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比较研究.doc(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比较研究(送审稿)综合开发研究院项目组2012年9月目 录前 言1一、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和功能特征7(一)关于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71、发展极理论72、发展力理论93、发展序理论10(二)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机理141、聚集作用机制142、扩散作用机制143、分工合作机制154、政策协调机制15(三)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161、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功能162、经济中心城市主要特征18二、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经验20(一)纽约:综合产业支撑201、发展概况202、发展特点21(二)伦敦:开放发展战略251、发展概况262、发展特点26(三)东京:城市集约发展281、发展
2、概况292、发展特点31(四)新加坡:最佳经商环境331、发展概况342、发展特点36(五)香港:自由贸易政策401、发展概况402、发展特点43(六)上海:区域分层合作471、发展概况472、发展特点51三、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路径和演化规律54(一)内涵式发展路径541、概念界定542、发展路径54(二)外延式发展路径561、概念界定562、发展路径56(三)均衡式发展路径571、概念界定572、发展路径58四、深圳与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59(一)深圳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比较591、经济实力的比较592、产业结构的比较613、人口规模的比较624、科技创新的比较635、城市建设的比较656、
3、国际化程度的比较67(二)深圳与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681、经济实力的比较682、产业结构的比较693、人口规模的比较704、科技创新的比较715、节能减排的比较736、城市建设的比较75(三)促进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771、保持经济规模领先地位772、建设服务管理人口大市793、夯实综合产业结构支撑824、建设国际创新创意中心835、打造功能健全枢纽都市856、深化国际化城市的建设87五、促进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政策建议90(一)产业政策901、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90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经济软实力903、促进传统产业品牌化,提升产业控制力914、
4、引导产业外溢性发展,强化城市辐射力91(二)投资政策911、优化投资环境,营造营商氛围912、完善融资机制,优化资本配置923、调整财税政策,支持公共服务924、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引资92(三)土地政策931、创新循环利用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932、建立交易市场体系,提升土地配置效率933、完善土地整备制度,引导土地市场发展93(四)人口政策941、发挥市场配置功能,促进人尽其才942、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培育人力大军943、强化常住人口概念,提升人口素质944、加强区域平台共建,共聚人力资源95(五)环境保护951、构建生态环境体系,提升环境承载力95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5、953、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保持环境更新力95(六)组织实施961、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紧凑型城市962、强化城市治理,打造现代化都市963、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世界级集群96前 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集中地和影响源,在创新引领、开放开发、增长带动、资源配置和产业管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1、项目背景和意义深圳经济特区经过三十年先行先试、引领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承载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变化。2009年1月,我国颁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2年),要求深圳“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
6、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2010年8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国务院批准,其定义城市性质是“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确立经济中心城市定位,不仅意味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先行先试,更重要的是要辐射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然而,在全国区域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深圳的经济总量和上海、北京、广州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与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相比,领先优势在不断缩小。深圳1991.6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不仅在当前国内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中最小,而且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已日益紧张。如何破解一系列发展制约和难题,研究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
7、不同路径,进而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是深圳“十二五”期间甚至未来三十年必须研究和面对的问题。本项目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经济中心城市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社会活动较为集中的城市。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师翠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最早在1915年明确提出经济中心城市即“绝大部分商业活动都在那里进行的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按照辐射范围大致可划分为区域级、国家级、地区级和世界级。一般认为,世界级经济中心城市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地区级经济中心城市有新加坡、首尔、香港等,国家级中心城市有洛杉矶、北京、上海等,区域级中心城市有国
8、内行政区的省会城市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中心城市研究受到日益重视。叶勃利和布赫分析了经济中心、经济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区分与联系,指出经济中心城市是经济中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经济中心城市作用是消除城乡差别、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规律 浅论经济中心与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载于经济问题探索,1982年第4期。孙宗汾指出经济中心城市必须首先是交通中心,其次是商业集散中心、工业生产中心以及金融信息中心、科技文化中心 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与规划,载于城市规划,1986年第3期。马小宁分析了洛杉矶从一个远离美国经
