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文】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doc
《【建筑论文】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论文】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摘 要】 基桩动力检测法以其快速、准确、经济的优点成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基桩动力检测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有以下几种动力试桩方法:动力参数法、共振法、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波动方程法、改进的动力打桩公式法和静动法。 【关键词】 基桩动力检测法;低应反射波法 【中图分类号】 TU75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3-026-02 1基本原理 反射波法是以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反射特征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为连续弹性的一维均质杆件,并且不考虑桩周土体对沿桩身传播的应力波的影响
2、。因此,桩的典型弹性体震动模型是直杆的纵向震动。在推导直杆的纵向震动方程时,作以下基本假设: 1.1桩受击振动是在弹性限度内。桩基在振动时,桩内各质点的位移、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都服从弹性虎克定律。对于动力测桩来说,激振力很小,并且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桩的振动完全满足这一假设要求。 1.2材料是均匀或分段均匀且各向同性的。作为混凝土材料的桩,在拉伸与压缩特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也是不均匀的,但是在微米级的弹性振动范围内,仍然可以近似满足这一假设要求或这种差异可以忽略。 1.3纵向振动时其横截面保持为平面,而且每个截面上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且为轴向应力,所有其它应力分量均为零。 纵杆的长度比桩
3、体的横截面尺寸大的多,从而不考虑横向位移对纵向运动的效应。 1.4取直杆的轴线做x轴,假设变形前的原始截面积A、密度?籽、弹性模量E及其他材料性能参数均与坐标无关,各运动参数仅为x和t的函数,直杆各截面的纵向震动位移可表示为u(x,t),根据达郎贝尔原理有。上式就是反射波法测桩的波动方程。需要说明的是推导过程中作了4条基本假定,而实际的桩身仅能近似满足以上假定,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会出现畸变即所谓的弥散现象,例如桩身截面变化引起的三维效应以及横向惯性效应等。这样得到的计算结果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差,但一般来讲已能满足工程检测的要求。 2低应变应力波反射法检测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应力波反射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论文 建筑 论文 基桩低 应变 反射 理论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