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倒立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立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山 东 科 技 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基于MATLAB的一级倒立摆的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学 院 名 称 电 气 信 息 系 专 业 班 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0-4 学 生 姓 名 路 琨 学 号 201003201412 指 导 教 师 牛 君 填表时间:2012年3 月29 日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一级倒立摆的控制器设计与仿真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和快速运动的高阶1不稳定系统,它是检验各种新型控制理论和方法有效性的典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倒
2、立摆系统进行广泛地研究。在控制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某一理论的正确性及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2需要一个按其理论设计的控制器去控制一个典型对象来验证。倒立摆的典型性在于作为一个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模拟和数字多种不同方式控制;作为一个被控对象,又相当复杂,是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才能使之稳定。倒立摆系统稳定效果非常明了,可以通过摆动角度、位移和稳定时间直接度量,控制效果一目了然。因此,倒立摆系统在控制理论研究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验装置1。倒立摆的研究可归纳为对非线性多变量绝对不稳定系统的研究,其控制方法和思路对处理一般工业过程也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
3、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倒立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们试图寻找不同的控制方法实现对倒立摆的控制,以便验证该方法对严重非线性和绝对不稳定系统的控制能力3。倒立摆的控制方法在军工、航天、机器人领域和一般工业过程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且对于揭示定性定量转换规律和策略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它已经成为必备的控制理论教学实验设备4。学生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的课程加深了理解。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围绕一级倒立摆系统,首先介绍了直线一阶倒立摆的物理结构,分析其受力情况,并在一
4、定假设条件下,建立一阶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线性化,初步分析其运动特性。其次运用极点配置理论设计极点配置算法与控制器;运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结合合适的Q,R阵求解最优控制矩阵并设计最优控制(LQR)方案。然后根据已经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对极点配置控制方案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方案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得出仿真结果即各个输出量的波形,同时可利用编写的S函数5仿真动画观察仿真结果。目的是通过设计加深对所学自动控制课程的理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更高层次的控制理论奠定基础。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国外在60年代
5、就开始了对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6,在60年代后期,作为一个典型的不稳定、严重非线性例证提出了倒立摆的概念,并用其检验控制方法对不稳定、非线性和快速性系统的控制能力。1966年Schaefer和Cannon应用Bang-Bang7控制理论,将一个曲轴稳定于倒置位置;S.Mori5等人于1975年采用最优控制和状态重构的方法完成对一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国外对二级以上倒立摆的研究从70年代开始,1972年Sturgen等人采用线性控制模拟电路实现了二级倒立摆的控制5,其线性状态反馈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获得,并采用全维状态观测器来重构了状态;1978年,K.furuta等人采用微机处理实现了二级倒立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倒立 毕业设计 开题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