9、济中心的小镇发展到举世闻名的全球性城市,是多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机勃勃的、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是洛杉矶发展中最根本的推动力 洛杉矶: 从地区性中心城市到全球性城市的研究,载于人文地理,2007 年第2 期。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关于深圳经济中心的研究大量涌现。乐正指出,今后一个经济中心城市与它的腹地可以没有直接的空间联系,几个连靠在一起的中心城市往往也会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组合”,它们各有所长,功能互补,共同构成一个枢纽和龙头作用更为强劲的“中心” 深圳建成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载于学术研究,1998年第10期。袁易明指出,深圳具备了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的条件,但其经济腹地、科教基础、
10、企业结构仍存在不足 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和深圳发展的现实选择,载于特区经济,1998年第8期。(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和深圳发展的现实选择)。2010年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研究完成深圳建设全球经济中心城市策略研究报告,提出以综合性的“大都市”作为发展目标,以未来30年服务管理人口3000万做“大规划” “大规划”是指突出对城市主角人口的规划,以相对超前的人口承载力为条件,超前规划城市功能、设施,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是城市规划真正达到百年不落后。深圳城市规划属于“小规划”,例如1980年版规划,远期规划特区人口80万人;1986年版规划,预计2000年特区人口规模110万人(包括暂住人口30万人
11、)。1996年版规划,预计2000年人口规模400万人、2010年达到430万人;2010年版规划,提出规划到2020 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2011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1046.74万人)。,按照紧凑型城市理念重新定位城市的发展、布局和功能,加强深港莞惠合作,破解“承载力迷信”,继续保持和提升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从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趋势看,第一,诚如帕克所言,“城市是人性的反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最根本、最持久的推动力。第二,如果说在工业革命时代,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那么,在知识经济当代,高科技产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则是城市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12、。第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区域的勃兴是城市走向繁荣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国内以及国外经济区域日益紧密的分工合作。3、关于发展路径的概念界定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具有内在规律,综合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本研究认为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路径大致可划分为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均衡式发展三种路径。其中,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是指主要依托城市内部改革和更新,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有序和稳定的状态。经济中心城市外延式发展是指主要依托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源等要素资源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中心城市均衡
13、式发展是指既要依靠外部资源投入和外溢性发展来实现规模效益和总量扩张,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提高资源的单位产出,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些不同发展路径在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中均有所体现。一些城市不断扩张国土规模,提高经济总量,扩大城市影响力。一些城市则侧重挖掘内部潜力,提升发展质量,扩大城市辐射力。而不同发展路径体现在经济总量、人口集聚、产业结构、都市发展等方面将有所不同,就深圳情况看,基于均衡发展视角,深圳经济总量仍有大幅提高空间,但经济质量更为关键;人口集聚规模仍可提高,但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要体现均衡化,但突出科技、金融更能体
14、现经济中心城市影响力;都市发展要追求环境优美,但还可以适度提高土地承载力。4、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和功能特征。从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看,发展极理论突出了区域不平衡增长和极化带动作用,主要回答了为什么需要建设经济中心城市问题;发展力理论强调了城市集聚利用资源的能力,主要回答了如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问题;发展序理论则讨论了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主要回答了沿何种路径建设经济中心城市问题。从城市形成的主要机理看,经济中心城市形成发展主要是受到聚集作用机制、扩散作用机制、分工合作机制以及政策协调机制四大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作用机制、扩散作用机制和
15、分工合作机制归属市场作用机制,政策协调机制归属政府作用机制。从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看,经济中心城市具有要素资源集聚、扩散、开放、创新四大基本功能和人口集聚地、经济增长极、交通中枢城和国际贸易核四大主要特征。第二部分,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纽约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不仅具有强大金融产业,而且已形成以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为主导的多种行业相辅相成的良好产业生态系统,汇聚了大量创意思想和智力资源,直接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伦敦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长期实施以高度集聚和快速扩散为特点的开放性战略,集聚国际性总部、发展专业化服务、吸引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性网络,
