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设计大纲.doc
《《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设计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设计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采矿工程系矿山地质专业毕业设计大纲一、地质报告编制的目的和要求煤炭资源堪探过程是对客观地质现象和煤炭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和逐步深化认识过程,地质报告就是地质勘探工作的总结的最终成果,所有不同阶段的勘探工作结束之后,均需提交地质报告,以反映全部勘探工作的内容及其成果,对勘探区煤炭资源、主要地质问题及勘探程度等,作出客观正确的结论和评价。编制地质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煤矿企业的设计、建设、生产和进一步勘探提供必备的地质依据,同时也是为煤田地质和勘探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靠的第一性地质资料和认真的做好“三边”工作,是编制和按时提交合乎质量要求的地质报告的基础。地质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是:内
2、容齐全,重点突出,数据可靠,依据充分,结论明确。文字说明即要注意问题阐述清楚,又要文句通顺、精炼、确切:图件和表格要求适用、准确、清晰、美观。二、地质报告的内容地质报告的主要内容为文字说明、附图及附表三大部分。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991年9月颁发的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中的 第一部分“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文字说明编写的章节以及附图、附表简速如下(其它阶段的地质报告编制提纲也有规定,其基本要求可参照精查地址报告编制提纲)。根据我们的大纲要求,毕业设计时间短,任务量大,我们所要完成的是采区地质报告,具体的提纲格式如下:(一)文字说明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扼要记述次设计的目的,以上下达的任
3、务和要求(包括煤矿设计部门的设计方案及对地质工作的要求)。记述本次设计的任务,设计工作简要经过及其它有关情况。 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因为采区是矿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开头我们要叙述井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井田边界、四邻,以及井田的长、宽和勘探面积、勘探深度。叙述经过井田或附近的主要水陆交通线(包括拟建的),井田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叙述本采区在井田中的具体位置,采区边界、拐点坐标、采区面积,勘探深度等情况。第三节 自然地理叙述本采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及地震情况等。第四节 矿井及小窑叙述本采区内及邻近的生产采区生产情况、如果采区位于矿井边界部分还要叙述相邻在建、停闭矿井(露天)
4、、小煤矿及老窑的生产情况及其它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采煤方法、通风、排水、照明情况、灾害及停采原因等。第二章 勘探工作第一节 勘探方法叙述本次设计在采区内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包括勘探手段的选择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的确定;基本线距的选择;各种工程密度的确定及工程布置原则;相互配合效果。第二节 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列表说明本次采区勘探所使用的主要勘探工程的数量。分别扼要评述各主要勘探工程的质量情况,包括:地形图的来源及质量;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的工作方法及质量;地质填图的比例尺、工作量及质量;山地工程的工作量及质量;地面物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及
5、质量;钻探工程的工作量及质量;测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水文地质工作(包括水文地质测绘、动态观测、抽水试验及其他)的采取方法、数量及质量;各种测试、鉴定、分析实验工作的方法、数量和质量。第三章 采区地质第一节 采区地层简述采区内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叙述采区内含煤地层的厚度、岩性、物性、古生物、岩相、沉积特征及其在走向和倾向上的变化;评价含煤地层的划分及其依据;评价对含煤地层的研究程度。第二节 构造扼要说明采区所处的位置。详细叙述采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变化。叙述采区内各种地质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结合区域构造特点,评价采区构造复杂程度及对煤层、煤质、水文地质
6、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逐个地描述采区内重要的褶皱和断层(如果采区位于井田边界,要叙述井田边界断层)的基本特征、延展情况,各种勘探工程(包括勘探)对构造的控制和研究程度。第三节 岩浆岩叙述采区内是否有岩浆岩的侵入,以及岩浆岩侵入的时代、种类、名称、分布规律,对其控制研究程度,它们与构造的关系以及对煤层、煤质的研究程度。第四章 煤层第一节 含煤性叙述本采区含煤地层中煤层的分布及组合特征,煤层的层数及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局部可采等)层数、煤层的总厚度、可采总厚度、含煤系数、煤层间距及变化特征。第二节 可采煤层自上而下逐层描述采区内可采煤层的层位、间距、厚度(全层厚度、可采厚度的两级值和一般或平均
7、值)、结构(夹矸的层数、岩性、厚度及稳定性)等的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煤层的可采范围、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评价煤层的稳定性及控制研究程度。第三节 煤层对比详细叙述采区内煤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逐层描述所采用的对比标志,评价各可采煤层的对比可靠程度,对于复煤层还应叙述其分层对比的依据及对比可靠程度。第五章 煤质第一节 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综述各本采区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煤岩特征、显微硬度、镜质组反射率等。叙述没的变质阶段、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第二节 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叙述采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主要煤质指标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叙述各可采煤层的煤类及其确定依据,煤类和
8、煤质变化界线确定的可靠性。第三节 煤的风化和氧化叙述本采区煤的风化、氧化带的分布范围,确定风、氧化带的方法和可靠程度,风氧化煤的一般煤质特征,评述其利用的可能性。叙述采区内煤层燃烧对煤层、煤质的影响程度,评述燃烧残留煤的煤质特征和可能用途。第四节 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综合以上各节,对各可采煤层的煤质及其进行总的评价,对煤的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作出评价。 第六章 水文地质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扼要说明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与煤层的相互关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特征,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叙述本采区内的直接充水
9、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及有关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其变化,裂隙与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位标高、水量、水质、水温、地下水埋藏类型、水力性质。评述隔水层的隔水条件。叙述采区内断层、破碎带的性质、富水性、导水性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叙述井田地下水、地表水的动态变化,地下水、地表水与大气降水之间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补给途径和部位。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 根据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分析,叙述确定涌水量计算范围、计算方法,选择公式和确定参数的依据。叙述涌水量计算的结果并评述其可靠程度。第五节 供水水源扼要叙述采区内及邻近生产采区(或矿
10、井)的供水水源情况。对采区内可供利用的地下水的水量、水质作出评价。对需要进行专门供水水源勘探工作的井田,应指出水源勘探方向,并简述可能作为供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情况。第七章 储量计算第一节 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叙述采区内计算储量的各煤层的计算边界、垂深和面积、工业指标及其确定的依据。第二节 计算方法叙述储量计算的方法和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和依据。第三节 储量级别划分叙述采区内储量级别划分的条件,并说明与一般原则不同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说明划分暂不能利用储量条件。第四节 储量计算结果叙述储量计算结果,各级别储量数及其比例关系,附分煤层,分煤类、分水平的储量汇总统计表。第八章 其他有益矿产综述采区内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地质 矿山 地质 专业 毕业设计 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