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山东张夏地区地层沉积特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沉积环境演化分析,表明混合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海平面变化,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叠加造成了类型多样的混合沉积。研究混合沉积有助于解释沉积环境的沉积
20、动力学、气候、物源、沉积速率,海平面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甚至有助于解释构造和盆地性质。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地层比较单纯的陆源碎屑或碳酸盐地层提供了有关海平面升降、大地构造、气候和沉积物供给等方面的更为敏感的记录。4.2 研究的主攻方向尽管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混合沉积的研究,但是由于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特殊性,并且控制因素复杂,目前有关混合沉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够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1)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研究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2)混合沉积与层序的关系的研究还缺乏大量的研究实例。(3)混合沉积还没有建立成熟的相模式,已有的相模式还存在很大
21、的局限性和片面性。(4)目前混合沉积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还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未来研究方向:(1)建议应用现代沉积学研究方法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混合沉积进行综合研究,明确混合沉积,尤其是混积岩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2)野外和室内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配套, 充分运用区域地质资料、岩心(露头)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薄片鉴定结果及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分析化验结果,运用现代沉积学的原理深入混合沉积的岩石特征、混合沉积类型、混合沉积机理、混积层序,特别对混合沉积的沉积微相精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不同研究区混合沉积的沉积相模式。(3)在沉积学和岩石学特征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相关的地球物理资料、岩心分析化验资
22、料及试油生产资料,开展混和沉积储层研究和储层评价,明确混积岩对油气储层的作用,预测混积储层有利区块的分布。(5)开展混合沉积的成藏机理研究,综合预测混合沉积油气藏特别是隐蔽油气藏分布。(6)开展混合沉积渗流机理研究,根据混合沉积油藏类型、流体性质、储层特征及开发现状进行混合沉积渗流机理研究。5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有商河地区沙一中的地层概况、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研究区各层段的沉积环境分析、研究区混合沉积的类型、特征及构造因素探讨,需重点研究混合沉积相模式并指出与油气的关系主要通过对区域大量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薄片鉴定结果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河油田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研究 毕业论文 商河 油田 一中 碳酸盐 碎屑 混合 沉积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