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中电力逆变系统及控制毕业设计(论文).doc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中电力逆变系统及控制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中电力逆变系统及控制毕业设计(论文).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发电逆变系统中电力逆变系统及控制二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摘要 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导致能源短缺成为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太阳能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无污染,是未来主要开发的新能源之一,而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是解决能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的快速发展,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算法得以实现。本文以TMS320F2812型DSP作为控制芯片,对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且对逆变器的构成、类别、拓扑结构进行了相关论述。其次对
2、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的控制方式,即滞环电流瞬时比较方式、定时电流瞬时比较方式和SPWM电流跟踪方式。随后对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设计,本设计包括主电路参数设计和控制电路设计。主电路选用DC-DC升压电路和DC-AC逆变电路的两级电路结构。主电路的设计主要指元器件的选择,包括电感、电容和功率开关等的选择。控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信号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和系统保护电路等。最后采用了MATLAB仿真软件对10kW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中输出的电流和电网中的电压,频率和相位一致,功率因数为1,且跟踪速度快,谐波含量少。关键词:太
3、阳能 光伏并网逆变器 DSP MATLABAbstractEvelopment of world 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resulting in a shortage of energ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ust be faced. Abundant solar energy resources, has great potential, no pollution, is the future of one of the main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sources
4、,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energy shortage is an important way. Among them, the volt grid-connected i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technology,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SP igital ignal rocessing hip apid development, making PV grid-connected inverter control algorithm
5、s can be chieved. First,this aper analyzes the PV grid-connected inverter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rter, type, topology related exposition.Secondly,photovoltaic inverter working principle were introduced, a det
6、ailed analysis of the PV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control mode, ie hysteresis current instantaneous comparisons, regular comparisons and SPWM current instantaneous current tracking mode.Then,On 10kW photovoltaic inverter design, the design includes a main circuit parameters and control circuit design
7、. The main circuit is designed mainly refers to the choice of components, including inductors, capacitors and power switch options. Finally,use the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10kW three-phase photovoltaic inverter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and grid voltage
8、, frequency and phase coherent, the power factor is 1, and the tracking speed, low harmonic content.Keywords: solar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DSP MATLAB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光伏发电逆变控制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 逆变器技术的发展过程31.3 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现状31.3.1 国外逆变器的发展现状31.3.2 国内逆变器的发展现状41.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趋势51.5 光伏逆变器存在的
9、技术问题6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7第二章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及控制策略82.1 光伏发电系统82.2 光伏逆变器82.2.1 光伏逆变器的定义82.2.2 光伏逆变器的组成及结构92.2.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标准102.2.4 光伏逆变器分类102.3 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132.4 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控制方式142.4.1 滞环电流瞬时比较方式142.4.2 定时电流瞬时比较方式142.4.3 SPWM电流跟踪方式15第三章 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163.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及原理图163.2 并网逆变器系统性能指标173.3 并网逆变器主电路参数设计173.3.1 前级 DC-DC
10、 升压电路参数设计173.3.2 后级 DC-AC 逆变电路参数设计213.4 并网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223.4.1 控制芯片的选择233.4.2 信号的采样电路233.4.3 驱动电路的设计253.4.4 系统保护电路26第四章 10kW三相并网逆变器仿真284.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软件284.2 光伏阵列仿真模型构建284.3 10kW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仿真30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45.1 总结345.2 展望34参考文献36致谢38第一章 绪论1.1光伏发电逆变控制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当前, 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和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且对生态
11、环境无污染的新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已成为了当今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太阳能利用方式有三种: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及光化学转换。由于光热转换热能传送受限,光化学转换技术尚处于研制阶段,目前主要采用光伏发电技术。目前,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美国,随着RPS制度(规定电力运营商必须采用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的制度)的推行,预计太阳能电池板的装机容量会迅速增加。据欧洲光伏发电协会(EPIA)预测,在政策的推动下,2013年美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比上年增加31.4,达到4.6GW,之后也会稳步增长,截至目前,美国光伏装机总量达到5.14GW
12、,约占美国发电总量的0.44%,到2016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日本从2012年7月开始实行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数量随之猛增。日本的太阳能电池板出货量在2012年第四季度首次达到了1GW。其中,住宅用途约占一半,包括百万瓦级光伏电站在内的发电业务用途占2成多。2012年9月,我国公布了雄心勃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到2015年建成1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按照这一目标,“十二五”后三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将在300万kW以上。紧接着,2012年10月份,国家电网公司宣布旗下电网向分布式光伏全面开放,提出如下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
