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迈向信息化的实现策略研究论文1.doc
《农村家庭迈向信息化的实现策略研究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家庭迈向信息化的实现策略研究论文1.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家庭迈向信息化的实现策略研究摘要 “信息化”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而“教育信息化”,则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育现代化的象征。社区教育,走信息化发展之路,是一种历史的必然。09年4月“上海终身学习网”的正式开通,让居民的信息化学习有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为社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又拓展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它标志着上海社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然而,上海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并不如人们预
2、期的那么乐观。根据现有获得的材料来看,从软、硬件设施到网络教育平台,从信息资源开发到人才队伍培养,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普及程度到实际教育效果,农村与城市在短短的数年中拉开了显著的差距,不但制约了社区教育在农村全面、深入开展和学习型社区的构建,而且已开始逐渐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品味及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我们确定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现实需要,尝试借助对上海农村地域较为宽广的几个区县信息化推进状况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找出制约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瓶颈,旨在为上海农村地区家庭信息化谋求更为宽广的发展之路,同时,也为其他农村地区的家
3、庭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字:农村家庭;信息化;实现;策略Abstract: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ultivation, to develop intelligent tool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benefit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use of mo
4、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characters is digital, networked, intelligent and multimedia, the basic feature is open, sharing, interaction, collaboration. Education normaliz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a symbol of the mo
5、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s a historical necessity. In April 09,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the net lifelong learning in Shanghai, let the residents of information learning has a more broad platform, community education normalization and develop a convenie
6、nt channel, it marks the Shanghai commun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project has taken a substantial step. However, the Shanghai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to promote the work and less than people expected so optimistic.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material obtained from the poin
7、t of view, the soft, hardware facilities to the platform of network education, cultur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talent, from information learning popularity way to the actual effect of education, rural and city opened a significant gap in just a few years, not only restricted
8、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comprehensive, in-depth to carry out construction and learning community, and has begun to gradually influence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peed and rural cultural life taste and quality of life. We determine the research strateg
9、y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rural community normalization a study of this topic, it is based on a realistic need, try to use several District Commun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Shanghai rural area wide promotion of extensive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bo
10、ttleneck of the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Shanghai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normalization to seek greate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norm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other rural areas.Keyword: Rural
11、households; Normaliz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目 录1.绪论31.1本文研究意义和目的31.2国内外研究现状41.2.1国内研究现状41.2.2国外研究现状42.论文涉及的理论概述52.1农村信息化概念52.2农村信息化现状分析52.2.1业务维度52.2.2地域维度62.3农村信息化需求分析82.3.1需求特征分析82.3.2需求内容分析82.3.3行业信息需求分析92.4农村家庭信息化发展策略分析92.4.1政府该成为农村家庭信息化的推动者92.4.2政府应该制定标准化的信息发展模式102.4.3积极推进“三网”融合102.4.4搭建
12、信息服务平台102.4.5整合信息资源112.4.6加强信息化培训113. 当前农村农村家庭信息化进展状况113.1信息化程度低113.1.1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113.1.2农村居民上网技能缺乏123.1.3资源整合和利用率低133.1.4信息硬件服务落后133.2区域发展不平衡133.2.1区域间发展不平衡133.2.2区域内发展不平衡144.制约农村家庭信息化进程的瓶颈154.1农民文化水平低154.2农业信息匮乏154.3 电信运营商不注重农村市场164.4内容无特色,缺乏吸引力164.5信息素养不高,高级人才系统性缺乏175发扫除障碍,加快农村家庭信息化建设步伐展策略175.1提高农民
13、文化水平,增强农民信息意识17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175.3 要做好农村信息应用示范家庭185.4加强队伍能力建设195.5完善激励机制195.6发展综合服务,完善保障机制206总结20参考文献20致谢22附件22绪论1.1本文研究意义和目的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农村信息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作者所研究的领域与认知有所差异,从而造成当今“农村信息化”的概念是众说纷纭,百花齐放。作者认为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对“农村信息化”所做的定义通俗易懂,能较全面的反应事物的本质。即“农村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和农民生活的应用的程度和过程。在现阶段,对三农影
