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doc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 目 录1. 任 务 书2. 开题报告3. 文献综述4. 论文文本5. 中期检查表6. 指导记录丽 水 学 院毕业论文任务书(2012届)题 目 一曲哀婉的心音 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 指导教师 院 系 文学院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081 学 号 32 姓 名 2011年9月 19 日至2012年 4 月 22日共27周一、 论文方向: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二、 主要参考资料:1张凌江.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天中学刊,1996(10).2叶文玲.我的人生笔记:六十年的原声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6.3叶文玲.无梦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2、社,1994.84孙凯风.试论无梦谷的叙事策略J.台州师专学报,1997(2).5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无梦谷的倒叙J.文学评论,1995(3).6叶文玲.艺术创造的视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6.7洪治纲.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当代,1995(4).8范志忠.话语的分裂与整合从心香到无梦谷看叶文玲作品的叙述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6(Z1).9阮冬初.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长篇小说无梦谷问题风格谈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0 吴秀明,田志华.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7(11).11吴义勤.“在你世界
3、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小说评论,1995(1). 三、 毕业论文进度安排:起 讫 日 期工 作 内 容备 注2011.9.199.30确定论文选题,下达任务书2011.10.112.31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012.1.13.10完成论文初稿2012.3.113.15论文中期检查2012.3.113.30修改论文并定稿2012.4.14.10打印成册,上交论文2012.4.114.20成绩评定2012.5.55.13论文答辩学生(签名): 2011年 9 月 25 日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二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
4、领导小组审核意见: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注:1.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接受任务的学生均应签字。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学生毕业论文开始前下达给学生。丽水学院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 (2012届)题 目 一曲哀婉的心音 评叶文玲长篇小说 无梦谷 指导教师 班 级 汉语言文学081 学 号 32 姓 名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选题的意义叶文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不仅是文学之梦的追寻者,还是精神文化的守望者。她以女性特有的执着、友爱和真纯而成为一代“寻梦者”的典型代表。在文学创作中,她不仅遵循着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原则,而且一如既往地追寻着美。她
5、把美作为文学的生命,美的存在、美的生长和美的毁灭则是她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长篇小说无梦谷是叶文玲呕心沥血八年发表于1994年的一部杰作,是叶文玲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凝结着“伤痕”和“反思”双重文思的力作,也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又一硕果。在这部作品中,叶文玲用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尽情地展现了五十年代末成长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心灵苦难,尤其是感情的困厄。对叶文玲稍有了解的读者会发现,文中的主人公楚涧、楚汉的苦难命运,不禁会使人想起叶文玲和她的兄长叶鹏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无梦谷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叶文玲在无梦谷中,描写了很多梦的意境与情节,从小就爱做梦的她在作品中追寻着梦,质询着梦
6、,在打碎了无数个梦的同时,又在编织着另一个梦。作家将美的追求贯穿于整部作品中,通过对楚汉、楚涧兄妹的人生苦难的分析,我们可以感悟到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在众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筑的精神世界等角度对无梦谷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感悟这部作品所流淌出来的心音。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对叶文玲及其作品无梦谷等的研究,使读者整体上把握无梦谷中的艺术特色和作家的创作倾向。无梦谷之所以会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便成为了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一)错位的生存处境梦的
7、毁灭 1、楚汉由高校的才子到劳改的“贱虫”的原因与楚汉在炼狱般的生活中的表现。2、楚涧从纯真的才女沦为卑微的女役,如何应对错位的人生处境?(二)畸形的情感世界 1、楚汉、楚涧等人错位的爱情及形成原因。2、楚汉、楚涧等人如何解决爱情与情欲的冲突?(三)由梦构建的精神世界“在你的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 1、叶文玲的创作原则美是文学的生命及其在无梦谷中的体现。2、无梦谷的自传性色彩。(四)论文总结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研究步骤:(一)选题阶段:2011年9月12日2011年9月30日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二)开题并撰写阶段:2011年10月1日2012年4月30
