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经营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
《农信社经营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信社经营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2关键词21绪论31.1 研究背景31.2研究目的与意义32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42.1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分析42.2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52.2.1诸多矛盾交织52.2.2 金融剪刀差72.2.3股本金构成存在问题72.2.4内部人控制83农村信用社经营创新对策93.1深化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93.2完善组织创新策略,确立技术创新主导型的经营创新机制93.3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机制103.4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信贷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机制103.5加强金融创新,构建新型的业务发展机制114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及创新114.1多元复合管理模式124.
2、2单元金字塔管理模式124.3上官下民组合管理模式124.4协同组合管理模式125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农村信用社经营创新研究摘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从2003年秋天开始,国务院在8个省进行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本文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从管理模式入手,对农村合作社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的现实情况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际上的探索和分析,从而提出农村信用社
3、经营创新方面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经营模式” ;“ 经营创新”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side Credit Cooperative, concern the question that three is agricultural directly, concer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Since autumn of 2003, the State Council has carried on the reform
4、pilot project in 8 provinces, has started one new round of reforms of Countryside Credit Cooperative in an all-round way. Decision on improving several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quest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Par
5、ty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passes, to deepen rural reform in banking system put forward clear requirement. This text uses economics and relevant theories of management, proceed with management mode, to the objective foundation that the rural cooperative society exists, the rural existing prob
6、lem of cooperative society, questions such as the reality of management of rural credit office of China, etc. carry on the theory and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n fact, thus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the rural credit office manages the innovative respect.Key Words:
7、 “Rural credit office” ; “Management mode” ; “Manage innovation”1绪论 1.1 研究背景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机构网点的数量来看,无论是哪个金融组织都难以企及。信用社最贴近农村基层,经营机构几乎遍布全国的各个乡镇,独立核算的信用社将近5万个,不独立核算的信用分社和储蓄所6万余个,还有20多万个村信用站,正式职工 65万人,平均每千个农民就有一名信用社人员。但是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不少信用社出现了经营状况日趋恶化,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增加,支付
8、困难社增多,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许多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这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本身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级法人,经营风险无法转移和消化容易凸现。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发生挤兑信用社存款的风潮,易于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创新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目的与意义根据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对象,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以及目前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和经营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农村经营创新的目标。具体来讲,本研究力图达到以下目标: (1)剖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的
9、现状和存在问题。以达到提出对策的目的。(2)分析影响信用社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3)大量经营不善、生存困难、存在较大金融风险隐患的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出路及改革方案。农村信用社能否实现发展,不但对我国整体金融体制的健康运作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对改善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发展的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分析农村信用社凭着深深植根于农村这块土壤,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金融体系中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近几年,商业银行
10、在以利润目标为核心向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收缩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机构网点,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上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信用社从建立之日起,就扎根于农村,面向农村,是我国农村基层的金融机构,奠定了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欠发达地区县级机构,使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体系中逐步居于主体地位,在乡村具有垄断性。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大多集中在县城,对农民来讲,存款可以选择农信社或其他金融机构,但贷款除了到当地的农信社外,别无选择。农民对农信社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乡村农信社客观上具
