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设计毕业论文1.doc
《加热炉设计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热炉设计毕业论文1.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说说 明明 书书 课题名称:加热炉设计加热炉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日 期:使用授权说明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
2、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日 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3、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
4、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 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2 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 A4 单面打印,论
5、文 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6 1.1.题目来源题目来源.6 2.2.加热炉的作用及种类加热炉的作用及种类11.6 3.3.加热炉炉型加热炉炉型.6 4.4.连续加热炉炉型连续加热炉炉型.6 5.5.加热炉系统设计加热炉系统设计.8 5.1 5.1 本加热炉炉膛结构,设计方案如下:本加热炉炉膛结构,设计方案如下:.9 5 5.2.2 燃料系统设计燃料系统设计.10
6、 5.3 5.3 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10 5.4 5.4 余热利用系统设计余热利用系统设计.10 5.5 5.5 供风系统及排烟系统供风系统及排烟系统.11 6.6.炉子的平面布置炉子的平面布置22.11 第二章第二章 计算计算.12 1.1.加热炉炉膛尺寸计算加热炉炉膛尺寸计算33.12 2.2.燃烧计算燃烧计算.12 2.1.2.1.空气需要量空气需要量.12 2.2 2.2 燃烧产物量的计算燃烧产物量的计算.12 2.3 2.3 燃烧产物成分燃烧产物成分.12 2.4 2.4 燃烧产物密度燃烧产物密度.13 3.3.热平衡计算热平衡计算.13 3.1 3.1 炉子燃料消耗量计算炉
7、子燃料消耗量计算.13 3.2 3.2 热量的收入热量的收入.13 3.3 3.3 热量的支出热量的支出.14 第三章第三章 设备的选择设备的选择.16 1 喷嘴的选择喷嘴的选择.16 3.烟道及囱的选择烟道及囱的选择.18 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组织与技术经济指标劳动组织与技术经济指标.21 1.车间劳动定员车间劳动定员.21 2.车间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车间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1 3.技术经济评论技术经济评论.23 第一章第一章 文献文献综述综述 1 1.题目来源题目来源 本设计题目由老师指定的毕业设计课题,论文的题目为100 万吨/年,曲线炉顶推送式连续加热炉。2.2.加热炉的加热炉的作
8、用作用及种类及种类1 加热炉的功能就是在加工过程中使钢坯的温度升高,使其具有的塑性可以经济地轧制或锻造的方式把钢坯压缩到所要求的断面尺寸。通常加热炉分为三类:(1)均热炉;(2)加热炉;(3)热处理炉。3.3.加热炉炉型加热炉炉型 均热炉均热炉是将装炉钢坯置于炉膛的固定位置并加热到轧制温度的加热炉,它是初轧厂中钢锭加热用的设备。炼钢厂的热钢锭脱膜后即送到初轧厂开坯,轧制前钢锭在均热炉内均热或加热到所要求的温度。均热炉是老式的炉子,可以加热所有牌号和尺寸的钢坯,但自从连续式加热炉引进以来,现在较小的方坯已很少使用这种炉子加热了。热处理炉热处理炉是实现热处理工艺的基本设备。轧材厂轧制的型材,一部分
