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doc
《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开展学术评论,批评剽窃、伪科学和吹嘘等不良学风我国原本有良好的学术评论传统,且都是指名道姓的。例如1935年唐兰在他的古文字学导论自序中说:“在本书里不免要批评到许多学者的错误。这里面很多是著者所敬服的前辈和密切的朋友。就如罗振玉先生,他对于著者的学业,曾有不少的鼓励。他的一生著述和搜集材料的尽力,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甲骨学可以说是他手创的。但他那种考释文字的方法是著者所不能完全同意的。……郭沫若氏曾告诉我‘昔人有一字之师,今人有一语之敌’。不过,治学问而不敢明是非,还成什么学问。学问
2、本只是求真理。我们找出自己过去的不是,指摘别人的不是,同样,也愿意别人指摘我们的不是”(见该书增订本,齐鲁书社,1981年,第11—12页)。这是何等可贵的学风啊!王力在中国语文1962年第10期所刊文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曾批评著名的语言学家傅东华。非常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大批判严重损坏了批评和批判的名誉,以致文化大革命后我国语言学界很少展开学术评论,尤其是指名道姓的学术批评。即使有星星点点学术交锋,读者也如堕五里云雾,不知是针对谁的哪本书而发。这十分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破就是立”固然不对,但“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3、不塞不流,破中有立”还是合乎辩证法的,应大力提倡。在这方面,夏渌教授专为批评康殷对汉字源流的种种错误解释而写的厚达 493页的著作评康殷文字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夏书出版以前,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发文,对康书进行了不少无原则的宣扬,该书竟成了市场畅销品,使不少读者从康书得到错误的知识。遗憾的是同外国相比,学术批评的著述在我国少得可怜。当然,我们充分肯定夏先生十年来带头写学术批评专著的功劳,并不等于说夏先生对每个字的解释都无懈可击,我们也不应对批评者提出这种苛求。我们不得不坦率地承认,在开展学术评论和批评方面,我们要向外国学习。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
4、斯基(1928—)曾指名道姓地批评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说他们所做的工作类似收集蝴蝶标本。他们也指名道姓地对乔姆斯基进行了反驳。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阿斯勒夫、霍凯特(1916—)、霍尔(1911—)都比乔姆斯基大十几岁,照样对乔姆斯基的著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有人用种种理由反对进行学术批评,其中之一是长辈不宜批评晚辈或相反,晚辈不宜批评长辈。还有人认为,无名小卒不应批评名人,因为我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这些错误观点严重影响了我国开展学术批评,不利于学术进步,因为学术只有在交锋中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还有人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当前 语言文字 学界 几个问题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