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外汉语教育现状看其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毕业论文.doc
《从对外汉语教育现状看其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对外汉语教育现状看其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对外汉语教育现状看其发展趋势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本人通过对一些数据和例子的分析,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部分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并且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前景展望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 Teaching C
2、hinese i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o foreigners, i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ts mission is training, the proper us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social communication.I have some data and examples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par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o explore future trends
3、 in order to 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Chinese language to the world and spread the outstanding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promote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peoples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history, teaching
4、 philosophy, teaching methods, outlook引言选题意义:本文通过对例子和一些数据的分析,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如今的部分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如今的对外汉语教育的某些优缺点。综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对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培养更多的对华友好人士,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 对外汉
5、语教学发展概述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
6、这需要研究。”(朱德熙 1985)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王还)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1949 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1950 年6 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召开会议,决定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各交换5 名留学生。1950 年7 月,中国政府在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周培源先生为第一任班主任。该班1951 年初正式开始上课,第一年只有33 名留
7、学生,6 名教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专门从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机构,该机构1952 年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3 年9 月,为了就近培养越南留学生,中国政府在广西桂林开办了越南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当年共接受越南留学生257 名,该班1954 年改名为桂林中国语文专修学校,同时接受了一批朝鲜留学生,1957 年停办。为了接收非洲留学生,1960 年9 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接收非洲留学生约200 人。1962 年,北京大学的东欧中国语文专修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合并,再加上出国留学预备部,专门成立了外
8、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 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这就是今天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政府建立的唯一一所以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府。由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我们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亚洲、非洲、东欧一些友好国家,学生人数很有限,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文革期间,“学制要改革,教育要革命”,留学生教育也搞开门办学,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走入低谷。从1950 年到1978 年,全国各高校累计共接受培养的外国留学生仅有12800,他们几乎全部是由我国政府提供奖学金的。1978 年12 月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
9、议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也进入了恢复和上升期,这个时期的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地扩展到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二是在政策上许可一些有资格接受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从此自费留学生开始进入中国的高等院校。1979 年全国自费留学生数量为300 余名,1989 年已经发展到了2500 名,增加了7 倍多。从1978 年到1989 年,全国共接受和培养了40221 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3699 名,自费留学生26522 名。1990 年到2000 年,全国共接受和培养了310000 多名留
10、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360 名,自费留学生292000 多名。但是这一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层次上来看,都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自费留学生的来源国主要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20 多个发达国家。从1990 年起到现在,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这期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学习者的层次稳步提高,学习目的和学习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上希望了解中国、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以及社会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的人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人数猛增。除了2003 年由于受到“非典”影响来华留
11、学生数量有所减少外,其他年份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创新高:2004 年达到11 万人;2005 年超过14 万人;2006 年突破16 万人;2007 年超过19 万人;2008 年突破20 万人;2009 年突破22 万。2001 年到2008 年期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仅2008 年当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就达到223500 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4000 人,自费生209500 人,接受留学生的学校已经达到592 所。留学生来源国也增加到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层次由语言预备教育延伸到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学科分布由语言类、中医类、农学类等少数学科扩
12、展到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等各个门类。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成就和影响正在越来越凸显出来。目前,来华留学毕业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中外友好交流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截至2009 年,已经为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0 多万人才,其中有2 人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还有很多人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有17 位成为驻华大使,40 多人成为高级外交官,当然还有很多人在大学任教,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化,或者成为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为本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出谋划策,也有很多人投身商海,开办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事业。这些人很显然已经成为沟通中国和世
13、界各国的重要的桥梁。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理念的发展(一)把汉语作为外语在外国人中进行教学,有下列特点: 教学时间一般只有12年,最多 4年,这就要求选择最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汉语是有声调的分析型语言,书写形式是方块字,汉语语法又有一些独特之处,所以,母语是没有声调、以拼音为书写形式的屈折语言的学生对汉语感到特别陌生,这就要求更加讲究教学方法。 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语言习得过程均有不同,必须在没有现实语言交际活动的条件下,创造学习汉语的环境,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和模拟的交际活动。系统阐述: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学习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 大部分来到中国
14、的外籍人士学习汉语的目的就是这个,他们甚至是不学汉字,就需要会说会听就可以,就像来儒森汉语的很多老外都是为了可以去买东西、去吃饭,知道如何去他人沟通,甚至对如何讨价还价非常感兴趣,也可以很好的和他们的阿姨沟通。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现在国外很多大学将汉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并且汉语的好坏之间和他们的薪金产生了联系,这就意味着汉语成为了他们的一个技能。来儒森汉语学习的很多企业员工是公司要求他们学习汉语,并且是有要求他们该学到什么等级。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意味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基础阶段总是有很多学习者;这一阶段
15、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特点与规律。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比较可以显示各类事物的异同。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可以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通过文化教学也可以促进语言学习。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往往是通过学习他们的语言开始,再通过文化来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语言,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因此,儒森汉语的老师会定期的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让老外体验中国文化,从而更加对汉语感兴趣。 6集中、强化的教学:汉语学习时间一般比较短,课程比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密集,进度较快。(二)教育理念的发展语言教学理念或称语言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是
16、指导语言教学的根本思想。我国早期对外汉语教学曾提出“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主张“学以致用”,因此采用“语文并进”的教学模式,注重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课堂上提倡“精讲多练”。这是交际教学法的内核。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不断沿着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路子摸索前行。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引进,在研究“怎样教”的同时,加强了对“怎样学”的考察和研究。而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旨已经开始由“学以致用”,转而注重“用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的任务型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两大方面。语言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的主要方面,而言语技
17、能训练则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因此,抓住这几个方面才是抓住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在传统蒙学教学法的基础上,走过了引进基于印欧语言的语言教学法阶段,经消化,融合,为我所用,逐渐形成具有综合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法。由此,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产生了,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一个复杂的交际系统;人们使用语言的首要目的是表达意义;发展语言能力绝非仅仅是掌握语法规则,而是发展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不是在真空中使用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使用;语言教学应该强调真实语境,真实语言素材。”三、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对外汉语教育现状看其发展趋势 对外汉语毕业论文 对外汉语 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