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doc
《分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摘要:本文从政府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高等教育的投资品属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对高校现行资助贫困生的七种方式,即政府奖学金、政府助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减免学费、勤工俭学、助学贷款,进行了再分类,分成赠予型资助、劳务报酬型资助和“延迟付费型资助”三种类型;并从政府经济学的角度对三种资助方式的公平功能与效率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把“延迟付费型资助”方式作为政府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最优选择。 历史上国家高等教育大多是由政府资助的,在罗马帝国时代,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就受到帝国财政的援助,国家出资在罗马、雅典、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设立法律学校,并设立奖学金吸引四面八方的
2、学生到此来求学。在中国历史上,朝廷的国子监、各州府县学和各种书院业也都是由朝廷上直接拨款设立的教育机构,并多采用了教养合一的办学模式,学生免费入学,而且领取公费津贴1。在公费高等教育时代,不存在所谓的“贫困生”概念,学生的生活费都是政府资助的,在量上也是一样的。“高校贫困生”一词是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而出现的一个历史概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力量的强大,必将推出历史舞台。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责任及资助方式选择,从政府经济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高等教育的属性及高等教育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政府理应承担起资助高校贫困生的历史责任1、高等教育的投资品属性分析。把高等教育定
3、性为消费品还是投资品,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率先把“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使古典经济学的“资本”概念开始向广义拓展。持人力资本理论观点的教育经济学家毫无疑问地把高等教育当成了一种生产性投资品,认为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个人选择行为。虽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但是投资的从长期性来看,能给受教育者带来收益,从社会观点来看,大学教育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投资问题,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在那些每年培养大批找不到工作的文科毕业生的低收入国家,大学教育基本上一种消费,难以维持因为培养费用如此之高。今天许多国家的预算中大大强调高等教育、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4、,趋势是赞同把这类教育看作是投资开支,并把他们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2、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分析。一般的公共物品都具有“外部效应”,而且是正的“外部效应”,高等教育的“外部效应”表现在:除了给受教育者本身带来高的社会地位和预期收入以外,还表现在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政治文化发展、社会稳定和增加社会流动性等方面,这正是政府为之奋斗的目标。3、政府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效率与公平分析。高等教育的投资品属性,决定上大学是一种个人选择的投资行为。既然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物品”,除了给受教育者本人带来收益以外,还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按照市场经济效率法则和成本分担原则,“谁收益谁付费”,政府既然是高等教
5、育外部效应的受益者,资助高等教育分担成本,就责无旁贷,这是毫无异议的。经济公平只是问题考虑的一个方面,政府除了具有资源配置功能以外,还有通过转移支付的再分配功能,促进社会公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特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的求学历程陷入履步为坚的境地,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不但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有违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出于社会公平的考虑,政府更应该承担起扶持高校贫困生的历史责任。二、政府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分类及其政府经济学分析从政府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高校贫困生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高校 贫困生 资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