16、使伦敦保持了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的持续活力和动力。东京充分考虑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紧缺、国家人口众多的现实,实施高密度开发土地资源的集约发展道路,构建了世界最为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不断挖掘和拓展城市发展潜力。新加坡是全球最具投资潜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始终奉行亲商政策,着力营造营商环境,提供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其成为全球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和跨国公司投资首选地。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长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着力构建全球性金融、贸易和航运网络,集聚全球资本、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资源,促进了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高度发展。上海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17、城市,较早领衔实施长三角地区合作发展,不仅带动了长三角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而且夯实和扩大上海经济中心城市的腹地空间和影响力,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部分,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路径和演化规律。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路径和演化规律大致分为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和均衡式发展三类。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路径在空间、经济、文化、功能等领域主要表现为,依托自我更新、自我升级、自我组织能力所实现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中心城市外延式发展在空间、经济、文化、功能等领域主要表现
18、为,依托增加投入、扩大产能、外溢发展所实现的产出规模扩张和数量扩大。经济中心城市均衡式发展在空间、经济、文化、功能等领域主要表现为,依托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既要注重量变积累、更要关注质变跃升,进而快速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深圳与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香港、新加坡作为深圳赶超标杆城市,与深圳在地缘优势、人口特征、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拥有众多共同特征,对深圳、香港、新加坡三个城市进行具体比较分析,对深圳瞄准标杆、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需要的路径具有重要比较和借鉴意义。当前,深圳的经济总量位居国内城市第四,通过与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总量排名十强的其他国内城市比较分析,可
19、为挖掘深圳城市优势、促使深圳国家经济中心城市更高层级发展探寻突破路径。从分析结果看,深圳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香港、新加坡相比,不论经济总体规模、人均GDP水平,还是单位建成区承载能力等均具有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深圳具有内涵发展的巨大潜力。深圳与国内上海、北京等经济中心城市相比,经济增速和排名已呈下滑趋势,在空间、资源、环境等紧约束条件下,需要亟待实施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导兼顾外延式发展的均衡式发展,进而提升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质量,提升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第五部分,促进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政策建议。借鉴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经验,从以下产业、投资、土地、人口以及环境保护、组织实
20、施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均衡式发展。一是产业政策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为手段,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的重要方向,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内业态多元发展,构建高丰厚度、高竞争力、高带动性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投资政策总体思路。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着力点,发挥政府对资本市场引导作用,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土地政策总体思路。以高度城市化和深度市场化为土地政策改革主线,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明晰权属为核心,创新土地利益共享机制,
21、加快土地要素的高效流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强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四是人口政策总体思路。人口集聚是经济中心城市主要特征之一。在强化人才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流动人口常住化“两化”进程,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构筑满足经济中心城市综合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和人力大军。五是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依托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环境资源价格机制,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六是组织实施总体思路。以长远规划引领
22、紧凑型城市建设,构建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的现代城市公共治理架构,增强城市治理决策科学性、严谨性和透明度,协调区域城市群战略安排和规划统一,不断提升深圳城市承载力,推动经济中心城市内涵提升兼顾外延发展,迈向城市发展的更高能级。一、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和功能特征通过综合回顾和分析当前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形成机理和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和特征,为比较经济中心城市的不同发展模式总结一般规律和典型特征。(一)关于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大致可划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其中,基本因素是指城市拥有的先天性的地理环境;推进因素则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诸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经济结构等新的因素
23、。经济中心城市能在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在于它们拥有比一般城市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其形成、发展和衰退历程均具有明显规律性,主要包括以下中心城市发展力、发展极和发展序三大理论。1、发展极理论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极理论主要包括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的国际分工理论,这是经济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三个重要理论依据。(1)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发展极理论法国学者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年)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1955年)等著作中,最早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并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他最早提出“发展极”(Poles of D
