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毕业论文.doc
《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由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这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化倾向的提高和国家调控范围的变化,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增强,财政支出范围缩小,将市场有效领域交还给市场,财政逐步退出流动资金供给、资本金注入领域,将重点放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由改革前的平均60%左右下降到“八五”时期的41.5%,主要是由于流动资金支出下降和基本建设支出下降。流动资金支出下降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是合理的,但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从改革前40%
2、左右降到“八五”时期的12.1%,就不尽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政对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社会管理支出的比重上升,总体上是合理的,但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支出增长相对缓慢,却是不合理的。这表明我国经过20年的努力,财政改革已取得一定成就,财政支出结构已突破了传统的偏重于经济建设的供给模式,迈出了向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转化。财政职能、范围、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政府介入经济的范围与方式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差异,财政支出模式已逐步转向公共财政,已经具备了公共财政的某些特征,但距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在2006年的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指出,“行政管理
3、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13%”这个比重,比许多发达国家都高出不少,但财政支出用于其它领域支出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我国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这为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公共财政客观上要求调整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改变以前的生产建设型财政模式,对此,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当前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详述一下:(一)在财政分配格局中财政职能越位严重(1)我国的经济
4、建设费所占比重超过市场经济国家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对竞争性领域的过度介入,违背了公共财政原则。如20002002年财政仍增拨企业流动资金71.06亿元22.71亿元和18.97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0.45%、0.12%、0.09%.又如20002002年财政拨付、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分别为865.24亿元991.56亿元和968.38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5.45%、5.25%、和4.39%.(2)价格补贴依然存在。20002002年分别为1042.28亿元741.5l亿元和654.01亿元,分别属同期财政支出的6.56%、3.92%和2.92%.(3)一些学会协会,由于种种原因也
5、安排了资金。这种状况不仅使本来就短缺的财政资金更为紧张,使财政工作更为被动,而且导致财政难以对国家应予以保证的支出项目实施更加有效的保障。(二)行政管理费急剧膨胀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19982002年均超14%,高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近几年又有所上升。造成行政管理费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机构和人员编制急剧膨胀,导致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加重了财政负担。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五五”时期的4.9%上升到“九五”时期的11.94%.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增加有其必然性,但是我国目前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超出了同期财政收入
6、、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同时行政管理费支出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个人经费增长快于公用经费增长,财政供养人员日益膨胀,导致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这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财政资金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支出不断膨胀,必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公共支出难以保证,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三)社会保障支出不足1999年我国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为179.8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36%;2000年为213.0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34%;2001年为266.6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41%;2002年为372.9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69%,均低于上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7、社会保障支出偏低,影响了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出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支出,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事情,没有完全纳入财政分配范围,资金供给不足,长此以往,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体制转轨将带来不利影响。(四)农业支出增长缓慢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从1996年的8.82%上升到1998年的10.69%,仅增加1.87个百分点,这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从近几年看,我国仍然对农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农业投入不足,就不能很好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造成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五)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根据世界银行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
8、,财政用于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一般为20%,占GDP比重平均为4%,明显高于2002年我国的3%.这一比重偏低,导致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畸形,抑制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战略地位。(六)国家财政包揽过多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来看,随着GDP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国家仍然通过各种“明补”和“暗补”的形式对居民予以大量的财政补贴和各种福利性照顾。同时,国家财政还对企业支付亏损补贴,这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机制不相符。上述情况
9、表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沿袭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做法,支出结构不合理,与发达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分配活动的要求不相适应。(七)教育支出仍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教育投入属于社会性开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2000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7.2%,但由于受到财政支出总量的制约,数额有限,而且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很低,1994年为2.2%,1997年增长到2.6%,2000年增长到3.1%,但与世界5.1%的水平及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相比,还是很低的。国家财政要继续把支持教育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目前财政性教育投
10、入约占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80%左右,显然,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是增加教育投入总量的关键。二、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思考 (一)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总体思路是科学界定我国财政支出范围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科学界定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根据政府职能定位,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标,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在保证国家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需要的基础上,扩大社会公益事业支出,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要通过财政手段去干预,只有当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时,才由财政来介入。具体说,公共财政下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在消费领域内,市场是否能够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的各
11、种产品;第二,在生产领域,市场能否能够有效率地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产品;第三,在分配领域内,市场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能够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失灵,因此,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主要体现在从消费领域、生产领域、分配领域三个方面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一是在消费领域,政府财政为消费者提供国防、外交、科技、教育、卫生、水利、农业、市政,交通等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的公共产品,从而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共同需要。二是在生产领域,针对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机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财政直接进入到一些一般性的生产领域,以提高资
12、源配置的效率。特别是在产生自然垄断的领域,市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因而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政府对生产进行直接干预的核心领域。对我国来说,为了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制度,政府财政再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推出的同时,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三是在分配领域,针对市场机制按要素禀赋分配难以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缺陷,政府财政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向丧失劳动能力、丧失就业机会或患有疾病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证,从而尽可能缩小高低收入阶层之间在相对收入份额上的差距,改善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实现公平的目标。(
13、二)针对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1.矫正财政支出“越位”的对策(1)继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转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重是解决体制“转轨”问题,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十多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政府在许多方面仍然难于摆脱其影响,并在各级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因此,要进一步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分工范围,明确政府职能,做政府该做的事,花政府该花的钱,从而在根本上矫正财政支出的“越位” 。(2)加强财政预算约束,杜绝财政支出的盲目性财政支出,是财政资源的再分配,其走向与定位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关系到社
14、会公共需要能否得到保障和满足。因此,防止财政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也就是防止财政支出的“越位”,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随便变动预算计划,充分考虑到预算的调整、追加追减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财政用于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防止财政资金被变相占用和浪费。(3)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是为政府服务的,财政支出是为政府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公共产品),其数量、规模、方向、位置基本上是根据政府的职能(事权)来确立的,只有划分各级政府事权,才能界定财政部门预算支出的范围。(4)加强监督,规范财政支出行为规范财政支出
15、行为,除了健全的法律制度之外,还必须加强监督。这是防止出现“越位”的重要保证。矫正财政支出“越位”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健全,财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财政支出 “越位”问题终究将被解决。2.行政人员和经费膨胀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是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建立一种制约和控制机制,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格局,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毕业论文 公共财政 构建 过程 公共 支出 结构 调整 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