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3.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毕业设计.doc
《2623.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23.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毕业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 学 院: 法 学 院 专 业: 法 学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5月 12日附录B 指导教师用表附表B.1: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课题申报审核表(2008届)学院(盖章):法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 称副教授课 题 名 称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课 题 类 型课 题 来 源*说明:论文设计科研真题生产或 社会实际导师 选题其它适用专业法学学生班级041预计完成课题周数12毕业实习地点xxx市花溪区检察院公诉科毕业论文 (设计)地点1课题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课题基本内容:检警关系的涵义、我国现行检警关系的
2、主要内容及存在的缺陷、完善我国检警关系的立法建议。 二、要求对我国现行检警关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全面认识,对存在缺陷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我国检警关系制度能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2题目特点(表现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上、表现在结合省情方面、表现在采用先进技术方面、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上) 该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对我国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结合世界的相关体系进行分析评价,肯定其合理性,指出其存在的某些缺陷,并提出完善建议。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学生对一项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3此题目往届是否做过?若已做过,写明做过几次,本届有何新的要
3、求? 此题目往届并没有做过。4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论文字数或说明书字数、图纸数量),以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何要求等 尽管有关检警关系的资料和研究文献不算少,但实际能真正查阅到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相关的文本资料却很少,故本题目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难。本论文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为完成好本课题,不仅需要尽力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也应进行必要的司法实践调查。5完成本题目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如何解决?(含上机时数) 在学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电子图书馆可查阅到一些相关资料,xxx市法律书店、西南风书店、新华书店有一些相关的书籍;指导老师也可以提供一点资料与文献。总之,完成本题目的条件基本上可
4、以满足。6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7学院毕业 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1、若题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请在“说明”处填写科研项目名称;若来源于生产/社会实际,请写明题目来源单位;2、每人一份(各单位可根据情况确定一式几份)。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附表B.2: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信息学号学院法学班级姓名专业法学041教师信息姓名职称副教授学历博士任务书 发出时间2008年 1 月论文(设计)题目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08 年 3月初2008 年5 底 共需周数1
5、2论文(设计)题目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主要内容:我国检警关系制度的基本涵义;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现状;我国检警关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我国检警关系制度的立法建议。主要要求: 1、按照指导老师要求撰写学位论文,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2、对我国检警关系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应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特点进行,所提出的立法建议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预期目标:1、 2008年4月底之前完成论文初稿,字数不少于6000字。2、 2008年5月底之前对论文进行定稿。定稿后的论文格式规范,文笔通畅,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有自己一定的见解。计划进程:2008年3月8日至3月20日,查阅资料,提交开题报告;2
6、008年3月21日至4月20日,完成初稿;2008年4月21日至5月10日,修改文稿,迎接期中检查;2008年5月11日至5月底,定稿;主要参考文献:1宋英辉、张建港.刑事程序中检警关系模式之探讨 J.政法论坛,1998,2.2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 M.法学研究,2000,2.3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 J.法学研究,1999,1.4种松志.检警关系论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5徐安住,甘德怀.司法创新 从个案到法理的展开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6杨振江.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问题研究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7贺恒扬.侦查监督论 M.
