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环境探讨毕业论文.doc
《农村消费环境探讨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消费环境探讨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消费环境探讨摘要: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居住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将亿万农村居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和谐,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从农村消费环境概念的阐述出发,并分析了农村消费环境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方法,特别对农民作为主体在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关键词:农村消费环境; 硬环境; 软环境; 优化措施The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Abstract: China
2、is a country which has majori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Rural population is a group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and has the largest potential consumer in China. To change the potentially purchase intentions of millions of rural residents into real consumer demand,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consumptio
3、n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to promote harmonious rural consumption are the power source to achie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rapidly and healthy. First, propose what is the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then consider the problems of rural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in the hard
4、 environment and soft environment, at last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in rural areas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for farmers as the main consumer in rural areas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Key words: ru
5、ral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hard environment, soft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目 录引言1一、探讨农村消费环境的意义1(一) 什么是消费环境1(二) 什么是农村消费环境21农村消费环境的硬环境因素22农村消费环境的软环境因素23农村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特点2(三) 农村消费环境探讨意义31改善农村消费环境32推动农村实现消费和谐33提高消费质量34推动经济发展3二、农村消费环境的问题4(一) 农村消费环境硬环境问题41自然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42基础设置有待加强5(二) 农村消费环境软环境问题5
6、1制度环境有待提高52技术环境不佳63文化环境落后6(三) 城市消费环境和农村消费环境比较71城乡消费硬环境比较72城乡消费软环境比较8三、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和优化8(一) 硬环境的改善和优化91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9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建设9(二) 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10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强农民消费信心102强化市场监管,保护农民消费权益和消费信心103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104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供保障。11(三) 引导农民积极建设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111引导农民积极建设农村消费硬环境112引导农民积极建设农村消费软环境12致
7、谢13参考文献:14引言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农民消费能力在逐步增强,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内需保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据测算,当前农民消费每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因此,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目前农村消费额却只占全国总消费额的40左右,这与70的人口比例相差甚远,农村消费市场依然是我国内需经济的薄弱环节,这也使得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成为了这一轮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特别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的形势下,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投资,彻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8、,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对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的改善,对促进农村消费和谐,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高国民生活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消费环境虽经历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硬环境方面农村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条件差;软环境方面,制度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都分别存在着问题。本文从农村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一、探讨农村消费环境的意义(一) 什么是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消费者所
9、处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环境的总称,是指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是指社会为消费者购买,使用,享受消费性商品服务所提供的现实条件,是消费主体消费需求的基础条件,它是消费行为的外在支撑。具体的现实条件可以被分为消费环境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即消费环境中的硬条件和软因素。硬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电、交通通讯等市场环境的基础配套设施;软环境,即市场环境,包括市场信息、流通、服务及监管等。建设好硬环境、营造好软环境,便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氛围。消费环境越有利,就越利于商品交换的实现和消费市场的繁荣。(二) 什么是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
10、费环境是农民消费的平台,是指社会为农民在购买、使用、享受消费商品服务所提供的现实条件。农村消费环境,包括农村消费的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1农村消费环境的硬环境因素农村消费的硬环境指的是农村消费的自然环境和农村消费配套基础设施。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农村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与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 包括农村道路、自来水设施、电网、邮电通讯设施、卫星接收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等。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还影响到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2农村消费环境的软环境因素农村消费的软环境指的是农村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指影响产
11、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包括消费制度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农民市场营销活动密切相关。首先,农民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市场需求,以此组织生产,产品才能适销对路;其次,农民只有从市场环境掌握使用和简单的维修技术,才能更好的使用商品;最后,商家想在农村占有市场,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当地适合的文化情况,特别是消费文化情况,这才能有效的在农村市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3农村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特点农村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一下几个方面。(1)全局性。消费环境涉及的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关于整个全局的、区域的内容。加强消费环境的建设,可以起到全面推进消费的作
12、用。(2)外部性。消费环境是消费者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的总称,建设好硬环境、营造好软环境,便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氛围。消费环境(特别是硬环境)的建设,往往会惠及所有农户,比如市场、道路、电网等都会产生正的外部性。对于软环境而言,由于消费的“攀比效应”,良好的消费风俗、习惯会逐步传播,产生积极的效应。相对的,落后、腐化的消费习惯,也会形成不良的影响。比如农村红白喜事的铺张浪费,就需要很好地引导。(3)长期性。与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相比,消费环境的建设和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特别是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需要几代人或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农村消费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切忌急功近利,必须做好长期
