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g掺杂ZnO粉体发光特性的研究.doc
《NaMg掺杂ZnO粉体发光特性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aMg掺杂ZnO粉体发光特性的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Na-Mg掺杂ZnO粉体发光特性的研究2摘 要21. 绪 论31.1 发光的概念31.1.1发光的基本原理31.1.2发光的种类52. ZnO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性质和应用62.1 ZnO材料的研究进展62.2 ZnO材料的性质及应用62.2.1 ZnO的结构特性62.2.2 ZnO材料的性质72.2.3 ZnO材料的主要应用83. Zn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83.1 沉积法83.2 化学共沉淀法83.3 溶胶-凝胶法93.3.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93.3.2 溶胶-凝胶的基本过程94. 实验部分104.1主要试剂104.2 ZnO粉体的制备104.3 实验及分析测试所用仪器114.3.
2、1 样品称量114.3.2 样品干燥114.3.3 样品烧结114.3.4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114.3.5 光致发光谱(PL)114.4 测试方法及其原理114.4.1 X-射线衍射114.4.2 室温下光致发光谱(PL)测试125. 掺杂ZnO粉体的结构及发光性质的研究135.1 NaxZn1-xO掺杂粉末样品的结构及发光性能的研究135.1.1 NaxZn1-xO粉末样品的结构特性135.1.2 NaxZn1-xO粉末样品的发光性能155.2 Na0.1MgxZn0.9-xO掺杂粉末样品的结构及发光性能的研究155.2.1 Na0.1MgxZn0.9-xO粉末样品的结构特性155
3、.2.2 MgxZn1-xO粉末样品的发光性能176. 结论与展望17致 谢18参考文献18Na-Mg掺杂ZnO粉体发光特性的研究摘 要: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乙酸锌制备了纯ZnO及由Na、Mg两种元素共同掺杂的Zn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下ZnO粉体的微观结构。通过光致发光测试,研究了在Na-Mg共同掺杂情况下,ZnO粉体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ZnO晶体的生长受掺杂元素的显著影响,随着Na、Mg的掺入量的增加(100)、(002)、(101)衍射峰的位置向低角度方向发生了移动,得到的晶格常数d值随着Na、Mg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掺Na后粉体的紫色发射峰较强,
4、且该峰随着Na含量的增加,紫色发射峰峰值增加明显,紫色发射峰变宽。而Mg掺杂后会提高ZnO粉体的波长较大的光的发光峰值。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Na-Mg掺杂;ZnO粉体;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PL)谱Study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Na and/ or Mg Doped ZnO PowersAbstract: In this thesis,ZnO powders undoped and doped with Na and Mg were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from the sols containing
5、 zinc acetate.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nO powers doped with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additives and the effects of Na and Mg dopants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XRD studies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ZnO powers is affected strongly by the dopant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
6、th Na and Mg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increase (100), (002), (101) diffraction peak position to a low point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by the lattice constant d value as Na, Mg of doping increased by large. Na-doped after the purple powder emission stronger, and that the peak with the increase in
7、Na, purple-fired peak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urple-fired wider. And Mg-doped ZnO powder will increase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greater luminescence peak.Key words : Sol-Gel method; Na and Mg dopants; Zinc oxide powders; photoluminescence1. 绪 论1.1 发光的概念发光是物体内部以某种形式将吸收的能量转化为光辐射的过程,但是,并非一切光辐射都
8、称为发光,发光只是光辐射中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定物理意义的一部分。光辐射有平衡辐射和非平衡辐射两大类。发光是一种非平衡辐射。平衡辐射是炽热物体的光辐射,所以又称热辐射。它只起因于物体的温度,只要物体有一定的温度,它就有相应于这一温度的热辐射。非平衡辐射是物体在某种外界作用的激发下偏离原来的热平衡状态而产生的辐射,发光就是其中的一种。然而,非平衡辐射有多种,除了发光以外,还有反射、散射和韧致辐射等。在对发光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前,人们有必要将发光的确切含义搞清楚,以便将发光现象和其他的非平衡辐射区别开来。对于发光现象的研究,从对它的光谱的研究(斯托克斯定则,1852年)开始到发光概念的提出(魏德曼
9、,1888年),人们只注意到了发光同热辐射之间的区别,直到1936年,瓦维洛夫引入了“发光时间”这一概念(即余辉),并以此作为发光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判据后,发光才有了确切的定义。发光现象具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发光是指物体热辐射之外的一种“过量的”辐射,这种辐射的持续时间要超过光的振动周期;其次是在外界激发源对物体的作用停止后,发光现象还会持续一定的时间,称为余辉。 发光现象的第一个特征强调的是:发光是物体热辐射之外的一中“过量”辐射,这种辐射的持续时间要超过光的振动周期。魏德曼规定了这个定义的第一部分,它强调发光与热体的光辐射不同,发光材料的发光不需要加热(“冷光”)。瓦维洛夫补充了定义的第二部