9、可以直接作为成品材,还有一部分需要经过热处理,才能作为成品材。连续加热炉连续加热炉是轧制车间应用最普遍的炉子。料坯由炉尾装入,加热后由另一端排出。燃烧产生的炉气一般是对着被加热的料坯向炉尾运动,即逆流式流动。料坯移动到出料端时,被加热到所需的温度,经过出料口出炉,再沿辊道送往轧机。炉子的选型要根据各炉型对钢材的牌号、形状和尺寸所要求的加热速度及它们要求的加热温度的经济适用性来确定。本设计的加热炉是为了生产中厚板轧制所需的热坯料,其产量大,加热温度高,所以应该选用连续加热炉。4 4.连续加热炉炉型连续加热炉炉型 连续加热炉按物料在炉内运动的方式可分为:推送式连续加热炉、步进式连续加热炉、辊底式炉
10、、转底式炉、链式炉等。转底式环行加热炉转底式环行加热炉,主要是用来加热圆钢胚和其他异型刚坯,也可以加热方坯。这种炉型也用于锻压车间;链式加热炉链式加热炉,这种炉子用于叠扎薄板胚和板叠的加热或热处理;辊底式加热炉辊底式加热炉 这种加热炉子常用于管坯穿孔前的加热、焊管坯的加热,还可以加热单个的大而长的钢坯。它的优点是:炉温高,加热速度快;氧化烧损少;每个炉室单独工作,便于调节和维护。缺点是:炉子热损失大,炉子寿命短;由于加热快,容易出现加热不均,为消除温差,炉子需要一定长度的均热段。推送式连续加热炉推送式连续加热炉,最初设计的时候是为了加热小方坯和小断面大方坯的。这种炉子的炉底长度相对较短而且沿纵
11、向朝出钢一端倾斜,这样是为了便于方坯在通过炉底时的移动。早期设计的炉子是由位于出钢端的烧嘴进行加热的,热气流从钢坯上表面朝装炉端流过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推钢机将刚装上炉的冷方坯向前推进,气流与钢材在炉内流动方向相反。虽然旧式推送式加热炉,特别是用来加热小方坯的炉子还在大量使用,但现代推送式加热炉已经在许多方面与早期设计的不同了。现在建造的加热炉通常较长,有些加热炉炉底长约 24.532m,分成上下加热,并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炉底一般建成水平底,并利用换热器来进行废热回收。步进梁式加热炉步进梁式加热炉是用机械运动的步进梁传送钢坯。早期的加热炉是使用合金钢步进梁的,其最高的工作温度仅为
12、1065,这种材料的步进梁直接暴露在炉内的加热温度下,而且易受热的腐蚀并且易扭曲,而且在较高的温度下很难保持足够的强度。另外步进梁与炉底固定部分的密封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次应用与加热小方坯和大方坯并成功地在较高温度范围工作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欧洲。现在这种加热炉在美国国内和其它国家除了用于加热小方坯和大方坯之外,还用来加热板坯。步进梁式加热炉的主要优点是:(1)钢坯在炉底上可以相互分离放置,免除了粘结疤痕;(2)可以减少钢坯堆垛问题,可以加热异型料坯;(3)坯料和炉底不存在摩擦,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炉底和坯料的磨损;(4)不出现与水冷滑轨接触所造成的黑印;但步进梁式加热炉缺点也很明
13、显:(1)步进梁系统比较复杂,固定投资费用较高;(2)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防加热料坯氧化皮剥落而引起的问题;(3)炉底密封和炉底耐火材料需经常维护;(4)水耗量和热耗量超过同样生产能力的推送式加热炉。推送式加热炉与以上各炉相比有以下优点:(1)单位投资的生产率高;(2)钢坯装炉和出炉非常方便。(3)炉底面积的效率高,单位占地面积的生产率高;(4)在各个温度区对加热速度都能较好的控制。由于温度是逐渐上升的,因此不需要先将炉子冷却就可以进行冷装炉。(5)炉子可以根据工件的合理长度来建造,因为该炉的加热长度超过室式炉的加热长度,故减小了切头切尾的损失,因此使轧机产量有所提高。推送式连续加热炉,根据炉温
14、制又可分为二段式加热炉,三段式加热炉,多点供热式加热炉。二段式连续加热炉二段式连续加热炉 按炉温制度可分为加热期和预热期,炉膛也相应地分为加热段和预热段,加热薄料的小炉子也有单面加热的。一般多为二面加热,烧煤时设有端部的燃烧室,称为头炉,下加热的燃烧室设在二侧,称为腰炉。烧重油或煤气炉子在上下部的端墙上安装烧嘴,有时侧墙上也安装烧嘴。当坯料的厚度不大,可以采用的二段式炉,但当胚端面较厚时,加热终了后内外上下温度差较大,为了消除温差,必须延长加热时间,但受到物料表面温度的限制。如果表面温度过高,就会产生加热缺陷。这时二段式连续加热炉就不能适应要求。三段式连续加热炉三段式连续加热炉,采取预热期,加