8、日1.2011年10月1日2012年3月1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2012年3月1日2012年4月10日,听取老师意见,完成论文初稿。3.2012年4月10日2012年4月20日,认真修改论文。4.2012年4月20日,中期检查。5.2012年4月30日,完成定稿,打印成册,上交论文。(三)论文答辩阶段:2012年4月30日2012年5月31日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总结分析,深入研读,分点论述,总结概括。研究思路:1. 阅读叶文玲的无梦谷、我的人生笔记六十年的原声带、艺术创造的视角等作品以及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的倒叙、洪治纲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孙凯风试论
9、的叙事策略等文章。2.查阅和搜集当代学者对叶文玲以及无梦谷所作研究的相关资料,了解研究的主导方向、重要方法和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笔记。3.进一步研读,理清写作思路,拟订论文提纲(详见下);4.撰写论文。四、毕业论文提纲无梦谷是叶文玲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让人印象尤为深刻。本篇论文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筑的精神世界三方面对无梦谷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深入聆听叶文玲创作的一曲哀婉的心音。(一)错位的生存处境梦的毁灭1、楚汉由高校才子沦为劳动改造对象,不仅饮忍生存的苦难和艰辛,还遭受爱情的幻灭。2、楚涧由于亲情血缘关系难逃命运的困厄,开始炼狱般的生活,爱情也
10、因政治因素无疾而终。(二)畸形的情感世界1、错位的爱情。楚汉与符淑芬、楚涧与鲁越等四对夫妻的情缘搭配存在的错位的尴尬与痛苦。2、婚姻与情欲的冲突。楚汉与童浅草彼此相爱,却始终无法以身相守。楚涧与纵驰北的爱情虽然美好,最终难免唱起哀歌。(三)由梦构建的精神世界1、美是文学的生命。叶文玲在创作实践中始终遵循“美的存在”“美的生长”和“美的毁灭”的创作原则及其在无梦谷中的体现。2、无梦谷的自传性色彩。楚涧、楚汉、童浅草等人物的原型及特点。(四)论文总结五、主要参考文献1张凌江.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天中学刊,1996(10).2叶文玲.我的人生笔记:六十年的原声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
11、社,2006.6.3叶文玲.无梦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84孙凯风.试论无梦谷的叙事策略J.台州师专学报,1997(2).5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无梦谷的倒叙J.文学评论,1995(3) .6叶文玲.艺术创造的视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6.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7洪治纲.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当代,1995(4).8范志忠.话语的分裂与整合从心香到无梦谷看叶文玲作品的叙述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6(Z1).9阮冬初.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长篇小说无梦谷问题风格谈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0 吴秀明,田志华.从梦的追寻
12、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7(11) 11吴义勤.“在你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小说评论,1995(1).文献综述叶文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不仅是文学之梦的追寻者,还是精神文化的守望者。她以女性特有的执着、友爱和真纯而成为一代“寻梦者”的典型代表。 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息,语言极具个性化和富于变化,无论是悲剧中深沉含蓄的曲调,还是喜剧中轻松活泼的音色,都呈现着和谐统一的美。显然这些与作家的艺术气质是分不开的。在创作上,叶文玲是一位孜孜追求着“美”,她用细腻而敏感的心灵去发现、探索“美”这一文学的生命。无梦谷是叶文玲的代表作
13、之一,整部作品时代背景广阔,内蕴丰富深厚,文笔细腻深沉,情感朴素真诚,抒写了从五十年代末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和心灵史。无梦谷是叶文玲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而歌泣的一曲心音,它的发表,引起了当代文坛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前人学者从叙述策略、审美品格、女性意识、人文关怀等几个方面阐述各自的观点,向人们解剖叶文玲的小说世界:一、从叙述策略角度评无梦谷。在孙凯风的试论的叙事策略中,作者认为无梦谷所采用的叙事策略有三个基本特征:通过主人公的感知展开叙述,把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作为叙述焦点,将故事时间进行切割、重组,从而构建起一种交错时序。这些叙述策略促成了无梦谷在故事层面上的生成意义。范志忠在话语的分
14、裂与整合从到看叶文玲的叙述策略中,归纳出叶文玲小说“放逐与回归”的母题和充满张力的“分裂与整合”的叙述话语这一叙述策略,认为它隐喻着意识形态视野下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抱负。吴义勤在“在你的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中认为,书信、日记、梦幻等的大量介入小说克服了叙述上的单调性,从而增添了叙述的变化和弹性。唐达成在读散记中认为,小说中插入人物的书信、日记有助于对人物心路历程的揭示和性灵意趣的抒发。金健人教授在“叶文玲创作研讨会”上认为,无梦谷最能打动读者、使之进入并与作者共鸣的是小说对苦难和爱情两大主题的处理。但小说的不足之处也在于对苦难和爱情的描写没有能够拉开距离,认同太多而
15、批判不足;作品的道德评价、意识形态过于浓厚,加之理想化的浪漫主义,使作品无法通过人物对这段生活作一种批判。如果用反讽的技巧来写,恐怕回味更多。二、从审美品格角度评无梦谷。骆寒超教授(浙大中文系)认为,叶文玲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她为现实主义提供了许多新质,是对社会历史转折时期一代人的心理转型的思考,小说从表现面上的生活进入了表现深层的人的灵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现实主义美学格。吴义勤在“在你的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中认为,无梦谷最为触动读者灵魂的是小说凝重的悲剧感,而悲剧感的真正根源在于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矛盾和人格障碍。叶文玲的过时的话语关于的倒叙,作者认为美是文学的生命,而“美的
