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毕业论文.doc
《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毕业论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院系 专 业 电气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学 号 教师 签字 一毕业设计任务及技术要求二毕业设计工作项目Profibus研究设计说明书含各种图表格共计5000字左右三毕业设计应完成技术文件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任务日 期备 注1下达设计任务查阅整理资料090511052分析各种主流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110512053分析研究Profibus总线120501054撰写系统说明书制作PPT0105com5答 辩com67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现场总线技术刘泽祥机械工业出版社现场总线技术及
2、其应用阳宪惠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甘永梅 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六任务执行日期自 2010 年09 月 05日起至 2011 年 3 月 1 日止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主 管主 任签字 摘要Profibus是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的工业过程现场总线它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分散数字化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网络在众多现场总线标准中过程现场总线以其国际化开放式高灵活性高可靠性等优势在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本设计首先介绍了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然后比较了现场总线与DCS的异同重点介绍了Profibus现场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是目
3、前应用非常广的一类总线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领域最后介绍了Profibus的应用关键词现场总线ProfibusDCS现场总线应用目录第1章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111 什么是现场总线12 现场总线的特点213 现场总线进展状况3第2章 现场总线与DCS异同421 profibus总线技术422 应用实例523 第二代机控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624 对比二者的优缺点7第3章 profibus现场总线931 profibus的协议结构932 profibus控制系统的几种形式1533 根据实际应用常有以下6种结构15第4章 profibus现场总线的应用1741
4、profibus现场总线的应用领域1742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实例1843 现场总线应用的优点21参考文献23结论24致谢25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早期采用一台小型机控制几十条控制回路目的是降低每条回路的成本但由于计算机的故障将导致所有控制回路失效所以后来发展成分布式控制DCS即由多台微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微机间用局域网LAN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系统DCS沿用了二十多年其优点和缺点均充分显露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可靠性一台微机坏了该微机管辖下的所有功能都失效一块AD板上的模数转换器坏了该板上的所有通道8或16个全部失效曾有过采用双机双IO等冗余设计但这又增加了成本增加
5、了系统的复杂性为了克服系统可靠性成本和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更为了适应广大用户要求的系统开放性互操作性要求实现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一种新型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正迅速发展起来11 什么是现场总线从名词定义来讲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电器现场仪表及现场设备与控制室主机系统之间的一种开放的中一定数量的现场设备之间如何交换数据数据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线电缆光缆电话线无线电等等通俗地讲现场总线是用在现场的总线技术传统控制系统的接线方式是一种并联接线方式从PLC控制各个电器元件对应每一个元件有一个IO口两者之间需用两根线进行连接作为控制或电源当PLC所控制的电器元件数量达到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时整个系统的接线就显得十
6、分复杂容易搞错施工和维护都十分不便为此人们考虑怎样把那么多的导线合并到一起用一根导线来连接所有设备所有的数据和信号都在这根线上流通同时设备之间的控制和通信可任意设置因而这根线自然而然地称为了总线就如计算机内部的总线概念一样由于控制对象都在工矿现场不同于计算机通常用于室内所以这种总线被称为现场的总线简称现场总线12 现场总线的特点现场总线技术实际上是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和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并联信号传输和连接方式的方法它依次实现了控制层和现场总线设备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在保证传输实时性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可靠性和开放性一般的现场总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布线简单这是大多现场总线共有的特性现场总线的最大革命是
7、布线方式的革命最小化的布线方式和最大化的网络拓扑使得系统的接线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由于采用串行方式所以大多数现场总线采用双绞线还有直接在两根信号线上加载电源的总线形式这样采用现场总线类型的设备和系统给人明显的感觉就是简单直观2开放性一个总线必须具有开放性这指两个方面一方面能与不同的控制系统相连接也就是应用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就是通讯规约的开放也就是开发的开放性只有具备了开放性才能使得现场总线既具备传统总线的低成本又能适合先进控制的网络化和系统化要求3实时性总线的实时性要求是为了适应现场控制和现场采集的特点一般的现场总线都要求在保证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的条件下具备较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总线的传输速
