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oc
《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 目: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院系名称: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会计学0702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2011年05月25日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技术改造,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被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制造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使成本核算环境也发生改变,传统的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实际脱节,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各界都在寻找更新更准确的核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找到一种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是现在
2、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部分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通过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第四部分对国内企业制造环境的分析找出我国应用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障碍,并对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措施。第五部分以许继电气的例子举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对其成功进行总结,为其他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提供参考。文章的最后根据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即作业成本法具有正确核算成本的优势,也指出作业成本法与目标管理及标准成本管理的结合将突显作业成本法的作用。关
3、键词:制造企业 作业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Title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Abstract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mputer technology equipment is being widely used in a11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more and more high-tech is being applied to pro
4、duction and operation.Enterprises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The changes of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make the cost information which is provided by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 do not match the reality, and cant meet the needs of managers.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
5、ms,the theory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was introduced to the internal. So now the companies have to find a sound method is the problem that need to be solved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 then introduces this papers researching purpose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
6、ces ABC methods fundamental theory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traditional costing details the advantages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The fourth chapter identifies the obstac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B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in China. Th
7、e fifth chapter takes the XJ Electric Co. for example as the case studyThrough analyzing the example,it statements the applications and strength on ABCThe end of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my own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rrect accounting cost, a
8、lso points out that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arget management or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will highlight the rol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Keywords:Manufacture enterprise Activity-based costing Traditional costing method目次1引言11. 1选题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综述114研究内容及方法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
9、理论32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32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4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63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联系63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74作业成本法的应用841我国制造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842推行作业成本法的障碍943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1044推行作业成本法的措施115案例分析1251许继电气情况介绍1252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1353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影响155. 4许继成功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总结16总 结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1引言1. 1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投入到生产中去,企业
10、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环境发生的改变,使传统的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实际脱节,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社会各界都在寻求正确核算企业产品成本的方法,国外首先提出了作业成本法,随后被引入我国,再经过了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作业成本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在实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我国制造类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企业的挑战,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如今我国制造企业核算成本失当的情况,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运行的障碍及可行性,并探究通过一些措施的改进使作业成本法
11、在我国可以成功的运行。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现今的成本核算环境的现状的分析,指出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不适应性,并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原理阐述旨在说明:当企业条件允许时成功的采用作业成本法能为企业更准确的核算产品的成本,且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及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本论文的阐述为企业正确核算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一种方法,为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参考。13国内外研究综述131国外研究综述作业成本法(ABC)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库珀和卡普兰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突破了长期的纯理论研究,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说明,被称作成
12、本会计的一项革命性变革。乔治斯托布斯教授(1988)指出其观点: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作业成本法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不是某种完工产品或其对应的工时等单一标准。Davood Askarany(2010)研究证明作业成本法即有其可行性,也能帮助组织变得更有效率和更有效,为组织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确定增值活动,消除或减少非增值活动,改善在识别和消除非增值领域中的供应链流程活动的效率。国外的研究重述着这样的观点,作业成本法在改进制造企业的成
13、本管理发面具有显著地作用。132国内研究综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刚刚深入,这一时期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主要是参考国外,所以并未对作业成本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现今,国内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不断地深入,余绪缨教授(1994)则介绍了作业成本的计算、框架、内容和与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欧佩玉、王平心(2000)介绍的作业成本法在某变压器厂运用的情况,指出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中运用的可行性。随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刘希宋教授等和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等也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及相映的实践研究。徐岩(2010)指出了国内许多企
