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的解剖生理与定位诊断课件.ppt
《脑干的解剖生理与定位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干的解剖生理与定位诊断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干的解剖生理与定位诊断,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赵性泉 Ph.D&M.D,脑干的基本功能,颅神经的基本功能传导功能(感觉、运动)固有的重要功能 意识-觉醒的维持 反射功能(肌张力、平衡、咳嗽、眼球运动、光反射等)基本的生命中枢,脑干的基本结构,1.顶盖部2.背盖部3.基底部,基底部,来自脑皮层的下行纤维1.皮质脊髓束2.皮质延髓束3.皮质桥小脑束纤维 皮质脑桥纤维 桥固有束(腹侧脑桥)桥小脑束,锥体束,皮质脊髓束 起源:大脑皮层 Brodmann 4 区(初级运动区,M I)Brodmann 6 区(运动前区,PM)Brodmann 3,1,2 区(初级躯体感觉区,S I)Brodmann 5
2、 区(感觉前区.顶叶)放射冠 内囊后肢 中脑基底部大脑脚 桥脑纵向纤维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束 侧束和前束 终点:脊髓灰质(雷氏分层:Rexed IV-IX),基底部 下行纤维,皮质延髓束-起于大脑皮层,终于脑干下部-终点:1)运动核(下运动神经元)舌下神经,疑核,面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外展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动眼神经核2)感觉中继核薄束核和楔束核,三叉神经感觉核,孤束核3)网状结构(皮质网状纤维),基底部 下行纤维,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通路-皮层至颅神经运动核的纤维 GSE-舌下神经核(XII),外展神经核(VI)滑车神经核(IV),动眼神经核(III)SVE-疑核(IX,X,XI),
3、面神经核(VII),三叉神经运动核(V)-双侧大量 喉部,咽部,软腭和上面部 咬肌和眼外肌-单侧下面部(面瘫)斜角肌和斜方肌(无交叉者)-脊髓副神经核-假性球麻痹-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基底部 下行纤维,皮质桥小脑纤维-皮层至小脑半球的纤维-由2种神经纤维组成 1.到达桥脑核的皮层桥脑纤维 2.桥小脑纤维 作为小脑中脚穿过中线进入小脑,基底部 下行纤维,顶盖部,中脑 上丘:视觉下丘:听觉延髓后部薄束核、楔束核:精细触觉cf.小脑:平衡觉,低等脊索动物的顶盖,A.嗅觉B.视觉C.听觉D.平衡觉E.精细触觉1.丘脑上部2.上丘3.下丘4.小脑5.薄束核和楔束核,背盖部,颅神经核 小脑前核 网状结构
4、束 上行通路 小脑回路 下行纤维束 混合束,脑干的颅神经 柱运动柱 1.GSE 2.SVE 3.GVE感觉柱 4.VA(GVA&SVA)5.GSA 6.SSA,颅神经的组成,一般躯体传出核(GSE),舌下神经核XII外展神经核VI滑车神经核IV动眼神经核III,特殊内脏传出核(SVE),疑核IX,X,XI面神经运动核VII三叉神经运动核V,一般内脏传出核(GVE),迷走神经背核X下涎核IX上涎核VIIE-W 核III,颅神经的运动核 1.GSE III,IV,VI,XII 2.SVE V,VII,IX,X,XI 3.GVE III,VII,IX,X,一般躯体传入核(GSA),三叉神经感觉核 V
5、,VII,IX,X 中脑束核 感觉主核 脊束核 头部 体部 尾部,内脏传入核(VA),孤束核 VII,IX,X 一般内脏传入(GVA)特殊内脏传入(SVA):味觉 味觉核,特殊躯体传入核(SSA),耳蜗神经核 VIIIc 蜗神经后核 蜗神经前核前庭神经核 VIIIv 前庭神经内侧核 前庭神经外侧核 前庭上核 前庭下核,颅神经的感觉核 1.VA GVA-IX,X SVA-VII,IX,X 2.GSA V,VII,IX,X 3.SSA VIIIc,VIIIv,小脑前核,副楔束核 橄榄下核前庭核红核舌下神经周围核小脑前网状核,小脑前核 1.红核2.前庭核3.橄榄下核4.舌下神经周围核5.副楔束核,网
