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doc
《[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题目: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 完成日期:2011年5月18日一、 题目来源:苏轼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他是我国词坛上的大家,只要提到宋词,人们往往先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气冲天,气势磅礴,酣畅淋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一改当时词坛香罗旖旎之气,换之以超旷清远,豪放豁达的风格,他反对“诗庄词卑”的观点,引诗入词,扩大了词的写作题材,开拓了词的写作领域,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词作在当时掀起一阵改革之风,对后世文人的词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读他的词作,
2、你会发现不论是描写思念情怀,手足情意的,还是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词句都透着一股旷达之气。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选定主题。二、论文(设计)要求,设计参数:1.论文选题具有创新性、专业性;2.结构层次分明清楚、富有逻辑性;3.论证方法严密,论据就有说服性;4.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5.字数、体例符合规定,达到规定要求。三、 个人重点:本文重点是分析苏轼旷达词风的具体表现,通过具体的词作来详细分析旷达词风具体表现的三个方面:淡化自我,物我合一,以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为例;充实自我,抵抗外界一切侵扰,以定风波为例;淡泊明志,求得超脱,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蝶恋花等作品为例。四、各阶段时间安排,应
3、完成的工作量:第一阶段:3月16号3月26号,讨论系统要实现的总目标和总框架,划分具体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写开题报告,任务书。第二阶段:3月27号4月18号,查找资料,根据论文的不同部分找到相关文献,按照大纲明确重点,明确相关理论,定出论文初稿。第三阶段:4月19号5月10号,修改论文初稿,改进不够完备的地方。分析各章的情况,进一步改善。根据程序撰写论文,确定论文的书写规范。第四阶段:5月12号5月18号,后期进一步完善论文,做出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五、应阅读的基本文献目录:1中国古代文学史【M】,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2中国文学史【M】,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
4、999年8月3苏东坡传【M】,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4苏轼评传【M】,曾枣庄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5文人的理想品格:从陶渊明到苏轼【M】,张亚新著,济南出版社,2000年6月6苏轼传【M】,王水照著,天津人民出版,2008年1月147苏东坡:旷达人生【M】,范军,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8 寄悲慨于雄放飘逸之外 寓旷远于清丽婉曲之中苏轼词风之我见【J】,曲景毅,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2004年2月9论东坡词的主要风格-旷达【J】,赵仁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二期10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J】,赵爱梅,青海社会
5、科学,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11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J】茹剑飞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讲师12旷达飘逸,物我两忘论苏轼由儒入道,由道入禅的心路历程【J】,杨建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卷第二期,2004年6月13疏放旷达的苏词【J】,关晶,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三期14论苏轼的诗性人格【J】,马银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4期,2004年7月15苏轼新评【M】,朱靖华著,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院长(系主任):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记录情况第一周检查项目:确定论文题目 完成情况:指导答
6、疑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论文的研究题目。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3 月16 日第二周检查项目:搜集相关资料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与指导老师讨论并初步确定了资料范围,进一步确立了论文研究范围。 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 3 月 18 日第三周检查项目: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精选与选题论文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认真研读。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3 月 20 日第四周检查项目:分析整理好的资料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已经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3 月 24 日第五周
7、检查项目: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提取分析整理好的论文资料,在老师指导下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3 月 26 日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记录情况(续)第六周检查项目:撰写初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继续搜集论文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筛选,开始撰写初稿。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4 月 2 日第七周检查项目:撰写初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就初稿撰写中出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解决。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4 月 5 日第八周检查项目:撰写初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撰写过程中请老师知道其中的
8、细节与不足之处。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4 月 12 日第九周检查项目:完成初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上交初稿,请指导老师审核。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4 月 18 日第十周检查项目:修改初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指导老师就初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指导,并要求改正与完善。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4 月 23 日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记录情况(续)第十一周检查项目:继续修改初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根据老师的指导,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初稿。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4 月 27 日第十二周检查项目:定稿 完成情况:
9、指导答疑内容:再次完善论文,修改细节内容及论文格式。 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 5 月10 日第十三周检查项目:装订、交稿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完成所有论文内容,按正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打印并上交老师。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5 月 18 日第十四周检查项目: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十五周检查项目: 完成情况:指导答疑内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本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的总体情况及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论文题目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题目来源自拟一、 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苏轼是历史
10、罕见的全才,他在绘画,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是我国词坛上的大家,是我国词学史上的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只要提到宋词,人们往往先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气冲天,气势磅礴,酣畅淋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一改当时词坛香罗旖旎之气,换之以超旷清远,豪放豁达的风格,他反对“诗庄词卑”的观点,引诗入词,扩大了词的写作题材,开拓了词的写作领域,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词作在当时掀起一阵改革之风,对后世文人的词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词在他的手中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词的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研究苏轼的词作,能够很好地了解我国词学的发展,可以深入探讨这位历史奇人在面对苦难挫折时
