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毕业论文.doc
《性格决定命运——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格决定命运——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性格决定命运 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 哈姆雷特这出戏剧在戏剧史上是一个奇观。哈姆雷特命题是振聋发聩的。直至今日,西方的哲学家和艺术家们还被它所纠缠。有人作了这样一个统计,从1877年开始直到现在,平均每12天就有一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论文或者专著问世,一直延伸到现在。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下分析了在这部悲剧中造成哈姆雷特命运悲剧的性格因素。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善于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他的著名戏剧中的一些人物如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夫妇、李尔王、罗密欧、朱丽叶、夏洛克等,
2、都已成为世界文学中杰出的艺术典型。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悲剧故事来源于古老的丹麦历史传说,莎士比亚把时代的精神注入到古老的故事中,赋予旧人物以新的生命,从而使一个古老的题材获得了不朽的艺术价值。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巅峰,是西方戏剧史上的奇观。哈姆雷特的形象也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之一。这个剧本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但在复仇过程中由于哈姆雷特的一些性格特征,最终导致他的悲剧。悲剧深刻的揭示出伊丽莎白统治末期的“颠倒混乱的时代”的种种罪恶,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家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抗。其中哈姆雷特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后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
3、的性格和悲剧充分体现了欧洲特定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基本特征。在剧中,犹豫悲观的情绪从开始至终一直与他相随。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造成哈姆雷特悲剧其中的性格因素。一、 犹豫的性格特征 哈姆雷特的个性是以忧豫寡欢、内心世界充满矛盾著称于世的,有人曾称之为“忧郁王子”。在行动中表现出了延宕和迟疑。而这些都源于他犹豫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从哈姆雷特的内心矛盾冲突和与其他人对比中来说明哈姆雷特的犹豫性格特征。(一)哈姆雷特的内心矛盾冲突哈姆雷特描写的最深刻动人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这一冲突鲜明的表现在哈姆雷特犹豫的情绪上,特别是表现在复仇问题的延宕蹉跎,贻误时机。比如说有一次,
4、他的叔叔奸王克劳狄斯在神像面前忏悔,周围什么人都没有。这时候哈姆雷特可以一剑刺过去,一下子把他的复仇任务完成。但哈姆雷特想,他现在在忏悔,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一个人忏悔时,你把他杀了,他就会进入天堂。他的这种基督教观点控制了他,犹犹豫豫没有下手,痛失了一次复仇的机会。他常常在思考各种各样的跟复仇没有直接关联的事情,譬如,有一段很有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它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
5、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未能摆脱了这一具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天才的汗水所换来的小小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附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
6、苦飞去?这样,这种理智是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1从基督教的观点看,人活着是一个自赎的过程,而死后要根据你的表现,或去天堂或去炼狱或去地狱,而且还有末日审判,任何人都逃不掉的。所以哈姆雷特就在考虑能不能用一把小刀把人世间的苦难统统割掉。如果能就太好了。但是,他有很多的踌躇和顾虑,其一就是在他死后要去的那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回来过,所以他不知道那儿比人世间是否还痛苦。关于活与不活的考虑使得他在复仇上总是在犹豫和迁延。(二)与雷欧提斯和挪威人行为的对比在作品中通过描写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和挪威人所形成的
7、对照,主要是为了凸显哈姆雷特犹豫缺乏决断的性格特征。1、与雷欧提斯的对比当奥菲利亚的哥哥雷欧提斯知道父亲被杀后,便奋不顾身回到丹麦替父报仇,并率领一群人去与国王对质。“他怎么会死的?我可不能受人家的愚弄。忠心到地狱里去吧!让最黑暗的魔鬼把一切誓言抓了去!什么良心,什么礼貌,都给我滚下无底的深渊里去!我要向永劫挑战。我的立场已经坚决:死也好,活也好,我什么都不管,只要痛痛快快地为我的父亲复仇。”2而哈姆雷特却整天垂头丧气,一天到晚像在做梦似的,忘记了杀父的大仇。正如他所说的 “嗨,我真是个蠢才!我的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的女人似的,只会空言发牢骚,学起
8、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不得了的了!”3在莎剧中,雷欧提斯的鲁莽直率和不记后果更多是为了显示哈姆雷特行为动机的复杂性,显示他由复仇行动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宗教的、道德的、社会的、政治的、存在的等)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以及由此产生的病态的思虑和犹豫。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的对峙完全是为了凸显哈姆雷特的极端无能。2、与挪威人的对比在哈姆雷特去英国的途中看到了福丁布拉斯领导的去攻打波兰的挪威军队。那支勇猛的大军,领队的是一个娇美的少年王子,勃勃的雄心振起了他的精神,是它崇视不可知的后果,他们为了区区弹丸大小的一块不毛之地,拼着血肉之躯,去向命运、死亡和危险挑战。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
9、危险的时候,既是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看着这两万个人为了博取一个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的走下他们的坟墓里去,目的只是争夺一方还不够作为他们埋骨之所得土地。哈姆雷特对比自己,深感惭愧,觉得他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他要干的事,但是他始终不曾再行动上表现出来。他的父亲被人残杀,他的母亲被人侮辱,他的理智和感情都被不共戴天的大仇所激动,他却因循隐忍,一切听其自然。哈姆雷特说出了他在第四幕第四场中的独白:“我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好象在对我谴责,鞭策我赶快进行我的蹉跎未就的复仇大愿!”在全剧,挪威人与哈姆雷特之间的对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种强烈对照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
10、深刻用意,这就是在显示福丁布拉斯的决断和行动能力的同时,凸显哈姆雷特的冥思与无能。他犹豫不决、蹉跎岁月、贻误时机,始终不能付诸于行动,为父报仇。这种嘲讽和贬损性的对照所产生的意义为全剧定下基调。二、 由个别导向一般的世界观哈姆雷特性格上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他喜欢从个别导向一般,他常常因为一件事而否定一切,这体现了哈姆雷特性格中悲观的一面。父亲的猝死这件事导致他对整个世界观看法的改变,由于母亲的改嫁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女人的看法,导致对全体女人的否定。并且否定了自己,从而上升到对全人类的否定,形成了哈姆雷特人性恶的观点。这种深刻的悲观注意在文艺复兴时期是罕见的。(一)人文主义世界观的改变作为一个
11、人文主义思想家,哈姆雷特所受的教育、对人与世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品格是与当时的先进分子完全一致的。他虽然出生于封建王室,但作品暗示他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新看法。与封建社会认为人间是苦海的看法针锋相对,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光彩夺目的美好的天地。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天空是“一顶壮丽的帐幕”。他热情的赞美人类,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讴歌人的仪表、举止、理性和力量,即赞美人的一切。他追求爱情,在内心深处强烈而真挚的爱着奥菲莉娅。他珍视友谊,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性格决定命运试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 毕业论文 性格 决定 命运 试析哈姆雷特 悲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