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浅析.doc
《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浅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浅析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多地受到语言学家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视角的层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以网络语言的失范现象为切入点,从网络语言语言规则运用不规范和语言表达内容不规范两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及内容、符号等方面着手,通过研究语料,浅析网络语言失范现象,使其有助于语言文化的发展探索。关键词:网络语言;失范现象;语言规则运用;语言表达内容Analysis of the anomie phenomenon with network language which from the perspecti
2、ve of linguistics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the network language,as a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get more and morelinguists andpublic attention.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the face of networklanguage from thelinguistic perspectiveto thelayer,by usingthe network languageanomiepheno
3、men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o analyze two aspects ofthe content which including the non-standardusing in the rules of language and expression.Through the study ofcorpus,respectively from theaspects ofphonetics,vocabulary ,grammar,content and symbol,to analyze network languageanomie phenomenon,a
4、nd then contributes to the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of language and culture. Key words:network language;anomie;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the content which uselanguage express 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浅析引 言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是指网民在网络活动中交流的一种媒介,它包括图像、文字、符号、字母等组合而成的在广泛的网络交流中约定俗称的各种信息符号。1类型可分为谐音类、缩写
5、类、符号类、词语新解类等。网络语言自产生以来,其利弊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核心特点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快速口语”,很多情况下既不注重语法,对遣词造句也缺乏精心考虑,一味地追求简便、快捷。因此,网民们在汉语中添加符号、字母、数字,更改字词、语句,还有繁体和中西方语言的结合,致使网络使用的语言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语言变异现象,即网络语言的失范现象。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的语言现象是其必然,但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其中不规范和不稳定的网络语言,清醒认识到其对汉语言
6、文化的污染。任何一种语言必须有其规范原则,语言应“源自语言实践,服务语言实践”。2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多地受到语言学家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从语言学角度系统地研究网络语言,应是语言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加强对网络大量真实文本的研究,及时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其内在规律,提供一套网络语言规范标准,及早建立起网络语言规范化大厦”。3网络语言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规则运用的不规范和语言表达内容的不规范两大方面,对此要加强收集整理,注重语料研究。一、语言规则运用的不规范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构成材料,语法是语言材料之间的
7、结构方式。网络语言从根本上说是从属于现代汉语系统的,它也需要遵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因此,网络语言规则运用的不规范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网络语言语音失范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视觉化的口语性语言,网络交际者利用文字等书面符号来表现有声语言时,往往只取其音而不论其本义的汉字词用法,与汉字词的规范用法相矛盾,对汉语的规范字词系统产生了冲击和影响。网络聊天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意性,因此谐音滥用的现象随处可见。谐音的滥用是网络时效性影响下的负面产物,网民为了追求速度,在聊天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用数字或出现在输入法最前面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体现一种时尚、风格和个性。所谓“谐音词”
8、就是不用原有的词语,而是将它们的读音略加改变而使用另一个词形所产生出来的词语,这种“新词”因为它们比谐音的原词更为形象生动、更俏皮亲切、更有生活气息,一旦得到网民的认可,就可能借助网络传播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但如果这样的字词层出不穷,势必对汉语的语音构成负面影响,造成日常用语的混乱,造成表达上的牵强附会和理解上的障碍,错别字太多,网络语言语音失范。1、汉字谐音失范在聊天中网络主体彼此隐去真实身份,为了增加幽默效果,常常会出现大量的谐音替用现象,同音汉字的交错运用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一片混杂。例如:“神马”(什么)、“内牛满面”(泪流满面)、“杯具”(悲剧)、“鸭梨”(压力)、“可耐”(可爱)、“
9、帅锅”(帅哥)等。如:“斑竹”,即“版主”,BBS管理员。因过去的词库中没有“版主”一词,用拼音输入法后,显示的第一个词就是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斑竹”,为了省时省事,就选用了“斑竹”这个词。同时,在网络中,网民们来自不同的区域,却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难免在语言中掺杂着地方话。受到方言的影响,具有地方色彩的谐音现象层出不穷,如东北话“银们”(人们)、陕西话“额滴神啊”(我的神啊)、山东话“肿么了”(怎么了)、河南话“有木有”(有没有)、闽南话或粤语方言“偶”(我)等等。目前我国的通用语是普通话,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语言,这就给一部分人理解网络话语含义带来了障碍。故意使用错误的读音可以突显出
