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沪港双城记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31273.doc
《毕业论文(设计)沪港双城记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312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沪港双城记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31273.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沪港双城记: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文全* 方文全,经济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联系地址:上海市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093);手机:13918755133;电话:021-55270663;Email:fangwenquan。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摘要:本文利用引力模型计量了上海和香港与国内省级经济区的相互引力和相对引力,结果发现,上海在大多数地区的经济联系程度超过香港,并有加速扩张的趋势,具有明显的规模和区位优势;香港在金融、航运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对中南部和西部地区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具有先发优势;两地的竞争态势愈加明显。由此可见,上海和香港作
2、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中心城市,需要加强协调与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关键词:引力模型 竞争合作 上海 香港A Tale of Two Cities of China: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based on Gravity ModelFang WenquanBusiness School, USST Shanghai(200093)Abstract: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e
3、conomic gravity coefficients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with the other provincial districts in China using the Gravity Model. It reveals that Shanghai would exceed Hong Kong in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almost other provincial districts, that derived from the advantages of scale effect
4、and location effect of Shanghai. However, Hong Kong could be still dominating the economic reaction especially in service industries in South- and West- China for its advantage of early-development.Key Word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Gravity Model; Hong Kong; Shanghai沪港双城记: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一、引言2009年3月
5、,国务院批准,上海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两个中心的规划正式成为付诸实施的国家战略。两个中心的建设,既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同时,对于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常务会通过推进沪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等意见. 中国政府网,2009年03月25日.。即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与业已具有这两个中心地位的香港将形成怎样的关系?上海能否在强化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其他地
6、区的相互协作的前提下,加强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双城的关系,并检验理论命题。二、文献综述关于上海建设成为经济中心,上海与全国各地区关系、尤其是上海和香港各自的辐射范围及其互动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政策探讨,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已久。早在1990年代之前,就有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许之棣,1988),随着浦东大开发进程启动,学术界逐步认识到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实际上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战略举措,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彪如和连平,1994;屠
7、启宇,1996),因此这一命题至今仍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如:潘英丽,2003;高洪民,2009)。然而,关于上海和香港这两个经济中心对全国各地区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相应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和系统,急需加以深化。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是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提出的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Tinbergen(1962)和Pyhnen(1963)对其在经济学领域做了扩展和应用,正式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学引力模型,描述了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经济联系与它们各自的国民经济总量成正比例、与这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例的关系。经济学的理论
