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352204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doc
《613352204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3352204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机动车量的不断增加,自80年代后期,许多大城市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所以,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利用好城市高速道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的交通信号灯控制一般采用电子线路和继电器实现,结构复杂,可靠性低,故障率高,较难实现功能的变更。而可编程控制器
2、(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特别是由PLC实现的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依据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编制的梯形图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可方便地设置定时时问,编程容易,功能扩展方便,修改灵活等,并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维修工作极为简单。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交通灯;设计;目 录1 PLC交通灯简介11.1 国内城市交通现状面临的及问题11.2 城市交通控制的目的和意义11.3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分类11.3.1 按空间关系划分21.3.2 按控制方式划分31.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31.5 公路平面交叉口交
3、通控制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42 PLC的基础知识72.1 PLC的概述72.2 PLC的特点72.3 PLC的定义72.4 PLC的工作原理82.5 PLC的结构103 PLC在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53.1 设计要求153.2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路况画出模拟图163.3 交通灯的路况模拟控制实验板174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184.1 交通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84.1.1 PLC智能化控制交通灯的方法184.1.2 三菱PLC选型184.2交通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94.2.1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介绍194.2.2软件设计任务244.2.3.根据控制要求确定I/O分配表244.2.4编
4、制外部接线图264.2.5设计应用系统梯形图26总 结27致 谢28参考文献29附 录A30附 录B351.PLC交通灯简介1.1国内城市交通现状面临的及问题根据中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说明交通控制在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并提出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目的和现实意义。我国城市交通现状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常规公共交通萎缩;出租车和私人小汽车迅速增加;轨道交通开始起步;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以上问题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能源问题将会日趋严重。 面临的问题是:车型种类繁杂、混合交通严重;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数量惊人;城市布局和交通不相适应;
5、出行方式单一、没有选择余地;步行困难、事故多发。1.2 城市交通控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交通拥挤不仅造成交通事故频发、车辆延误增大,而且进一步带来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由此引起的不良社会后果更是难以估计。目前,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全球性的“城市病”之一。交通控制的目的是要在确定的行政规范约束下,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合适的运作方式来确保公共和私人运输方式具有最佳的交通条件。(1)减少交通事故,增加交通安全。通过实施交通控制,可以把发生冲突的交通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离,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增加交
6、通安全。(2)缓和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效益。合理的交通控制,可以对交通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调度,使城市交通流保持在一种平稳的运行状态,从而避免或减缓交通拥挤,缩短在路车辆的交通延误,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益。(3)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实施良好的交通控制,可以减少在路车辆的停车次数,保持车辆在较佳的状态下运行,大大减少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1.3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分类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这里分别从空间关系、控制方式上对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简单分类。1.3.1 按空间关系划分从空间关系上可以把城市交通系统分划为单交叉口控制(点控制)、交通干线的协调控制(线控制)和区域交
7、叉口的网络控制(面控制)三种形式。(1)单个交叉口的点控制单个交叉口的点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孤立交叉口点控制的控制参数是信号周期和绿信比,控制的目标一般是车辆延误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理想的情况下,希望总延误时间最小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最大的利用。由于点控制的设备简单、投资省、维护方便,至今仍是应用较多的一种信号控制方式。从技术上讲,它又分为离线点控制和在线点控制两种形式。前者采用定时信号配时技术,目前仍然是其他控制方式的配时基础;后者是交通响应控制或车辆感应控制,它是根据交叉口各个人*通流的实际分布情况,合理分配绿灯时间到各个相位,从而满足需求。(2)干线交通的协调控制城市路网中的