15、热制,均热期的三段温度制度。在炉子的结构上也相应地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一般有三个供热点,即上加热,下加热与均热段供热。断面尺寸较大物料的加热多采用三段连续加热炉。料坯由炉尾推入后,先进入预热段缓慢升温,出炉咽气温度 850-950度,最高不超过 1050 度,料胚进入加热段后,强化加热表面迅速升温到出炉所要求的温度,允许物料内外有较大温差,最后物料进入温度稍低的均热段进行均热表面温度不再升高,而是使断面上的温度逐渐趋于均匀,均热段的温度一般为 1250-1300 度,即比物料出炉温度高约 50 度,现在连续加热炉的加热段及均热段的温度有提高的趋势,加热段超不过1400 度,烟气出炉温度
16、也相应提高,同时也很重视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各段温度可以分段自动调节。三段式的炉型的变化很多,但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点,炉顶轮廓曲线的变化是很大的,有曲线炉顶,有平炉顶,曲线炉顶能够合理地引导热气流的运动,但平炉顶结构比较简单,施工方便。本设计考虑到节约燃料和投资,故采用三段平炉顶、推送式连续加热炉。5.5.加热炉系统设计加热炉系统设计 一般加热炉由以下各部分组成:炉膛,燃料系统,供风系统,排烟系统,冷却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等。其炉膛又是由炉墙,炉顶,炉底组成的一个空间,是金属进行加热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加热炉,其要求是:1)生产率高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物料加热速度越块越好,这样可以提高加热炉的
17、生产率。2)加热质量好 金属的扎制质量与金属加热质量有密切的关系。3)燃料消耗低 轧钢厂能量的消耗的 10%-15%用于加热炉上,节省燃料对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都有重大意义,一般用单位燃烧消耗量来评价炉子的工作,如每 kg 钢消耗的燃料量或热量 4)炉子寿命长 由于高温作用和机械磨损,炉子不可避免会有损坏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应尽可能延长炉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修炉的费用。5)劳动条件好 要求炉子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条件好,安全卫生,对环境无污染。以上五个方面是对加热炉的要求,在对待具体炉子时,应辨证的看待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如提高生产率,提高加热质量和降低燃料消耗量一般是统一的。但有时则有主要
18、有次要。例如一些加热炉过去强调有较高的生产率,但随着能源问题的突出则更多是着眼于节能,而适当降低炉子热负荷和生产率。在现今阶段注重节能远大于生产率,所以提高加热炉的节能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设计采取下列措施,节能降耗。1)制定合理的热工制度,严格控制炉温不超过 1573k 2)采用合理的炉低强度,不进行强化操作 3)延长预热段降低烟气排出温度 4)加强炉体,热空气管道,重油管道及炉底水管的绝热。5)整体浇注炉体,提高炉体严密性,减少炉气外泄和吸入冷空气。5.5.1 1 本加热炉炉膛结构,本加热炉炉膛结构,设计方案如下:设计方案如下:5.1.5.1.1 1 炉墙炉墙 炉墙分为侧炉墙和端炉墙,侧
19、炉墙的厚度为两块砖厚,端炉墙为四块砖厚.加热炉炉墙内忖由耐火砖砌成,外加绝热层组成。炉墙外包以 7mm 厚的钢板外壳。炉墙用 350mm 厚的黏土浇注料,用 114mm 厚的隔热砖,再加 50mm 厚无石棉耐高温硅酸钙绝热板,外层用 10mm 厚的岩棉板多层绝热结构,共计厚 524mm 5.1.2 5.1.2 炉顶炉顶 炉顶按其机构形式分为拱顶吊顶两种 本炉顶设计成大型工字梁平顶吊挂结构,炉顶和炉墙采用全浇注不定型耐火材料和轻质隔热耐火材料复合结构。这大大地加强了炉体的整体和气密性,使之能达到如下效果。1 1)大幅度延长炉体使用寿命,减少修炉时间,提高炉子作用率,增加了产量,节约了检修费用。2