6、状结构 A.中缝核 B.中央核群C.侧核群D.小脑前网状核,ABCD,网状结构的中央核群,巨细胞网状核 网状脑桥后核网状脑桥前核楔束下核楔束核,网状结构的外侧核群,延髓中央核网状结构的腹外侧核小细胞网状核副核(Parabrachial Nucleus)脑桥脚核,中缝核 5羟色胺能神经元,中缝 Obscrus核,B2中缝 Pallidus核,B1中缝 Magnus核,B3脑桥中缝核,B5中缝核或中央上核,B6,B8中缝背核,B7线状核,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蓝斑核,A6多巴胺能神经元红核后部,A8背盖腹侧区,A10黑质,致密部,A9,皮层上行通路,后索-内侧丘系通路:
7、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脊丘系三叉丘脑束-腹侧和背侧:三叉丘系听觉通路:外侧丘系味觉通路:中央顶盖束前庭通路:内侧丘系,上行皮层系统 一般感觉,脑干中的一般感觉通路 躯体的触觉&本体觉 后索-内侧丘系 躯体的痛觉&温度觉 脊丘束 cf.脊髓网状束或脊髓丘脑束 来自面部的一般感觉 三叉丘系,白质后部 内侧丘系&脊丘系,白质后部 内侧丘系通路,形式:来自躯体的 精细触觉(包括振动觉)和 本体觉(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感受器:除了游离神经末稍的大部分感受器第1级神经元:后根神经节(脊神经节)后索(Posterior White Column)第2级神经元:薄束核和楔束核 内侧的弓状纤维 丘系交
8、叉 内侧丘系第3级神经元:丘脑(VPLc)内囊-放射冠终点:初级躯体感觉区(S I),DRG:后根神经节1.后索A.薄束核B.楔束核2.内侧丘系3.放射冠C.丘脑(VPLc)D.大脑皮层(S I),后面的白质柱 内侧丘系通路,DRG,D,脊髓丘脑束,形式:来自躯体的痛觉&温度觉,轻触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稍第1级神经元:后根神经节(脊神经节)第2级神经元:后角(板层 I,IV,V)前联合 脊髓丘脑束(脊丘系)第3级神经元:丘脑(VPLc&CL)内囊-放射冠 终点:初级躯体感觉区(S I),脊髓网状丘脑束(Paleospinothalamic Tract),形式:来自躯体的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感受
9、器:游离神经末稍第1级神经元:后根神经节(脊神经节)第2级神经元:后角(板层 I,IV,V)前联合 脊髓丘脑束(脊丘系)第3级神经元:网状结构第4级神经元:丘脑(CL,Sm,POm)内囊-放射冠终点:广泛的脑皮层,DRG:后根神经节A.后角1.脊髓丘脑束B.网状结构2.脊髓网状束C.丘脑(VPLc,CL)3.放射冠D.大脑皮层(S I),脊髓丘脑束(新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旧脊髓丘脑束),DRG,D,三叉丘系,形式:;来自面部的躯体感觉感受器:面部的大部分感受器 第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半月节)第2级神经元:三叉神经感觉核 痛觉和温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下部 三叉丘系的背侧和腹侧第3级神经
10、元:丘脑(VPM)内囊-放射冠终点:初级躯体感觉区(S I),Trigeminothalamic Tract,A.三叉神经节B.三叉神经感觉核C.丘脑(VPM)D.大脑皮层(S I)1.三叉神经脊束2.三叉丘系腹侧3.三叉丘系背侧4.放射冠V.三叉神经,皮层上行系统 特殊感觉,脑干特殊感觉通路 味觉(SVA)-味觉通路 听觉(SSA)-听觉通路 前庭感觉(平衡,SSA)-前庭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形式:听觉感受器:耳蜗的 Coti 氏器 颅神经:VIIIc第1级神经元:螺旋神经节第2级神经元:蜗神经核,腹侧和背侧 听纹内侧、腹侧和背侧 斜方体 外侧丘系第3级神经元:下丘 下丘臂第4级神经元:膝状
