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以凤阳县为例农村研究论文.doc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以凤阳县为例农村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以凤阳县为例农村研究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以凤阳县为例_农村研究论文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以凤阳县为例_农村研究论文摘要:本文以凤阳县为例,通过对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了该制度实施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 1、引言 2004年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以下简称奖励扶助制度)开始试点,2005年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06年奖励扶助制度全面推开,这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的转变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经过几年的发展,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得如何?奖励扶助对象界定得如何?奖励扶助金管理和发放得如何?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得如何?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是否取得成效,如果有,又有哪些成效?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果有,又有哪些不足之处?这些都是我们迫切想要了解和研究的内容。目前国内学者虽然对奖励扶助制度有一些研究,但是大多数集中在奖励扶助制度本身,奖励扶助制度试点阶段情况两方面。对于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发展阶段的情况,目前几乎没有明确的研究。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选择对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管辖14个镇和1个乡,总人口约73万人。凤阳县是最早实行奖励扶助
3、制度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稳定,计划生育实施良好。凤阳县政府非常重视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将其归入政府十二民生工程。为了全面了解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凤阳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效地参考依据。 2、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对于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研究,本章主要从奖励扶助制度的舆论宣传、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奖励扶助金管理和发放四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2.1奖励扶助制度宣传方面 为了让群众了解奖励扶助制度,以便加强社会监督,保证制度实施的公开透明,奖励扶助制度舆论宣传一直有序地进行着。目前奖励扶助制度的宣传形式越来越多
4、样化,宣传内容也越来越突出重点。 奖励扶助制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舆论宣传,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利用宣传车,派送宣传品进村入户宣传。二是利用乡所、村室因地制宜开展奖励扶助制度舆论宣传活动。一方面在乡所、村室的宣传橱窗、公开栏、漫画墙张贴奖励扶助制度宣传画和书写标语,另一方面在乡所、村室开展座谈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三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大众媒体以专题、专版形式进行系列宣传。此外凤阳县还以花鼓灯这种群众喜闻乐见、扎根在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庙会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奖励扶助政策花鼓灯”文艺巡演。随着奖励扶助制度舆论宣传进一步的进行,奖励扶助制度舆论宣传内容越来越突出重
5、点。一是重点宣传奖励扶助对象资格条件和确认程序,既可以让群众了解奖励扶助对象应该符合的资格条件,也便于群众对扶助对象的确认过程进行监督。二是注重新增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和退出对象名单的张榜公示,这是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三是重点宣传奖励扶助制度的最新动态,使得群众了解到奖励扶助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以便于奖励扶助工作更好的开展。 总之各地多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大力宣传奖励扶助制度,尽量做到利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奖励扶助制度的宣传效果如何?群众对奖励扶助制度知晓情况是其直接体现。像凤阳县,92.3%知晓率表明了凤阳县绝大部分群众知晓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制度的宣传
6、效果总体不错,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2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方面 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的确认是“四权分离”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关键。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的确认主要包括新增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的确认和已享对象的年审及退出。 新增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主要是界定申请者是否同时满足这样的条件: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在基础村干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乡镇政府初审并张榜公示,县人口计生部门审核确认后,由市和
7、省级国家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已享受对象的年审及退出,主要对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的死亡、户口迁移和子女人数变更等情况每年复核审查,将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和退出对象的名单的张榜公示,确保符合条件的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继续享有奖励扶助待遇,不符合条件的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退出奖励扶助范围。凤阳县坚持“疑者从非,宁补勿冒”的原则,积极做好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的确认工作。据凤阳县计生局统计:截止2009年底,凤阳县奖励扶助对象为505人,较2008年实际增加91人。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为下一步奖励扶助金的管理和发放打好了基础。 2.3奖励扶助金管理方面 奖励扶助金是通过“奖励扶助金专户”集中管理。中央按一定的