16、存在”、“美的毁灭”“美的生长”是她在创作中努力体现所追求的永恒主题;而梦构筑了作者的精神世界,是作者在无梦谷中所依托的精神漫游。张凌江在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长篇小说在小说中沉入了自己编织的梦中用太美太凄婉的文笔,去美化苦难,崇拜苦难,将苦难神圣化、宿命化,却少一点冷峻审视的态度和理性批判的精神。龙彼德(浙江省文联)认为无梦谷是叶文玲小说创作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有三大鲜明的特点:浓厚的自我色彩、曲折的心路历程和平行的艺术结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受生活原型束缚太多、对灵魂的拷问不够“残忍”以及前后结构不够匀称等。 三、从女性意识的角度看无梦谷。阮冬初在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长篇小说文体风格
17、谈中认为,楚涧是无梦谷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郑淑梅在“叶文玲创作研讨会”中用女权批评的观点深刻地剖析了叶文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她认为楚涧、童浅草等女性形象显然地“失声”于男权中心话语,缺乏应有的色彩和声音,她们是既有现代的生活观念又有传统的家庭责任的知识女性,没有一个真正拥有“自己的房间”。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评无梦谷。吴秀明、田志华在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中指出,无梦谷的最大特点是将艺术流向始终对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并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在讴歌他们忧国忧民情愫的同时,对其身上负荷的病态文化人格和心理结构进行富有理性的审视。张凌江在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中认为,无梦谷是一部凝结着“
18、伤痕”和“反思”的双重力作,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又一硕果,是一部关于人的灵魂的魅力传记。洪治纲在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中认为,无梦谷显示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品格,但作家在细细反刍往日的伤痛中,还有些明显的不足。叶文玲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表现在作品中,通过对作品和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动机的研究,我们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无梦谷的魅力和魂灵。在众多前人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篇论文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筑的精神世界等角度对无梦谷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感悟这部作品所流淌出来的心音。 这一尝试是本人在继承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的,因为时间和自身知
19、识能力的限制,许多地方仍存在问题,缺乏更多的理论背景,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总而言之,有关无梦谷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空间,而且叶文玲的作品与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原则等方面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关系等,都是本课题发展的方向,本人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完善这一课题,以希求将此课题做得更加科学、严谨。参考文献:1张凌江.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天中学刊,1996(10).2叶文玲.我的人生笔记:六十年的原声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6.3叶文玲.无梦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84孙凯风.试论无梦谷的叙事策略J.台州师专学报,1997(2).5
20、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无梦谷的倒叙J.文学评论,1995(3) .6叶文玲.艺术创造的视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6.7洪治纲.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当代,1995(4).8范志忠.话语的分裂与整合从心香到无梦谷看叶文玲作品的叙述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6(Z1).9阮冬初.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长篇小说无梦谷问题风格谈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0 吴秀明,田志华.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7(11) 11吴义勤.“在你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小说评论,1995(1).一曲哀婉的
21、心音 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 摘 要:长篇小说无梦谷是著名女作家叶文玲呕心沥血八年于1994年发表的一部杰作,是叶文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无尽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长达46万字的小说,作者用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尽情地展现了五十年代末成长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心灵苦难和情感困厄,激起了人们对那个历史年代进行新的审视和沉思。本文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建的精神世界等角度对无梦谷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感悟这部作品所流淌出来的心音。关键字:叶文玲;无梦谷;悲剧;自传性;心音 无梦谷是叶文玲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叶文玲在1982年秋拜访巴金先生时向巴老诉说自己自浙江辗转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梦谷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 毕业论文 哀婉 心音 评叶文玲 长篇小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