11、的心态和历经磨难后的思想,为后世的人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苏轼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由于苏轼的词作与当时以柳永为首的婉约词作风格大相径庭,他推陈出新的风格深受大家关注,后人对其豪放风格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各抒己见。因苏轼的性格直率,不外饰,他的政治道路坎坷不平,其受的政治打压也是前所未有的,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像其他的文弱书生那样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甚至是采取自杀的方式解脱,而是坚强地挺过来了,所以对苏轼性情和人生态度的研究也是众人关注的一个焦点,自身的修养、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儒道释的影响都是他闯过难关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苏轼的性情毫无遗漏地体
12、现在其词作中,无论是他立志报国的豪放词,还是他缅怀妻子的婉约词,整体的都透露着一种清旷超远的意蕴。他将自己真实的性情毫无遗漏,酣畅淋漓的寄寓于词作之中,苏轼的词就是一部思想发展史,其主线就是旷达。二、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创新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苏轼对词的革新及系统地阐述旷达词风形成的原因。分别分析苏轼对词的内容、创作形式和风格进行的革新,然后介绍苏轼旷达词风形成的影响因素:性情、儒道释思想和作者的思维模式。词风是作家人格和情怀的一种外在表现,苏轼的词风就源于他旷达的情怀和乐观的性格。儒家思想引他为仕,却屡遭打压,使得他陷入迷茫,佛道思想的指引,使他
13、在迷茫中找到了新的方向。苏轼的旷达词风还因他能把人生经验和遭遇转化为理性的总结与反思,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本文研究的另一部分内容是,过详细分析旷达词风的具体表现及其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来研究其旷达词风的发展。 结合具体的词作来详细分析旷达词风具体表现的三个方面:淡化自我,物我合一,以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为例;充实自我,抵抗外界一切侵扰,以定风波为例;淡泊明志,求得超脱,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蝶恋花等作品为例。然后系统地论述了苏轼的旷达词风与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之间的比较。“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词体现了一种超功利境界,轻快,洒脱,积极向上,显露的是一片天风海雨的才人旷世的逸怀浩气;而辛词则主要
14、体现的是一种功利境界,大多沉重,浑雄、粗犷、顿重,显示的是一种质朴刚雄而多苍凉悲壮的的风情。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苏轼旷达词风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我国词学的发展。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将为后人提供借鉴。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以苏轼的旷达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旷达词风的表现,继而从整体上了解了苏轼的性情、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史。三、 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理论依据,技术路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阅读法,认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内容,研读苏轼的传记和词作,通过对其词作地细读,发现苏轼本人性格率真、胸襟旷达,而其词作则是通体透着一种清远旷达之气。然后结合前人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理论,对苏轼词作的旷达之气进
15、行分析。也就是说,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学史探究、词作细读、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四、 研究计划2011年12月:确定论文选题,并认真阅读作品。2011年3月:按照老师要求,查阅有关文献资料。2011年4月中旬以前:完成提纲,请老师帮助修改,提出修改意见。2011年4月中旬下:撰写论文初稿2011年5月中旬以前:完成论文初稿,请老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2011年5月下旬:修改初稿。2011年6月初:完成论文二稿,请老师提出意见,并修改。2011年6月上旬:定稿,打印,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古代文学史【M】,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
16、998年7月2中国文学史【M】,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3苏东坡传【M】,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4苏轼评传【M】,曾枣庄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5文人的理想品格:从陶渊明到苏轼【M】,张亚新著,济南出版社,2000年6月6苏轼传【M】,王水照著,天津人民出版,2008年1月147苏东坡:旷达人生【M】,范军,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8 寄悲慨于雄放飘逸之外 寓旷远于清丽婉曲之中苏轼词风之我见【J】,曲景毅,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2004年2月9论东坡词的主要风格-旷达【J】,赵仁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二期
17、10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J】,赵爱梅,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11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J】茹剑飞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讲师12旷达飘逸,物我两忘论苏轼由儒入道,由道入禅的心路历程【J】,杨建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卷第二期,2004年6月13疏放旷达的苏词【J】,关晶,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三期14论苏轼的诗性人格【J】,马银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4期,2004年7月15苏轼新评【M】,朱靖华著,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表学院: 专业班级: 年级: 姓 名设计(论文)成
18、绩设计(论文)题目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指 导 教 师 评 语评定成绩: 签名: 年 月 日答 辩 小 组 评 语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答辩成绩: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目录前言1一、苏轼对词的革新1(一)苏轼对词的内容进行了革新1(二)苏轼对词的创作形式进行了革新2(三)苏轼对词的风格进行了革新2二、苏轼旷达词风形成的原因3(一)苏轼的人格情怀对其词作的影响3(二)儒道释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4(三)苏轼的思考模式对其词作的影响5三、苏轼旷达词风的具体表现和特点5(一)苏轼词风的分界5(二)苏轼的旷达词风的主要表现61、淡化自我,物我合一62、处变不惊,随遇而安73、淡泊明志,超然自适8四、苏轼词
19、风之我见9(一)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比较91、超功利与功利境界92、旷达与豪放10(二)旷达背后的悲慨10(三)我见苏轼之旷达11结语12谢辞13参考文献14前言苏轼,字子瞻,后来谪居黄州自号“东坡”,故人又称“苏东坡”。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 他在书法、散文、绘画、诗词等方面都造诣很深,尤其是对词的贡献。 浅谈苏轼词与柳永词的历史地位刘季,青岛教育学院学报,第15卷第4期,2002年12月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词学史上的一位泰斗级的人物,是中国词坛第一人。只要提到宋词,人们往往先想到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
20、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在中国词坛上,苏轼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词远胜过他的诗歌、散文在各自领域内的地位。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大胆对当时的文坛进行革新,突破词的旧体制、旧格式和旧有的模式,一扫当时北宋词坛盛行的香罗旖旎之态,为词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词在他的手中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词的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后世词坛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试论苏轼词小黄做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李熙庭,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2005年5月一、苏轼对词的革新苏轼对词的革新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苏轼对词的内容进行了革新以往的词就是描写儿女情长,表达思念情怀,抒发抑郁感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 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 毕业设计 精品 试论苏轼 旷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