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1.基于m序列的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doc
《4511.基于m序列的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11.基于m序列的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m序列的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摘 要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总要受到功率和带宽的限制,而且CDMA扩频通信系统又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要求支持高速率、大容量,这些技术上相互制约甚至相互矛盾的要求,导致采用了极其复杂的调制方式和脉冲成形技术,以及差错控制和高级信号处理技术。目前,计算机仿真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模型、算法、计算机程序设计与仿真结果显示、分析与验证等环节。本篇论文拟定研究的目的是利用MATLAB软件对现代通信系统的关键环节进行计算机仿真,重点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CDMA扩频通信中伪随机码部分的仿真。伪随机码设计是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发展迅速,利用计算机实
2、现伪码的生成和性能的评估是扩频通信系统的重要方式。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方法已广为利用,特别是功能强大的通信系统软件包的开发,加速了仿真方法在通信领域的应用。m序列是一种典型的伪随机序列,它在扩频通信、流密码、信道编码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m序列构造方法及基本性能,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系统及M语言编程实现它们的产生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关键词:扩频通信;m序列;Matlab仿真Design Of Spreading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ulation Based On m Sequence
3、AbstractNormaly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lways be restrict by power and bandwidth,and CDMA system is a interference-limited system.As keep the communications quality the same time high speed data transmition service and large system capacity are needed. These request even maybe restrict in
4、technology,so these request need more complex radio technology and error control technology,also has high leve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As the moment, the basic elements include computer simulation systems, models, algorithms,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nalysis and v
5、erification aspec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 development of MATLAB software, the key to moder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by computer simulation, focusing on commonly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CDMA spread spectrum PN code part of the simulation. Pseudo-random code design is
6、 the key to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using computers to achieve the pseudo-code genera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widely
7、 used, in particular, which is a powerful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kage of development, accelerated simulat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m sequence is a typical pseudo-random sequence,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s,stream cipher,channel coding,and other fields.
8、the paper introduces m sequenc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basic performance.m sequences have been produced and analysed by Simulink System and M Programming Language of Matlab.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Key words: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m Sequence;
9、Matlab Design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扩频通信的发展历史11.2扩频通信研究阶段11.3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21.3.1扩频通信系统的概述21.3.2研究扩频通信目的和意义31.3.3研究扩频通信的思路3第2章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42.1扩频通信的定义42.2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52.3扩频通信系统92.3.1扩展频谱系统分类92.3.2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13第3章 伪随机编码理论153.1伪随机编码的基本概念153.2扩频系统使用的移位寄存器序列163.3 m序列173.3.1 m序列的定义173.3.2 m序列的性质183.3.3 m序列的构造22第4章 m序列仿真设计24
10、4.1通信系统仿真的必要性244.2 MATLAB与Siumlink244.2.1 MATLAB简介244.2.2 Simulink简介254.3仿真模型建立与实现264.3.1仿真流程264.3.2编程实现m序列274.3.3 Simulink实现m序列304.4仿真注意事项36第5章 总 结38致 谢39参考文献40附 录41附 录1 Euler函数的计算41附 录2 Simulink建模和仿真基本模块41在校学习期间获奖情况45前 言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扩展频谱通信技术以前主要用于军用通信,目的是对抗外来强干扰和保密。随着全世界范
11、围内日益增加的对移动和个人便携通信的要求,对给定无线频谱位置,CDMA可以达到更高的频带效率,因而和其它通信技术相比,可提供多对多的多址接入用户数,因此在无线通信领域CDMA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所谓扩展频谱技术一般是指用比信号带宽宽得多的频带宽度来传输信息的技术。它主要由原始信息,信源编译码,信道编译码(差错控制),载波调制与解调,扩频调制与解扩频和信道六大部分组成。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去掉信息的冗余度,压缩信源的数码率,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差错控制的目的是增加信息在信道传输中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或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量。调制部分是为使经信道编码后的符号能在适当的频段传输,如微波频段,
12、短波频段等。扩频调制和解扩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信号频谱展宽和还原技术。扩展频谱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序列(DS),跳频(FH),跳时(TH)及它们的混合方式。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用比信息速率高很多倍的伪随机噪声码(PN)与信号相乘来达到扩展信号的带宽;跳频是使原信号随机的用不同载波传输发送;跳时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来开通或关断发射机,即信号的发射时刻和持续时间是随机的。作为研究扩展频谱的伪随机信号既有随机信号所具有的优良相关性,又有随机信号所不具备的规律性。因此,伪随机信号既易于从干扰信号中被识别和分离出来,又可以方便地产生和重复,其相关函数接近白噪声的相关函数,有随机噪声的优点,又避免了随机噪声的缺点
