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202701毕业设计(论文)全平衡式伸缩钻杆设计.doc
《495202701毕业设计(论文)全平衡式伸缩钻杆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95202701毕业设计(论文)全平衡式伸缩钻杆设计.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平衡式伸缩钻杆设计摘要:深海钻井时,半潜式钻井平台或浮式钻井船在波浪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升沉运动,使钻柱作上、下运动,造成井底钻压变化,甚至钻头脱离井底而无法钻进,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补偿升沉运动。全平衡式伸缩钻杆在钻铤上方增加一根伸缩钻杆对此进行补偿,在钻杆中间设置一平衡缸,使高压钻井液在液缸中产生的轴向力与钻杆工作时产生的张开力完全平衡,使伸缩钻杆不会自行张开。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发展现状,在拟定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全平衡式伸缩钻杆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各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关键词:伸缩钻杆;平衡缸;结构设计;力学性能分析The design of fully balanced t
2、elescopic drill pipeAbstract:Deep-sea drilling, the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or floating drilling vessel produce periodic heave mo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waves, so that the drill string float up and down, resulting in changes of drilling pressure in bottom hole, and even drill bits fr
3、om the bottom and can not drill, therefore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compensate for heave motion. Fully balanced telescopic drill pipe adds a telescopic drill pipe above on the drill collar to compensate for this, setting a balance cylinder in the middle of drill pipe, drilling fluid pressure produce
4、d i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can be balanced completely to the axial open force generated from when the the drill pipe work, so flexible drill pipe will not automatically op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status bo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
5、tional, based on working out the principle, designing the structural of the fully balanced telescopic drill pipe and analysis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bout the drill.Keywords:Telescopic drill pipe;Balance cylinder;Design of structure;Mechanical analysis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
6、目的11.2 国外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发展情况21.3 国内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发展现状31.4 我国海洋石油钻采设备与国外的主要差距71.5 海洋钻井船的几种升沉补偿装置81.5.1 游动滑车与大钩间装设升沉补偿装置81.5.2 天车上装设升沉补偿装置101.5.3 死绳上装设升沉补偿装置112 全平衡式伸缩钻杆工作原理设计133 全平衡式伸缩钻杆结构设计143.1 总体结构及标准件设计143.2 各组件结构设计154 全平衡式伸缩钻杆各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204.1 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204.1.1 平衡缸与其两端接头的连接强度校核204.1.2 下工具接头的抗扭强度214.1.3 下工具接头联
7、结要素的计算和其理论上紧力矩的计算214.2 钻杆的抗扭强度分析计算234.3 钻杆各组件的强度校核254.3.1 心轴的强度校核264.3.2 短节的强度校核274.3.3 内冲管的强度校核274.3.4 内轴的强度校核294.4 钻杆的抗挤毁强度分析计算304.5 钻杆各组件的抗内压强度分析计算324.5.1 心轴的抗内压强度334.5.2 短节的抗内压强度334.5.3 内冲管的抗内压强度344.5.4 内轴的抗内压强度344.6 钻杆各组件的抗拉强度分析计算354.6.1 心轴的抗拉强度364.6.2 短节的抗拉强度364.6.3 内冲管的抗拉强度374.6.4 内轴的抗拉强度384.