7、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王洪祥,张新泽,王守安.中国与欧盟刑事司法制度比较研究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9张利兆.法律监督:实践与求索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10朱伟.我国检警关系之现状研究M/OL北大法律信息网,2006,7.11周延红. 浅谈检察指导侦查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6.12陈兴良.检警一体: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J中国律师,1998,11.13郝银钟.论法治国视野中的检警关系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6.14孔璋.检警关系的模式与选择兼谈中国特色审前程序中的检警关系构想 J人民检察,2005.3(上).15孙飞、尹志刚.检察指导侦查
8、:建立新型合理的检警关系 J当代法学,2001,11.1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庞在月.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重构M/OL湖北社会科学,2005,09.注: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侦察监督中的检警关系论文(设计) 来源其他论文(设计)类型理论研究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 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对侦查监督体制下的检警关系的初步探讨,是基于一个学期的实习学习后,对我国检警关系的现状有些须浅显认识,然后结合其他学者的成熟观点,作一个归纳总结,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在诸多前辈的学识先创的道路上,对促
9、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作一点贡献。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各国的检警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检警一体模式,这大多为大陆法系国家所用,以德国、法国为代表,我国台湾也是实行这一模式;二、检警分离模式,这种模式大多为英美法系国家采用,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三、适当结合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对于一个受大陆法系影响深重的国家而言,这是最为标准的模式。中国的检警关系,有学者表述为公检法三个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没有谁优于谁的问题,但是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一直不能落到实处则是现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各国的检警模式,体现出检警一体化才是符合现代世界发展
10、潮流和基本规律的,是未来检警关系努力发展的方向,至于现阶段我国的检警关系改革,关键就是保障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1、 侦查权和监督权、检察权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 当今世界存在的几种检警关系模式及各自优、劣势;3、 我国检警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4、 对改善我国检警关系的几点看法。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对我国其他前辈学者的观点进行解读、归纳,还有就是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实践经验感悟进行写作,可以在网络上和图书馆、书店、报刊着手收集我国学者的理论资料,借助先前的成熟观点进行学习总结,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意
11、见。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1、起止时间:2008年3月8日5月31日(112周)2、查阅质料,写开题报告:3月8日3月20日3、组织开题报告会,初稿:3月21日4月20日4、二稿,中期检查:4月21日5月25日5、定稿:5月1日5月25日6、答辩:6月下旬参考文献 1宋英辉、张建港.刑事程序中检警关系模式之探讨 J.政法论坛,1998,2.2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 M.法学研究,2000,2.3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 J.法学研究,1999,1.4种松志.检警关系论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5徐安住,甘德怀.司法创新 从个案到法理的展
12、开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6杨振江.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问题研究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7贺恒扬.侦查监督论 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王洪祥,张新泽,王守安.中国与欧盟刑事司法制度比较研究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9张利兆.法律监督:实践与求索 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10朱伟.我国检警关系之现状研究M/OL北大法律信息网,2006,7.11周延红. 浅谈检察指导侦查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6.12陈兴良.检警一体: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J中国律师,1998,11.13郝银钟.论法治国视野中的检警关系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6.
13、14孔璋.检警关系的模式与选择兼谈中国特色审前程序中的检警关系构想 J人民检察,2005.3(上).15孙飞、尹志刚.检察指导侦查:建立新型合理的检警关系 J当代法学,2001,11.1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庞在月.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重构M/OL湖北社会科学,2005,09.指导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2008 年 3 月 日目 录摘 要 Abstract 引 言1一、关于侦查监督中的检警关系的基本论述2(一)检警关系在侦查监督中的概念 2(二)检察权与侦查权的界定 2检察权的概念2侦查权的概念2检察权与侦查权的相互关系2二、世界其他国家国家检警
14、关系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4(一)世界其他国家检警关系的现状 4检警一体模式 4检警分离模式 4适当结合模式 5(二)世界检警关系总体的发展趋势 5三、我国检警关系的现状5(一)我国检警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我国检警关系问题存在的原因 7四、对改善我国检警关系的建议 8(一)检警一体化的观点8(二)检察指导侦查的观点8(三)笔者的观点 10结束语10参考文献 11致 谢12引 言有关检警关系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早有论述,但时至今日,我国的检警关系改善应当如何落实仍然存在许多争论之处。考察世界各种检警模式,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实行不同程度的检警一体模式,而英美法系国家一般实行检警分离模式,而其他也