13、发展措施:减免并网服务费用,对于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的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由项目业主投资建设,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完善并网服务管理,简化并网程序,规定工作时限,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并网咨询服务;简化接入技术要求,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送出线路继电保护不要求双重配置,接入380V电压等级的项目只需向电网调控中心上传发电量信息;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承担接入公共电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送出工程投资,承担因此而引起
14、的公共电网改造工程投资,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额消纳。“十二五”时期我国新增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000万kW,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100万k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约1000万kW,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亿元。图1-1为2000-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变化情况。图1-1 2000-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变化情况据国家能源部门统计,太阳能发电占世界总能源的比例将逐步上升。据统计,在2010年这个比率仅为0.1%,预计到2030年提至10%,2050年提升至20%。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15、”中提到,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将由“十二五”前的21GW调整到35GW,上不封顶。截至201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仅为3.6GW,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两年中,我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有望扩大10倍以上。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是非常关键的部分,而逆变技术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光伏并网发电逆变控制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2 逆变器技术的发展过程逆变器的原理最早在1931年就有人提到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是现代逆变技术的基础。从1956年第一个晶体管的诞生,到后来的可关断晶闸管 GTO、电力晶体管GTR及其模块实用化,再到20世纪80年代,功率场效应管MO
16、SFET、绝缘门极晶体管IGBT等的相继问世,逆变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19561980年为传统发展阶段。该阶段开关器件以低速器件为主,逆变器开关频率较低,输出波形改善以多重叠加法为主,逆变效率低。(2)19812000年为高频化新技术阶段。该阶段以高速器件为主,逆变器开关频率较高,波形改善以PWM波形为主,逆变效率高。(3)2000年至今为高效低污染阶段。该阶段以逆变器的综合性能为主,低速与高速开关并用,多重叠加法与PWM法并用,高效环保的逆变技术开始出现。1.3 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现状 1.3.1 国外逆变器的发展现状 国外,并网型逆变器已经可以作为比较的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像
17、德国著名电气企业西门子就推出了很多具有市场化的产品,而且除欧洲的科技强国外,像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实现了并网逆变器的产品化。现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以及逆变环集成的单级量变换上,以及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类似于小功率的逆变器开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这些小功率逆变器中,其控制电路主要采用数字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扩展性,同时将各个完善的保护电路考虑其中。近日,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提供商德国莱茵TUV宣布其大中华区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认证实验室于近期零偏差通过了德国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DAkkS)评审,标志着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认证实验室成为中国唯一
18、通过CNAS、DAkkS、CGC、CBTL、NRTL、TAF所有资质审核的检测认证实验室。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能为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提供更为专业、可靠、便捷的一站式本地化服务,特别是CEI 0-21、 CEI 0-16、BDEW等并网标准的本地化检测认证服务,全面提升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认证效率及产品品质,轻松实现全球市场准入。有着20多年光伏行业经验的瑞士逆变器制造商斯巴尼克公司也于近日宣布了其逆变器品牌SolarMax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并庆祝其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分公司的成立。此次SolarMax的运营扩张将把其瑞士品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带入美国,以响应快速增长的美国光伏市场需求。公司还壮大了
19、其销售、研发、认证和产品开发业务团队以支持此次在美国市场的扩张。1.3.2 国内逆变器的发展现状国内光伏逆变器厂商与国际一流光伏逆变器厂商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国产逆变器在成本方面可能更有竞争优势。国际一流品牌企业对于技术研发都非常重视,国内企业由于成本竞争的压力,在这方面相对就弱了很多。这不仅会影响个体企业的竞争力,对整个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的竞争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专利,国内品牌企业与国际品牌企业之间在质量方面相差很大,国外的专利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创新性很强,特别是体现在逆变器核心技术如电路拓扑创新方面,国内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专利。国内很多企业,有
20、时候是为了专利而专利,致使很多专利甚至是垃圾专利。国内生产逆变器的厂商众多,但专门从事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生产厂商并不多,不少厂商以原来的车载逆变器、通讯逆变器、电力逆变器、UPS等电源技术为基础,开始从事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和研发,由于不少国内企业在逆变器行业拥有多年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国内生产光伏逆变器的厂商主要包括:阳光电源、科诺伟业、特变电工、正泰电源、兆伏爱索等。相比国外,国内逆变器行业发展较晚,尚需积累的时间。光伏逆变器是对长期运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产品,所以需要较深厚的技术积累。国外的逆变器企业有些从1992年开始就已经着手产品研发了,并且到现在已经更新了好几代产品,而中
21、国的老牌企业却是少之又少,国内领军企业阳光电源也是从98年开始着手研发,而六年时间对于逆变器这种电力电子产品来说足以改头换面数次了。大面积普及光伏发电的时代远未到来。中国光伏巨大的产能造就了繁荣的假象,这种假象主要体现在竞争力和市场前景两个方面。就竞争力而言,中国光伏原材料、核心技术、终端市场“三头在外”的格局没有改变,海外市场从头到尾掐断哪个环节,行业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原材料多晶硅80%以上依赖进口,虽然也能实现自给自足,但生产成本和质量不敌海外厂家,采用国产多晶硅,行业生产成本将上涨约15%;尖端光伏设备,甚至部分尖端电池组件技术也在外,所以中国组件产能虽巨大,但真正能够进入日本市场的组
22、件厂家屈指可数。就市场前景来看,中国光伏行业对未来过于乐观,不管是2015年光伏装机21GW,还是2020年光伏装机50GW,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少补贴甚至无补贴的基础之上,是由行业创新能力和成本下降幅度决定的。最近几年,光伏发电装机成本下滑较快,装机成本约为10元/瓦,这种低成本更多的来源于规模化优势、投资商偷工减料和制造商亏本甩卖,技术进步并未给发电成本带来革命性的改革。而且,光伏行业规模化优势已经发挥到极限,成本下降空间和幅度收窄,政策驱动在未来数年依然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光伏发电成本远高于火力发电,与新能源其他发电形式相比,光伏发电的竞争力不如风电、水电,大面积的普
23、及应用时机远未成熟。另外,从可靠性方面来讲,国际一流品牌企业在产品设计上会比较讲究,首先考虑的是产品性能。比如针对最影响逆变器寿命的散热设计,国外品牌企业基本上都会选择效果最好的方案,成本问题会放在其后考虑。而国内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很大,首先考虑的会是经济性因素,因此在产品细节方面会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往精细化方面去赶超,应该是未来国产逆变器缩短与国际一流逆变器差距的一个方向。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企业在转换效率、结构工艺、智能化程度、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在小功率逆变器技术上与国外处于同一水平,在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上,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仍需进一步发展。1.4 光伏并网逆变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电 系统 电力 控制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