8、交通干线承担着很重的交通负荷,保证干线的交通畅通对改善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路网中,有时交叉口相距很近,两个相邻的交叉口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足以使一小队车流在有限时间内完全疏散。单个交叉口分别设置单点信号控制时,车辆经常遇到红灯,时停时开,行车不畅,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减少车辆在各个交叉口的停车次数,特别是当干线的车辆比较畅通时,相邻交叉口之间的控制方案宜采用相互协调的控制策略。最初协调信号计时的方法是基于绿波的概念,相邻交叉口执行相同的信号控制周期,主干线相位的绿灯开启时刻错开一定的时间,交叉口的次干线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主干线的交通。当一列车队在具有许多交叉
9、口的一条干线上行驶时,协调控制使得车辆在通过干线交叉口时总是在绿灯开始时到达,因而无需停车即可通过交叉口,形成一条交通流的绿波带。绿波控制能有效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确保道路畅通,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延误时间和能源消耗。干线交通协调控制的控制参数是周期长度。绿信比和相位差,控制的目标一般是车辆的平均延误和停车次数。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的对象是城市或某个区域中所有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随着计算机技术、优化方法、自动控制和车辆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把一个城市区域内或一个局部小区内所有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联合起来综合加以协调控制,以使得区域内的车辆在通过某些交叉口时所产生的总损失最小。在这种控制方
10、式下,交通信号机将交通量数据实时地通过通信网传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路网交通量的实时变化情况,按一定时间步距不断调整正在执行的配时方案。上位计算机同时控制一个城市区域中的多个交叉路口,实现区域中交叉口之间的统一协调管理,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容易实现交通路网的统一调度与优化管理。1.3.2 按控制方式划分按控制方式可以把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分为定时控制、感应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几种类型。(1)定时控制定时控制方式以历史交通流数据为依据,找出每个日/周和时间段的不同交通流变化规律,用人工方法或计算机仿真等手段预先准备好不同日/周和不同时间区段内使用的配时方案,它属于开环控制,不易
11、根据车流状况实时调整控制方案。由于定时控制对交通信号机的要求低,无需实时交通量的检测,因而仍然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策略。(2)感应控制感应控制的原理是根据车辆检测器测量的交通流数据调整相应的绿灯时间的长短和时间顺序,以适应交通流的随机变化。这种方式比定时控制有更大的灵活性。(3)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是根据检测到的有关道路交通信息,并基于预测模型预测到的未来交通需求,从系统信号配时方案库中选择相应的优化方案,或实时计算产生相应的优化控制方案实现交通自动控制。(4)智能控制严格意义上讲,智能控制不仅仅是交通信号的控制,而是整个交通系统的控制,即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
12、交通控制的最高层次,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各个子系统,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体系。智能交通系统把人、车、路和环境等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从而使车、路的运行功能一体化和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安全、高效、环保、低耗、快捷、舒适的绿色交通是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1.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利用道路交叉口设立的交通灯信号对冲突交通流从时间上进行优化分配的装置。基本参数如下: 1) 交通信号灯:机
13、动车与非机动车信号灯通常有三种颜色,即红、绿、黄。红色表示不可通行,绿色表示可以通行,黄色表示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其它不可通行。行人过街信号灯通常有两种颜色,即红、绿。红色表示不可通行,绿色表示可以通行。 2) 绿灯时间G:一个相位绿灯信号保持不变的时间。 3) 相位P:是对于一个路口多方向交通流而言,一组互不冲突的交通流即可构成为一个相位。 4) 周期C:信号灯的各种灯色轮流显示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5) 绿灯间隔:在一个周期内,一个相位有效绿灯转换为下一个有效绿灯之间的时间间隔。 6) 全红时间:在交通信号进行转换期间,为交通安全而设立的所有交通信号为红灯的过渡时间。 7) 绿信比
14、:一个相位信号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 8) 相位差tos:相邻路口同一相位绿灯(或红灯)起始时间之差。 9) 饱和率s:在稳定交通流情况下,一个交叉口每车道可通过的最大流量率。 10) 通行能力ca:在现行信号控制下,单位时间内每车道可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11) 饱和度:交通流率与通行能力的比,即流量-容量比。1.5 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安全保障技术是提高平面交叉口安全水平、改善整个公路系统安全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交通控制安全保障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成果,本文深入研究了适合
15、我国国情的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关键基础理论,可为交叉口的新建或改造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交通工程技术人员所实际运用。论文首先分析了交通控制设计所建立的理论基础,包括交通设计理论、交通冲突技术、可接受间隙理论、路权理论、以及延误理论,这些理论方法为交通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安全诊断改善模型的建立是交通控制安全改善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是改进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前提。本文在分析交通事故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并通过对交通事故预防理论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非事故分析、预防性的、具有较高应用性的交通控制安全诊断改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诊断、分析、科学评