8、和实证研究进展证实,引力模型不仅仅是一个基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经验方法,而且具有可靠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如Anderson(1979)和Bergstrand(1985)从古典贸易理论的角度指出,引力模型所强调的距离因素可以说明地区间居民收入和运输成本差异;Eaton和Kortum(2002)的研究文献表明,引力模型可以体现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古典贸易理论;Deardorff(1995)研究证实,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条件下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而Helpman和Krugman(1985)则证明,引力模型可以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导得到。可见,从古典模型到新贸易理论,引力模型都可以反映
9、其中的核心观点。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对空间和距离因素的经济学含义的重新发现,更赋予了经济引力模型更为深刻的现实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因此,引力模型成为了研究地区和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最成功的实证工具,经常用于分析经济体之间的一体化和竞争合作关系。Frankel et al.(1995)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双边贸易和区域一体化,证实了地理因素的重要作用。McCallum(1995)通过引力模型分析美国各州和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流量,得到了著名的“边界效应(Border Effect)”命题。魏尚进(Wei, 1996)应用引力模型分析OECD国家的国际与国内间贸易关系,分析技术上有所改进,深化了
10、人们对国际贸易、地区一体化和边界效应问题的认识。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利用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了区域内部距离、地理区位和世界市场对双边贸易的重要作用。国内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应用引力模型分析地区间经贸关系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度量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造成的效率损失(如黄赜琳和王敬云,2006;赵永亮和徐勇,2007)。总之,引力模型对于地区间经贸关系和一体化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而言,是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本文将以标准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区域模型,通过对上海和香港与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吸引强度进行定量计算,界定各自辐射范围
11、,解析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内在结构,分析上海和香港的合作竞争关系。三、实证分析(一)模型、指标与数据空间交互理论的引力模型为: ,(ij;i=1,2,n;j=1,2,n) (1)式(1)中,是经济体i和经济体j之间的引力,为经济体的数量;和是经济体的“质量”,通常以该经济体的经济总量GDP乘以人口总数来衡量其经济规模;为两地间的距离;为系数。本文将讨论上海、香港作为经济中心的吸引、辐射的力度和范围,因此令i=1,2;分别代表上海和香港,则有:, (2)和 (3)、分别为上海、香港与其他地区的引力。令: (4)我们可以将这一参数视为相对引力系数,本文主要考察这一参数。当时;说明上海对该地区的引力大
12、于香港;当时;说明上海的引力小于香港;当时,即,说明上海的引力等于香港的引力。理论上存在等引力地区的地理空间坐标,构成上海和香港中间的断裂点,一系列点的集合就组成断裂带,界定了两个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本文以上海和香港两大核心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与中国省级经济区的引力关系。在全部的34个省级地区中,不包括澳门、台湾和西藏,因此我们将考察上海和香港与其他29个省级经济区的相互引力关系,即n=29为省级经济区的数量。在引力模型中,和是经济体的“质量”,经典的代表变量是以GDP乘以人口总数来衡量该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规模。本文首先分析这一指标;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还将分别考察第三产业、金融业、交通运
13、输业、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情况。各个产业的数据分别采用该产业的增加值乘以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内地各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从业人数以贸易中的批发从业人数替代)。为两地间的距离。该指标的参数选取对计量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考虑到在中国的实际经济活动中,铁路运输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运输方式,铁路里程数是经济体间距离的合适代理变量;同时,各个省会城市均为该省级经济区的经济中心,本文取上海和香港到各个省会城市间最短的铁路里程数为两地距离。为系数,其取值旨在反映和调整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异质性问题,因此系数和的取值本来是需要讨论的问题。首先,在“经济质量”上,内地与香港存在差异,但也有同质化的趋势。其次,
14、在经贸关系上,一方面,香港与内地既遵循WTO规则,又有CEPA的双边安排,一体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内地地区之间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等妨碍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问题,从Young(2000)开始,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削弱各地区的经济联系、造成福利损失,但其负面效果究竟多大迄今仍存在争论。在此问题上的代表性观点参见郑毓盛和李崇高(2003)和刘培林(2005),前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造成的效率损失约占各地区GDP的20%;后者则认为由此导致的损失不足5%。因此预期其取值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为