10、词语的幽默可爱,但谐音错别字太多,让不了解网络语言的人难以理解,也造成语音的失范。2、数字谐音失范网民通常会用一连串数字的谐音或转意来做数字密码表示一定的意思,随意排列组合0-9之间的数字,为数字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用“520”代指“我爱你”、“7456”代指“气死我了”、“3344”代指“生生世世”等。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3、英语拼音谐音失范网络语言常常会出现很多英语、拼音甚至数字之间杂糅的现象。(1)英语谐音失范。“中式英语”用汉字谐音代替英语读音,例如:“粉丝”(fans)、“伊妹儿”(e-mail)、“嗨皮”(happy);英语字母缩略词,例如:“OIC”(Oh,I See)、“
11、BB”(bye-bye)。英语谐音词的运用,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不然很难理解词语的意思,也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2)拼音谐音失范。一个字代替两个音节,例如:“酱很不错啊”(这样很不错啊)、“0表嘛”(不要嘛)、“酿怎么行”(那样怎么行)。用字母谐音代替汉字读音,把难以说出口的语言用拼音谐音代替,例如:WBD(王八蛋)、TMD(他妈的)、JJWW(唧唧歪歪)。(3)混合谐音失范。混合谐音把数字、字母、汉字混在一起使用。例如:“3Q”(thank you)、“B4”(before)、“Re文”(附文)。4、叠音谐音失范例如:“漂漂”(漂亮)、“亲亲”(亲吻)等等。儿童发音虽然可爱,但
12、并不是所有人愿意接受和使用的。(二)网络语言词汇失范从语言系统来看,语言词汇的变化发展较快,词汇中基本词语是核心部分,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新词新语(包括网络语言)以及外来词语、专业术语等同属于外围部分,是比较活跃、多变的。网络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就是网络词汇,因而其失范现象也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创造新词、改造旧词、滥用错别字三个方面。1、创造新词一些网络用语粗制滥造,胡拼乱凑,词不达意,出现很多新词。网络上出现很多生造词,典型的病词泛滥,如“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等,这些流行的“网络成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用杂糅的方法或者完全不符合语言规律的方法生造,打破
13、语法常规而组合在一起。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而不是所含汉字意义的简单相加。但网络上的“四字词”不但没有语言文化的延续性,而且表意含混,无一不是硬性缩略、强行拼装的结果。例如:“喜大普奔”就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通常表示高兴喜悦的心情;“人艰不拆”出自于林宥嘉的一首歌曲,表示“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这种网络流行语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网络中传播的一种即兴语词,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从应用来看,新造网络词语的做法破坏了汉语言的规范化,破坏了原有词的词形,很多生造的词汇在汉语中原本就有对应的规范词汇,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让读者
14、费尽心机、难以琢磨,让人们产生混乱感觉,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同时也破坏了其社会性,这些语言一旦在互联网上流行,很快就会影响到年青一代的用语,甚至还影响到传统媒体以及书刊。2、改造旧词网络求新求变求奇的心理,促使网民们不但大量创造新词新语,而且大胆改造旧词,试图通过改造旧词的方式,增加语言的新鲜感。具体方式表现有:(1)词形不变,词义转移。词语的外表形式未发生改变,词义指称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原来指称甲事物,现在则变成指称乙事物,即肆意曲解词语,造成“一词多意、一语双关”。一些传统词语在网上被赋予新的含义。如:“可爱”在字典中解释为“令人喜爱”,如今被赋予了“可怜没人爱的意思”;“蛋白质”在网络中
15、指“笨蛋+白痴+神经质”。一些形象特别的合体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大量增加,例如“皕、甡、赑、槑”等。这些汉字在网络中失去原本意义,人们界定它的主要依据就是其新鲜、奇特的构字形式。但网民们在创新的同时又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生僻字本来就不被人们所熟知,滥用字义,不仅会脱离了原本的意思,更破坏了语言文字规范立法。例如:“囧”是一个古汉字,读jiong,本意是“光明”。流行于网络后,“囧”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囧”的“口”被看做人脸的轮廓,口里的“八”是两道因沮丧和悲伤而下垂的眉毛,八字下面的“口”则是受委屈而张开的嘴。于是,发音和“窘”一致的“囧”字,成为表达沮丧、悲伤和无奈心情的代名词。还有
16、一些流行的所谓网络成语,如“不约而同”,网络新意变成了“因太久没有被异性约而变成同性恋的简称”,意义被完全曲解。这些词义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词语的内涵,以词的简单形式表达短语的复杂内涵,并利用正语反用、庄语谐用的手段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但这是对词语定义的歪曲,只能看作是网友之间相互娱乐的一种形式,在沟通交流方面则给不了解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人们造成了语言障碍。(2)词形改变,意义不变。将旧词形式稍加改造,但意义不变。如儿童音,将“东西”写成“东东”,“坏蛋”变成“坏坏”等;拆字,将“超”写做“走召”,“强”写做“弓虽”等。对网民来说,这样改后词义并未改变,但因词语外形与语音的稍加变化,平
17、添了不少附加意义,变异的表达效果新鲜有趣。这种词形改变从语用上看是正常的,能表达出原词难以表达的心理感受和特殊含义,但它仍不符合语言规则。3、滥用错别字在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往往习惯于运用同音、谐音等手段创造新的网络语言,催生了大量的别字。有些汉字字形相似或读音相近,在键盘上稍不留意就会打错字。例如“坚苦”(艰苦)、“鬼计”(诡计)、“决对”(绝对)等。同时,在网民们追求新奇的心理刺激下,也有故意地选择别字组成词语,使规范词语产生变异,从而以其貌似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因变致奇的表达效果,增添语言的生动幽默,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理发广告“顶头尚丝”改自“顶头上司”,“晋善晋美”取自“尽善尽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 视角 网络 语言 现象 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