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doc
《试探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探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探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 摘要:昆仑奴之形象自唐以来多见诸于史籍,以及佛教文书和其他文学作品之中,可见昆仑奴之形象深入唐人之心。唐之昆仑主要来源为南海黑人,间或杂以一定数量的非洲黑人,分官私两种,在宫廷和各地富人家庭中服役,分布广泛,较普遍地为唐人所役使,其从事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出卖劳力和技艺两种类型上,虽社会地位底下,但亦为唐代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关键词:唐代;昆仑奴;黑人 昆仑奴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太平御览等史籍中皆有记载,再者如唐代僧人义静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中亦有昆仑之踪影。中国史学界最早对昆仑奴的研究,根据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的观点,是以清末文廷
2、式的纯常子枝语为开端,枝语一书从唐代佛书入手,对昆仑的所在地及民族特性进行了概括性的考证。此后,日本学者桑原骘藏1911年至1918年在日本史学上发表提举市舶西域入蒲寿庚之事迹,以及1919年法国学者费琅著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这两部著作应当是近代东西方学界对南海昆仑文明和昆仑奴最早的研究。 在1930年,我国史学家吴晗在现代学生第一期发表昆仑奴考,此后在1932年,陈寅恪先生在研读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后,亦提出了“骨仑即昆仑”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学界对昆仑奴来源各有争议,但比较广泛地认为昆仑奴应是来自非洲的黑人,通过贸易、进贡等形式来到中国,充当官私奴婢,这个
3、观点也较为大众所知。这一时期对昆仑奴的研究主要依靠文字记载,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安出土大量唐代黑人俑,昆仑奴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后来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壁画中的文殊菩萨的骑狮驭者亦是黑人的形象,这进一步证明了昆仑奴在我国存在的事实。2001年,西北大学葛承雍教授经过多番考查及交流后,在中华文史论丛发表唐长安黑人来源寻踪,提出唐代昆仑奴来自东南亚和南亚而不是非洲的观点,葛教授从出土的黑人俑的体貌和服侍进行对比,与义静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谈到的昆仑人“赤脚敢曼”的形象符合,亦带有南海黑人特点,而少非洲黑人特点,因此认为唐代昆仑奴的主要来源应当是居住在马来半岛以南的海岛
4、上的南海黑人,即尼格里托人,又叫矮黑人,而非居住在非洲的尼格罗人。厦门大学韩振华教授在从中外古藉记或上所见到老挝历史发展概况一文中进一步补充认为,昆仑奴来源包括老挝的卡族在内的中南半岛上的小黑人。 目前针对昆仑奴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小说传奇笔记类的文学作品中的昆仑奴,如暨南大学程国赋的唐代小说中昆仑奴现象考述;二是对唐宋佛书中的“禅谈”等涉及昆仑奴的内容,如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的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中山大学蔡香玉的试论禅谈中的昆仑奴形象;三是对古代艺术作品的实物考究,如故宫博物院学者步连生的试论我国古代雕塑的昆仑人及其有关问题、南京大学秦浩教授的唐墓昆仑奴
5、俑考释;四是依据史籍及其他文献的综合性考证,如曲阜师范大学李季平教授的唐代昆仑奴考,其他关于昆仑奴的研究著作还有渤海大学肖忠纯的中国古代黑人奴隶的分布和生活状况等等。 踏着前人所铺就的道路,本文尝试从史籍及文学作品中所记载的关于昆仑奴的内容出发,对唐代昆仑奴所从事的主要工作进行探究。 一、从昆仑奴之来源试析 古代文献提及“昆仑”的有许多,最早的应是夏书•禹贡中的“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一句,再如山海经提到“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又如水经注中也提到“昆仑墟在西北,
6、……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由此可见对“昆仑”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种种说法,根据苏学林的昆仑之谜一文考证,“中国西部山之可以名为昆仑者,共十余处”,并在最后考证出“真正昆仑应为西亚阿美尼亚高原的阿拉拉特山”,陕西省乾陵博物馆秦建明先生的昆仑山为新巴比仑城考亦考证出类似的观点,可供参考。但是本文并不着重于探讨“昆仑”一词的起源和所在地,而在于通过探讨昆仑奴之来源,从侧面来推测唐代昆仑奴所从事的主要工作。 关于唐代昆仑奴之来源的观点,在近代学者中各有说法,主要是&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探 唐代 昆仑奴 从事 主要 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