24、evelopment)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可能均匀分布在一个区域内的每一个点上,经济增长是在不同地区、部门或产业,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原因在于某些“推进型产业”(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企业家的创新是发展进程的主要动因)在一些地区或城市集聚和优先发展,从而形成恰似“磁场极”的多功能经济活动中心发展极 参阅:法佛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经济学译从,1988年版。发展极城市不仅能促进自身发展,并且以吸引和扩散作用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经济网络。作为发展极的经济中心城市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主要产生三种影响:一是支配效应。作为发展极的经济中心城市由于技术、知识和信息等
25、方面具有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经济腹地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二是乘数效应。作为发展极的经济中心城市形成后,对周边经济发展起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的经济联系,不断序化和放大对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随之增大影响范围和程度。三是溢出效应。发展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边经济发展有利。发展极正是通过支配、乘数和溢出效应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与组合发生作用,佩鲁将这种吸引和扩散效应归结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
26、的集中和输出、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2)克里斯塔勒(W. Christa ller)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三角形经济中心的(市场、聚落和城市)和正六边形市场区(销售区、商业服务区)的企业分布的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就越齐全,而低等级中心地仅限于供应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点)。中心地等级结构具有如下普遍特点: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反之亦然。高级的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职能,高级职能具有较高门槛值和较大服务范围。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
27、此间距就越远,它的服务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是低级的中心地,数量越多,相互间隔越近,服务的地域也越小。各等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六边形网络,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应按K=3,4,7的原则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为一种综合的、宏观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对区域规划、具体计划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忽视了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集聚利益,也没有论述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3)古典经济学的区际分工理论区际分工是经济区域之间的产业链分工,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总是由若干异质经济结构的
28、更低层次区域整合而成,而不是由若干同质经济结构的更低层次区域集合而成。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国际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社会财富,各国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通过开展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各国的实际物质福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也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斯密和李嘉图主要是从国际分工与贸易角度阐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也体现出经济区域之间的分异和依存关系,在某种意义
29、上决定了区域经济专门化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了区域不同城市的经济优势和城市间联系的内容、性质和规模等。2、发展力理论倪鹏飞(2007)认为城市竞争力与城市质量功能相似,它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力指通过提供空间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要素的能力,并能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更具有集聚、争夺、占有和使用资源的发展能力。发展力是经济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源,主要包括自身定位能力、创新能力、管理
30、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等,其中竞争能力占居核心地位。城市发展力城市定位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竞争能力城市管理能力力基础设施金融支持环境条件政府作用科技实力产业结构图1-1 中心城市发展力的构成(1)定位能力。城市定位能力是关于城市功能定位的政策安排、战略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实施能力。城市功能的本质表现为经济流通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社会功能。产业是城市功能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实现载体,城市功能的演化依托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实现。确定城市功能的路径要基于对城市经济产业分析,以及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研究,来拓展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使之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
31、领。(2)竞争能力。作为在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上所具备的相对、绝对优势,城市竞争力是由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合力,其中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然而,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归根结底均需要以人才资本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人才的竞争。(3)创新能力。城市创新能力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要内容。城市创新能力除了创新观念、创新资源、创新激励与创新保护等内容外,更关注于城市能量集聚、能级提升、流量增大的系统性创新能力。现代经济学实证研究表明,空间集聚能提高中心城市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效率,使企业获
32、得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形成一种企业集群的互动式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提高。 (4)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将其他生产要素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总体效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拥有较多就业机会,可获取更高收入,因而集聚了大量人口,对城市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城市管理能力综合体现为城市的效率水平、城市的经营水平和城市的带动水平,其中城市效率主要体现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财富的效率(发展速率),或它在单位面积上创造财富的效率(发展强度)。3、发展序理论城市发展序借鉴了科学中的“序”概念,又结合城市成长机制加以引申,与自然科学类似,中心城市在时间、空间、结构
