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doc
《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1.1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必要性11.1.2风能的开发利用21.2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21.2.1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发展趋势31.2.2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种类31.2.3风力发电机的发展51.3 变速恒频发电的优点6第2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原理82.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结构特点82.2 风力机最大风能捕获原理82.3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运行原理92.4 双馈感应发电机功率流动特点112.5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矢量励磁控制142.6 坐标变换技术15第3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173.1
2、 双馈感应发电机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173.1.1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173.1.2双馈感应发电机的仿真模型213.2 双PWM电压型变流器的数学模型223.2.1网侧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223.2.2 双PWM电压型变流器直流环节的数学模型253.3 网侧变流器的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设计263.4 转子侧变流器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设计27结束语31参考文献32致谢34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何有效的提高机组容量与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已成为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各种风力发电系统方
3、案中,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渐成为当今风力发电的主流。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解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基本原理,包括风力机最大风能捕获原理、双馈感应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原理及其功率流动特点、转子励磁变流器的矢量控制原理等。然后根据电机学中异步电机的相关知识推导了双馈感应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以及运动方程;在对双PWM电压型变流器原理分析基础上,推导了网侧PWM变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为了便于控制系统设计,应用坐标变换技术将所建数学模型转换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基于坐标变换技术和电机矢量控制理论,进行了电网电压定向的网侧变流器矢量控制设计和定子磁链定向的转子侧变
4、流器矢量控制设计的研究;最后利用以上所建模型和已有的成熟的模块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亚同步速和超同步速时电机变速恒频发电和有功无功独立调节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实现了变速恒频发电的同时,实现了P、Q的完全解耦控制,验证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理论分析和控制策略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关键字:风力发电;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矢量控制AbstractWith attachment importance to energy source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the wind electric p
5、ower generation has developed dramatically all over the world. How to enhance unit capacity and operation effectively and use the wind energy becomes important matter of the win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In various system alternatives,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
6、or (DFIG) becomes mainstream for its advantages.This paper first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ouble-fed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maximum wind energy capture, the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Operatio
7、n principle and powe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the vector control theory of the rotor excitation inverter, and so on. Then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about induction motor in Electrical Machines,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double-fed ind
8、uction generator in three-phase static coordinate system was deriv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ual PWM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grid side PWM converter in three-phase static coordinate system was deriv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coordinate
9、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converting the esta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 into a two-phase rotating coordinate system; Based on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 and motor vector control theory, some study of grid voltage oriented grid side converter vector control design and the stato
10、r flux-oriented rotor side converter vector control design have done;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model and the existing mature module in MATLAB / SIMULINK environment, the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d, and the sub-synchronous speed and super synchronous speed when the motor speed constant freq
11、uency independent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generation and regulation was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system in the realization of a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generation, meanwhile, the full decoupling control of P, Q was realized and it proved accuracy and feasi
12、bility of analysis of doubly-fed induction wind power system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design.Keywords: wind power;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Vector Control本文档仅供参考请于下载后24小时删除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1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必要性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为重要。过去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
13、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譬如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由能源争夺引起的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甚至冲突和战争。因此,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这样,可再生的、储量丰富的、无污染和无公害的各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就逐渐成为正在趋于枯竭的、非再生的、有污染和有公害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不论是从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高度来审视,还是从为世界多亿无电、缺能人口和特殊用途解决现实的能源供应问题出发,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有重大战略意义。(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是目前大量燃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
14、。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在1997年的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39.9%,天然气占23.2%,煤占27%,三者合计高达90.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未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将以每年的速度增长。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方法,石油资源将在40年内枯竭,天燃气资源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资源也只能使用220年。所以人类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寻求新的替代能源,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再生且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干净、污染物排放很少,是与人
15、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与环境,己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纷纷采取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以解决这一与能源消费相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能源效率革命和清洁能源革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节约能源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不发达国家20多亿无电、缺能人口和特殊用途解决供电、用能问题的现实能源。1.1.2风能的开发利用风能作为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是一种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排放的可再生的自然资
16、源。风能的开发利用己有数千年历史。在蒸气机发明以前,风能就曾作为重要的动力,用于船舶航行、提水饮用和灌溉、排水造田、磨面和锯木等。在几千年前,埃及的风帆船就在尼罗河上航行。中国是最早使用帆船和风车的国家之一,至少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出现了帆船。受化石能源资源日趋枯竭、能源供应安全和保护环境等的驱动,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重视风能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现代风能最主要的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的发展十分迅速,世界风电机装机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从1993年的216万kW上升到2003年的4030万kW。欧洲风能协会预计,欧洲年风力发电
17、装机容量将超过1亿kW,占欧洲总发电量的20%。随着风力资源开发的进展,世界风电机的装机容量到2020年预计会达到12.45亿kW,发电量占世界电力消费量的12%。因此,风能将是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新动力源。把风能转变为电能是风能利用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风电是最具竞争力、最有发展前景的一项可再生能源技术,21世纪将会在能源供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风力发电技术将会对我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及推动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1.2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风电技术发展迅猛,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发电成本显著降低,逐步
18、接近常规能源发电的水平。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逐步加大,从早期的失速调节向变速变桨恒频发展;传动技术从有齿轮箱的结构发展到直接驱动。1.2.1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发展趋势世界上风力发电的技术开发,近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其中最显著的是风力发电机的大型化。目前,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陆地和近海并网运行,风电增长率高于其它电源增长率的趋势仍在继续。商业化机组的单机容量从55kW增加到2500kW,风电成本从20美分/kWh持续下降到3美分/kWh,运行可靠性的发电成本接近常规火电。目前,MW级风电机组已成为风电市场中的主流机型。2005年世界风电市场统计报告表明,1997年以前MW
19、级风电机组的市场份额还不及10%,2001年则超过一半,2003年已达到70.5%,2005年高达76%。近年来,近海风能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加快了大容量风电机组的发展,世界上已运行的最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已达到5MW,6MW风电机组也已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旧式机组单机容量仅为2060kW,而今天在风电市场上销售的商业化机组容量一般为6002500kW。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是由德国Repower公司生产的,容量为5MW。预计2010年将开发出10MW的风电机组。对容量在2MW以上的机组欧洲主要考虑在海上安装。1.2.2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种类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兴
20、起的一项新能源技术,一开始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因而迅速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与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风力发电控制方式从基本单一的定桨距失速控制向全桨叶变距和变速控制发展。风力发电机组主要有风力机和发电机组成。当前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有以下几种功率凋节控制技术:(1)定桨距失速调节型风力发电机组定桨距是指桨叶与轮毂的连接是固定的,桨距角固定不变,即当风速变化时,桨叶的迎风角度不能随之变化。失速型是指桨叶翼型本身所具有的失速特性,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气流的攻角增大到失速条件,使桨叶的表面产生涡流,效率降低,来限制发电机的功率输出。为了提高风电机组在低风速时的效率,通常采用双速感
21、应发电机。失速调节型的优点是失速调节简单可靠,当风速变化引起的输出功率的变化只通过桨叶的被动失速调节而控制系统不作任何控制,使控制系统大为减化。其缺点是叶片重量大(与变桨距风机叶片比较),桨叶、轮毂、塔架等部件受力较大,机组的整体效率较低。(2)变桨距调节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是指安装在轮毂上的叶片通过控制改变其桨距角的大小。其调节方法为:当风电机组达到运行条件时,控制系统命令调节桨距角调到45度,当转速达到一定时,再调节到零度,直到风力机达到额定转速并网发电;在运行过程中,当输出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桨距角保持在零度位置不变,不作任何调节;当发电机输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以后,调节系统根据输出功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力发电机 控制 策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