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z大坝毕业设计 (未完成) 2.doc
《hnz大坝毕业设计 (未完成)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nz大坝毕业设计 (未完成) 2.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总论1.1 设计基本资料1.1.1 地理位置WX江属QJ支流,发源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岭,于衢县樟树潭附近流入Q江,全长170公里,流域面积2623平方公里,本次设计的HNZ水电站距离黄坛口水电站25公里。流域内除黄坛口以下属QJ平原外,其余均属山区、森林覆盖面积小,土层薄,地下渗流小,沿江两岸岩石露头,洪水集流迅速,从河源至黄坛口段,河床比降为1/1000,水能蕴藏量丰富。1.1.2 水文与气象1.1.2.1 水文条件HNZ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2197,年平均降水量为1770mm,断面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3.0。表1-1 坝址断面处山前峦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m) 122.711
2、23.15123.5124.04125.4126.6128.5流量(m3/s) 105010020050010002000水位(m) 130.1132.6135.31 37.6139.8141.8流量(m3/s) 300050007500100001250015000表1-2 电站厂房处获青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m)115115.17115.39115.57115.72115.87116流量(m3/s)1020406080100120水位(m)116.13116.25116.37116.4717.05117.9118.5流量(m3/s)1401601802004007001000水位(m)11
3、9.45120.3121.97123.2125.65127.8129.8流量(m3/s)15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001.1.2.2 气象条件WX江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4,月平均最低气温4.9,最高气温28;7、8、9月份会受台风过境影响,时有台风暴雨影响。水面上空10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的年最大值为11m/s,水库最大风区长度(吹程)为D=2km。1.1.3 工程地质本工程曾就获青、项家、山前峦三个坝址进行地质勘测工作,经分析比较,选用了山前峦坝址。山前峦坝址河谷狭窄,河床仅宽110m左右,两岸地形对称,覆盖层较薄,厚度一般在0.5m 以
4、下,或大片基岩出露,河床部分厚约24m。岩石风化普遍不深,大部分为新鲜流纹斑岩分布,局部全风化岩层仅1m左右,半风化带厚约212m,坝址地质构造条件一般较简单,经坝基开挖仅见数条挤压破碎带,产状以西北和北西为主,大都以高倾角发育,宽仅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左岸顺坡裂隙、发育,差不多普及整个山坡,其走向与地形地线一致,影响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坝址地下水埋置不深,左岸为1126m,右岸1534m。岩石透水性小,相对抗水层(条件吸水量0.01L/dm)埋深不大,一般在开挖深度范围内,故坝基和坝肩渗透极微,帷幕灌奖深度可在设计时根据扬压力对大坝的影响考虑选用。坝址的可利用基岩的埋置深度
5、,左岸1012m,右岸69m,河中68m,坝体与坝基岩石的摩擦系数采用0.68。根据已知资料,山前峦坝址地形图,选择两条坝轴线。a线沿东西向与河道垂直,纵坐标76341,b线也沿东西向,纵坐标76370。a线总长462m,穿过左岸部分裂隙;b线总长470m,穿过左岸裂隙。岩石等级为级,基岩抗压强度为6000kpa。本区地震烈度小于6度。坝体岩体力学参数:为坝基面上的抗剪断凝聚力,为坝基面上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参考书本水工建筑物(P45)中表3-5,由岩石等级级查得=1.20MPa,=1.2。1.1.4 交通状况坝址至Q县的交通依靠公路,Q县以远靠浙赣铁路。1.1.5 工程的任务 (1)防洪:根据
6、工程下游防洪要求,为保护县城的重要工厂,两岸75万亩农田和40万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设计洪水条件下安全泄量为4800m3/s,在校核洪水条件下安全泄量为8500m3/s。根据上游城镇、矿山高程及减少农田淹没损失的要求,建议非常洪水位在242高程以下。 (2)发电:为了解决该流域铜、银、锌、镁、铝等矿藏开发用电和补充县城用电不足,故发电为修建该工程另一主要任务。拟建电站装机容量为56kW,2台机组,每台最大引用流量50m3/s。1.1.6规划设计控制数据根据各用水部门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如下规划控制数据:水电站装机容量256=112MW;设计蓄水位232.0米,设计低水位192.0米,