33、和功能上的演化机制不尽相同,但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机制基本相似。中心城市发展序可分为静态有序和动态有序两种。不同城市之间的资源争夺所产生的不平衡性或形成的差异构成了城市之间竞争的基础,成为城市演化的第一动力,生成城市演变的耗散结构。用横轴表示关系复杂程度,用纵轴表示环境复杂程度,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序依高低程度可作如下划分(图1-2)。城市在无序与有序循环的不断进化链条中延伸,城市成长空间序、城市成长经济序、城市成长制度序、城市成长文化序按“共同联系的稳定性”有规则地进化。环境复杂程度高高级序:非线性、动态稳定非序:不适应环境选择关系复杂程度高关系复杂程度低非序:耗散结构、不稳定低级序:线性、静态
34、稳定环境复杂程度低图1-2 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序(1)城市发展空间序。城市空间序的演变来自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一个企业的建立,会产生乘数效益,带动有关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发展和集聚。工业的发展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使城市产业发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产业结构质的变化引起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使城市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城市成长首先受到“空间圈”的约束,城市成长空间序是城市有规则的空间联系的稳定性,及时预测城市空间增长趋势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必然迫使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流主要载体的居住、商业等功能区及基础设施的扩大和布局的调整,因此,及时预测城市空间增长趋势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可使城市规划方案符合城市发展实
35、际。(2)城市发展经济序。城市成长受到“经济圈”的影响,城市成长经济序是一种有规则的经济联系的稳定性。城市社会分工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社会分工使不同种类的生产由不同的劳动者来承担,又使不同的劳动者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有序的生产综合体。城市社会分工产生了更大的生产力,在提高劳动技能、节约劳动时间的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商品流通是经济序的发展,商品通过流通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相互转化,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发展的产物。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促进城市产业发展,城市产业链是经济序的扩充,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产业链的主要环节,拉长拓宽产业链需要围绕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不断
36、优化城市经济功能,使城市产业链的整体效用趋向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只能围绕大企业的主导产品和副产品促进相关行业发展,获取产品的最大附加值。城市创新周期是经济序的表现,熊皮特认为创新是生产体系的组合序,德鲁克也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使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重新组合,为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市场体系,获取更大利润创造了条件。(3)城市发展文化序。城市成长受到“制度圈”的约束,城市成长制度序是一种有规则的制度联系的稳定性。制度是游戏规则,是人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习俗、习惯以及规定。城市的各种政策是制度序的基本表现,人
37、类所有制度都是有意识设计或发明的产物,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城市的各种法规是城市制度序的核心表现,规章是成文的约束,它们都可看作是序的体现,人类的全部行为要么是直接凭借外部权威,由某个群体或机构有意识地设计或建立的制度与秩序来规范,要么是通过自发序来实现,即各行为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自愿自发的规范。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走向序化的过程就是新制度产生的过程。以制度为架构,帮助人们获取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是现代城市生成文化序不可或缺的机制。城市成长受到“文化圈”的影响,城市成长文化序是一种有规则的文化联系的稳定性。它通过唤醒人们的共同感情、感受、倾向、偏好、品位将城市中的人联结和扭
38、合起来,以发挥其对城市的整合作用。城市文化成长需要正确处理价值分裂、价值多元以及合法性危机的问题,深刻理解城市发展文化序,有助于发掘城市文化集聚的精华,有益于从文化演变中培育“文化序”基因,因此经济中心城市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安排,不应割裂城市成长文化的脉搏,而应符合整体城市的文化发展序。(4)城市发展的结构序与功能序。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是一个有序演化的过程,它不仅在地域空间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上产生“结构序”,而且在经济发展会产生“功能序”(如下表1-1)。表1-1 城市成长的结构序与功能序 参阅:苗建军城市发展路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第62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产业发展基本阶段初始发
39、展时期迅速发展时期发展成熟时期主要经济形态专业化专业化+集中化专业化+集中化+综合化主要空间形态中小城镇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圈主要投资手段私营民营+国有+其他民营+国有+外资+其他城市成长模式孤立城镇非均衡布局协同均衡布局经济结构联系不够紧密较紧密紧密经济要素种类土地+劳动+资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知识货运形式的商品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开始下降货运形式的自给率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开始回升城市发展动力经济要素集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群吸引与辐射中心城市以均衡集聚扩散新的更高层次的均衡为成长路径,历经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低层次均衡的成长“序化”,该阶段以城市规模小、相互孤散
40、、经济活动分散,空间形态单一,城市发展序开始空间化为特征。第二阶段为极核式集聚的成长“序化”,该阶段以一些主导产业空间集聚度的变大,一些具备先发条件的城市迅速崛起,形成“发展极”和“发展序”为特征。极核式发展城市依托于现代化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将周边城市或外围地区的多种经济要素集聚到经济循环圈内,构筑起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序开始经济化。第三阶段为极核式扩散的成长“序化”,该阶段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使极核式城市日益显现反城市化合反集聚,城市级差地租的挤出效应导致极核城市外扩,在缓解原极核城市空间压力的同时,促进新极核城市产生,城市发展序开始制度化。第四阶段为高层次均衡的成长“序化”。此时城市带形成,城