11、神经节(MG)听辐射终点:初级听觉区(A I)Brodmann 31,32区,听觉通路,A.脊神经节B.蜗神经背核和腹核C.下丘D.膝状神经节E.初级听觉区F.橄榄上核G.外侧丘系核1.嗅纹&斜方体2.外侧丘系3.下丘臂4.听辐射5.下丘联合VIIIc.耳蜗神经,听觉通路,A.脊神经节B.蜗神经后核C.蜗神经前核D.橄榄上核1.听纹背侧2.听纹中间3.听纹腹侧4.耳蜗传出神经5.斜方体6.外侧丘系,前庭通路,形式:平衡觉感受器:斑&壶腹嵴 颅神经:VIIIv第1级神经元:前庭神经节第2级神经元:前庭神经核 前庭丘脑纤维(内侧丘系)第3级神经元:丘脑(VPLo,VPI?)内囊-放射冠-初级躯体感
12、觉区(Brodmann 3a,2v 区),前庭通路 1.前庭小脑束 2.前庭脊髓束3.前庭丘脑束 4.内侧纵束(MLF)-上行部分-下行部分-中间脊束,味觉通路,形式:味觉感受器:味蕾 颅神经:VII,IX,X第1级神经元:膝状神经节(VII)下神经节(IX,X)第2级神经元:孤束核(味觉核)孤束丘脑纤维(中央盖束)第3级神经元:丘脑(VPMpc)内囊-放射冠终点:味觉区 Brodmann 43区&岛叶周围皮层,味觉通路,A.孤束核(味觉核)B.丘脑(VPMpc)C.Brodmann 43区D.岛叶周围皮层E.parabrachial核 1.孤束丘脑纤维(中央盖束)2.放射冠VII.面神经IX
13、.舌咽神经X.迷走神经,小脑回路,小脑上核、中央核和下核前庭小脑 前庭核脊髓小脑 红核和脊髓桥小脑 大脑皮层和桥脑核橄榄下核,小脑的传入纤维 小脑下脚 1.脊髓小脑后束 2.楔小脑纤维 3.前庭小脑束 小脑中脚-皮层桥小脑通路小脑上脚-脊髓小脑前束,小脑的传出纤维 小脑上脚 1.齿状核-小脑纤维 2.interpositorubral 纤维 3.Russell上行部分和钩状束小脑下脚 1.直接室顶前庭束 2.Russell下行部分和钩状束,橄榄下核的联系 1.橄榄小脑束 2.皮层橄榄束3.红核橄榄束 4.前庭橄榄束5.脊髓橄榄束,下行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脑桥和延髓下行自
14、主神经通路,脑干 下行束,来自脑干的下行束 背外侧(运动)通路 红核脊髓束 腹内侧(运动)通路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MLF(内侧纵束)-间质脊髓束 感觉调节途径 中缝脊髓通路&蓝斑脊髓通路 下行自主神经通路,混合的神经束,内侧纵束(MLF)背侧纵束(DLF)中央盖束,内侧纵束的组成(MLF),下行成分前庭脊髓束 from 前庭中间核和前庭下核间质脊髓束来自 Cajal的间质核 上行成分 前庭内侧核的传出纤维 对侧III,IV,间质核 双侧 VI 核来自前庭上核的传出纤维 同侧的 III,IV,间质核,上行成分孤束到下丘脑的纤维(内脏传入纤维)上行的五羟色胺能纤维 下行成分 起源于下丘脑的下
15、行纤维 到达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被盖核,后纵束的组成(DLF,Schtz束),中央被盖束(Central Tegmental Tract)的组成,上行成分网状丘脑纤维孤束丘脑纤维(味觉二级纤维)下行成分红核橄榄束,脊髓到延髓的过渡(锥体交叉水平),顶板 薄束核和楔束核被盖部 颅神经和脊神经核脊髓上核三叉神经脊髓核尾部 网状结构延髓中央核(网状腹核)未分类核 束 三叉神经脊束基底部 锥体,锥体交叉,颅神经和脊神经核1.脊髓上核 2.脊髓副核颅神经和脊神经 XI.副核C1.颈1神经的运动根,脊髓到延髓的过渡(锥体交叉水平),延髓下部(丘系交叉水平),顶盖部-薄束核和楔束核被盖部 颅神经和脊神经核舌下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干 解剖 生理 定位 诊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