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社会文明向高层次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情况看要实现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高国民参与意识,扩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普遍增强国民体质,国民体质及群众体育的主要指标在下世纪中叶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并非易事。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全民的健身意识,建全健身内容和方法。使广大群众把健身掌握在自己手中。故此,体育教学就成为了全民健身中的重要环节。青少年也就成为了全民健身的重点对象,学校体育
2、的重要性也将水涨船高。所以,全民健身计划,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我国的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只有这样,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才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生活质
3、量的目的。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学校体育, 教学改革目 录摘 要I1 绪 论11.1课题背景11.2文献综述22研究方法32.1文献资料法32.2逻辑法33研究结果与分析43.1全民健身的实施43.2全民健身在体育教学中得体现53.2.1更新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53.2.2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是全民健身的基础63.2.3发挥学校体育人管理的优势,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63.3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73.3.1阻碍中学生参加全民健身的因素73.3.2中学生参加全民健身的投入情况83.3.3发展与对策83.4全民健身计划与体育教学改革93.4.1学校体育主要存在
4、的问题93.4.2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93.4.3合理的转变教学观念,推广全民健身104结论与建议114.1结论114.2建议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1 绪 论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以来,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全民健身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我国大多数年青人认为健身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自己身体强壮不须要锻炼;认为锻不锻炼身体无所谓,只要进食补药就能健身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更新
5、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抓住基础,发挥体育组织管理人才的优势,推动全民使身的发展。计划纲要指出:“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能。”所以,中学生体育投入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中学生体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动兴趣、时间及物质方面的。对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为了获得健康体质还是为了获得健康心理,都要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要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高度自觉行动,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
6、的重要位置上1。这样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就该进行改革,转变教学观念,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保证学校体育正常的教学前提下,能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全民健身内容与过程有机结合,是学校体育阶段的根本任务2。发展学校体育会促进健身运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也会加快学校体育进一步的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1.1课题背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它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件大事,也必将引起体育事业的重大改革,也对体育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应引入与之适应的教学思想。学校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相协调,加快自身
7、改革的步伐,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其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小学逐步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1.2文献综述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和相关的体育教学知识以及社会活动的现象,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基本特点,对象和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现在体育教学的改革。 现代人十分注重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多种技能,提高各种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社会主体人的身体能力。不少高级知识分子、科学家英年早逝或身体
8、状况不佳,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卧床养病,即是佐证。由此看来,良好的身体是我们迈向成功,拥有幸福家庭的必备条件,健身是全民性的而不只是部分人的事情。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本文针对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应该从学校体育教学方面入手发挥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人才的优势,实行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全民使身的发展,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独立终身体育观的实施途径。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枣庄学院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数据库查询,搜集有关全民健身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本研究设计和构建提供参考。2.2逻辑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
9、法对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全民健身的实施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以来,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群众体育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多年来新闻界对全民健身计划进行了大量的专题报道和宣传教育工作;理论界对实施计划的一些宏观、微观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刻的探索;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支持和配合。但相比之下,有关全民健身的实践活动并不尽如人意,“雷声大、雨点小”、“只说不干”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如何正确估计现阶段全民健身的对象,客观分析全民健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决策管理部门
10、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所谓全民健身,就是一个能够不断为全体国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使全体国民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全民健身的基本功能就是不断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在体育服务方面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3。 青少年儿童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实施对象。做好中小学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水平,并引导其将来终身参加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计划赋予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小学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其科学的锻炼方法,
11、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小学逐步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娱乐,其群众性,社会性较突出,且个人参与的自由度较大。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众所周知,一个人从625岁之间接受的学校教育,对于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学校体育在这个阶段所担负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它以促进青
12、少儿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且具法定特征,带有了强制性。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目前,我国有普通中、小学86万6千多所,在校中小学生1亿6干多万,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就要把学校体育摆在战赂重点的位置。这是因为在落实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
13、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创造劳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运动文化成为将来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初实施中起骨干作用。3.2全民健身在体育教学中得体现3.2.1更新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生产发展,人们体力劳动和运动量也逐步减少,加之我国有大批的人不参加体育锻炼。所以“现代文明综合症”在我国的发展也有上升趋势。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更新,虽然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但至少人们己开始摒弃“无病不看医生,即是健康”的错误认识,
14、从对人体健康认识的单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世界卫生组织界定: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它应包括正常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健康是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因此,促进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进行使身锻炼是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提高的表现。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指出: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世界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了大众体育。青壮年人应是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主力军,他
15、们既没有老年人那种悠哉心态和充裕的闲暇时间,又没有青少年在校学习的条件和活泼好动的心理。因此,要增强他们全民挺身意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许多人总是用各种理由和借口为不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推辞和辩护,这实质上是思想观念和意识方面的问题,也是对高质量生活标准缺乏现代意识的表现,都需要予以澄清和更新观念。3.2.2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为21世纪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合格人才。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十三亿人口的大计划,计划纲要指出:“青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全民 健身 中学生 体育 投入 形势 现状 分析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