8、财政负担比例划拨资金到各省奖励扶助金专户,然后各省迅速连同省级的配套资金拨付到各市奖励扶助金专户,同样各市迅速连同市级配套资金拨付到各县奖励扶助金专户,并要求各县的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奖励扶助金到位后,实行集中管理,封闭运行。而且奖励扶助金实行专款专用。凤阳县奖励扶助金是中央按50%的财政负担比例划拨资金到安徽省奖励扶助金专户,然后安徽省迅速连同省级30%配套资金拨付到滁州市奖励扶助金专户,同样滁州市迅速连同市级配套资金拨付到凤阳县奖励扶助金专户,并要求凤阳县的10%的配套资金也要及时到位。凤阳县奖励扶助金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实行专款专用。 2.4奖励扶助金发放方面 奖励扶助金是采用“社会化直通
9、车”形式发放。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通过公开招标、财政签约的方式,确定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邮政储汇局为奖励扶助金的统一代理发放机构,并签订奖励扶助金的委托发放合同。代理发放机构按照委托发放合同的要求和计生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的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在每年8月31日前将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并将建立个人账户和奖励扶助金拨付情况及时反馈给地方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奖励扶助对象凭借人口计生部门颁发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光荣证、本人身份证和代理发放机构发给的储蓄存折或信用卡,到代理发放机构指定的地点领取奖励扶助金。凤阳县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签订合同,由农村信用
10、合作社通过“一折通”发放直接将奖励扶助金发放到农户手中,而奖励扶助对象可以通过有效证件到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任何一个网点支取。奖励扶助资金采取直通车的方式,财政和人口计划生育部门都不介入资金发放,既节省制度运行成本,又能有效保证奖励扶助金不被层层截留、挪用。 3、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取得的成效 奖励扶助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干群党群关系的改变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如下: 3.1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引导了更多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出生的人口,稳定了农村的低生育水平。奖励扶助制度实
11、施对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巩固低生育水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部分群众自愿放弃了再生育指标,许多想超生的群众打消了念头。据初步统计,凤阳县2008年放弃再生育同比增加50%,违法生育同比减少38%,合法生育率则提高了56%,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人数激增,同比增发500多个。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通过经济扶助和“人文关怀”,建立起以诱导性为主、诱导与约束相结合的生育控制机制,使计划生育政策从单一的“处罚多生”转变到“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并重,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发生转变,逐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 3.2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农村计划生育
12、家庭的实际困难,而且对于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奖励扶助对象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特殊困难,其次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引导更多农民少生快富,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减少新增贫困人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首席代表希瑞女士称“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是中国政府着手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个良好开端。”目前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探索。 3.3密切农村党群和干群关系 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既改变了计划生育干部的形象,又提高了党和
13、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并赢得了民心,进一步地密切干群和党群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基本上是限制性与惩罚性的,计划生育干部在群众中的印象不好。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拉近了基层计划生育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使计划生育的各项管理和服务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有利于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使农民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和实惠,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也使农民感到党和政府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党群关系明显密切了。 4、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中存在不足及完善建议 4.1奖励扶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
14、些不足之处,即奖励扶助对象界定有偏差,奖励扶助金有限。 (1)奖励扶助对象界定有偏差 奖励扶助对象界定存在的偏差主要在新增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和对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的年审及退出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界定标准把握方面有偏差。在奖励扶助对象界定过程中,基层干部容易将界定标准缩小化或是扩大化。有的乡镇将本该奖励扶助的双女户家庭排除奖励扶助范围之外,而有的乡镇将不符合奖励扶助标准的未生育抱养子女家庭和半农户家庭纳入奖励扶助范围。二是资格审核方面有偏差。在对新增对象调查摸底时,新增奖励扶助对象的年龄,户口,婚姻和生育史审核出现偏差。还有在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年审时,已享受对象户口变动,子女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计划生育 奖励 扶助 制度 实施 现状 研究 凤阳县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