8、度要求越快越好速度越快表示系统的响应时间就越短但是传输速度不能仅靠提高传输速率来解决传输的效率也很重要传输效率主要是有效用户数据在传输帧中的比率还有成功传输帧在所有传输帧的比率4可靠性一般总线都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当系统发生故障是具备一定的诊断能力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网络同时较快的查找和更换故障节点总线故障诊断能力的大小是由总线所采用的传输的物理媒介和传输的软件协议决定的所以不同的总线具有不同的诊断能力和处理能力现场总线a 内可能出现几大总线标准共存甚至在一个现场总线系统内几种总线标准的设备通过路由网关互连实现信息共享的局面 现场总线技术的兴起开辟了工厂底层网络的新天地它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快速发
9、展为企业带来新的效益因而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推进自动化相关行业的发展2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产生及发展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起步由于微处理器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即出现了很多带有微处理器的智能化现场仪表从此萌发了现场总线的思想2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现场总线技术在经历了群雄并起分散割据的初始阶段后尽管已有一定范围的磋商合并但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国际标准现场总线处于信息控制网络最底层虽然传输信息量不是很大但要求实时性好可靠性高而且网络接口尽可能简单成本尽量降低现场总线与其它较高级管理通讯网络特性比较见下表22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1系统的开放性开放系统是指通信协议公开各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可进行互
10、连并实现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开发者就是要致力于简历统一的工厂底层网络的开放系统这里的开放是指对相关标准的一致公开性强调对标准的共识与遵从一个开放系统它可以与任何遵守相同标准的其他设备或系统相连一个具有总线功能的现场总线网络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开放系统是把系统集成的权利交给了用户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对象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陈大小随意的系统2 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这里的胡可操作性是指实现互连设备系统间的信息传送与沟通可实行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数字通信而互用性则意味着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科进行互换而实现互用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它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仅靠
11、现场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系统结构高度分散性由于现场设备本身已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使得现场总线已构成一种新的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控制系统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工作在现场设备前端作为工厂网络底层的现场总线是专门在现场环境设备前端作为工厂网络底层的现场总线是专为在现场环境工作而设计的它可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电力线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电与通信并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等第5页 共25页 第二代计算机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一 DCS定义及其特性1 定义 D
12、CS即所谓分布式控制系统习惯地称之为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经过改进创新后的DCS将有以下几个特性IO接口对过控对象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记录监视操作控制可进行系统结构组态回路的在线修局部故障的在线维修3开放性新型DCS中所使用的设备将趋于通用的产品专用的产品将越来越少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高性能的工业微机工作站将被大量采用通用网络产品也将逐步淘汰专用网络网络通信规约逐步向得到普遍承认的标准靠拢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构成应用系统方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分散化和智能化智能化仪表和现场总线技术被大量采用DCS的体系结构进一步走向分
13、散化直接数字控制将深入到每一个控制回路现场设备因此随着所采用的现场总线网络的发展新型DCS最终将越来越接近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系统构成的多样化现在几乎已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DCS了目前所说的DCS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实际上越来越接近FCS其中包括了传统的DCS厂家推出的新一代系统也包括由PLC和高速总线网及专业厂家的组态软件构成的系统在不同的应用领域DCS的构成也各有不同综合自动化将来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无法与其他系统互相通信并实现集成的DCS已不再有生命力系统的发展正逐步走向综合自动化DCS的分级第二代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七十年代出现的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分散控制系统DCS也成集散
14、控制系统也属于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图2-2 DCS系统结构图典型的DCS可分为操作站级过程控制级和现场仪表三级这种控制系统的特点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其基本控制功能在过程控制级中工作站级的主要作用是监督管理分散控制使得系统由于某个局部的不可靠而造成对整个系统的损害降到很低的程度加之各种软硬件技术不断走向成熟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而迅速成为工业自动控制的主流目前DCS正处于鼎盛时期我国冶金石化发电厂等企业中大量使用了外国公司的DCS近年来我国开发的DCS系统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如和利时公司的HS2000 DCS 系统的年销售额达到一亿元人民币24 对比二者的优缺点1 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