16、价交义口的安全隐患,并引入安全危险度指数概念,从安全隐患的显著性、导致事故严重程度的可能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交叉口交通控制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针对主要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通过对所提出的改善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事故折减系数和对策造价比两个指标,找出最合理的改善措施。对于交通控制方式选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交通信号灯设置依据的研究分析,运用可接受间隙理论、交通冲突理论、延误理论、排队论等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实用的交通信号灯设置依据、设置程序、以及信号灯移去的准则,其设置依据分别为: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的8小时流量、基于排队论的4小时车流量、基于延误理论的高峰小时车流量、基于交通冲突
17、理论的车流量、基于行人流量、学童过街、以及基于交通事故的信号灯设置依据,每条设置依据各有特点及适用对象。当交通状况发生改变时,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再需要,则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分析并依据信号灯移去准则米决定是否移去信号灯。信号相位设计是交通信号设计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是论文第三部分研究内容。对信号相位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左转保护相位、右转相位、直行相位的设计,重点研究分析了左转保护相位的设置。对于左转保护相位的设置是基于安全和交通效率两方面,运用交通冲突理论、延误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左转保护相位的设置原则和设置条件,以及判断流程,并对典型左转保护相位的形式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各自适用情况
18、和设置条件。同样对右转相位讨论了其设置条件、相位形式、适用情况及红灯右转的设置条件。绿灯间隔时间包括黄灯时间和全红时间。在分析绿灯间隔时间内车辆的运行特性基础上,并基于困境区的理论以及交通冲突分析,分别建立了黄灯时间模型以及全红时间模型,并提供了不同车速和交叉口宽度下的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值,然后根据实践经验,给出了绿灯间隔时间的推荐值。对于公路平面交叉口控制设施保障技术的研究是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研究内容,主要是建立不同控制方式下的交叉口控制设施保障技术。对于全无控制交叉口,在考虑路口宽度、路口大小、行车位置、车辆尺寸、行车速度以及反应时间、车辆加减速度等因素,利用三角视距原理、侧撞受损分析、驾
19、驶行为等方法来分析路权分配原则;对于停车、减速让行控制交叉口,针对交通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设施措施,包括停车、减速让行标志的尺寸、设置位置、识别距离、以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对于信号控制交叉口,详尽探讨了交通信号灯的分类、灯色次序、显示方式、镜面的设计尺寸、数量、安装方式、安装位置、水平位置、竖直高度、识别距离等,其中重点分析了信号箭头灯的应用条件、绿闪灯的优缺点、倒计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困境区的保护措施,以及对闯红灯自动拍摄装置执行容限的探讨;最后研究分析交通标志的设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来对目前交通标志进行图形改善设计,并进行补充对交通安全有利
20、的交通标志、基于驾驶员视觉特征的交通标志设置位置的分析、以及交通标志信息量的选择方法。2 PLC的基础知识 2.1 PLC的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一种专门为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下而设计的工业控制装置,涉及到很多自动控制、电器方面的知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获得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可编程控制器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装置,居工业生产自动化三大支柱(可编程控制器、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首位。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程度高低的标志。2.2 PLC的特点1 可靠性高,抗干
21、扰能力强;2 通用性高,使用方便;3程序设计简单,易学,易懂;4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结构,系统组合灵活方便;5系统设计周期短;6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7对生产工艺改变适应性强,可进行柔性生产。2.3 PLC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
22、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PLC 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 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 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给PC 作了如下定义“PC 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数字电子
23、计算机若是从事执行PC 之功能着,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 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 年2 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 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 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13352204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PLC 交通灯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