20、 2)炉子气密性增强,减少了冷风的吸入和高温烟气的逸出,散热损失大为减少,有利于提高炉子热效率,降低燃烧节约能源 3 3)便于炉子内气氛控制,提高了加热质量和减少了氧化烧损。烧注的炉顶由二层不同时浇注料组成,内层用 250mm 厚黏土浇注料,外层用 100mm 厚轻质浇注料,共计厚 350mm,5.1.35.1.3 炉底炉底 炉底是炉膛底部的砌砖部分。炉底不仅要承受被加热金属的负荷,而且要经受炉渣和氧化铁皮的化学侵烛,以及金属的碰撞和摩擦作用。炉底的厚度取决于炉子的尺寸和温度。炉底下部用绝热材料隔热,最上步要接触 1200-2500 度的高温,还有氧化铁皮的作用,故多采用镁砖。均热床采用厚 2
21、50mm 电容皓莫来石,204mm 黏土砖,136mm轻质隔热砖,20mm 岩棉板共计厚 610mm。5.5.2 2 燃料系统燃料系统设计设计 加热炉燃料可以是煤气、煤或重油,本设计选用液体燃料主要是重油,重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也称渣油成本较底,并能够很好的满足加热炉的燃烧加热作用,所以在此选用 200 号的重油,发热值为40.15kj/kg。(空气为助燃气)燃烧用的重油,从厂区总油库输送到车间中间油罐,经乳化后的重油,在输送到两加热其器,将油温提高至 430k后,送至炉各烧嘴,本炉设有炉顶平焰烧嘴和侧烧嘴。重油在输送过程中,采用蒸汽套管保温。5.3 5.3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设计设计 本设计炉内
22、管道冷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气化冷却方式,炉内支柱采用水冷却,冷却水管采用双层绝热包扎。炉底水管产生的蒸汽经过上升道管输送到气泡,冷凝后的水经下降管道再返至炉底水管,如此不断反复循环,消耗掉的水量由软水站予以补充。5.4 5.4 余热利用系统设计余热利用系统设计 出炉烟气温度约 900,本设计采用二级喷流换热器,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在 550,换热器出口烟气进总厂余热锅炉回收热量。5.5 5.5 供风系统及排烟系统供风系统及排烟系统 燃烧用的空气由一台鼓风机输送到金属喷流换热器,将空气加热至720k 后送至炉前烧嘴。加热后的热空气在输送过程中采用隔热耐火材料保温。经换热后的废气由总厂的排烟系统处理
23、。6.6.炉子的平面布置炉子的平面布置2 本设计根据轧钢工艺要求配备一座燃油推钢式连续加热炉,钢坯由磁盘行车吊到上料台架逐根测长后,由上料辊道送至炉门前,再由推钢机推送至炉内,用光电管检测设备进行测长限位,控制钢坯在炉内位置,每次装入一块坯料的操作,将在位于装料口二台电视摄象机的监视下进行。入炉钢坯的长料,由炉端两台液压推钢机联动,单排推进,推一块料后,推钢机将迅速退回原位,再进行另一排装料。出炉钢坯的长料,由炉头出钢机从出料口将坯料顶出,然后由设置在炉头前面的夹送辊带出送入轧机。本次设计推双排段料时,每排推出一根坯料后,再推另一排坯料,如此循环进行。在炉头端部设有两台电视摄象机监视出料操作。
24、出炉的钢坯温度由出料口处装设的测温设备进行多点检测。推钢机、出钢机以及进出料炉门采用 PLC 控制。第二章第二章 计算计算 1.1.加热炉炉膛尺寸计算加热炉炉膛尺寸计算3 已知:设计规模 100 万吨/年;板坯料规格为 180mm1000mm4000mm,取炉底强度 p=600kg/m*h 确定工作时间数(除去本车间机器大修和检测的时间,机器每天 24小时运行,工作天数为 270.8 天)定一年工作小时数为 24*270.8=6500h。计算炉子额定小时产量 G=100104/6500=154(t/h)计算底部面积:P=1000G/A kg/(m2h)式中 G炉子的小时产量;A炉子布料的面积
25、可求得炉底面积 A=256.667 m2 A=nlL 式中 n连续加热炉内钢坯的排数,取 n 为双排;l料胚的长度;L炉子的有效长度 L=A/nl=256.667/(24)=32m;A=BL B炉子理论宽度 B=2l+3C=24+30.2=8.6m 取 C宽度系数为 0.2 所以有 0.6m 的余量,可将坯料双排横放入炉;因此,炉子 BL32m8.6m 高度选定:查阅资料选定,上、下加热高度均为 3m,均热段高度等于加热段高度也为 3m,炉子全高为 6m 2.2.燃烧计算燃烧计算 已知燃料成分:C用=85%,H用=11.3%,O用=0.96%,S用=0.2%,N用=0.5%,W用=2%,A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热炉 设计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