15、有一些实行的是检警分离和检警一体适当结合的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各种类型的检察机关都具有公诉等诉讼职能,但是其具体权限和诉讼地位因政治体制不同而各异。我国不可避免检警一体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现况,但是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是一致的,检警分离或是检警一体都与法律文化传统和国家体制等因素有着很大关系,我们要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暂存的问题。”1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争对我国的现有国情,有学者提出“以检察为中心的诉前程序是现代刑事诉讼效率追求的需要。检警分离就会导致两机关的权力分散,会导致两机关的扯皮和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侦查任务,加上不受监督的权力
16、往往导致恣意,这使得刑事诉讼任务的完成有了重重阻力。检察主导侦查可以带来高效率,对于应该搜集的证据,按照公诉的需要可以及时搜集,对于不应该或者证据价值不大的证据,根据实际效率性等要求来考虑是否搜集。”2 庞在月.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重构M/OL湖北社会科学,2005,09.2同时,另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检警一体模式较为合理的观点,要对侦查监督中的检警关系进行研究,那就需要总观整个检警关系的体系结构,对世界各个法系国家的不同检警模式进行参考,观其优点、缺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同异乃至于提出一个改善我国检警关系的纲论,以便在实际方面起到作用,这也是学术交流学习的最终目的。科学构建检警关系,建立
17、有效的控制机制,不仅能够有助于理顺侦查关系,顺利实现国家追诉权,最终达到有效控制犯罪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保证公民权利不受非法侵犯。所以结合实际而论,如何建制一个合理、高效率的侦查监督体系来完善我国的检警关系才是首要问题。一、关于侦查监督中检警关系的基本论述(一)检警关系在侦查监督中的概念检警关系是刑事构造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检察机关、公安(警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特别是在侦查活动中基于各自地位和职权的行使而产生的关系。在侦查监督中,检警关系主要是体现在案件诉前所进行的的证据搜查、核实案情、决定起诉与否等一系列审前程序中,检察机关与警察机关的相互关系。有学者提到:“长期以来,
18、我国法律对检警之间侦查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的规定得很不完善,诉讼效率低下和侵犯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目前检警相分离的模式无法适应逐渐成熟普遍的以审判为中心的控辩式庭审方式。”1 宋英辉、张建港.刑事程序中检警关系模式之探讨J.政法论坛,1998,2.(二)检察权与侦查权的界定检察权的概念在现代侦查监督程序中,检察部门主要的职责是承办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审查决定是否逮捕,以及对上述部门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案件审查决定是否延长,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审查逮捕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进行初查等工作。侦查权
19、的概念在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中,侦查权主要是由警察机关来行使,以至于一般概念上的警察权与侦查权的部分同化,当然,侦查权与警察权也有不同,一般说警察权力还包括某些与社会治安有关的行政权力,在某些国家,包括中国。侦查权的行使也并非仅仅由警察行使,但最基本的侦查权由警察行使则是世界的通例,我国也没有避免这一实际状况。检察权与侦查权的相互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都有所提高,以及人们对警察滥用权力的担忧,导致了警察机关实际职能履行的不公平性质存在。但是,侦查与检察各自代表强制力的行使与监督,双方不能违背自身的职责要求,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侦查权是国家执法权
20、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的重要职责。“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检察机关被规定为法律监督机关,从而使其传统诉讼职能被赋予了法律监督的新内涵。检察机关参与刑事诉讼,进行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诉讼活动,既是对公民、组织违反刑法行为的法律监督手段,又是对侦查权和刑罚执行权的行使实行法律监督的过程,其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能够严格、依法进行,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1 贺恒扬著.侦查监督论 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 检察院的审查要先于法院的法庭审理,案件要到达法院
21、,就必须经过检察机关的审查。对到达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案件,检察院所进行的审查主要是基于警察机关提交的侦查证据,除自侦案件以外,检察院并不参与警察机关对证据的侦查活动,多是对警察机关搜集的证据的价值性进行判断,但是检察机关担任国家诉讼公诉人的角色参与法庭审理,什么样的证据才是合理的,证据应该怎样去搜集才能发挥最大效力,这都无法由警察机关来独自处理。因此,诉讼的最终目的即惩戒和制止、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必然地要去要求,警察机关的侦查必须符合公诉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应当由公诉决定侦查而不能是侦查决定公诉。侦查决定公诉的情况,据考查更多的是出现在专制政体。“它不容易也不应该出现在民主、法治的政体内,不受限制
22、和审查的侦查权本身就是专制,这是侦查权的本质侵犯性所决定的,警察机关是现代诉讼程序在实际社会中的第一体现者,警察扮演的是一个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的角色,处于一个合法暴力的垄断者的地位,”2 杨振江主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问题研究 M. 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2而从现实中看,其对法律的理解并不如检查机关人员深刻,对暴力的自我克制毕竟是有限的,这与国家法制建设和法治的理性有内在性的冲突,加上现代诉讼的高度复杂性、隐秘性和犯罪对法律的高度规避性都决定了由警察成为审前程序的中心并非是最适合的,而检察机关是整个诉讼程序中连接警察机关的最近机关,这一职能必然就落到了检察机关身上。相应的,什么样的检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623. 侦察 监督 中的 关系 毕业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3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