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亦非傻的文化解读——评《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毕业论文.doc
《傻亦非傻的文化解读——评《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傻亦非傻的文化解读——评《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傻而非傻的文化解读评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摘 要: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从一个大智若愚的“傻子”的角度,冷眼观察纷纷扰扰的“尘埃”界,反映了作者阿来独特的历史感受和生命体验。作家创造傻子这个象征形象,又以傻子形象为核心,在展示神秘复杂的土司世界,破译权力秘密的同时,反复追问聪明与傻子这样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最终达到对中国智慧或东方智慧的反思。尘埃落定的成功,是当代中国文坛又一次重归传统的努力和尝试。关键词:傻子;人性;庄子;文化;智慧But Silly Non-silly Cultural ExplanationAbstract : The Dust Settles Down, a nove
2、l of Alai who is a Zhang nation writer, describes from the eyes of an isle fool a world of us which is full of troubles, and reflects the writer unique feelings about history and life. The author characterizes a figure: an isle fool, of whom an isle fool is the core. Alai asks again and again metaph
3、ysics questions about cleverness and foolishness by showing the mysterious and complex chieftain world and decoding the power mystery, and reali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Chinese wisdom fable. The success of The Dust Settles down is an example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efforts and attemp
4、ts to return to her tradition.Key Words :fool; human nature; zhuang-zi; culture; wisdom前 言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以极高的得票率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其成人气质的童话,重归古典的史诗叙述,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蕴赢得了广大读者和社会评论家的广泛认同。读着阿来的长篇处女作尘埃落定,看到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和封建土司制度的溃灭,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悲凉,而是作家在小说中所寄寓的深刻的意蕴和文化内涵。小说深沉的象征意味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一种悠远的厚重感。传递这种感觉的主要是小说中进行着人生无望地努力和痛
5、苦地挣扎的主人公傻子。卡西尔在其人论中说:“人被宣称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它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之中。”而本文正是通过反复追问聪明与傻子这种形而上的哲学问题,达到对中国智慧及东方智慧的反思。一、主人公的形象“傻子”“在麦其土司的辖地上,没有人不知道土司第二个女人所生的儿子是一个傻子。那个傻子就是我。除了亲生母亲,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我是现在这个样子。要是我是个聪明的家伙,说不定早就命归黄泉,不能做在这里,就着一碗茶胡思乱想了。土司的第一个老婆是病死的。我的母亲是一个毛皮药材商买来送给土
6、司的。土司醉酒后有了我,所以,我就只好心甘情愿做一个傻子了。”“一个月时我坚决不笑。两个月时任何人都不能使我的双眼对呼唤做出反应。” 小说一开始就反复强调“我”是个傻子,是个远近闻名、众所周知的傻子,是因为土司醉酒后才出生的傻子。事实上“傻子”的称谓是别人强加于主人公“我”之上的。但“我”因为傻而享受到各种优待,所以一开始“我”也就心甘情愿地当一个傻子了。在没有人来伺候“我”时,“我”会大叫大嚷;在众人都按捺好奇心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刨开泥土看种子怎样发芽;在春天的时候,“我”会命令手下人去围猎。因为是傻子,所以“我”就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做出任何解释。这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所不能享
7、受到的特权。但是从作品的叙述看,“傻子”却不傻。他像一个“先知”,总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异。比如麦其家因种罂粟发了财,周围的土司也学着种罂粟时,“傻子”却提出了与聪明哥哥的相反意见种粮食,事实证明“傻子”是对的。在边境的经营、爱情的追逐、仇恨的消弭、土司继承权的争夺上,他都大愚而大智,大拙而大巧,远远胜过了常人眼中聪明的哥哥。可以说,小说的喜剧色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傻子”这一形象。说起傻子,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作品中的傻子是麦其土司酒后与汉人妓女所生。他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是凭本能、靠直觉、直奔主题,所以常常比正常人、聪明人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透视事情的真相,接近事物的本质。他为麦其土司几次重大决策
8、所出的主意都比聪明的哥哥,老谋深算的父亲高出一筹。他没费多大气力便娶到了最美丽的姑娘塔娜,更不费吹灰之力便使麦其家成为当地最强大的土司。你可以说被称为傻子的二少爷并真傻,也可以说其他的聪明人并不真聪明,那么究竟谁活的正常,谁活的异常,的确让人颇费一番脑筋,从而回到原初点去思索人性与人生的诸多问题。一个傻子能像一面明镜让我反观自身,这也是尘埃落定的价值之所在。作为“傻子”和土司二少爷的双重身份,“我”既是受人注目的,却又是无足轻重的。如果说“我”是一位傻子,而在许多方面,许多场合“我”又表现出所有人所不具备的大智;如果说我是一位智者,在日常生活中却处处显示出“犯傻”。我是麦其土司家许多重大事件的
