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的发展——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doc
《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的发展——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的发展——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的发展: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金晓莉(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上海 200237)摘 要 本文总结了比较图书馆学的发展及在中国的研究情况,论述了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对21世纪以来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和总结,指出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是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发展的一条新路。关键词 比较图书馆学 东西部地区图书馆比较研究 西部地区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0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In China: Comparison Research On Eastern And Wester
2、n LibraryJin Xiaoli(Library of Shanghai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Shanghai 200237)Abstract :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and the research in China,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 made a statistical and c
3、onclusion of articles that published since 21st century, put out that the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in China is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 Key Words: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Comparison Research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 Western
4、Region LibraryClass number: G2501 比较图书馆学的发展 “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客观世界中,有许多事物既有一些相同的属性, 又有一些不同的属性,同一类型的事物之间或不同类型的事物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比较学科就是采用一定标准,把这些事物加以分类、对照,进行由初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揭示其相同点及相异点。比较学科发端于1555年,以法国博物学家及旅行家皮埃尔拜伦出版的比较解剖学图象集为标志。至十八世纪初,出现了完整的比较研究理论的科学体系,形成比较学派。十九世纪以来,比较研究首先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比较解
5、剖学、比较胚胎学、比较生物学、比较医学等大量分支学科,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继而,比较研究又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科学,产生了比较教育学、此较文学、比较法学等学科。至二十世纪,国外在文化领城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比较研究热1。比较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民族、文化体系下的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了解并掌握这些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做出科学解释,得到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普遍性准则。欧美从事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权威人士认为,l 954年蔡斯戴思在澳大利亚图书馆期刊第三期上发表的“比较图书馆学的益处” (The Benefits
6、 of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图书馆学这一概念,因而认定比较图书馆学产生于1954年2。1963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开设了比较图书馆学课程,1964年,美国匹茨堡大学图书馆情报学研究所发起成立国际图书馆情报中心(简称ILIC),专门收集和交换来自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资料,提供国际交流与比较研究合作项目。该中心自建立以来,对国际比较图书馆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成果代表了世界各地图书馆学家和专业学者们的最高水平。英国于1966年开设比较图书馆学课程,主要有威尔士阿伯里
7、斯图书馆学院、利兹工艺学院、北伦敦工艺学院、伦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1967年,英国一批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小组 (简称ICLG),1968年1月,该研究小组成为英国图书馆协会的正式小组。该小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拥有70多个国家、1600余名成员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他们的刊物是Focus on International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3。尽管已经进行了50多年的研究工作,但比较图书馆学仍然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一些学科的基本问题,如比较图书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都还有一些不同的
8、观点,甚至对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研究方法也存在争议4。2 比较图书馆学在中国我国学者程伯群于1935年最早提出了“比较图书馆学”这一概念。他所编著的比较图书馆学一书,由杜定友校订,杜定友、崔竹溪作序,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印刷出版,计十八万余字。然而我国真正从事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则是1970年代后期5。1978年和1980年,美国西蒙斯大学林瑟菲教授两次来华访问,向我国图书馆界全面介绍了比较图书馆学在国外的发展情况,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工作。1980年,龚厚泽翻译了美国图书馆学家丹顿的比较图书馆学概论;1981年,吴则田等翻译了美国西蒙斯大学图书馆学林瑟菲教授的国
9、际图书馆学与比较图书馆学一文;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编译了美国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同年,丘东江翻译了比较图书馆学教育一文;1984年,王贺彤翻译了奈缪丁库莱西的比较图书馆学和国际图书馆学:一种分析方法;1985年,曾争翻译了杰克逊的比较图书馆学与非工业化国家;1986年,周文骏翻译了比较图书馆事业研究的方法论;同年,王引娣等翻译了“比较图书馆学”研究述略;1990年,肖力翻译了西尔维娅西姆索娃的比较图书馆学:一门理论的学科。这些译著的发表, 向国内介绍了国外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进展,对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起到了借鉴和指导作用6。30年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就
10、研究论文的数量而论,我们在维普资讯网以“比较图书馆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出论文62篇。而我们对30年来20多种省级以上图书馆期刊逐一查阅,比较图书馆学研究论文有200篇以上。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标志性成就是南开大学钟守真教授编著的比较图书馆学引论出版。该书是我国学者编著出版的第一部比较图书馆学专著,书中对比较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如比较图书馆学目的和功能、研究模式、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它的问世对推动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7。尽管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1)未能建立起完善的、严格的理论体系,其研究重点一直停留在比较
11、图书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性质等问题的争论上,没有把研究推向深入, 因而也无重大进展。2)有关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文章、著作不多,大多数被认为是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论文都是以叙述和描述为主的,缺乏比较,也不符合学术研究标准。在我们所查询的论文中,真正探讨比较图书馆学理论,或用比较方法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为数很少,且水平参差不齐。3)在图书馆学界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提起比较图书馆学,人们并不感觉陌生,但对它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上,不清楚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研究内容,不了解它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图书馆学自身研究不够深入,未能着力解决图书馆学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图书馆学 中国 发展 东西 地区 图书馆 比较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