13、规划和打算。(三) 农村消费环境探讨意义1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农村消费环境也在改变,尤其是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对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村消费环境在一系列的改变举措中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现时农村消费的需求不足已然成为长期影响我国消费扩张的问题。根据统计年将2009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 334 740万人,其中乡村71 28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341%;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 678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 753亿元,占32%。加强农村消费环境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发展农村市场、刺激农民
14、消费需求十分重要的举措,也是维护农民消费权益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2推动农村实现消费和谐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居住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将亿万农村居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和谐,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源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会改变因落后的硬件环境导致现代生产企业多考虑城镇居民需求的现象,使农村市场信息活跃,商品流通畅达,服务到位,监督管理有力,消费市场繁荣。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释放农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实现消费和谐,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3提高消费质量消费环境质量是消费质量的重
15、要内容。消费质量是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者) 、消费资料(客体)和消费环境相结合的质的规定性,因此,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环境质量就直接表现为消费质量的提高。正如尹世杰教授所指出的,“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含生态需要在内”,“生态需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具有极端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环境质量对消费质量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重大。4推动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着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农村的电、水、交通、邮政、通讯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马克思说过,任何商
16、品在没有销售出去之前,一切消耗都是成本,物品转变成商品的关键性的一次飞跃。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市场存在巨大消费潜力,可见建设好农村消费环境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目前经济危机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未退,我国又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道德发展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二、农村消费环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虽得到改善,各项工程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自然破坏严重,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建设等硬环境问题;制度环境不佳,技术环境有待改善和文化环境欠缺等软环境问题,因为消费欲望受到消费环境的严重制约,所以这些问题在一定
17、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一) 农村消费环境硬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从当前情况看,由于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废水、废渣、废气、生活垃圾在城市增长,加大了对周边农村的污染。(1)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由于我们过去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土壤植被被破坏,土壤沙化严重;而且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污染,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土壤板结硬化,不再适宜作物生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 年全国净减少耕地面积19 3 万公顷。尤其是乡镇企业盲目开采、开发,更加剧了农村环境的破坏,土壤植被被破坏,土壤沙化严重;而且农药、除草剂
18、、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土壤板结硬化,不再适宜作物生长。(2)水资源日趋紧张。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特别是西部和北方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用水非常紧张。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饮水困难行政村达116万个,涉及110543万人口。同时,近年来,我国有80%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很多沟渠河道正遭受着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达330万公顷,占全国灌溉总面积的73%,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3)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灾害损失率偏高, 农民“靠天增收”, 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我国粮食、经济作物
19、和大牲畜的自然灾害损失率分别高达615 %、6 %和10 %。2基础设置有待加强(1)农村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电力供应跟不上、电压不稳定,收费比较高;上下水设施配不上,用水不方便,洗衣机受到限制;广播电视的设施差,转台少、信号比较弱,收听、收视效果差;交通道路建设滞后,到各级营业网点不方便;服务网点少、维修不方便等问题。这一系列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及电视转播等生活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严重影响了农民购买消费品的欲望。(2)尤为突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后续维护、管理费用远远高于城市。很多耐用消费品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导致农民即使想购买也有条件购买而不能购买,严重压缩了电视、冰箱、摩托车、移
20、动电话、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市场需求。(3)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主要供给者, 政府本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肩负起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重任。但可惜的是在工业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 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 农村消费环境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政府管理力度不够,不论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扶助,都远远落后于城镇,导致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无法顺利开展;社会关注欠缺,在许多商家眼里,农村市场商品附加值不高,没多大利润可图,直接导致对农村市场资金与技术的投入上不去,同时也造成了商品的不对路,在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农民有了钱却买不到想要的产品;农村的公共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偏低,农民提高教育与
21、精神文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二) 农村消费环境软环境问题1制度环境有待提高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例如法律和产权规则、规范和社会传统等。它具有相对稳定性。(1)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面临着较大的制度不确定性。农村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不到位,存在投入水平低、覆盖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不高等缺陷。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成为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病致贫、因子女结婚或上大学返贫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大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障碍,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2)有关部门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我国目前开展
22、的“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系列消费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消费信用尚未在农村推广,农民的实际购买力受限。消费信用政策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中国尚未真正建立比较完善的消费信用体系,有的农民还不知道什么是消费信贷,信贷消费难以让农民从心理上真正接受。(3)税收政策上优待尚不够,这在国家转移支付上表现较为明显。虽然近几年国家的农业税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不足以让农民享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优待。高低收入者没有明显的税收差距,对那些极为困难的农民家庭补助也很微薄甚至没有。这不仅挫伤了农民对国家政策的信心,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4)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消费环境探讨 毕业论文 农村 消费 环境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