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精品]中国食品冷链物流模式.doc
《[毕业设计精品]中国食品冷链物流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精品]中国食品冷链物流模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模式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方向: 09级物流管理4班 指导教师: 2011年09月18日摘 要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所涉及的冷藏商品大多是我们的日常消费品,包括、禽蛋类、肉及肉制品类、水产品类、果蔬类、奶业与冷饮类、医药类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与冷藏商品密
2、切相关的冷链物流发展非常迅速,但总体来说,冷链物流的发展仍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及对食品冷链物流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措施。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措施目 录第一章 引言3第二章 冷链物流概述42.1冷链物流概念42.2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42.3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分析42.3.1冷鲜肉冷链流程42.3.2乳制品冷链流程52.3.3生鲜农产品冷链流程62.4食品冷链物流研究意义6第三章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73.1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73.2存在的
3、问题73.2.1食品冷链物流缺乏整体规划73.2.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冷链介入很少73.2.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83.2.4 食品冷链物流软件技术落后83.2.5食品冷链体系不够完善8第四章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措施94.1 快速构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94.2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94.3加强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94.4积极发展食品冷链物流中的软件技术94.5加快完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体系10第五章 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第一章 引言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
4、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中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掉,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
5、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与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的消费已占51%,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
6、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根据资料统计以及对冷链物流市场分析,论文拟研究考察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在中国环境下的现状以及问题。据专门研究和考察全球冷藏食品供应链市场的一些美国专家估计,目前中国食品年供应量总额为1500亿美元,到2017年将达到6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7%。在这种情况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必要建立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整体营销策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冷链物流市场的整体营销策略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化运作策略,二是企业运作策
7、略。论文通过总结图文资料加以统计分析总结前人经验得出结论。第二章 冷链物流概述2.1冷链物流概念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2.2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
8、。2.3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分析2.3.1冷鲜肉冷链流程冷鲜肉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几乎100%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在我国也如燎原之火,越烧越旺。尽管我国传统消费习惯使得市场上销售的肉类有90%属于热鲜肉,但是由于冷鲜肉的排酸处理及全程冷链,使其口感增鲜,并保证了安全卫生,因此有了“热鲜肉广天下,冷鲜肉甲天下”说法。冷鲜肉冷链流程全程不超过48小时,每个环节对于温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l)屠宰后快速冷却、低温排酸。屠宰后的猪朋体经过动检人员检疫合格后,立即进入一20的速冻间90分钟左右,使肉快速冷却,然后转移到0一4之间的冷环境中经过16一18小时的冷却,使猪后腿的中心温
9、度低于7,在低温下完成“成熟的过程”亦称排酸。通过排酸,肉表面会形成一层干油膜,既可减少水分蒸发,又阻止微生物在表面繁殖及侵入,使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肉的鲜味,提高了营养,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多汁味美,易于消化和吸收。(2)在低温加工中心的分割、包装及分装。分割和包装车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一12,猪胭体在该环境中进行分割和包装,加工后的分割肉需要冷冻的送入冷冻间,需要冷鲜销售的成品迅速移入O一4的暂存间,使肉温降到4以下,以备销售。(3)冷藏存储。冷藏存储设备包括速冻库、冷却间和冷藏间。冷藏存储能力应和冷鲜成品的生产、销售相配套,并应与影响卫生的因素隔绝,杜绝二次和交叉污染。(
10、4)冷藏车运输。具备冷藏功能的运输车辆是整个冷链配送系统的重要中间环节,冷藏车辆的温度应控制在O。(5)冷冻冷藏状态下销售。销售终端必须提供冷鲜肉的冷藏货,以保证在出售给消费者之前冷鲜肉的温度始终控制在4以下,避免肉品变味变质。2.3.2乳制品冷链流程乳制品大部分应在恒温、冷藏或冷冻的环境中进行生产、运输、储存及销售,由此形成乳制品冷链。在我国,这条乳制品冷链基本由乳制品生产企业控制,保证从生鲜牛奶的采集至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全程适宜温度控制。其流程具体如下:(l)挤出鲜奶并急速预冷至4。挤奶设备挤完奶后.应立即通过保温管路将鲜奶传到急速预冷容器中进行急速降温,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鲜奶温度降至4左
11、右,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将已降温的鲜奶通过保温管路传到专业冷藏奶车的储奶罐中。(2)0一4冷藏奶车运输。专业冷藏奶车的储奶罐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始终保持0一4,直至送达工厂,并将鲜奶通过保温管路传到工厂冷藏储奶罐。(3)低温环境生产乳制品。乳制品加工厂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鲜奶在有冷链控制的环境中,即使在有人员作业的场所,工作环境的温度也不应过高,一般保持在12以下。而鲜奶则在低温容器中进行加工,产成品依据不同的温度需要进入冷藏(0一4)或冷冻C18以下)存储。(4)0一4冷藏奶车运输至销售地的低温物流中心。保证运输车辆的全程低温,以及在装卸货是车辆与冷库卸货站台的密贴,防止在此过程中的温度
12、变化引起乳制品的品质降低。(5)低温物流中心进行储存、分拣、配送同样应满足不同奶制品适宜的温度环境,在此环境下进行储存、分拣、配送。(6)销售终端的冷藏冷冻设备中销售。乳制品由于全程冷链基本都是在乳制品企业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相对农产品冷链要好的多,但是运输途中能否保证全程低温,以及到达销售地储存、销售能否在适宜的低温环境中,仍然是其薄弱环节2.3.3生鲜农产品冷链流程生鲜农产品冷链要求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后即应该一直保持适当的低温,在此温度下进行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具体流程为:(1)产地采摘,预冷(2)冷藏运输、产地集中(3)产地低温加工中心进行清洗分级、加工、包装等(4)冷藏运输至销售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精品 毕业设计 精品 中国食品 物流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