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524435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回转窑拖动系统技术研究与开发.doc
《664524435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回转窑拖动系统技术研究与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64524435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回转窑拖动系统技术研究与开发.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燕山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回转窑拖动系统技术研究与开发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答辩日期 摘 要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 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场合广泛的工业控制器,它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等特点,是目前运用最广泛且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本文介绍了PLC 在回转窑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该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功能。同时着重讲述了PLC 软件在回转窑拖动系统中的对转速的控制,再结合当前先进的、成熟的电力电子器件、变频器的技术、PLC的技术将回转窑拖动系统完善起来,达到运行可靠
2、、节能的目的,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令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词:PLC;变频器;回转窑;拖动系统;稳定性;可靠性AbstractAbstract: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 PLC) is an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industrial controller , which can control various machine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by binary or analog input and output . Frequency Control of high
3、 efficiency, wide-range and high precis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s the use of the most extensive and most promising way of speed. In this paper, an application of PLC in an auto control system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rotary kiln is introduced, and the systems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
4、ons. At the same time focus on the PLC software in the rotary kiln system of drag on speed control, combined with the advanced and mature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the frequency converter technology, PLCs technology will improve the rotary kiln drive system, to run Reliable and energy-saving purpose
5、s, while the actual use of the system to have a high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Key words: PLC; Converter; the rotary kiln; drive system ;stability;reliability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 课题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1.1.1 单击此处输入条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1.1.1.1 单击此处输入款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 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2.1 单击
6、此处输入节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 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3.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52参考文献54致谢54附录155附录260注:用Word自动生成论文目录 在论文模板上,全部输入论文完毕要自动生成目录时的操作步骤如下:1、插入分隔符:把光标定位在正文最上方,单击“插入”,选择“分隔符”,在分隔符对话框的“分节符类型”处选中“下一页”选项,单击“确定”,这样整篇文章分两个节。第1节放目录,第2节是正文。然后插入页码。 2、将光标置于拟加目录处。3、点“插入/索引和目录/目录”,在出现界面上在显示级别栏选定顶级别确定目录是几层;选择“显示页码”、“页码右
7、对齐”及虚线样式等。4、确定。至此,目录在你指定位置已经生成。已生成目录的字体、间距等仍可以在目录中直接调整。(打印时此段文字删除)第1章 绪论1.1 系统简介现代水泥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在保证生产安全可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降低能耗及成本、控制环境污染、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及劳动生产率、实现科学的生产控制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水泥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也为水泥生产新工艺的推广和完善创造了条件。水泥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连锁众多,各种检测信号相互影响,采用传统的人工控制或继电器仪表控制很难达到控制要求。如果生产线上的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停机,将影响整个生产线的
8、运行,严重时会发生压料、堵料,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采用集散控制后,真正做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和管理集中。设备出现故障后系统能够按照预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停止相关设备,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以免影响生产。对一些重要的参数和报表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历史记录和历史趋势,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历史数据了解生产情况。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出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水泥的产量和质量。回转窑是水泥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在回转窑中进厅生料嫩烧,进行热能交换,在其内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最终形成固液体状的熟料,是熟料生产的重要阶段。而目前,回转窑大都采用直流电机(或绕线电机串电阻)起
9、动和调速.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能耗高、运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影响回转窑运转率,使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等特点,是目前运用最广泛且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结合当前先进的、成熟的电力电子器件、变频器的技术、PLC的技术将回转窑拖动系统完善起来,达到运行可靠、节能的目的。12 水泥行业介绍121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中国水泥工业历经百年沧桑,只有在建国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20 年中,才获得了真正的大发展。世界水泥产量1999 年达到1542 亿吨,其中中国就占了5.6亿吨,绝对量不可谓不高,人均消费量也远远超出世界人均水平,甚至达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目前的年度消费水平。从生产