8、7 接头的抗内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分析394.7.1 圆螺纹管类接头的抗拉强度394.7.2 接箍的抗内压强度395 结论41参考文献42致谢43附录44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海洋覆盖了地球约71%的表面积,即3.62亿平方公里。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据专家预测,海洋石油资源占全球石油资源的1312 。世界上的主要产油区基本都处于海洋地带,如波斯湾、地中海、北海、几内亚湾、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等。随着全球资源越来越紧张,陆上油气开采已有饱和的趋势,海洋越开越成为人类能源需求的最后依赖之地。 对我国来说,随着机械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石油钻采设备也逐步改进,
9、石油开采也随之不断加快步伐,从陆地到海上石油的开采量都有显著增加。但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中国石油产量已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2008年我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0067亿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1.3% 。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自给率将只有40%,2050年将有70%以上的石油从国外进口。面对当前的能源紧张情况,我国的几大油田除西部以外都已经接近开采的后期,然而,我国的海洋石油开发却刚刚是个开始。为了提高我国石油的自给程度,除继续开发陆上油田之外,还需要充分挖掘深海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潜力,“
10、向深海进军” 、“向深海要油” 。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对海上石油开采越来越重视,均提出了“向深海要油”的课题。 “向深海要油”的必要性是:(1)深海水域面积的客观存在。全球海洋平均深度为3730m,而其中水深在30006000m的就占了海洋总面积的73.83% 。但是,水深200m以内的近海大陆架水域面积却仅仅占了海洋总面积的7.49% 。这种对比悬殊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要大力向深海找资源。(2)深海潜在的油气资源条件。目前,世界上已在海上发现了油气田1600多个,仅其中已经投产的200多个油气田年产量即达到12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 。但应该指出,目前已探明的海洋石油
11、储量80%以上均是在水深500m以内,而水深大于500m的大面积海洋中的油气资源,约占全球海洋石油资源的44%,尚有待探明。(3)全球海上油田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海洋石油开发主要是向深海发展,仅2001年一年内,全球在水深超过1000m的海域里的探井数就多达130口。据估计,在20012007年,全世界投入的海洋油气田开发项目就有434个,其中水深大于500m的深海项目占到了48% 。还有22%的项目属于水深大于1200m者。目前,全球约有60多个国家从事深海油气勘探,且已发现了33个超过5亿桶的深水巨型油气田。因此,“向深海要油”是大势所趋。(4)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有利形势。我国南海海域
12、面积多达200万km,它是世界上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我国南海石油储量约有230亿300亿吨,天然气338万亿方,其中70%在深水。我国有300m水深以上的海域153.7万km,而目前只勘探了16万km,基本上都未进行勘探。为此中海油总公司已感到深海油田勘探开发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正在南海1.9万km的深海海域开始勘探作业。形势表明: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海洋石油的“主战场” 。我国海上油田的开发,虽然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是,基本上是在滩海、浅海、近海开发油田。目前,国际上通常是将400m以内水深划作常规水,4001500m水深划为深水,超过1500m称为超深水。由于我
13、国的海上油田开发一般均在常规水深范围之内,因此,深水以及超深水的油田开发工程技术对我国来说尚属空白,需要我们去自主创新。国外的深海石油钻采已创造了2964.8m(9727ft)工作水深的记录,他们有很多技术和装备值得我国借鉴。目前我国已拥有自己设计制造海洋石油装备的能力,并已积累了自主开发海上油田的经验。但是,我国海域辽阔,海况千差万别,水深差异也较大。因此,如何针对我国深海海域的特点,发挥我国已有的设计建造能力,运用我国已掌握的生产经验,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创造性地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海油田开发工程技术及装备,就成为“向深海进军”的重要课题。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和
14、开发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待我们加以解决。其中,在深海钻井作业中,解决钻井船的升沉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浮式钻井船和半潜式钻井平台会在波浪的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上下升沉运动,使钻杆柱作上、下运动,造成井底钻压变化,甚至钻头脱离井底,无法钻进,因而需要采取措施补偿升沉运动。增加伸缩钻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补偿措施,当船体作上下升沉运动时,由于伸缩钻杆的作用,只有伸缩钻杆以上的钻杆柱随之作上下轴向运动,而伸缩钻杆以下的钻铤则不受影响,使钻压维持一定从而正常钻进,同时还避免了钻井船上升时提起钻铤、而钻井船下沉时压弯钻杆柱的情况。这样,与传统钻井相比较,其钻井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有助于我们实现”向
15、海洋石油进军”的口号。因此,全平衡式伸缩钻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空间。1.2 国外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发展情况目前,国外的海洋钻采设备处于领先地位,其深海石油钻采装置的核心装备是移动式深海采油装置MOPU(Mobile ocean Production unit)。目前国外的海洋石油钻采用到了以下几种设备:(1)深水半潜式平台。它可以兼做钻井及采油平台,还可以起重和铺设海底管线,功能齐全。它由中部支柱支持上部甲板,由底部浮箱实现沉浮。因浮箱沉于较深海水中,再加上锚泊系统,故稳定性好。至2002年底,全世界工作水深在1829m(6000ft)以上的已有31艘,在水深2286m(7500ft)以
16、上的已有16艘,最深的工作水深已达3048m(10000ft)。(2)张力腿平台。它兼有钻井及采油功能,它由置于水下的浮力舱上的框架支撑着上部甲板及组块,在浮力舱的下端有钢管制成的张力腿,将平台固定于海底,因而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均佳。随水深的增加只是将张力腿延长,故造价对水深并不敏感,这是它适用于超深水的最大优势。这种平台在墨西哥湾应用最多,共约有20座,而在我国尚属空白。(3)柱筒式平台(SPAR)。柱筒式平台是由上部甲板及组块、柱筒式浮体、系泊缆、顶部浮筒式井口立管、悬链式立管(外输)和海底桩基础等组成。它在浮体下部的压载调节下,致使浮心高于平台重心,形成“不倒翁” 。再加上锚泊系统的牵制
17、,因而可使平台运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这种平台因柱筒内可储油,故既可用于钻井、修井,又可进行采油生产及储油。该平台用于超深水时,造价比张力腿平台有明显的优势。目前,这种柱筒式平台,全世界共有15座,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在我国也属空白。(4)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它是将集油计量、油气水处理、储油、装卸运输等功能均在油轮上实现的装置,简称为FPSO。与上述三种平台相比,更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和储油能力,并可通过改装超级油轮实现建造周期短,投资少,甲板上操作空间大,设备利用率高,输出原油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越性,目前这种FPSO在世界上共有约67艘,已占到全球移动式深海采油装置(MOPU)总数的53.