7、校核洪水位240.0m,设计洪水位238米。最大水头为116.4米,最小水头为75米,设计水头和平均水头为95.7米。校核最大洪水下泄流量8500m3/s,相应的水库库容2043.54108m3;计洪水最大下泄流量5200m3/s。1.2 工程综合说明第2章 枢纽布置2.1 工程等级确定2.1.1 根据枢纽的任务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根据HNZ水库枢纽的主要任务,HNZ水库的效益主要是发电和防洪,故需的永久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开关站。为便于施工,还需要导流建筑物、施工围堰等临时建筑物。2.1.2确定建筑物等级根据已知条件:水电站装机容量256=112MW;设计蓄水位232
8、.0米,设计低水位192.0米,校核洪水位240.0m,设计洪水位238米。最大水头为116.4米,最小水头为75米,设计水头和平均水头为95.7米。校核最大洪水下泄流量8500m3/s,相应的水库库容2043.54108m3;计洪水最大下泄流量5200m3/s。按表2-1知该水库属,取工程规模为大(1)型,主要建筑物级别:1级,次要建筑物:3 级,临时建筑物:4级。2.2坝轴线选择根据已知资料,山前峦坝址地形图,选择两条坝轴线。a线沿东西向与河道垂直,纵坐标76341,b线也沿东西向,纵坐标 76370。a线总长462m,穿过左岸部分裂隙;b线总长470m,避开左岸裂隙。由于将河床中裂隙处置
9、于坝体中上部,以防止尾水冲刷造成坝体不稳定,且坝轴线适中,选择b 线方案。 表2-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 分等指标水库总库容(亿米) 防洪灌溉面积(万亩)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保护城镇及工矿区保护农田面积(万亩) 一大(1)型 10特别重要城市、工矿区 500 150120 二大(2)型 101 重要城市、工矿区5001001505012030 三中 型 10.1 中等城市、工矿区10030505305 四小(1)型 0.10.01 一般城镇、工矿区30550.551 五小(2)型0.00.00150.512.3 坝型确定由基本资料知坝址设计洪水条件下安全泄量为480
10、0m3/s,在校核洪水条件下安全泄量为8500m3/s,洪水来量大,要求泄水建筑物有较大的过水能力,由于本水库除满足防洪标准外,尚需要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所以单宽流量不宜过大,必须有足够的溢流前缘宽度。坝区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条件具备了修建1001500m,坝高及成库条件,特别是坝址处河床狭窄,其宽度仅为110m左右,两岸地形对称,覆盖层较薄,厚度一般在0.5m 以下,或大片基岩出露,河床部分厚约24m。岩石风化普遍不深,大部分为新鲜流纹斑岩分布,局部全风化岩层仅1m左右,半风化带厚约212m,坝址地质构造条件一般较简单,经坝基开挖仅见数条挤压破碎带,产状以西北和北西为主,大都以高倾角发育,宽仅数
11、厘米至数十厘米。坝址处水流急,故无砂卵石等淤积物,无侵蚀地下水。首先考虑重力坝、土石坝、拱坝三种基本坝型。(1) 从地质来看,重力坝是用混凝土或石料等材料修筑、主要依靠坝身自重保持稳定的坝,对地形、地质适应性强。任何形状的河谷都可以修建重力坝。在土基上也可修建高度不高的重力坝。拱坝坝体的稳定主要依靠两岸拱段的反力作用,不像重力坝那样依靠自重维持稳定。因此拱坝对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对地基处理要求也较严格。再者由于左岸顺坡裂隙、发育,差不多普及整个山坡,其走向与地形地线一致,影响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不适于建拱坝。土石坝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除极少数例外,几乎任何不良地基,经处理
12、后均可修建土石坝。但因洪水泄量及导流和渡汛流量大的特点,不适合修建土石坝。故考虑地质条件以修建混凝土坝较为适宜。(2) 地形条件。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良好,适宜修建拱坝;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可选用重力坝或支墩坝;河谷宽阔、河床覆盖层深厚或是地质条件较差,且土石、沙砾等当地材料储量丰富,适宜修建土石坝。由于坝址处河床狭窄但地质条件较差,且左右岸岩性不均一,左岸顺坡裂隙、发育,差不多普及整个山坡,其走向与地形地线一致,不适于建拱坝。同时在高山峡谷区布置水利枢纽,应尽量减少高边坡开挖。因洪水泄量及导流和渡汛流量大的特点,坝址处不适宜修建土石坝。故此处修建重力坝最为适宜。经综合考虑,选定重力坝。再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nz大坝毕业设计 未完成 hnz 大坝 毕业设计 未完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