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宋明理学研究综述.doc
《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宋明理学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宋明理学研究综述.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宋明理学研究综述来源:中国思想论坛网自20世纪初中国哲学这一学科产生以来,宋明理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头戏,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历程及其成果做一综述。 一、1950年代以前开创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同时也是把宋明理学作为哲学来研究的开创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为后来宋明理学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规模、问题,并为后来研究的深入做了先导。这些研究成果除了在通史类著作中体现外,还有关于宋明理学的断代哲学史专著以及专人专题研究著作。在通史类著作中论宋明理学,以“中国哲学史”名书者,有谢无量(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钟泰(上海,商务印书馆,1
2、929年)、冯友兰(北平,商务印书馆,1934年)诸著。另有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贾丰臻中国理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私立中国大学讲义,1944年印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诸书。断代史类著作颇多,有徐敬修理学常识(上海大东书局,1929年)、吕思勉理学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蒋维乔、杨大膺宋明理学纲要(上海,中华书局 , 1936年)、谭丕模宋元明思想史纲(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
3、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蒋伯潜诸子与理学(世界书局,1942年)和理学纂要(上海,正中书局,1948年)等。专人专题类著作则有谢无量朱子学派(上海,中华书局,1923年)、阳明学派(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嵇文甫左派王学(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等。 以上诸书对宋明理学研究的贡献可归纳如下: (一)定名。对宋明时期儒学思想,早有“道学”、“理学”、“性理之学”等称谓。民国时期治中国哲学史诸家,用“道学”名者较少,主要是冯友兰,他以“道学”统称宋明儒学,而以“理学”专指程朱一派之学。其他人则多通用“理学”之名。徐敬修理学常识辩曰:“夫宋儒之所谓理学,其学之内容,实含伦理学及心理
4、学二科”,“道学”二字仅足以包括伦理,“哲学”二字则仅足以包括心理,“故终不若理学二字所该之为广也”。蒋伯潜理学纂要在比较“理学”与“新儒学”、“性理学”、“道学”、“心学”诸名称后,认为“理学”之名最为的当、明确。自民国时期多用“理学”一词后,此称谓遂基本成为宋明儒学之定称。 (二)宋明理学勃兴之因缘: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说:“一般虽以汉唐为训诂之学,宋明为义理之学,其实,宋学决不是入宋以后突然产生的学问,却是由来久远,经过一步一步的准备方告成立的。而这一种发展,自内面看,固然为儒学本身当然的历程,但自外面看,由于老庄思想的影响与佛教教理的刺戟者也决非浅鲜。”这种观点为当时及后来论者所普遍认
5、同。1、从儒学内部的演进来说,论者多以理学为对偏于繁琐机械的前朝训诂考证词章之学的反动而产生。蒋伯潜理学纂要还认为,前朝尚虚华的文艺达到最高潮后,风气势必转移,趋向于较笃实之学术的研究,这也是理学勃兴原因之一。2、佛教的影响。从影响的内容言,论者普遍认为,佛教导人从事于心性之源,而厌章句碎屑之陋,于宋儒讨论性命之学相契发;而佛教尤其禅宗主张观心的修持方法,与理学家的修养也有莫大关系。此外,蒋维乔、杨大膺宋明理学纲要认为佛家的方法论对理学之建立也有影响:“佛家还有最严密的唯识论,是关于认识问题的。对于宇宙万有以及心象用极精细的分析法。宋明诸儒,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学问,就创成前古未有的崭新理学。这
6、可见佛家的方法,和理学有很大的关系。”3、道家(教)的因素。当时论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究道家对理学之影响:一方面道家以道为宇宙万有的本质,并以阴阳、五行说为框架建立其理论大厦,这与理学之宇宙论、本体论有莫大关系;另一方面,道家积极修养身心的思想,也与理学工夫论相关。其具体表现,是道家阴阳、五行说(太极图、先天图)经陈抟传于周敦颐、邵雍,而为理学之根据。 此外,贾丰臻中国理学史从个人因素角度立论,认为宋代学者有一种豪迈的气质,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天下第一流人物,这也是理学勃兴的原因之一。谭丕模宋元明思想史纲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分析宋明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蒋伯潜理学纂要也分析了社会政治方面的因素,他认为