13、。m序列是伪随机序列中最重要的序列之一,伪随机序列具有可确定性、可重复行,易于实现相关接收或匹配接收,故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因此伪随机序列在相关辨识、伪码测距、导航、遥控遥测、扩频通信、多址通信、误码测试、线性系统测量、信号同步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m序列是最早应用于扩频通信,可以通过移位寄存器构造产生一个m序列逻辑结构图,并且利用MATLAB编程或者Sumilink仿真产生m序列的模拟图。第1章 绪 论1.1扩频通信的发展历史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
14、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同样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1】。显然,这种通信方式与一般常见的窄带通信方式相反,是在扩展频谱后,宽带通信,再相关处理恢复成窄带后解调数据。扩展频谱通信方式有许多优点,如抗干扰、抗噪音、抗多径衰落、低功率谱密度下工作、有保密性、可多址复用和任意选址、高精度测量等。扩展频谱通信作为新型通信方式,特别引人注目,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扩展频谱通信的历史发展看,这种通信方式在4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主要理由是这种方式与常规的使用带宽尽量窄的通信方式相比较,要使用特殊编码调制把信息数据展宽成宽带信号传输,接收端还要相关解调,是完全新
15、的、不同原理的通信方式。初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给人一种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导致理论发展的感觉。扩展频谱通信(简称扩频通信)的原理发表得很早,但真正的研究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的。美国军事机关看到,一般通信方式在强干扰的第三者存在的情况下,很难准确检测出发送来的信号。另外,对通信保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成功噪声调制和相关性NOMAC系统(Noise Modulation and Correlation System),成为扩频通信研究发展的开端,从此,军事通信机关对军事通信、空间探测、卫星侦察等方面广泛应用扩频通信方式的研究十分活跃。60年代以来,随着民用通信
16、事业的发展,频带拥挤日益突出,随着信号处理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编码和相关处理能方便进行,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军事产品向民用转化,推动了扩频通信理论、方法、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普及。1976年RCDixon写了第一部扩频通信的概述性专著:Spread Spectrum Systems,1982年JKHolmes写的Coherent Spread Spectrum Systems一书是第一部扩频通信的理论性专著。1985年MKSimon等写的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Handbook一书,是扩频通信技术的最全面、最新的专门著作。1
17、.2扩频通信研究阶段近十年来,扩频通信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2】【20】,第一阶段是在1977年前后,在早期建立的扩频通信理论基础上,卓有成效地丰富和发展了扩频通信的理论、方法和实用技术,1977年8月IEEE通信汇刊的扩频通信专集和1978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国际无线通信咨询委员会(CCIR)全会对扩频通信的专门研究就集中反映了扩频通信的研究成果,开始了世界性的对扩频通信的全面研究。1982年美国第一次军事通信会议,公开展示了扩频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主导作用,报告了扩频通信在军事通信各领域的应用,并开始民用扩频通信的调查。IEEE通信汇刊也在1982年5月再次发表扩频通信专集,系统
18、报导了扩频通信的研究应用成果,这是扩频通信发展的第二阶段。1985年5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订了民用公共安全、工业、科学与医疗和业余无线电采用扩频通信的标准和规范,明确规定公共安全用37MHz952MHz,最大输出功率为2W的电台;工业、科学与医疗用902MHz928MHz、2.4GHz2.5GHz、5.725GHz5.85GHz三个频段,最大输出功率为100W。世界各国相继行动,组织扩频通信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开始了扩频通信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1990年1月,CCIR研究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
19、unication System)的第八工作组提出的实现FPLMTS计划的技术报告中,明确建议采用扩频通信技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采用扩频通信多址方式的频谱利用率高于采用频分多址方式的频谱利用率的技术报告,对扩频通信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始了扩频通信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新阶段。1.3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1.3.1扩频通信系统的概述扩频通信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2】。扩频通信系统具备3个主要特征【3】:1. 载波的带宽比调制数据的带宽要
20、宽得多;2. 载波是一种不可预测的,或称之为伪随机的宽带信号;3. 接收过程是通过将本地产生的宽带载波信号的复制信号与接收到的宽带信号相关来实现的。频谱扩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序列扩频(DSSS)使用高速伪随机码对要传输的低速数据进行扩频调制;跳频系统(FHSS)则利用伪随机码控制载波频率在一个更宽的频带内变化;跳时系统(THSS)则是数据的传输时隙是伪随机的;线性调频系统(CSS)中的频率扩展则是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几种方式组合的混合系统也经常得到应用。衡量扩频系统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扩频增益,又称为处理增益。正是因为扩频系统本身具有的特征使其性能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扩频通信与常规通信的
21、区别在于增加了扩频和解扩模块,通过信息与伪随机码(扩频码)相乘来实现扩频。扩频通信的抗干扰、保密、多址、捕获与跟踪等都与扩频码的设计密切相关,因此扩频码的设计和生成是扩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性能决定了通信的质量甚至成败。扩频通信对扩频序列的要求是【4】:尖锐的自相关特性;尽可能小的互相关值;足够多的序列数;序列平衡性好;工程上易实现。通常采用的扩频序列有m序列、Gold序列、Bent序列等。1.3.2研究扩频通信目的和意义扩频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信道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扩频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易于实现多址通信等优点,因此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2、。近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一些新型元器件的应用,扩频通信在技术上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正迅速地渗透到个人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等民用领域,成为新世纪最有潜力的通信技术之一。因此研究扩频通信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本人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对扩频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它进行仿真应用,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巩固通信专业基础知识,也为以后的个人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1.3.3研究扩频通信的思路本篇论文对扩频通信的基本理论及扩频系统伪随机序列中的m序列的产生、频谱、相关函数,以及整个扩频系统工作原理及其抑制正弦干扰性能用MATL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511. 基于 序列 通信 系统 仿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