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题 目: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系: 专 业: 商务日语专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毕业论文题目: 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应完成的项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通过论文的撰写,掌握专业论文写作程序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后续学习或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写作过程中参照学院、商务教研室发的范文, 按规定格式写作。写作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建议,不能抄袭别人的文章。写作要有自己的特色,有创意,有创新精神。正确使用专业语言,行文要流畅通顺。论据要充分,说理要有力,表达要肯定,不可
2、模糊。论述过程思路要明确,条理要清晰。具体的工作项目和程序包括:(1)学习:集中听课,内容是讲解论文的有关事项,要求带笔记记录课堂内容。(2)选题:即选择论题,确定论文题目。根据指导教室给出的选题范围,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3)聚材:根据论题展开调查研究,阅读有关专业书刊,浏览相关网站,搜集和积累材料,并建立自己的资料系统。 (4)拟定提纲:依据自己的选题和自己掌握的资料,拟定论文提纲。(5)落笔撰写及修改定稿:根据确定的撰写提纲,开始论文的撰写,经过系统的思考和修改提炼,完成整个论文的修改和定稿。3.撰写毕业论文时间要求(1)选题阶段 选题并确定论文题目 2009/2010第二学期2周。(2
3、)聚材阶段 开展调查研究,阅读有关书刊,搜集和积累材料,撰写选题报告,开学第1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以下均为该学期)内交(2010-03-22)。(3)拟定写作大纲 第二学期第3周内完成。(2010-03-08)(4)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 第10周完成(2010-04-20)。(5)修改定稿 第11周完成(2010-04-27)。(6)提交论文 一式四份论文于第11周周五(2010-04-30)前交指导老师。4.参考资料以及说明(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 (1)相关的专业参考书籍;(2)相关的专业期刊;(3)相关的专业网站。5.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2010年2月16日发出,应
4、于2010 年4月30日完成,然后提交各系进行答辩。 毕业论文概述儒家文化的宗旨和基本功能,是为了求得稳定和谐,求得“大统一”的协调。从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儒家文化传统是阻碍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正是这种文化把日本带入封建社会,并使其稳定发展。日本民族由于岛国生存环境的局限,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采取的是以实际主义和现实功利主义作标准来进行选择的。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中,对于在中国推行甚久的科举制度、宦官制度以及妇女缠足等习俗,尽管日本人也博知其作用,但是由于不适合日本国情,便断然拒绝。日本在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化融化为一种新文化,升华成“
5、日本化”,从而在长期历史演进中锤炼出富有特色的日本民族精神。目 录1.引言- -12. 吸收融化儒家思想- 13.引进西方文化,发展资本主义-34.发展特色文化-6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摘要: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领土面积仅及美国的1/25 或中国的1/26。然而短短数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据统计,199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36710亿美元,1993年超过了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064亿美元。预计1995年,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经济腾飞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的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A
6、bstract: Here to japan as a resource input of the poor country, territory or area of only one quarter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a 26. just a few decad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power.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in 1992, japans gdp reached 36710 million dollars, more than
7、$exceeding 1993,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reached $1064 millions. it is estimated that in 1995, japans gnp reach $5 ten thousand millions may,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 the second-big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japans economic takeoff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cultur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8、role. to translate words关键词:中国,日本,封建社会,欧洲文化,儒家思想,资本主义社会Key Words:China,Japan, Feudal society ,Europe culture,Confucianism,Capitalist society1.引言:中国古代先进的文明,使日本历史“蛙跳式”地直接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并成为日本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维系因素。但日本近代化和资本主义产生的启动因素,却是欧洲文化的引入触发的。战后日本以功利主义的方式,吸收、演绎、融合欧美文化的精华与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粹,创造了“日本奇迹”。因此,儒家文化虽然不是日本资本主义产
9、生的启动力,但却是日本经济腾飞和“日本奇迹”创造的推动力。2.吸收融化儒家思想日本的传统文化, 从本质上说,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 具有5000年文明的中国古代文化,对其周围的地区和民族的古代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进入铁器时代的“汉民族向四周长足发展,其余势也波及到我们日本列岛,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1 公元六七世纪,日本掀起了第一次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唐文化全面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民族。朝廷的礼仪也模仿唐朝,“朝会之礼,常服之制,拜跪之礼等,不论男女,一准唐律。”2 日本和尚答风俗问中“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的诗句,也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从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价值判断、心
10、理素质等诸方面,全面影响、熏陶着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因此,日本学者大多承认是中国古代文明哺育了日本古代文化。正如日本学者吉田茂所说:“古代的中国拥有非常先进的文明,对日本来说,学习中国,是一个莫大的恩惠。”3日本正是以这种灵活吸收的方式,使历史的发展出现了“蛙跳式”的飞跃变化,越过青铜时代,直接由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但是,作为原发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成分儒家思想,是奠基于农业宗法社会之上的,是为中国封建的上层建筑服务的。作为封建体系中的一部分,儒家文化在适应世界上有着超常的生命力。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国民,极易养成四平八稳的习惯和惰性。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2000多年,发育极为成熟,不易被否定,
11、不易发生变动,表现出了恒常的稳定性。而这正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存在着维系稳定的文化结构使然。这种文化结构阻碍着资本主义因素发育和成长,阻碍着近代化的产生。 儒家文化的宗旨和基本功能,是为了求得稳定和谐,求得“大统一”的协调。它不像希腊传统文化那样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像印度传统文化那样注重人与神的关系,而是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人与人的现实关系。这种文化注重于群体而轻视个体,与现代意识和竞争风格不相适应。本世纪初,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中国儒教后认为,儒教和清教一样是出于理性的,不过二者有一个基本差别:清教运用理性去控制世界,而儒教则试图适应世界。韦伯的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继发性
12、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文化,自然也成为维系日本封建制度生存和发展的稳定器。从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儒家文化传统是阻碍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正是这种文化把日本带入封建社会,并使其稳定发展。因此,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启动因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日本近代化和资本主义产生的阻力。3.引进西方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民族由于岛国生存环境的局限,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采取的是以实际主义和现实功利主义作标准来进行选择的。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中,对于在中国推行甚久的科举制度、宦官制度以及妇女缠足等习俗,尽管日本人也博知其作用,但是由于不适合日本国情,便断然拒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毕业论文 中西文化 对日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