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蒲松龄对两性关系认识的矛盾性毕业论文.doc
《论蒲松龄对两性关系认识的矛盾性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蒲松龄对两性关系认识的矛盾性毕业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蒲松龄对两性关系认识的矛盾性 摘要: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典范,在这部巨著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篇章描写了关于婚姻家庭、男女爱情的故事,这些爱情故事里的主人公大多都是由狐鬼仙凡构成,蒲松龄正是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男女表达了他对男女两性关系的认识,但由于封建思想等原因,在他的观念中又表现出了种种矛盾。关键词:聊斋志异;爱情婚姻;男女形象;矛盾前言聊斋志异是一部有着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全书近500多篇,多数小说都是通过幻想的形式来谈狐说鬼,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郭沫若曾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松龄为:“写鬼写妖高
2、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因此“聊斋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众美皆具,已无争议。”他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匠心独运地塑造出一批具有独立意识、具有初步平等思想的男女形象。同时,又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男女形象,使他们各具特色,而这些独具特色的男女便构成了蒲松龄眼中的“聊斋世界”。蒲松龄身处封建社会,他的思想与观念必然带有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这些使他对男女两性的认识带有种种矛盾的心理。一男女平等的先进思想(一)蒲松龄认为男女都有保持个性,维护尊严的平等权利封建社会中,女子只能是男子的附属和陪衬,女子的一切准则都是以男子为标准的,为其生为其死,毫无个性
3、尊严可言。但在聊斋志异中女子的地位与男子是平等的,所以她们在婚姻问题上往往能够保持独立的个性,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依附于男子。如小翠篇中的小翠把玩玉瓶失手摔碎,遭到王太常夫妇的喝骂,小翠愤怒地说:“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遂“盛气而出”,后王夫人百般忏悔,小翠也不愿回头。白秋炼篇中的白秋炼为救母而说明自己是异类,但“如以异类见憎,请以儿掷还君。”如若慕生以异类见嫌,爱情便不复存在,秋炼说得斩钉截铁,不留一丝眷恋。阿纤篇中的阿纤遭到丈夫大哥的猜疑,不告而别,叔弟找她却被断然拒绝,并提出与大兄分炊,丈夫三郎尊重阿纤的意见,与兄长分居,因而过着夫妻恩爱和睦的生活。这些女子都是
4、追求个性独立,自尊自爱的女子,有着现代的气息,她们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一旦遭到怀疑和侮辱,绝不轻易容忍、低头,宁可丢失爱情也要保全自己的人格尊严,宁可舍弃婚姻也要维护女子的平等尊重。蒲松龄正是通过这类女子来诉说他的平等观念,女子也应像男子一般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利,只有独立的个性才能体现女子人格的完整,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男女平等。(二)蒲松龄赞赏主动追求自由恋爱与誓死抗争的勇气封建社会中,没有平等尊重的婚姻,男女之间的相互欣赏与理解更是无从谈起。然而蒲松龄却一反常态,描绘了许多男女互相追求,相互钟情,不计权势钱财的婚恋。女子有男子般的勇气和决心,勇于为自己的爱情婚姻做主,他们因才气与诗情相结合,改
5、变了传统的男尊女卑,成就了一桩桩感人肺腑的千古传奇。这类例子在聊斋志异中比比皆是,青年男女为追求平等婚姻,常常自觅对象,私定终身。婴宁中的王子服多次进山寻找婴宁,并对婴宁痴痴不忘,婴宁故意留下梅花示爱,以求与王子服的来日相见;红玉篇中冯相如夜半无人时让红玉进驻家中,而红玉是爬上墙头,对冯生含笑示爱;白秋炼篇中慕生不问秋炼出自何处,便爱慕有加,白秋炼亲自登舟示好,表达爱慕情意;鸦头篇中王文与鸦头私奔,辛苦劳作,两人以自身薄弱的身躯对抗强大的恶势力,只为争得一起生活的权利;连城篇中乔生为连城愿舍命割肉,而连城多次死去活来,求的也是与丈夫共度一生的幸福。惠芳篇中蕙芳带着婢女、嫁妆主动上门;青梅篇中的
6、青梅抱着“不济,则以死继之”的决心去追求张介受。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对真正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他们通过自身的抗争,取得了美好的结局,体现了蒲松龄对男女青年为相互欣赏而产生的爱情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认同。(三)“男才女貌”的经典组合与“无盐有德”的创新突破“男才女貌”历来是古代爱情小说亘古不变的话题,聊斋志异也不例外。在情爱故事中,女主角很多是具有高尚的情操,惊人的才识和超凡脱俗的性格,男主角多是才气纵横,饱读诗书的书生。男主人公因聪慧喜读、少负才名,才得到佳人的垂盼和惠顾。如云萝公主里的安大业因“慧而能读”得到云萝公主的垂青。宦娘篇中的宦娘与温如春因才能而相知相惜,尽管宦娘是一个女鬼,但温如
7、春也视同知己,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以音乐为基础的共同爱好上。可见男女交往最重要的是品德和才行。只有具备相同的品德和才行,才能建立相互对等,相互尊重的基础,即“无盐阙容而有德”。尽管蒲松龄没有完全脱离以往男才女貌的主题,但也有所创新,他将男女之间的相同喜好、品德和才能作为男女婚恋的标尺。女子甚至可以成为男子精神上的寄托,而非世俗的身份地位可取代。蒲松龄赞赏真挚纯真的爱情,向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生活。尽管那些女子常是异类,但他们纯洁善良,美丽痴情,她们的爱情不受金钱名利的影响,也不屈从权力地位,在她们身上反映了蒲松龄的审美观念和爱情理想,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情感的真实企盼。二男女不平等
8、的矛盾思想(一)蒲松龄主张男女在才情相貌上相互匹配聊斋志异中的女子大多都是仙狐鬼魅,她们相较男子而言,都是美艳天仙,青春常驻,而又足智多谋,技艺高超。男子或是家贫如洗,生活困顿;或是落魄书生,无权无势;或是寒酸自怜,倍受冷落,与女子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从外在的样貌身份地位到内在的能力才学,蒲松龄都在极力赞扬女子,女子璀璨光辉,而男子则落魄不济。在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中说道:“聊斋志异的凡男几乎是清一色的落魄书生,孤独、无偶、落寞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 “落魄书生与高门美貌佳人一见相悦,肆无忌惮,毫无礼法之束缚。”这样的男子形象实在庸碌粗俗,乍一看像是在压低甚至是诋毁男子形象,但最终女子都
9、能委身相嫁,满足男子的要求,男子的愿望和抱负总能在现实中实现或在神仙鬼界的帮助下得以实现。可见蒲松龄欣赏女子,并极力提高女子的地位。男性形象则截然相反,尤其是在女性形象的映衬下更显得庸俗不堪,尤其是当家庭遭遇困难时,男子多是张皇失措,六神无主,女子却能在大难临头时从容应对。封建社会多是男为主女为仆,女性一直以来都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而蒲松龄肯定女性的才干和价值,将女性的地位提高,甚至提高到比男子更为坚强勇敢。在他的眼中,女子们不仅美貌多情,且有高尚的情操,惊人的才识和超尘脱俗的性格;她们光辉灿烂,震人心弦,这些女子又多是狐仙鬼魅,有着特殊的本领,因而更能带领男人走出人生迷雾,重塑人生。(二)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蒲松龄对两性关系认识的矛盾性 毕业论文 论蒲松龄 两性关系 认识 矛盾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