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房价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
《中国城市房价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房价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中国城市房价问题研究1摘 要1引 言2研究方法3讨论与分析3一、合理房价的判定3二、我国高房价的形成因素4(一)政府因素41、国家的相关土地政策,导致建房成本的提高4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为追求政绩,弱化了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43、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房价的增长5(二)房地产开发商因素61、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偏少62、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63、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利润太高6(三)消费者因素71、金融机构的政策创新提高了消费者的购房能力,为房地产业扩大了市场72、消费者预期和消费者对住房自有的偏好73、投资性购买需求的存在7三、高房价的负面影
2、响8(一)使得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8(二)给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8(三)增加了金融信贷风险8(四)不利于稳定市场竞争秩序9(五)阻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9(六)加大了贫富差距9(七)抑制居民消费,影响居民生活质量9(八)导致房价泡沫9四、抑制高房价的政策建议及措施10(一)加大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10(二)规范政府行为11(三)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11(四)调整地方官员政绩评比标准12(五)打击投机炒作12(六)完善税收体系12(七)搞活股市,开辟多种投资渠道,以分流社会资金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中国城市房价问题研究摘 要 “住房难”、“房价过高”、“房价增长
3、过快”等房价问题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各国政府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面临的房价问题更是迫在眉捷,为了抑制房价过高及增长过快,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似乎都收效甚微,房价仍旧不降反升。本文结合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认定的合理房价收入比,对我国的房价现状作了判定;分析了我国的畸高房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三方关系入手,分析出导致我国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房价高企的根源,提出了抑制高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房价收入比;危害;根源;宏观调控;对策引 言
4、近年来,住房、医疗、教育三项支出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增长迅速,这在一定程度内已经超过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其中住房问题覆盖的范围最广,影响的人群最多,已成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多环节,系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热点问题。进入2008年以来,全国性的房价快速上涨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不但成为街谈巷议的重点,更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部分房地产二线城市商品房价格继续迅猛上扬的势头也表明,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安居的美好愿望,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打通和克服,必须从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三个方面来研究导致高房价的原因
5、所在,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以使房价收入比尽早实现合理回归。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了解目前国内对房地产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数据和成就,把握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并根据文献中的数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逻辑分析法。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解决本文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房价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找到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决问题。讨论与分析一、合理房价的判定自国家1988年23号文件宣
6、布停止住房福利实物分配后,居民的购房需求就直线上升,而房价也随其“水涨船高”,一路扶摇直上。近年来,房价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那么房价应该定在多少才为合理呢?各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看来,开发商是商人,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只要他们所建设开发的商品住房能够为他们带来预期的利润,那就算是合理房价。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来,购买住房与他们自身的支付能力相关,而支付能力又是由其收入水平来决定的,那么房价如果定在能够被大多数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则是合理的定价。1在我国的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一
7、直位列榜首,居民怨声载道,开发商由此一度成为众矢之的,房地产开发商是否在房价问题上牟取暴利,这就要看开发商在开发房产时候的成本是多少了。但由于很多时候土地出让价格和建房成本并不透明,另外,开发商为了逃避政府管制,其成本是多少,他们根本不会开口讲实话,即便是公开的生产成本信息,与开发商的实际成本信息也不对称,所以我们要从开发商角度对房价进行一个合理定位,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其成本信息。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为4-6倍,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房价收入比为3-6倍属合理房价。综合来看,国际公认的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该是3-6倍。再看我们国家:2009年,北京、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和新疆的房价收入
8、比为16.21、16.13、12.57、12.3、7.52和7.27,全国平均的房价收入比为8.3。2从上面的数据看来,我国的房价已经是家庭年收入的8倍以上了。由此可见,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房价的上涨已经远远超出了购买者的承受能力,呈现不合理的态势。二、我国高房价的形成因素政府部门、各界经济学者、房地产商、居民百姓对于一面是国家宏观调控,一面是仍旧不断上涨的房价这个矛盾的原因各有看法。对实际情况进行审视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来自政府、市场环境、开发商和消费者几个方面。而对于任何一方把房价畸高的原因推给另外几方的做法都是不客观的。(一)政府因素1、国家的相关土地政策,导致建
9、房成本的提高我国的土地由政府垄断,土地使用权出让主要是采用土地批租制,即初始一次性把地价全部打入。我国虽然地广,但由于人口众多,从而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土地资源的稀缺。而由政府当“地主”的批地模式,最致命的地方,就是政府可以无视市场规律,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控制土地供应价格和供应数量,造成居高不下的土地价格。政府抬高了征地费用,而开发商为了尽快收回成本,便把土地使用权的租金一次性地计入房价。这是造成我国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开发商在投资建设房地产的同时,还要承担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比如自来水管道,电力,绿化等等一系列的建设费用。一方面要缴纳税赋,一方面要保证自身在该项目上的