15、简化起见,本文对和均取值为1。另外,为了考察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相对引力消长过程,本文在计量过程加入时间维度,计算出相应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公布数据的可得性限制,其中总量和第三产业的样本期为1994-2008年,分产业的数据为1999-2008年。本文分析所涉及的数据包括上海、香港和其他省级地区的GDP、人口和距离等数据。内地各地区的经济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香港的数据均来自香港政府统计处(http:/www.censtatd.gov.hk),并经计算整理,其中以港元为单位的香港本地产值数据,按历年港元对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中间价平均值折算为以人民币为
16、单位。各省会城市之间的铁路里程数据来自中国电子地图(2009)。(二)计量结果分析利用以上模型的式(2)、式(3)和式(4)以及相应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上海和香港对其他省级地区的引力和相对引力系数,包括以总体经济规模、第三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进出口和本地贸易部门等数据衡量的指标。2008年的计算结果详见表1;部分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参见图1至图4。表1 上海、香港对其他地区的相对引力T0j(2008)计量结果 限于篇幅,地区间绝对引力数据的计算结果不予详细列出。GDP第三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进出口零售北京7.1579 2.4026 2.0998 4.5042 6.9589 6.4839
17、 天津9.7428 3.2702 2.8580 6.1308 9.4719 8.8253 河北7.5255 2.5260 2.2076 4.7356 7.3163 6.8169 山西6.5486 2.1981 1.9210 4.1208 6.3666 5.9320 内蒙古5.4476 1.8285 1.5980 3.4280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5.2961 4.9346 辽宁6.1565 2.0665 1.8060 3.8741 5.9854 5.5768 吉林5.5936 1.8775 1.6409 3.5198 5.4381 5.0668 黑龙江5.2546 1.7637 1.5414
18、 3.3065 5.1085 4.7598 江苏107.2966 36.0149 31.4754 67.5180 104.3137 97.1929 浙江198.2296 66.5372 58.1505 124.7390 192.7188 179.5632 安徽26.7056 8.9639 7.8341 16.8049 25.9632 24.1909 福建5.6174 1.8855 1.6479 3.5348 5.4612 5.0884 江西5.0726 1.7026 1.4880 3.1920 4.9315 4.5949 山东13.8210 4.6391 4.0544 8.6971 13.43
19、68 12.5196 河南8.0049 2.6869 2.3482 5.0372 7.7823 7.2511 湖北2.5581 0.8587* 0.7504* 1.6097 2.4870 2.3172 湖南1.3498 0.4531* 0.3960* 0.8494* 1.3123 1.2227 广东0.0245* 0.0082* 0.0072* 0.0154* 0.0238* 0.0222* 广西1.2882 0.4324* 0.3779* 0.8106* 1.2524 1.1669* 海南0.3580* 0.1202* 0.1050* 0.2253* 0.3480* 0.3243* 重庆2.
20、2982 0.7714* 0.6742* 1.4462 2.2343 2.0818 四川3.3188 1.1140* 0.9736 2.0884 3.2265 3.0062 贵州1.7852 0.5992* 0.5237* 1.1234* 1.7356 1.6171 云南1.1341* 0.3807* 0.3327* 0.7137* 1.1026* 1.0273* 陕西5.7692 1.9365 1.6924 3.6304 5.6088 5.2260 甘肃4.6160 1.5494 1.3541 2.9047 4.4877 4.1813 青海4.3999 1.4769 1.2907 2.768
21、7 4.2776 3.9856 宁夏4.4422 1.4910 1.3031 2.7953 4.3187 4.0239 新疆3.5568 1.1939 1.0434* 2.2382 3.4579 3.2219 注:*表示香港的相对引力超过上海20%以上,*表示两地引力差异不超过20%。图1 总体经济的相对引力 图2 第三产业的相对引力 图3 金融业的相对引力 图4 交通航运业的相对引力以上结果显示,以2008年为例,就总体经济的引力强度而言,上海与浙江和江苏的相对引力系数最大,达到198.2和107.3,对安徽和山东的系数达到26.7和13.8;而香港最大的系数是对广东的40.8,明显弱于上海
22、与长三角地区,与上海对山东和安徽的引力处于同样的量级。可见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强度大大强于香港与珠三角的联系程度。从引力范围来说,香港仅在广东和海南两地的相对引力系数大于上海,为0.025和0.36;与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区的相对引力系数分别为1.35、1.29、1.79 和1.13,与上海差异不大。可见从影响强度到辐射范围,上海的整体经济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最大的系数是香港对广东的122.0,上海对浙江和江苏分别为66.5和36.0。香港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和云南的引力都大于上海;在其他地区,两地的差异也不大。可见上海和香港在
23、第三产业的辐射强度和影响范围称得上是势均力敌。其中,在金融业方面,香港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中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的联系程度明显大于上海;交通运输业方面,香港则只在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占优,其他地区明显不如上海。值得注意的是,以国际贸易和本地贸易来衡量,香港仅在广东、海南的联系更加密切,在湖南、广西和云南的影响劣势不明显。可见香港作为贸易中心的对外窗口作用逐渐弱化,上海正在成为兼具外向型和内需型两种经济模式的代表和动力源,对全国的影响更加深刻。从整体来看,结合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分析,上海在除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之外的几乎所有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程度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设计沪港双城记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31273 毕业论文 设计 双城记 基于 引力 模型 实证 分析 31273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