14、业已经认识到作业成本法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为相关的产品成本信息、准确对外报价,更重要的是能为公司战略战术和日常经营提供决策支持。这也是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重点。14研究内容及方法141研究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接着通过对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找出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的优势,以及企业要想成功的实施作业成本法应该采取的措施,最后以许继电气为例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对其成功的总结。14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作业成本法理论进行阐述。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和传统制造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研究论文和期刊论文,相关领域
15、的世界著名专家、学者的经典著作,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国内外己有的理论实证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2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由于作业成本法彻底改变了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相应的产生了许多新的概念,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作业成本法,需要对作业成本法中涉及的新概念进行阐述。211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没有资源的消耗也就无从进行成本的核算。资源是一定时期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和费用。一个企业消耗的资源常见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与动力费用、工资与福利费用、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修理费、运输费
16、等。212作业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如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将材料运达仓库、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办理入库手续、登记材料明细账等,其中每一项活动就是一项作业。一项作业对于任何加工或服务对象,都必须是重复执行特定的或标准化的过程和办法。如轴承制造企业的车工作业,无论加工何种规格型号的轴承外套,都须经过将加工对象的毛坯固定在车床的卡盘上,开动机器进行切削,然后将加工完毕的工件从卡盘上取下来等相同的操作和方法。执行一项作业都须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如上述车工作业,需要耗费人工、材料、能源和资本。作业按产出或消耗的方式,分为产量级作业、批次级作业、品种级作业及生产维持级作业四类。如下表1:表1
17、:作业的分类:作业类型成本的变动类型产量级作业作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批次级作业作业成本随批次的增加而增加品种级作业作业成本随品种的增加而增加生产维持级作业是全部产品都将分担的成本213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构成成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作业成本的计算依据,可以核算作业消耗资源的大小。成本动因往往隐藏在企业生产流程的背后,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与界定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研究。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1)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是衡量作业与资源消耗之间关系的计量标准,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各个作业的依据,反映的是作业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按照作业会计的规则:作业量的
18、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专家们将这种资源消耗量与作业量间的关系称作资源动因。例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这项作业需要有检验人员付出的劳动、专用的设备的损耗,并耗用一定的能源(如电力)等。(2)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是作业发生的原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是将不同作业中归集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的依据,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品取得联系的纽带。比如,某车间生产若干种产品,每种产品又分若干批次完成,每批产品完工后都需进行质量检验。假定对任何产品的每一批次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成本相同,则检验的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作业动因。2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第一阶段是计算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分配率,这一阶段包括作业的认定和分类,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以及对作业成本分配率的计算。第二阶段是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追溯到各产品,计算产品成本。221作业的认定和分类作业的认定即为对每项企业资源的消耗作业进行定义,识别每项作业以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与其他作业的区别,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的关系。作业认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企业总的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另一种形式是通过与员工和经理进行交谈,自下而上地确定他们所做的工作。为了对认定的作业进一步分析、归类和建立作业同质组,在作业认定后,需按顺序列出作业清单。222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
20、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往往由几十项、甚至数百项作业组成。如果按照每项作业归集成本,计算分配率,虽然可以更加精确地将成本追溯到有关产品,但是会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非常繁琐。因此,需要在作业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以减少计算作业成本和分配率的工作。 (1)建立作业“同质组”和“同质成本库”的基本方法在作业按产出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将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按一定要求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建立作业同质组。将同质组内各项作业的成本归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成本集合就是建立同质成本库。建立同质组和相应的成本库后,就可以把同质组内的各项作业视同为一项作业,使用同一个作业动因将成本
21、库内的归集的成本分配给有关产品。纳入同一个同质组的作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属于同一类作业,也就是说同质组内的作业必须是同一水准的作业;第二个条件同质组内的作业对任何产品来说,都必须有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2)需要对所选择的作业动因进行测试来检查所选择的作业动因,与向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是否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为了判断所选择的作业动因对作业成本分配准确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数法,计算“可决系数”或“相关系数”来进行测试。可决系数是一个01之间的正数。可决系数越高,说明作业成本随作业动因变动的程度越高。相关系数反映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在数值上,相关系
22、数等于可决系数的平方根,在-ll之间。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可决系数; V为回归直线Y=F+VX的斜率(F为作业成本中不随作业成本产出变动的部分)。其可以根据下式计算求得: 式中:y作业总成本;x作业产出。如果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比较低,则说明所选择的作业动因不是引起总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可能存在着其他更能直接影响作业总成本变动的作业动因。因此,在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较低的情况下,应重新考虑使用其他作业动因作为成本分配的基础。223计算作业成本法分配率及产品成本建立了同质成本库,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计算产品的成本分配率了,可根据成本库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具体作业的作业量
23、,计算单位作业产出的实际成本即作业成本分配率。接着企业就需要对追溯到作业中的成本分配到企业的不同产品中。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3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联系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法都能为企业提供产品的成本,同样的目的使这两种方法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具体如下:(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在对直接费用的分配上采用的方法是相同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可增加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这一做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是一样的,都是根据收益性原则对发生的直接费用予以确认。(2)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可知,作业成本法是责任成本与传统成本法的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 毕业论文 作业 成本 制造 企业 中的 应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