10、利润,唯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抬高房价。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为追求政绩,弱化了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聂辉华说过这么一句话:分税制所代表的“财政联邦主义”改革,一方面赋予了地方发展经济的激励,另一方面赋予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力量。上世纪80 年代实行分税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在很多方面有了剩余索取权,也相应的有了自己的利益和谈判力。而地方政府的谈判力取决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央政府土地管理代理人的地方政府,也是土地的收益者之一,掌握着地方土地的使用权。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结构性供求的不平衡,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权限和方向不加限制和引导有关,所
11、以开发商在利润的刺激下,加大了对房地产高端市场的投资开发。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短期的GDP增长。上级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考察指标就是GDP。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盲目发展房地产,无视中央的政策风向。当前地方经济发展速度是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通过GDP的增长速度来衡量的。目前,全国房地产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约6%,上海超过了20%。国土资源部正式发布的2009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当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1.59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费占到了50以上,从而对
12、GDP增长有很大的贡献。3二是对地方经济控制权的追求。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控制权和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在中央宏观调控损害了地方的经济利益时,地方政府就会相应地采取对策来避免其利益的损失。在中央对于抑制房价的这一政策中,地方政府没有表示出利益上的一致性,于是地方政府就开始行使其控制权,介入区域土地开发利益。实际上,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都有抬高房价的动机,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很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这些因素都在房价的节节攀升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各地区之间不良竞争,擅自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来招商引资,为增加土地收益,越权批地,违法开发
13、;在出让土地时扩大管理开发费用的比例,尽可能多的把土地出让权益留在地方;为吸引外资,盲目迎合外资企业,批条子打报告给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影响土地供给;在开发商自有资金不足时,就要依赖银行信贷,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就会以行政手段帮助开发商获得信贷资金投入。4 地方政府向房地产企业“开后门,给好处”,一方面吸引了外资投入,房地产业扩大了其开发。另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扩大了劳动就业,地方GDP也得到发展。由此看来,在土地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利益一致,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制度安排上的不足,不顾地方长期经济利益发展同时违背国家政策,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一直在进行调控,但价格却
14、仍然不断上涨的原因。3、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房价的增长 2009年以来,政府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为房地产开发商缓解了资金压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代来的挑战成为了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处于对自身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第一时间公布了40000亿经济刺激计划和9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会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伴随着优惠政策的落实,成交量和房产均价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5(二)房地产开发商因素 房价虚高,居民积怨多多,普遍认为是开发商抬高了房价。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开发商作为供给方,想要抬
15、高市场价格这一点不足为奇。买方又想方设法压低供给方的价格,也合情合理。但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是,无论供给方开出多少价格,总有人愿意出钱买房,而且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1、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偏少我国的收入分配特点呈“金字塔”型,少数人持有大多数的财富,这一少部分人更愿意出高价买好的、大的房子。高房价必然也伴随着高利润,所以开发商当然更愿意瞄准这些人的需求,建高价房。这也就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偏向于建设高档次的房子,而我国大部分居民的需求则是中低档住房,这也就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矛盾。商品需求量大,但供应量却远远不足,所谓“物以稀为贵”,房价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2、开发商与地方
16、政府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由于国家拥有土地所有权,各级政府控制着土地的使用权,形成的绝对垄断即为一种行政垄断。在现行管理办法下,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对土地的限期使用权的交易,获得这一垄断资源,相当于得到了经营者以垄断资源的特权,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实质上形成了垄断。就目前而言,很多地方政府把房地产业当成主要产业发展目标,即使其增加值在10年内达到GDP的10%。而房价越高,高档房越多,对地方政府政府而言,增加了财政收入,拉动了GDP。对开发商而言,收入和利润越多,因而结成了利益共同体。3、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利润太高不可否认,开发商在开发房地产时,其成本在日益增长。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
17、建房成本的增加。同时,国家为了降低空置率,对开发商贷款条件和租地要求都有了提高。此外,税赋及额外的市政建设支出均使得建房成本一路扶摇直上。开发商为了保障其利润,于是将建房成本转嫁给购买者,由购买者来为其高成本埋单,致使了房价的增长。另外,我国房地产价格很大程度上由少数开发商决定,各地开发商为避免竞争,相互配合默契,进行价格合谋,以此来垄断市场,抬高房地产价格。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各个地区的房屋均价实际上都比较相似,而某个地区,如果某开发商抬高了房价,其他开发商也会相继提高价格与其持平。房价的上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费用定价了。6(三)消费者因素消费者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
18、响着住房的价格。1、金融机构的政策创新提高了消费者的购房能力,为房地产业扩大了市场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居民住房的建设主要由国家财政支付,属福利性质。而当取消了这一政策后,居民只能依靠自身的经济能力来解决住房问题,在高房价的形势下,有购房能力的人不多,但需求量很高,这是我国金融系统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按揭就是其中之一。按揭的产生使得大部分人圆了购房梦。金融创新在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需求量大了,价格当然不会低。2、消费者预期和消费者对住房自有的偏好 预期是影响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高房价的一项主要推动力。房地产价格多年以来
19、一直持续上涨,让所有人都看不到其有下降趋势。所以消费者很容易形成房价在未来只会更高的预期,继而决定及早购买。而房地产商所发出的“住房供给紧缺”信号又进一步推动了购房者的这种预期。致使购房者做出买房行动。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住房自有有着强烈偏好。有的居民即使支付能力较低,但是也不愿意选择租房,而是去购买商品房。这其间也包括攀比心理导致的超前消费。这些方面导致的住房需求都是不合理的,不利于住房市场的长远发展。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房价的上涨的推进剂。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住房的自有偏好也使得居民更倾向于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这也就导致了更大的住房需求。7 3、投资性购买需求的存在在当前房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城市房价问题研究 毕业论文 中国 城市 房价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