10、分,规定了这种发光现象在激发停止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从而把发光和光的反射、散射造成的光辐射以及带电粒子的契伦科夫辐射所引起的光辐射区别开来。因为光的反射、散射造成的光辐射和带电粒子的契伦科夫辐射所引起的光辐射现象在“激发”停止后都会立即消失,是瞬间的效应,不会有持续的余辉。这种持续的时间可能极短(小于l0-8s) ,也可能很长(十几小时或更长)。历史上人们曾以发光持续时间的长短把发光分为两个过程:把物质在受激发时的发光称为荧光,而把激发停止后的发光称为磷光一般常以持续时间10-8秒为分界,持续时间短于10-8秒的发光称为荧光,而把持续时间长于10-8秒的发光称为磷光。现在除了习惯上还保留和沿用
11、这两个名词外,已不在用荧光和磷光来区分发光过程。因为任何形式的发光都以余辉的形式来显示其衰减过程,而衰减的时间可以极短(21003.17-2.2.2 ZnO材料的性质 (1)光电特性ZnO是一种宽带隙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质。其光电特性与化学组成、能带结构、氧空位数量及结晶密度相关。众所周知,氧化物薄膜在真空条件或惰性气体环境下退火可以增加氧空位,从而增加薄膜的电导率。但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薄膜的电导率提高是有限的,通常采用掺杂金属元素,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子掺杂浓度,从而使其导电性良好。(2)气敏特性ZnO薄膜经过某些元素掺杂后,对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有机蒸汽等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利用这种
12、性质可以制成各种气敏传感器。未掺杂的ZnO对还原性、氧化性气体具有敏感性;掺Pd、Pt的ZnO对可燃性气体具有敏感性;掺La、Pd或V等的ZnO对酒精、丙酮等气体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用其制备的传感器可用于健康检测、人体和大气中酒精浓度检测等等。10 (3)磁学特性目前对磁性半导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族半导体,但是以-V族半导体为基的磁性半导体的居里温度太低,而且过渡族金属在-V族半导体中的熔解度低,很难得到大的磁化强度。随着这几年ZnO制备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探讨ZnO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以ZnO基稀土磁性半导体可以作为高居里温度和高磁化强度的材料。H.Tabata等人11利
13、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在蓝宝石基片上制备了掺过渡族金属的ZnO 薄膜(n型Zn1-xMxO(x=0.050.25),M=Co、Mn、Cr、Ni)。结果显示,掺Co的薄膜具有铁磁性,居里温度在室温以上。在低温(6K)下测Zn0.95Co0.50O薄膜的M-H曲线,显示时磁滞回线,矫顽力Hc和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是50 Oe和3emu。2.2.3 ZnO材料的主要应用ZnO作为一种光电和压电相结合的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其禁带宽度对应于紫外光的波长,有望开发蓝光、蓝绿光、紫外光等多种发光器件;ZnO在0.4-2m的波长范围内透明,可提供将光源、探测器、调制器、光波导、滤波器及相关电路等进行单片集成的途径
14、,是光电集成器件研究中非常具有潜力的材料;ZnO薄膜表现出的低电阻特征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电极材料,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液晶元件电极等;ZnO薄膜特别是掺入一定杂质的ZnO薄膜是透明的导电薄膜, 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可达90%以上,可作为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和窗口材料;作为一种压电材料,ZnO具有较强的机电藕合系数,在超声换能器、Bragg偏转器、频谱分析器、高频滤波器、高速光开关及微机械上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可用作压电换能器和表面声波器件(SAW);利用气体分子在薄膜表面的吸附一解析性质,ZnO还可用来制造气敏传感器;ZnO薄膜作为蓝宝石衬底上生长GaN 薄膜的缓冲层,具有晶格失配小、
15、热膨胀系数差异小的特点;由于与GaN相比ZnO不但具有相近的结构特性和电学特性(六方纤锌矿结构,室温下的能隙宽度为3.3eV),而且还具有更高的熔点和稳定性及成本低,外延生长温度低、易成膜等特点,使ZnO有望替代GaN成为制备紫外光探测器的主要材料。由此可以看出ZnO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ZnO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Zn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3.1 沉积法沉淀法是将沉淀剂加入到混合金属盐溶液中,促使各组分均匀混合沉淀,然后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再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下烧结而得到纳米发光粉。此法工艺易于控制,易工业化大规模生产。3.2 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是
16、将金属盐溶液加到过量的沉淀剂中,使沉淀离子的浓度大大超过沉淀的平衡浓度,尽量使各组分按比例地沉淀出来,然后将沉淀物进行热分解得到所需的氧化物粉末。该方法适合于制备含有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所得到淀粉纯度高、组成均匀。一般采用氨水或碳酸氢氨作为沉淀剂。3.3 溶胶-凝胶法3.3.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醇盐或金属无机盐溶于溶剂(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再加入各种添加剂,如催化剂、水、络合剂或鳌合剂等,在合适的环境温度、湿度条件下,通过强烈搅拌,使之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制得所需溶胶,进而得到凝胶,将凝胶干燥后经过热处理得到成品的过程。在溶胶-凝胶的过程中可以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aMg 掺杂 ZnO 发光 特性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