18、6% 。当前世界最大的FPSO“Agbam” 号,载重量40万吨,工作水深1500m。我国已拥有12艘FPSO,居世界第4位,但最大工作水深为105m,属常规水深。1.3 国内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区块,水深不超过300m,钻井深度在7000m以内,水下生产系统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海上原油发现率仅为18.5%,天然气发现率仅9.2% 。资料显示,我国拥有海洋钻井平台的数量相对较少。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石油公司,中海油拥有平台的基本情况为:固定平台65座、自升式平台9座、半潜式平台3座、FPSO 14座。从海洋装备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海洋石油
19、装备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后,我国在半潜式钻井装备研制方面有所突破。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及石油钻采装备的更新力度,海洋装备技术有了较快发展。从我国海洋装备造船业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从事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专业造船公司。但就平台建造而言,国内目前具有一定研制基础和建造经验的公司主要包括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年造船总量突破100万吨的企业,曾完成我国第一艘双
20、体钻井浮船“勘探1号”的建造,并建造4200LPG船,“胜利3号”坐底式钻井平台等。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年产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的船厂,目前已经建成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坞2座和2台600吨龙门起重机等。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控股的大型船舶修造企业,曾建造了我国“胜利2号”钻井平台、“胜利3号”作业平台、“辽河1号”自升式钻修井平台等。大连船舶重工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控股的特大型综合性造船企业,拥有一般船台4个,半坞式船台1个,船坞5座等,迄今为止,共建造自升式、半潜式等平台36座。从海洋装备研究机构情况来看,我国专门从事海洋装备研究的机构较少,具有系统研究
21、海洋石油钻采装备的机构则更少。就单元技术而言,主要研究单位包括:上海七O八所、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上海七O八所是一个在海洋平台工程设计方面信息化较高、较系统的研究机构, 曾设计过自升式、半潜式、坐底式钻井平台,坐底式采油平台等。迄今已研制了9个型号的FPSO,从5万吨级到15万吨级,单点系泊从软钢臂式到内转塔式,作业水深从24m到120m。上海交通大学设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动力定位系统研制方面已经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大连理工大学参与过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BINGO-9000型)主体结构优化设计、多点锚泊系统设计研究和高压管线系统设计,形成了海
22、洋环境参数分析预报、海洋结构物在海洋环境作用下运动与遭遇环境荷载计算、系泊系统分析、结构动力响应与优化设计、结构疲劳分析计算等软件系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设有海洋石油工程研究室, 配置有高频疲劳试验机、智能涡流检测系统、大型风浪槽等硬件系统及ANSYS、ABAQUS等多个分析计算软件,在油气装备强度分析和可靠性评估理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从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情况来看,生产成套海洋石油钻机、海洋水下生产系统等具有较大影响和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能够设计制造150012000m的成套陆上海洋钻机、大功率钻井泵等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已先后承担并完成了C
23、NOOC惠州、春晓、番禺30-1、南堡35-2、CPOE 61、63等多个项目钻、修井机模块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海洋石油成套装备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目前能够制造1000 9000m各种成套石油钻机及海洋井架等。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能够制造10004000m橇装系列钻机、车装系列钻机以及海洋修井机等。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我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设计、研制或是在建造等方面,均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和水平,当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概括起来,我们的发展现状是:(1)具有自行设计、建造工作水深较浅的各型移动式钻井平台的能力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95202701 毕业设计 论文 平衡 伸缩 钻杆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