11、有垄断地位。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看,这种状况还将在一定时期延续下去,农信社今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同时,农村信用社规模小,资金总体实力不足。一是从宏观上看,大多数地区农村资金的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本是当地农民储蓄存款,且很大一部分被不合理占用,可用资金严重不足。经营成本高,收益水平低且不稳定。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决定其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严重不匹配,筹资成本高,生息能力弱,受利率政策的影响大。农信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居民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又占相当比重,这种存款结构必然要比其他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在贷款结构中,对利率敏感的短期贷款
12、占了很大比重,近几年利率下调,其收益也必然降低。但是,近几年在人民银行的直接推动下,在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了按照合作制整顿规范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式多于内容,农村信用社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农信社、农民等各方面都期待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实质性改革,使农信社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切实承担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职责。 2.2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2.2.1诸多矛盾交织(1)贷款供给渠道单一与农村经济多样性的矛盾。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已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因配合国家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农业发展银行也将主营业务转向为国家储
13、备粮棉提供收购资金,信贷业务明显萎缩,信贷支农的重任几乎完全由农村信用社承担。而农村经济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的多样性趋势表明:作为信贷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资金总量、结算渠道、服务品种、服务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已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多样性发展的需要。(2)农业贷款额度小与农业贷款需求量大的矛盾。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对农业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在广泛推行的农产小额信用贷款最高限额为0.5万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农民进行扩大再生产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大额信贷需求为目的的农户联保贷款,
14、实际操作难度很大。加上,由于农村信用社都属于独立的法人机构,资产和股本金规模较小,一旦加大对少数种养大户和企业的信贷扶持,势必造成单户和最大十户贷款超比例,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利于信贷风险防范。(3)农业贷款期限较短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的矛盾。目前,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期限通常为3-12个月,而农村诸多特色养殖和经营果林开发项目的生产周期都长达2-3年,甚至更长。贷款期限过短,一方面容易造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也人为造成贷款投放不久,即形成逾期、呆滞的尴尬局面。(4)农业贷款利率较高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根据现行的国家利率政策,农村信用社的农
15、业贷款利率可在国家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10-50%,多数农村信用社因受经营目标考核压力和利益驱动,对农业贷款普遍执行上浮40%-50%的规定,农业贷款的实际利率高出商业银行一般贷款利率20%左右。与之相反,近年来,我国大宗农副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现行的农业贷款利率政策,不仅不切合农村实际,挫伤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且也违背了中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5)农业贷款安全性要求高和农业生产风险性大的矛盾。在农业担保体系、农贷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
16、生产风险性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对那些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村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根据贷款通则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规定,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申请大额贷款时,必须提供有效担保或抵押物,而目前广大农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民贷款难”、“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窘境。(6)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高的矛盾。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人员管理实行“负增长”的政策, 农村信用社职工人数持续减少。为防范金融风险,各地农村信用社机构撤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样,就某一个农村信用社而言,
17、服务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服务的对象在持续增加,而信贷员人数却在相应减少。农村信用社信贷员数量少、素质差与农村地域广、服务对象多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松驰、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2.2.2 金融剪刀差“剪刀差”是1978年农村改革所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认为压低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入以实现重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但目前在我国农村信用的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在持续的低利率下被各类金融机构组织吸收,尤其是邮政储蓄在这里扮演了大功率的“抽水机”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经济组织却不得不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0%的限度获得融资,而尽管如此,被抽取到
18、城市地区的资金按照最多不超过上浮50%的价格贷给中小企业(若大企业还能享受优惠)。作为农村资金的供给者的农户却不能分享任何资金收益(只有固定存款利率)。而这种差额不可避免的都转移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本上。农村信用社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产生和聚集了大量的金融剩余,这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1) 农户储蓄剩余。根据调查,农户在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储蓄的同时得到的贷款支持曾逐年下降趋势,由此形成农户储蓄剩余。需要说明的是农户储蓄存款的20-40%是农户用自己的劳动通过在区域内或区域外以劳工的方式形成的。(2)银行存差剩余。近几年整个农村信用社存货差呈迅速扩张的形式,特别是1998年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
19、管理后,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农村快速增加的存货差、可贷资金和金融剩余,并没有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任何的有利之处,相反的是,由于近几年来,为了服务三农的需要,农村信用社逐年增加了对农业贷款的投入,导致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日趋紧张。2.2.3股本金构成存在问题(1) 股本金构成单一,且占资本总额的比重小。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基本上以吸收个体社员股金作为股本金的主要来源,个体社员多、集体社员少。单股设置金额小。农村信用社个体社员入股人数众多,每个社员的入股金额却很小,股数受限制。农村信用社职工人人入股,职工股一般参照个体社员的标准执行,有的社适当放宽,但入股金额也不超过300元。(2)入股退股随意性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信社 经营 创新 研究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