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毕业论文.doc
《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科代码:050101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系 别 :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2010级5班 学 号:102001050092 学生姓名:姚 于 之 指导教师:罗阳富(教授)完 成 时 间:2013年10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论的讽刺艺术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姚于之 2013年 11 月 4 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
2、解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论的讽刺艺术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学生签名:姚于之 指导教师签名:罗阳富 2013 年 11 月 4 日 目 录一、 讽刺社会生活面面俱到.1二、 微妙的心理讽刺.3三、诙谐幽默的语言、尖锐泼辣.4四、蕴含深刻的象征性.5 注释.6参考文献.7致谢.8 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摘 要:讽刺是一种话里带刺的说话方式。围城就是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读者常被
3、作品中极其渊博、睿智的描写、议论所吸引,所折服。文章中描写小说的讽刺手法运用的十分成功,主要通过生动的人物对话,细腻的心理描写,幽默诙谐的讽刺手法,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作者站在哲理的高度讽刺这些社会现象,他的讽刺早已远远超出那个社会,超越了那个时代。作者机智、犀利的写法使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的讽刺著作。 关键词:讽刺;社会;语言特色On the siege of the art of satire Abstract:Satire is a way of saying ones words carry a sting. Besieged City is a great satire. Read
4、ers are often drawn works extremely profound wisdom, description, discussion, b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ovel satire is very successful, mainly through the vivid character, delicate psychological depiction, humorous satire, achieve near perfect irony effect. Standing in the height of the philosop
5、hy of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irony, his satire has far exceeded the society, beyond that age. Author writing wit, sharp make this work become the classic satirical works. Key words:Trony; Social satire; Language features 讽刺文学是用夸张手法和嘲讽态度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及事件,往往是作者否定、批评的对象,对丑恶的人与事,否定主要通过揭露对象的可恶、可鄙、可笑来
6、体现,而对值的同情人物身上的缺点,其讽刺往往包含善意的批评。讽刺小说在我国也并不是很少见的,围城便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之一。它诞生不久就被称为“一部讽世之作,一部现代中国的儒林外史”。p9在作品围城中,我们既看不到日本侵略骇人听闻的血腥暴行,也看不到中华名族波澜壮阔的抗战洪流,更看不到作者对民族存亡的忧虑和关切,而是通过写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对象,来讽刺知识分子们的丑态,阿谀奉承的思想等等,描写当时那个社会丑陋黑暗的一面。围城中讽刺的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夏志清教授在中国近代小说史中这样评价围城:“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
7、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p56通过诙谐、轻描淡写的笔调,把自认为读过几本书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一一勾画出来。本文主要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围城中的讽刺艺术手法:一、讽刺社会生活面面俱到 围城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文,通过方鸿渐不断地从被围困的城堡里逃出来或冲进去,来讽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儒林外史一样,围城的主要讽刺对象是文化人,是现代的儒林,是作者所在的那个阶层。虽然同为文化人,但是又有区别,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和表现方式,形成作者不同的情感态度。在作品的开篇讽刺已经渐渐展露出来,在回国的路上,一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内忧外患的祖国,都
8、恨不得立刻回去为它服务”,p2本来学成后为国家服务奉献是一件极其相当严肃而又光荣的事情,然而,“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计,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p2知识分子本来应该将思想精力致力于科学领域学术领域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而作者笔下的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麻将上升为一种传承传统的高度并套上寄托传统的幌子,其不学无术庸庸碌碌的特点从开头便已经成为讽刺的对象了。 作者讽刺的高明不仅仅在他抓住了人物鲜明的反面特征进行或明显或婉转的讽刺和抨击,还将这种手法以主人公为中心由点到面纵深到学术界、政界、商界以及陌
9、生群体,所涉及的人群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讽刺意味,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通过这些人的讽刺性叙述娓娓道来。可以说作者的讽刺通过一系列的代表性人物从文章开头延续到结尾使得每个章节连接起来浑然一体自然而成。 作品中对于主人公方鸿渐的讽刺,首先写他在回国之后,凭借其“博士学位”,被邀请到学校给学生做讲演,演讲的内容是“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是鸦片,二是梅毒,都是明朝所收的西洋文化”“鸦片引发了许多文学作品,古代诗人向酒里找灵感,近代欧美诗人都得从鸦片里得灵感。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疾,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p37自从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来,国人便从各
10、个领域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求实现达到国富民强的目标,然而由于当时相当一部分的人其劣根性所在,优秀的西方文化没有吸收,却将鸦片和梅毒两样最具代表性的与肮脏丑陋相挂钩的产品吸收到了他们的精神领域乃至骨髓中去,讽刺意味表露无遗。 主人公方鸿渐作为一个本应该有理想有追求的留学青年,他应该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思想应该是具有进步性的,然而在海外学习多年的西方文化回国后发表的却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演说,记住的竟然是“鸦片”“梅毒”之类的西方糟粕文化,这不仅仅是对主人公方鸿渐留学的否定和嘲讽,同时还抨击了当时社会教育的落后性,讽刺了当时相当多的人在国家被屡次侵略受不平等对待之后仍不知悔悟固步自封的卑
11、劣性和奴隶性思想,矛头直指主人公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 作者还通过主人公为主线描写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在爱情、事业、家庭中屡屡碰壁的现象讽刺主人公优柔怯懦、缺乏理想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巧妙的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揭示了其他社会人群普遍存在的社会缺陷,继而讽刺其性格弱点的必然性和存在性,深刻突出围城的中心思想。在对其他人物事物的描述上也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仍以主人公为线索,通过主人公所言所想来进行讽刺,通过与主人公有交集的小人物来突出文章主旨。如在回国的船上,“船又过了锡兰和新加坡,不日到西贡,这是法国船一路走来第一个可夸傲的本国殖民地,船上的法国人像狗望见了家,气势顿长,举动和声音也高亢
12、好些”,从侧面反讽当时中国在地位上的低微和贫弱;再到后来外表矜持、清高、内心俗气的苏文纨;外表柔顺、相貌平平、工于心计的孙柔嘉;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高松年等,他们游离于当时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进行斗争的勇气,不断陷入各种各样的“鸟笼”或“围城”之中,甚至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作者通过大量有突出代表的小人物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就算是微不足道的类型也不放过,通过这些小人物的一言一行,作者将他们与主人公方鸿渐相融合使得讽刺效果最大化,可以说少了这些小人物的言行,讽刺的效果就无法贯穿全文了。由于其讽刺性的存在价值,本文“围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城 讽刺 艺术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