15、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PLC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DCS要低很多一个PLC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几千个IO点最多可达8000多个IO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很少采用PLC较为合适PLC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2 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 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最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
16、等 为保证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厂家都能提供冗余数据公路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使用了复杂的通信规约和检错技术所谓通信规约就是一组规则用以保证所传输的数据被接收并且被理解得和发送的数据一样 在有些行业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Profibus的最大优点在于具有稳定的国际标准EN50170作保证并经实际应用验证具有普遍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领域Profibus3个兼容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Decentralized PeripheryIO系统P
17、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Profibus-FMS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Profibus-DP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专门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的通信使用Profibus-DP可取代24V DC或420mA信号传输Profibus-PA专为过程自动化设计可使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连在一根总线上并有本质安全规范Profibus-FMS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是一个令牌结构的实时多主网络profibis的协议结构一 Profibus的协议结构Profibus协议结构是根据ISO7498国际标准以开放式系统互联网络Open System I
18、nterconnection-OSI作为参考模型的该模型共有七层 1ProfibusDP定义了第一二层和用户接口第三到七层未加描述用户接口规定了用户及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调用的应用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ProfibusDP设备的设备行2ProfibusFMS定义了第一二七层应用层包括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 FMS和低层接口 Lower Layer Interface LLI FMS包括了应用协议并向用户提供了可广泛选用的强有力的通信服务LLI协调不同的通信关系并提供不依赖设备的第二层访问接口 3ProfibusPAPA的数据传输采用扩展
19、的ProfibusDP协议另外PA还描述了现场设备行为的PA行规根据IEC11582标准PA的传输技术可确保其本征安全性而且可通过总线给现场设备供电使用连接器可在DP上扩展PA网络 注第一层为物理层第二层为数据链路层第三六层末使用第七层为应用层 Profibus协议结构是根据ISO7498国际标准以ISO作为参考模型的1 Profibus-DP定义了第12层和用户接口第3到7层未加描述用户接口规定了用户及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调用的应用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Profibus-DP设备的设备行为Profibus-FMS定义了第127层应用层包括第9页 共25页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MS和低层接口LLI
20、FMS包括了应用协议并向用户提供了可广泛选用的强有力的通信服务LLI协调不同的通信关系并提供不依赖设备的第2层访问接口Profibus-PA的数据传输采用扩展的Profibus-DP协议另外PA还描述了现场设备行为的PA行规根据IEC1157-2标准PA的传输技术可确保其本质安全性而且可通过总线给现场设备供电使用连接器可在DP上扩展PA网络图3-1 Profibus协议结构2Profibus的传输技术Profibus提供了三种数据传输型式RS-485传输IEC1157-2传输和光纤传输1 RS-485传输技术RS-485传输是Profibus最常用的一种传输技术通常称之为H2RS-485传输技
21、术用于Profibus-DP与Profibus-FMS RS-485传输技术基本特征是网络拓扑为线性总线两端有有源的总线终端电阻传输速率为96kbps12Mbps介质为屏蔽双绞电缆也可取消屏蔽取决于环境条件不带中继时每分段可连接32个站带中继时可多到127个站RS-485传输设备安装要点全部设备均与总线连接每个分段上最多可接32个站主站或从站每段的头和尾各有一个总线终端电阻确保操作运行不发生误差两个总线终端电阻必须一直有电源当分段站超过32个时必须使用中继器用以连接各总线段串联的中继器一般不超过4个备均需选用同一传输速率电缆最大长度取决于传输速率第10页 共25页采用RS-485传输技术的传输
22、速率可选96kbps12Mbps一旦设备投入运行全部设Profibus网络最好使用9针D型插头当连接各站时应确保数据线不要拧绞系统在高电磁发射环境下运行应使用带屏蔽的电缆屏蔽可提高电磁兼容性EMC如用屏蔽编织线和屏蔽箔应在两端与保护接地连接并通过尽可能的大面积屏蔽接线来复盖以保持良好的传导性2 IEC1157-2传输技术IEC1l57-2的传输技术用于Profibus-PA能满足化工和石油化工业的要求它可保持其本质安全性并通过总线对现场设备供电IEC1157-2是一种位同步协议可进行无电流的连续传输通常称为H13 光纤传输技术 Profibus系统在电磁干扰很大的环境下应用时可使用光纤导体以增
23、加高速传输的距离可使用两种光纤导体一种是价格低廉的塑料纤维导体供距离小于50m情况下使用另一种是玻璃纤维导体供距离小于1km情况下使用许多厂商提供专用总线插头可将RS-485信号转换成光纤导体信号或将光纤导体信号转换成RS-485信号3 Profibus总线存取控制技术Profibus-DPFMSPAOSI参考模型第2层数据链路层来实现的它包括保证数据可靠性技术及传输协议和报文处理在Profibus中第2层称之为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FDLFieldbus Data LinkM A C Medium Access Control具体控制数据传输的程序MAC必须确保在任何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rofibus 现场总线 控制系统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