9、参与者,却又始终是一位旁观者、局外人。我是土司家族新生活的创造者,却又是土司制度的牺牲品。我既是这个世界的宠儿,又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我既是历史与现实的见证者、未来的预言家,又始终是生活在梦中的人。我常常在每天醒来之后反问自己“我在哪里,我是谁?”这在有些人看来是犯傻的诘问,恰恰是哲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傻子并非没有头脑,只不过它的头脑和大多数人的运行不合拍不协调;它不是没有事理的推断力,只是他的推断跟大多数人的推断力不在一个方向上。他的“傻”是生存的智慧,是人性丰富的生命形态,是“他能够较其它聪明人更完整的见证自己部族辉煌与沉沦的神灵般的旨意”。1 “傻”并没有让他站在传统之外成为
10、自己传统的另类,而是让他站在一个特殊的角洞察与思考传统与未来的关系。他因为这个“傻”而拥有了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带有某种性光环的智者世界。“然而这里的傻子我们绝不能轻视,它不仅可以视为独特的文化符而且是一种富有意向特质的社会人性标志:二少爷既傻又不傻,这既傻又不傻的丰富性或多义性,乃至历史感或现实感,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人物画廊里是绝无仅有的。” 2 他的“既傻又不傻”一如现代人的生存景观,两者之间没有质的差别。聪明和傻子,似乎是鲜明的两极。在尘埃落定里,那位倒霉的喇嘛翁波意西算是透彻的觉悟到聪明和傻子之间神秘莫测的关系了。他曾长叹了一口气对那位傻子少爷说:“都说少爷是个傻子,可我要说你是个聪明
11、人。因为傻才聪明。” 就连傻子的父亲麦其土司,也被这到底是聪明还是傻子的行为弄得很烦恼。使他不可理解的是:“聪明的儿子喜欢战争,喜欢女人,有对权力的强烈兴趣,但在重大的事情上没有足够的判断力。而有时他那酒后造成的傻瓜儿子,却又显得比任何人都要聪明。” “傻子”的人生并不是另类人生;他拥有与我们同样的幸福、失落、感动和痛苦,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我们照见的是自己的人生。正如阿来在落不定的尘埃中所说的那样“欢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获得与失落、所有这些需要,从他们让感情承载的重荷来看,生活在此处于别处、生活在此时与彼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故事里面的角色与我们大家有同样的名字:人。” 3 从以“傻子”为代
12、表的众多人物中,我们发现他们不再是历史的工具和形象化的例证,他们是活生生的艺术存在,他们的价值在于揭示和阐明一种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从“傻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或“人的过程”,也只能是这样一种难分智愚、难分天性与理性的混沌风景。二、“傻子”的人性追问“我”经常被置于这样的意识中:“我是谁,我在哪里?”这样的句子在小说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说老实话,我的脑子真还有些毛病。这段时间,每天醒来,我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我睁开眼睛,看到天花板上条条花纹像水上的波纹曲曲折折,看到窗子上射进来的光柱里悬浮着细细的尘土,都要问自己:我在哪里?然后,才尝到隔夜的食物在口里变酸的
13、味道。然后,再自己回答:是在哪里哪里。弄明白这个问题,我就该起床了大多数时候,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有时,要问两个问题才能清醒过来。第二个问题是:我是谁?问这个问题时,在睡梦中丢失了自己的人心里十分苦涩。” 这样的自我拷问,实际上凸现了傻子二少爷与其身份、地位不相称,与外部世界相背离,生活在历史与边缘上的状态,以及在他的身上“看来绝对不相同和不相容的东西令人惊讶的结合在一起”4的特征。这种状态和特质具有鲜明的社会指向性。正如阿来在谈到尘埃落定时所说的:“在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过渡时期,社会总是显得很卑俗;从一种文明过渡到另一种文明,人心委琐而浑浊。” 5傻子二少爷身上便集中了过渡时期的全部丰富
14、性和复杂性。尘埃落定实际上是一部傻子二少爷的成长史、心灵史。在这一心路的历程的表现中,主人公的思想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我们读到的主人公的思想不是由叙述人讲述出来的完整的、一切符合逻辑和规律的,脉络清楚的故事,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结构框架和客观视角中的人和事,而是一组组的“主观镜头”,一段段思想的碎片,神秘的奇思异想,梦与潜意识;读到的不是主人公完整的人生经历、确定的行为和性格特征,而是“思想的形象”,是“思想的形象同这一思想的载体的人的形象”完全结合的“思想的人”。主人公之所以产生“我是谁?”的追问,是因为他人的意识进入自我的意识,“我眼中的我”总是以“别人眼中的我”为背景建构起来的。在社会
15、的声音和他人的话语中,对“我”评价表现出一种极端分裂的认识傻子或聪明人,因此,主人公在自身内部的潜意识中自然会产生“我是谁?”的追问。这也是“我”置身其中又超然物外,迷失了自己主体历史方位感的标志。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状态中,傻子总是迷失自己,总是要问“我是谁?”“我在哪里?”这是他不断认识自己,在人生价值的重构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把握不准自己命运的心理反映,是为生命寻找寄托和归宿的哲学沉思。这一沉思具有深刻的内涵,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对其命运的思考。“我是谁”?也不是单纯的姓名、身份的问题,而是对人的出生、成长的疑问,是对人在特定或普遍的历史时期与文化下,该扮演角色和拥有生命质量的追问。“我”
16、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的生命该有怎样的旅程?这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终极思考,对人在智慧与愚昧处于失衡状态的命运追溯,是人类自由性灵与丑恶现实相互碰撞之后摩擦出的沉重深沉的反省之音。”在这种追溯与反省里,我们才摒弃主观,客观地观照历史、观照心灵,才怀念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遗忘的性灵上的东西,才真正感知“被一些更大力量超越与充斥的命运” 6的悲哀。 由此可见,“傻”与“不傻”完全是一种世俗的观念一旦丧失了功利的平衡,也会出现“傻者不傻”、“不傻者傻”的局面。二少爷的所谓“傻”,便是他的不识时务、不谙功利,一切顺从天性的表现,其中也包括了他对于人事的好恶。而他那种被证实的客观上的“不傻”,往往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尘埃落定 傻亦非傻的文化解读评尘埃落定的主人公 毕业论文 傻亦非傻 文化 解读 主人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