10、工艺和装备制造等工业技术方面看,我国己基本上掌握了从1000 /10000t d 熟料的全套新型干法技术。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中国的现代化水泥工业己初见端倪。但是,目前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代表当代主导窑型的新型干法技术在整个工业中的比例太低,还不到 20%。 80% 以上的窑型还属于20、30 年代,40、50 年代和50 、60 年代的工艺技术,尽管做了些大的改进,但本质上无法脱胎换骨。如何把这个比例倒过来,是一项大的结构调整问题,将是中国水泥工业今后10 20 年内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此外,我国的人均水泥累积消费量还不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质量、环保、能源和劳动生产率等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1.2.2 水泥生产工艺(1)水泥生产原燃料及配料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原料和粘土质原料,有时还要根据燃料品质和水泥品种,掺加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进行生产。1、 石灰石原料石灰质原料是指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垩和贝壳等。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2、 黏土质原料天然黏土质原料有黄土、黏土、页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黄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黏土质为细分散的沉积岩,由不同矿物组成,如高岭土
12、、蒙脱石、水云母及其它水化铝硅酸盐。3、 校正原料当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有的 含量不足,有的 和 含量不足)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a. 硅质校正原料 含 80%以上b. 铝质校正原料 含 30%以上c. 铁质校正原料 含 50%以上(2)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生产工艺流程水泥生产的共同特点就是“三磨一烧”,即以生料磨为中心的生料制备系统以回转窑为中心的熟料燃烧系统和以水泥磨为中心的水泥制成系统。 图 1 1 水泥工艺流程图 1、破碎及预均化 a. 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
13、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黂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b. 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
14、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意义:a. 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以利于生产质量更高的熟料,并稳定烧成系统的生产。 b.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提高开采效率,最大限度扩大矿山的覆盖物和夹层,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出或少出废石。 c. 可以放宽矿山开采的质量和控要求,降低矿山的开采成本。 d. 对黏湿物料适应性强。 e. 为工厂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料,也可以在堆场内对不同组分的原料进行配料,使其成为预配料堆场,为稳定生产和提高设备运转率创造条件。f
15、.自动化程度高。2、生料制备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磨盘转动,物料通过锁风喂料装置经下料溜子落到磨盘中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磨盘边缘交受到磨辊的辗压粉磨,粉碎后的物料从磨盘的边缘溢出,被来自喷嘴高速向上的热气流带起烘干,根据气流速度的不同,部分物料被
16、气流带到高效选粉机内,粗粉经分离后返回到磨盘上,重新粉磨;细粉则随气流出磨,在系统收尘装置中收集下来,即为产品。没有被热气流带起的粗颗粒物料,溢出磨盘后被外循环的斗式提升机喂入选粉机,粗颗粒落回磨盘,再次挤压粉磨。3、生料均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均化原理:采用空气搅拌,重力作用,产生“漏斗效应”,使生料粉在向下卸落时,尽量切割多层料面,充分混合。利用不同的流化空气,使库内平行料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倾斜,进行径向混合均化。4、预热分解把生料
17、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工作原理:预热器的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回转窑和分解炉排出的废气余热加热生料,使生料预热及部分碳酸盐分解。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气固间的换热效率,实现整个煅烧系统的优质、高产、低消耗,必需具备气固分散均匀、换热迅速和高效分离三个功能。a. 物料分散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
18、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b. 气固分离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c. 预分解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
19、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4、水泥熟料的烧成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近 时,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 和 进行反应生成大量 (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
20、质量。5、水泥粉磨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6、水泥包装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13 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目前,回转窑大都采用交流电机(或绕线电机串电阻)起动和调速。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能耗高、运行维护费用高,自动化水平低,一旦出现问题检修比较费时等缺点,影响回转窑运转率,使生产成本难以降低,风险性太大。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等特点,是目前运用最广泛且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21、结合当前先进的、成熟的电力电子器件、变频器的技术、PLC的技术将回转窑拖动系统完善起来,达到运行可靠、节能的目的,势必将成为现代水泥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水泥生产企业一般采用PLC为主体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全厂自动化控制要求,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行可靠性,保证水泥生产设备的安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4 系统的技术要求及研究内容对回转窑拖动系统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把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于回转窑控制系统,完成回转窑变频调速系统基于PLC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通过对西门子step-7的学习,完成回转窑变频调速系统的PLC程序的设计,并由plcsim软件进行
22、仿真,确定系统的可实施性。15 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充分发挥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国外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拟定控制方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2) 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元器件选择、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
23、,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例如:应该保证PLC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而且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掉电再上电、按钮按错等),也能正常工作。(3)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4) 适应发展的需要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64524435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PLC 回转 拖动 系统 技术研究 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