14、响最大的信息技术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故本文主要从通信和互联网领域来研究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著名学者张学认为,农村家庭要完全实现信息化,就须构筑和完善六大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比照城市的六大要素建设,目前上海农村家庭信息化程度显然较低。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12年末我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计算机46台,比上年末增长15.0%。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达40台,增长21.2%。随着3G智能手机的普及,年末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0部,增长7.0%。其
15、中接入互联网的43部,增长22.9%历经多年发展积累,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地处中部的湖南成功跃上新的台阶。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构筑长远竞争力,在环境、能源、土地、成本等要素倒逼下,如何调优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决定牢牢抓住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将经济振兴大计放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国内发达省市也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战略选择。1.2.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农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字显示,20世纪50年代,电视已基本
16、在美国农村地区普及。1954年美国农村居民电话普及率为49%,1968年达到83%。70-80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商业化经营和实用化推广带动了美国农业数据库建设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建设。1985年,美国已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生产,其中一些大农场已计算机化。2001年,包括农业电子商务在内的全美电子商务营业额上升到6153亿美元,占当年全球电子商务营业额的43.7%。2003年,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81.6%。约2/3农民至少每户拥有一台电脑,因农事需要而上网的时间每周平均两小时;约1/3农民在调查中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出售农产品。 2003年以来,美国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每年以25
17、%速度增长,而同期全美的增长速度仅为6.8%;2007年美国国家农业统计服务机构的数据表明,美国农场接入因特网水平上升到55%,从事在线交易农场的比重从2003年的30%上升到2007年的35%。2008年,美国20%的农场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中等规模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2010年以来,美国农业信息化在农业信息多媒体传播大众化、农业应用软件专业化、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化基础上,正大力开展农业科学的虚拟化研究,统领世界农业信息化最新发展潮流。美国农业信息化水平世界领先,进一步夯实了其世界第一农业强国的地位。仅占全美人口2%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3亿多美国人,而且使美国
18、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贸易量1/3,其中玉米和大豆占50%以上。美国农业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信息影响,离开了准确、及时、权威的市场信息服务,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所以,尽管有很多私人公司向社会发布市场信息,农业部仍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构建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并进行严格的组织化与法制化管理。2.论文涉及的理论概述2.1农村信息化概念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农村信息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作者所研究的领域与认知有所差异,从而造成当今“农村信息化”的概念是众说纷纭,百花齐放。作者认为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对“农村信息化”所做的定义通俗
19、易懂,能较全面的反应事物的本质。即“农村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和农民生活的应用的程度和过程。在现阶段,对三农影响最大的信息技术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故本文主要从通信和互联网领域来研究农村家庭信息化发展对策2.2农村信息化现状分析2.2.1业务维度 截至2008年底,三大电信运营商当年直接为农村信息化服务投资共计122亿,全面实现年初预定的“村村通电话”工程、“乡乡通宽带”工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工程三方面各项指标。1、“村村通电话”方面2008年为30996个无电话自然村(20户以上,下同)开通电话,全国通电话自然村的比重达到92.4;为1322个无电话行政村开通电话,全国通电话
20、行政村的占比达到99.7。2、“乡乡通宽带”方面 2008年为593个乡镇提供上网接入、601个乡镇开通宽带,使得目前全国98的乡镇能上网、95的乡镇通宽带,全国有27个省份“乡乡能上网”已成现实。2008为12364个行政村开通互联网,全国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89,已有19个省份基本实现行政“村村能上网”的目标。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增速远远超过城镇,其中西部青海、云南、贵州三个省份网民数增长较快。但从农村网民规模的大幅提升来看,城乡差距有望逐步缩小。3、“信息服务平台”方面 各地适农业务和平
21、台推广迅速,农村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信通”、“农民用工信息平台”、“信息田园” 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乡乡有网站”项目已在安徽等8个省份试点,免费建成乡镇政府网站1600多个,免费培训乡镇信息员2000余人。宁夏、四川等近10个省份推行了县信息中心、乡信息站、村信息员的农村信息网络模式。2.2.2地域维度 我们按照人均GDP把中国地域分为三类: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别对应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各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也不一样。1、东部模式 东部地区模式北京的爱农信息驿
22、站。该模式坚持以“政府搭台、企业运作、需求导向、科技支撑、农民受益”为目标,以爱农信息驿站为经营、服务场所,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为实施手段,整合遍布郊区的农村信息资源,建立农村科技需求通道,探索农村信息化助农模式。爱农信息驿站设备具备上网功能,是由电信运营商将光纤通到京郊村镇的信息驿站,信息驿站再通过短信平台和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每一个农户,在发布农民所需信息的同时采集和整理农户需求的信息,以实现信息需求的反馈。驿站还装备了内容丰富的农村种养殖技术、林果管理、农药化肥使用安全知识软件数据库。 信息员将采取走村串户的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交纳电话手机费、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服务。爱农
23、信息驿站的建立将有效地改变农村商品流通现状,既为农民送方便,又为农民送科技知识,同时解决了部分人员就业问题,此项工程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2、中部模式 中部地区模式河北的“好日子”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该模式是企业主导,由河北好日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就是将“连锁超市实体网络”与“电子商务虚拟网络” 相结合的新型商业体系服务平台,其服务对象主要在农村。好日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立足河北中小城市、县、镇(村)市场,建设社区便利型商业网络,以经营快速消费品和餐桌食品、农资、农具为主,主要服务于城镇及农村家庭消费市场。利用其遍布在河北农村的连锁超市实体网络,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家庭 迈向 信息化 实现 策略 研究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