41、乡空间趋于融合,空间上出现网络化、均衡化和多核化,该阶段整个空间结构处于一个较高层次的动态均衡中,形成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形态。 总之,所有城市都是具有明显复杂结构层次的系统,城市的进步体现为社会的某种有序状态的更替。城市发展的“极化”和“序化”维度决定着中心城市发展的路径,经济中心城市建设离不开中心城市成长的一般规律,因此,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心城市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雄厚的经济实力、后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先进的社会发展水平,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合理的城市布局,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努力创新才能始终领先于其他城市。(二)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机理经
42、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机制可分为市场作用机制和政府作用机制两种,其中市场作用机制包括聚集作用机制、扩散作用机制和分工合作机制,而政府作用机制主要是政策协调机制。1、聚集作用机制聚集作用机制的形成主要源于经济活动对聚集经济的追求。生产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在地理空间的聚集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成本降低,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可以充分自由流动,在聚集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的生产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不断向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相对区位优越的城市集中,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
43、集聚中心,逐步成为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由于集聚了区域的主导产业、创新行业及关联产业,通过持续的创新活动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辐射带动作用的强度和广度也进一步增大。当然,这种吸引和辐射作用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正相关,与空间距离负相关。聚集机制使区域中的二、三产业、人口、人才、原料、资金、信息以及科学技术等不断向经济中心城市集聚,增强了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在聚集机制作用下,经济中心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使之逐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即增长极。2、扩散作用
44、机制扩散作用机制的形成主要源于聚集不经济。在集聚作用机制下,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初期,经济资源向经济中心城市聚集可以获得比较优势和利益,而随着经济中心城市的不断成长、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城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等,导致经济中心城市聚集不经济。受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在追求高利润的目标导向下,致使在经济中心城市已丧失优势的产业、企业和经济部门又在其周边地区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在扩散机制的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逐渐向周边中小城市和城镇开始扩散和转移,并在经济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外围的中小城市( 非中心城市)形成新
45、的聚集中心,继而形成新的次一级经济中心城市。而原来的经济中心城市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晋升为区域一级经济中心城市,或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甚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聚集作用机制和扩散作用机制使生产要素、资源、产业等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传递,而且受空间距离、交通条件和城市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其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城市。通过经济资源在中心城市和其它城市间的等级扩散,城市体系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网络型的区域城市体系逐步形成,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3、分工合作机制分工合作机制的形成主要源于企业寻找利润最大化的区位优势而进行的空间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46、企业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倾向于选择能够实现最大利润的区位。随着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的内涵不断产生动态变化,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区位转移,直接表现为以企业空间转移为载体的产业梯度推移。随着经济中心城市承载的功能日趋强大和复杂,某些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企业、行业由于无法承担土地、劳动力等高额成本,逐步向能降低其成本的周边城市转移,经济中心城市承担商务、金融和信息等服务中心功能,促进了经济中心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和行业的空间转移,促进了产业梯度推移,使经济中心城市与承接转移的城市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移、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
47、方面具有较强的分工协作关系,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增强,促进了以城市体系为空间载体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机制的形成。基于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分工合作机制,强化了经济中心城市的创新和服务中心功能,并为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创造了条件。4、政策协调机制政策协调机制主要来源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也就是运用政策工具来协调经济中心城市自身经济发展及其与其它城市之间的关系。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适当、合理的宏观调控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快速发展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政府往往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加快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强化其龙头带动功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克服由市场缺陷导致的经济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间不断扩大的差距、无序竞争、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政府往往采取区域规划或区域政策等干预手段实施宏观调控。通过适时引导经济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挪出空间,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通过确定区域内城市的共同行动准则,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保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