7、,宋初政局与社会较为安定,“故理学诸儒所发挥,修己者多,治人者少;切于做人者多,骛于出世者少。这也是理学勃兴的缘”。 (三)宋明理学之演进:冯友兰、范寿康、蒋伯潜等认为韩愈、李翱为宋代理学之前驱。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说:“宋明道学之基础及轮廓,在唐代已由韩愈、李翱确定矣”。韩、李之推尊孟子、大学、中庸,为道统说,论性情问题,可说开了宋学之先河。就宋世而言,谢无量、钟泰、徐敬修、贾丰臻、蒋伯潜等认为:宋兴八十年,孙明复、石徂莱、胡安定三先生,以师道自任,讲明正学,其说以躬行实践为主,重圣贤道义之大本,而一变词章训诂之风,遂开宋学之先导。范寿康则认为:北宋初年,经学倾向发生变化,学者不再拘拘于师承与训
8、诂,都想以自己的主观来把捉圣人的精神。这种倾向又分二派。以范仲淹为中心的一派以易和中庸为学问根本,讲究所谓穷理尽性,为周敦颐及二程子的先导;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派,以春秋为中心,讲究所谓大义名分,门下有刘敞、刘颁、苏轼、苏辙、司马光等。朱熹将二派加以综合,遂集宋学之大成。 以上言宋明理学之先导。而就宋明理学自身主要的演进系统而言,当时论者多以周敦颐为宋学开山,“宋儒之学,要渊源于濂溪”(钟泰中国哲学史语);北宋以五子(周、邵、张、二程)为代表;由二程之异而启后来理学的两大派,南宋朱熹集五子之大成但偏于小程子,而陆九渊则承大程子之余绪开心学一派与朱子相抗衡;自此以后直到明末,儒学思想界之主流为朱学
9、与陆学或者程朱学与陆王学势力相消长的状况(王守仁之学多认为乃集陆学之大成,故王学在此算做陆学之列)。 (四)流派划分。民国初年的学者,多依据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国朝学案小识等以地域、师承为主要标准对理学进行的宗派划分,对各家学说分而论之。在此基础上,逐渐兴起其他分类方法。其主要者为依据理论的内在脉络进行学派划分。而这种划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将宋明理学分程朱、陆王两派。程朱、陆王的分歧虽早有论之,至民国学者即将此区分上溯到二程,从而贯穿于宋明理学始终。冯友兰更首将程朱一派命名为“理学”,与陆王之“心学”并列,从而将理学分为理学、心学二派,这成为后来理学研究最惯用的划分方法。此外,谭丕模“从宋元明的
10、社会存在的阶级之不同的利害的基础上”,将宋元明思想分为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利益的六派:代表大地主阶层的哲学思想,为周敦颐、二程、张载、陆九渊、王守仁;代表小地主阶层的政治思想,为李觏、王安石、陈亮、叶适;代表大小地主两阶层的调和派,为朱熹;代表统治民族尽统治作用的出世思想派,为丘处机、耶律楚材;代表农民之诋毁名教的一派,为李贽;代表市民阶级之致用派,为徐光启。这种分类方法在19501970年代间的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五)人物研究。民国诸著,所论人物不一,所论范围也有广狭之分,然经诸家拣择,突出了几个重点研究对象,即:北宋五子、朱子、陆象山、王阳明,从而确立了后来理学研究中主
11、要的研究领域。在这些研究中,既对诸子之学做了详尽解读,又有对诸子的比较研究。其尤应注意者是当时论者多将二程分论,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冯友兰认为:“二人之学,开此后宋明道学中所谓程朱陆王之二派,亦可称为理学心学之二派。程伊川为程朱即理学一派之先驱,而程明道则陆王即心学一派之先驱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869页)谢无量、范寿康、贾丰臻、蒋伯潜等亦持此论。朱陆异同或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异同也得到深入研讨。关于朱陆之异,历来多以“道问学”与“尊德性”之为学方法的不同来分析,冯友兰则联系二程之异同来探究,他认为,“朱陆之不同,实非只其为学或修养方法之不同;二人之哲学,根本上实有差异之处。此差异于
12、二程之哲学中即已有之。伊川一派之学说,至朱子而得到完全的发展;明道一派之学说,则至象山慈湖而得到相当的发展。若以一二语以表示此二派差异之所在,则可谓朱子一派之学为理学,而象山一派之学则心学也。王阳明序象山文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此心学之名,实可表示出象山一派之所以与朱子不同也”(同上,938、939页);“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此一言虽只一字之不同,而实代表二人哲学之重要的差异。”(同上,939页)这个结论得到了后来很多论者的认同。 (六)研究方法。这一时期的研究已有了方法论的自觉。徐敬修理学常识就很明白的提倡“宜用科学方法研究”理学:“理学家之学说,虽各有派别,然考其渊源,多本于六经
13、,惟见仁见知,各有不同,因是派分党别,划然分疆。故吾人切不可拘于一家之成说,当穷源竟委,考其学说之来源,与夫当时之影响及后日之结果,而后辨别之,比较之,加以批评,断其得失;或更分别种类,何者为形而上学,何者为认识论,何者为伦理学;用演绎法以求之,用归纳法以总括之,亦无不可;是在学者之善为体认而已。”(1928年五版,114页)此科学方法主要是指西方哲学的方法。当时论者多用西方哲学方法,将理学诸家思想分门别类,加以逻辑的贯穿理解;在论述各家思想时,一般采用了宇宙论、伦理观(人性说)、政治说几分的模式(虽然理学中本有“人道本于性,而性原于天道”的论证模式,但明确地做出这样的划分,还是受西方哲学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世纪 以来 中国大陆 地区 宋明理学 研究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7242.html