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与意义.doc
《语境与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境与意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境与意义在情景语境中理解意义的动态性一、James Paul Gee的意义概念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语言学教授James Paul Gee在其著作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 1999)的第三章第一节中以讨论情景意义(situated meaning)概念的方式发表了他对意义(mean2ing)的理解。其中,他最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单词的意思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笼统的;相反,同一个单词的意思是多样的,而且总是随着所使用的特定的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里,James Paul Gee显然
2、是从不同的侧面描写我们所熟悉的意义的概念,体现了与我们先前对词义(meanings of words)理解的不同的因素:单词的意义并不象字典中所列的那样笼统、一成不变;词义是多样的,它是由具体的情景语境创造出来的;词义总是变化着的,它具有动态性;词义的变化是随着特定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James Paul Gee认为词义超越个体心智(individual minds),必须与社会文化群体相连,因为它牵涉到如何看待说话人和作家根据特定情景赋予词语以特定意义的方式。James Paul Gee称这种意义为词语的情景意义。在本章中,James Paul Gee还通过叙述孩童获得词义的过程说明意
3、义是灵活多样的(meaning is multiple,flexible),又以不同人群(科学家和平民百姓)用同一词语指称不同事物为例表现词义受制于文化(meaning is tied to culture)。这与本书第二章的开头,James Paul Gee所说的语言的神奇属性是一脉相承的。JamesPaul Gee所说的语言的神奇就是,当我们说话或写作时,我们都会极力选择适合我们正在交际的语境或上下文的语言,同时,我们所说的或所写的又创造了当时的情景或语境。这不仅显示了话语和语境的动态性和它们之间的互动性,而且从语言功能的角度表现了词语意义的动态性,从侧面说明意义的动态性可以在情景语境中得
4、到很好的体现。二、语境和情景语境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语言总是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即任何语篇都是特定语境(context)的产物。语言必须适合语境,语境反过来制约、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则不存在语义(Palmer 1981:51)。语境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1923)首先用于语言研究,又称言语环境,即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定的具体的场合。构成语境的因素,有语言内部的,即词语、句子、段落等语言单位的上下文;有语言外部的,即说话的场合和场合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胡壮麟(1994)因而把语境归
5、结为三类:(1)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即篇章内部的环境,或称上下文(context);(2)情景语(situational context),即篇章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3)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即说话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这三种语境对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交际意图都有重要帮助。所谓情景语境是指篇章产生时的环境,语言表达所发生的场合。James Paul Gee在其著作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中用situation or context指情景语境,表示实际应用中的即时语境(situ
6、atedmeanslocal,grounded in actual practices and experi2ences),而Firth(1962)把情景语境看成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范畴,它不仅仅指词语所处的环境和背景,而且还是运用于社会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结构。Halli2day et al(1964)则将情景语境概念发展为语域register理论,语域被定义为根据用途区分的不同语言。语域理论将情景语境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语篇场(field of discourse)、语篇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语篇基调(tenor of dis2course)。Halli
7、day用语篇场指实际正在发生的环境,包括正在被谈论的话题(topic)、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event);语篇基调指谈话参与者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篇方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采用什么体裁、通过什么渠道(口头还是书面)等。这三者共同决定篇章的含义。所有这些有关情景语境的论述都告诉我们:任何话语的意义不能脱离其相应的情景语境。语境理论的历史回顾与系统分析一、历史的简要回顾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中对语言(langue)与言语(parole)的区别分析中有语境理论方面的分析,他
8、的言语(parole)就是语境下的语言行为。1923年,马林诺斯基(M alinow sk i)首先提出言语环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术语。马氏从人种学的角度对土著人的语言进行研究时,他发现其意义是受环境制约的。于是,形成了他的环境理论。由于马氏是一位人种学家,他主张个别地处理每段话语,而把对一般的意义论述排除在外。20世纪初,布拉格学派(P rague School)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十分关注语言的功能。从功能这个角度上看,语言的各种功能的作用只有在言语环境中才能得以发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弗斯(F irth)在马林诺斯基学说的启发下指出,语言为多种不同的目的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境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