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控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doc
《[嵌入式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控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控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控制文献综述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控制文献综述学 院理学院专 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控制一、 前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其推动下,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以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搭建一个需要大量元器件的模拟电路,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小小的单片机芯片【1】,再写入相应的功能程序,便可以代替以前的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了。PIC单片机是一种用来开发控制外围设备的集成电路(IC),一种具有分散作用(多任务)的中央处理器CPU,PIC单片机具有计算功能和记忆内存1。PIC单片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
2、路技术把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2】。它具有如下特点:(1)集成度高,体积小;(2)控制功能强,开发应用方便;(3)低工作电压,低功耗。电机控制是指,对电机的启动、加速、运转、减速及停止进行的控制。根据不同电机的类型及电机的使用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及目的【3】。对于电动机,通过电机控制,达到电机快速启动、快速响应、高效率、高转矩输出及高过载能力的目的。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在非
3、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8】。在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做定量分析时,需要测量和控制发动机转速,在判断旋转动力的异常情况时,也通常采用测量和控制转速的方法【4】。电机转速的测量和控制方案可分成两类,用测速发电机检测或用脉冲发生器检测。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转速转变为电压信
4、号,它运行可靠,但体积大、精度低,且由于测量值是模拟量,必须经过A/D转换后读入计算机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提高,尤其是单片机应用技术以其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显著特点,使全数字化测量转速系统得以广泛应用。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性能强、成本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企业用户的青睐。自从美国仙童(Fairchild) 【9】公司研制的世界第一台单片微型机F8出现后。从此,单片机开始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单片机的发展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过程。 1 一代单片机(1974-1976):这是单片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生产的单片机特点是,制造工艺落后和集成度低,而且采用双片形式。典型
5、的代表产品有Fairchild公司的F8和Mostek387公司的3870等。2 第二代单片机(1976-1978):这是单片机的第二发展阶段。这个时代生产的单片机虽然已能在单块芯片内集成CPU、并行口、定时器、RAM和ROM等功能部件,但性能低、品种少、应用范围也不是很广,典型的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机。3 第三代单片机(1979-1982):这是八位单片机成熟的阶段。这一代单片机和前两代相比,不仅存储容量和寻址范围大。而且中断源,并行I/O口和定时器/计数器个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更有甚者是新集成了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在指令系统方面,普遍增设了乘除法和比较指令。这一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嵌入式设计 嵌入式 设计 基于 单片机 电机 控制 文献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